第346章 李靖之謀·大勝
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作者:今天有貓了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邦搖頭。
這又是一個不應該發生的錯誤。
馮惠亮等人確實很謹慎小心,為了保證長時間的對峙,保證自己能夠不落入下風,甚至都做到了堅壁清野,並且麵對李孝恭等人的邀戰、進攻,都堅決死守城池,而不隨便出動。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那這麽拖延下來,也很難說馮惠亮等人就不能占據上風,不能把唐軍消耗不少。
——畢竟,早在正式反叛之前,輔公祏就已經派人大量地儲備糧草等物資了,所以目前來看,短時間內,輔公祏所部的糧草肯定不會短缺。
但是唐軍就不太一樣。
當然,不是說他唐朝朝廷缺少糧食,那不至於。
這個時候的唐朝朝廷,怎麽著也是能夠支撐得起大軍的消耗的,特別是這種正經作戰、而非炫耀武力或者其他窮兵黷武的戰爭。
可是李孝恭等人所帶的兵馬,確實是從其他地方一路跋涉而來,這就必然要求唐朝組織相應的糧草輜重運輸隊伍,一旦運輸路線變長,那麽糧草的消耗就會成倍增加。
唐朝方麵的供應速度能夠跟得上這些大軍在這裏的消耗嗎?
可能可以。
也可能不可以。
但,不論到底可以不可以,劉邦自己也已經沒有了知道這個答案的機會——因為,唐朝已經不需要麵對這個問題了。
隻要不發生這個問題,把問題掐滅在萌芽之中,那就不需要擔心萬一供應不上該如何是好了啊!
馮惠亮等人其他地方,暫時看來都做的沒有大問題,但是,他們的糧草輜重運輸線路,究竟是怎麽就被唐軍給切斷的?
知道在前麵堅壁清野,知道麵對敵軍挑釁不隨便出城,知道阻斷江中的水路,知道修築防禦工事讓己方能夠互為犄角……
怎麽就不能對自家的糧草輜重運輸線路上點心呢?
要是真的保護得足夠有力,真的防禦得足夠強,那怎麽能夠這麽輕易就被唐軍截斷?
而且,在糧草線路被截斷之後,竟然還不得不跑去夜襲李孝恭所部——己方的糧草線路竟然是奪不迴來,或者沒有其他的備選方案了?
哦,說到這裏,就是另一個問題了:備選方案啊備選方案!
平常處理一些政務軍務,都需要考慮到備選方案,以防遇到緊急大事或者突發變故,原本的方案走不通,或者不對症;怎麽現在正兒八經作戰的時候,就不知道給糧草路線這種至關重要的東西找一個備用方案?
【在切斷了馮惠亮等人的糧草線路,讓他們陷入困境之中後,李孝恭開始計劃下一步作戰方案。】
【他召集諸位將領一同商議,各位將領都表示了同一個觀點:“馮惠亮等人麾下的軍隊非常強大,不可輕視,同時,他們還同時占據了水陸兩方麵的險要之地,我軍若是發動進攻,想必是不能很快奏效。”
“因此,不如直接進逼丹陽,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直接襲擊輔公祏的老巢,隻要丹陽一潰敗,馮惠亮等人自然會投降!”】
【李孝恭聽完眾人的想法後,準備采納眾他們的意見。】
【但,這個時候,卻有人表達了反對意見,此人正是日後戰功赫赫的李靖。】
【李靖對李孝恭道:“輔公祏布置在這裏的確實是精銳部隊,且水陸兩方麵都有,但是現在還在他自己統率之下的軍隊兵力同樣不少。如今,兵力更少的博望的這些敵營尚且不能攻克,擁有更多兵力的輔公祏到時候憑借石頭城自保,又豈是容易攻克的!”
“若是我們進軍攻打丹陽,恐怕即便是十天半個月也難以攻下,到了那個時候,馮惠亮等人直接緊隨在我軍背後,我軍必然就會陷入腹背受敵境地,這是很危險的。”
“馮惠亮也好,陳正通也罷,這兩人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將,他們並非是不想出戰,而是因為輔公祏已經定好了計策,讓他們按兵不動,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拖垮我軍而已。我們現在主動挑戰攻城,可一舉破敵!”】
【聽完了李靖的分析,李孝恭當即表示同意。】
【確實,如果輔公祏那邊一時半刻打不下來,那馮惠亮等人又不是傻子,怎麽可能會放過這麽一個前後包抄的機會?腹背受敵,這可是大大的不妙!】
【於是,唐軍開始發動了對馮惠亮等人的正式進攻。】
【李孝恭等人先用老弱殘的士卒作為先鋒,進攻馮惠亮等軍的營壘,而他自己則統領著精兵嚴陣以待。】
【既然是老弱病殘,戰力自然不高,很快,攻打馮惠亮等軍營壘的部隊就戰敗了,隨後轉頭逃跑,這一次,許是看到沒什麽威脅,或者是因為糧草補給被斷,宗室,馮惠亮等人軍出兵追擊了出來。】
【李孝恭等著的,就是這個機會。馮惠亮等人走出幾裏地,就遇到唐軍的精銳主力,雙方交戰,唐軍大敗馮惠亮等軍。】
【也正是在這一次大戰的過程中,唐軍軍中的一個將領摘下了頭盔,讓馮惠亮所部的許多士卒看到了自己的臉,然後道:“你們難道不認識我嗎?你們怎麽膽敢來與我交戰?!”】
【見到此人的麵容,馮惠亮等人的部眾有大量士卒當即喪失鬥誌,就此潰敗。】
【這名將領叫做闞陵,而馮惠亮等人的部眾中,有許多人都是闞陵的舊部。】
“李靖……”霍去病眼神亮亮的。
早在前麵那一段段對此次出征的唐朝將領的介紹中,他就注意到了李靖這個人——當然,李世積也算是他一個比較關注的對象。
前麵是怎麽介紹李靖的來著?“輝煌功績”“卓越的軍事才能”,而且還是對外作戰。
這上麵講述到的將領數不勝數,但是能夠被直接在介紹中來上這麽幾句形容的,霍去病可沒看見幾個。
大多數將領,也就是將領而已,或者有個“赫赫戰功”“大量功勞”的評價。
但是,大量戰功,赫赫戰功,能夠和“卓越的軍事才能”相等嗎?
霍去病覺得不能。
戰功,不論是多是少,是輝煌還是暗淡,都是在最終階段對一個將領打仗結果的評價和總結,一個不那麽出色的將領,也並不是不能立下一些戰功——要看時機,要看運氣,還要看麵對的敵人以及自己率領的士卒。
或許,當朝廷足夠強勢的時候,當朝廷的士卒都訓練有素的情況下,一個普通的將領也不是不能打下許多個勝仗——特別是當麵對的敵人不夠強大,甚至弱小的時候。
畢竟,軍事天才少這個道理,這在中原和外邦都是通用的。
隻要己方的整體實力足夠強大,隻要麵對的不是敵軍的什麽不世出的天才將領,那麽直接以勢壓人,就能夠獲得勝利。
也或許,一個頗為出色的將領,在時運不濟,在朝廷式微而敵軍強大無匹的時候,也並不能打出來多少漂亮的戰績。
所以,戰功不能完全說明一個將領的軍事天賦和軍事水平。
但是對軍事水平的直接評價……那當然可以。
這又是一個不應該發生的錯誤。
馮惠亮等人確實很謹慎小心,為了保證長時間的對峙,保證自己能夠不落入下風,甚至都做到了堅壁清野,並且麵對李孝恭等人的邀戰、進攻,都堅決死守城池,而不隨便出動。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那這麽拖延下來,也很難說馮惠亮等人就不能占據上風,不能把唐軍消耗不少。
——畢竟,早在正式反叛之前,輔公祏就已經派人大量地儲備糧草等物資了,所以目前來看,短時間內,輔公祏所部的糧草肯定不會短缺。
但是唐軍就不太一樣。
當然,不是說他唐朝朝廷缺少糧食,那不至於。
這個時候的唐朝朝廷,怎麽著也是能夠支撐得起大軍的消耗的,特別是這種正經作戰、而非炫耀武力或者其他窮兵黷武的戰爭。
可是李孝恭等人所帶的兵馬,確實是從其他地方一路跋涉而來,這就必然要求唐朝組織相應的糧草輜重運輸隊伍,一旦運輸路線變長,那麽糧草的消耗就會成倍增加。
唐朝方麵的供應速度能夠跟得上這些大軍在這裏的消耗嗎?
可能可以。
也可能不可以。
但,不論到底可以不可以,劉邦自己也已經沒有了知道這個答案的機會——因為,唐朝已經不需要麵對這個問題了。
隻要不發生這個問題,把問題掐滅在萌芽之中,那就不需要擔心萬一供應不上該如何是好了啊!
馮惠亮等人其他地方,暫時看來都做的沒有大問題,但是,他們的糧草輜重運輸線路,究竟是怎麽就被唐軍給切斷的?
知道在前麵堅壁清野,知道麵對敵軍挑釁不隨便出城,知道阻斷江中的水路,知道修築防禦工事讓己方能夠互為犄角……
怎麽就不能對自家的糧草輜重運輸線路上點心呢?
要是真的保護得足夠有力,真的防禦得足夠強,那怎麽能夠這麽輕易就被唐軍截斷?
而且,在糧草線路被截斷之後,竟然還不得不跑去夜襲李孝恭所部——己方的糧草線路竟然是奪不迴來,或者沒有其他的備選方案了?
哦,說到這裏,就是另一個問題了:備選方案啊備選方案!
平常處理一些政務軍務,都需要考慮到備選方案,以防遇到緊急大事或者突發變故,原本的方案走不通,或者不對症;怎麽現在正兒八經作戰的時候,就不知道給糧草路線這種至關重要的東西找一個備用方案?
【在切斷了馮惠亮等人的糧草線路,讓他們陷入困境之中後,李孝恭開始計劃下一步作戰方案。】
【他召集諸位將領一同商議,各位將領都表示了同一個觀點:“馮惠亮等人麾下的軍隊非常強大,不可輕視,同時,他們還同時占據了水陸兩方麵的險要之地,我軍若是發動進攻,想必是不能很快奏效。”
“因此,不如直接進逼丹陽,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直接襲擊輔公祏的老巢,隻要丹陽一潰敗,馮惠亮等人自然會投降!”】
【李孝恭聽完眾人的想法後,準備采納眾他們的意見。】
【但,這個時候,卻有人表達了反對意見,此人正是日後戰功赫赫的李靖。】
【李靖對李孝恭道:“輔公祏布置在這裏的確實是精銳部隊,且水陸兩方麵都有,但是現在還在他自己統率之下的軍隊兵力同樣不少。如今,兵力更少的博望的這些敵營尚且不能攻克,擁有更多兵力的輔公祏到時候憑借石頭城自保,又豈是容易攻克的!”
“若是我們進軍攻打丹陽,恐怕即便是十天半個月也難以攻下,到了那個時候,馮惠亮等人直接緊隨在我軍背後,我軍必然就會陷入腹背受敵境地,這是很危險的。”
“馮惠亮也好,陳正通也罷,這兩人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將,他們並非是不想出戰,而是因為輔公祏已經定好了計策,讓他們按兵不動,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拖垮我軍而已。我們現在主動挑戰攻城,可一舉破敵!”】
【聽完了李靖的分析,李孝恭當即表示同意。】
【確實,如果輔公祏那邊一時半刻打不下來,那馮惠亮等人又不是傻子,怎麽可能會放過這麽一個前後包抄的機會?腹背受敵,這可是大大的不妙!】
【於是,唐軍開始發動了對馮惠亮等人的正式進攻。】
【李孝恭等人先用老弱殘的士卒作為先鋒,進攻馮惠亮等軍的營壘,而他自己則統領著精兵嚴陣以待。】
【既然是老弱病殘,戰力自然不高,很快,攻打馮惠亮等軍營壘的部隊就戰敗了,隨後轉頭逃跑,這一次,許是看到沒什麽威脅,或者是因為糧草補給被斷,宗室,馮惠亮等人軍出兵追擊了出來。】
【李孝恭等著的,就是這個機會。馮惠亮等人走出幾裏地,就遇到唐軍的精銳主力,雙方交戰,唐軍大敗馮惠亮等軍。】
【也正是在這一次大戰的過程中,唐軍軍中的一個將領摘下了頭盔,讓馮惠亮所部的許多士卒看到了自己的臉,然後道:“你們難道不認識我嗎?你們怎麽膽敢來與我交戰?!”】
【見到此人的麵容,馮惠亮等人的部眾有大量士卒當即喪失鬥誌,就此潰敗。】
【這名將領叫做闞陵,而馮惠亮等人的部眾中,有許多人都是闞陵的舊部。】
“李靖……”霍去病眼神亮亮的。
早在前麵那一段段對此次出征的唐朝將領的介紹中,他就注意到了李靖這個人——當然,李世積也算是他一個比較關注的對象。
前麵是怎麽介紹李靖的來著?“輝煌功績”“卓越的軍事才能”,而且還是對外作戰。
這上麵講述到的將領數不勝數,但是能夠被直接在介紹中來上這麽幾句形容的,霍去病可沒看見幾個。
大多數將領,也就是將領而已,或者有個“赫赫戰功”“大量功勞”的評價。
但是,大量戰功,赫赫戰功,能夠和“卓越的軍事才能”相等嗎?
霍去病覺得不能。
戰功,不論是多是少,是輝煌還是暗淡,都是在最終階段對一個將領打仗結果的評價和總結,一個不那麽出色的將領,也並不是不能立下一些戰功——要看時機,要看運氣,還要看麵對的敵人以及自己率領的士卒。
或許,當朝廷足夠強勢的時候,當朝廷的士卒都訓練有素的情況下,一個普通的將領也不是不能打下許多個勝仗——特別是當麵對的敵人不夠強大,甚至弱小的時候。
畢竟,軍事天才少這個道理,這在中原和外邦都是通用的。
隻要己方的整體實力足夠強大,隻要麵對的不是敵軍的什麽不世出的天才將領,那麽直接以勢壓人,就能夠獲得勝利。
也或許,一個頗為出色的將領,在時運不濟,在朝廷式微而敵軍強大無匹的時候,也並不能打出來多少漂亮的戰績。
所以,戰功不能完全說明一個將領的軍事天賦和軍事水平。
但是對軍事水平的直接評價……那當然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