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沈法興
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作者:今天有貓了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最後,就是杜伏威所部了。】
【前麵提到,在楊廣被殺之後,杜伏威選擇了洛陽的皇泰主楊侗,被封為了楚王。】
【這一年,除了宇文化及帶兵穿越江淮地區之外,江南一地並沒有什麽大動靜。】
【直到武德二年九月,早已與杜伏威結下深仇大恨的李子通再度登場。】
“李子通這等小人,竟然還沒有死了?”有人已經忘記了李子通這個人,但也有人依舊記得他。
不為別的,就因為這人的狼子野心——投奔了杜伏威,卻其實一直都沒有真心歸順,而是不斷地尋找機會反客為主,吞並杜伏威。
而險些,他就成功了。
如果不是杜伏威運氣好,如果不是杜伏威有那麽些個忠心耿耿的下屬,如果不是杜伏威先前頗得軍心,那杜伏威說不得真就在那一戰之中死掉了。
根本沒有後來的發展,更遑論被皇泰主封王。
而關於李子通在離開杜伏威所部後的情況,他們也隻知道一點點:“李子通,就是那個坑了杜伏威的人,他在後來好像也算是江淮的三大勢力之一了。就是沒想到,楊廣都死了,他還沒死。”
雖然李子通號稱江淮三大勢力之一,但是天底下的這些個勢力,沒了的還少嗎?
百姓們表示,他們也已經是見識過大世麵的人了。
早就不是隨隨便便搬出來個名號,他們就會被唬住的時候了。
李子通雖然是江淮地區的三大勢力之一,可到底還不是天下的三大勢力之一——而天下的三大勢力,已經沒了那麽多!
洛陽,江都,李密瓦崗軍,竇建德……
而這些勢力都沒了,更不用說那些地方上的大大小小的勢力了。
像是那孟海公,也算是持續了好一段時間了,不也就挺快地被竇建德滅掉了?
所以,其實不少人之所以把李子通拋之腦後,也是因為,他們以為李子通也沒幾天日子了。
可當真是萬萬沒想到……
“怎麽辦,杜伏威這次不會又被李子通坑害吧?”想到這裏,不少人頓時擔憂起來。
他們當然是站在杜伏威這一邊的,因此,也絕不想要看到杜伏威再一次被李子通此人坑害。
如果能夠一雪前恥,讓李子通知道知道什麽才是天高地厚,那當然最好!
如果做不到,那至少也不能又被坑一次。
【武德二年九月,李子通率先吹響了江淮爭鬥的號角。他直接帶著自己的主力兵馬圍攻江都。】
【此時鎮守江都的,依舊是陳棱——那個之前大敗於杜伏威之手,隻身逃迴江都的隋朝將領。】
【雖然陳棱沒有跟著宇文化及一起跑了,而是依舊在鎮守江都,但是他兵微將寡,根本不是來勢洶洶的李子通的對手,於是,隻能分別向杜伏威和沈法興求救。】
【這裏又出現了一個新人物:沈法興。】
【沈法興其人,出自吳興沈氏,雖不是南渡的高門,也不是江淮的頭等家族,但也是自東漢到南朝結束,一直長盛不衰的家族——哦,隋朝終結了南朝,吳興沈氏至此便告一段落。】
【不過,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吳興沈氏還是有些能量的,沈法興便擔任了吳興郡守一職;等到宇文化及殺了楊廣,沈法興便以誅滅宇文化及為名起兵,並很快擁有了六萬兵馬,並在不久之後占據了長江以南的十多個郡城。】
【隨後,沈法興自立為梁王。】
【也正因此,陳棱才會向沈法興求援。】
【而不論是杜伏威還是沈法興,大家也都不願意李子通占領江都這個地方,於是紛紛派出了援軍支援陳棱。其中,杜伏威本人親自領兵;沈法興方麵則是由他的兒子沈綸帶兵。】
【可雖然雙方都有著不能讓李子通占領江都的共識,並且都做出了出兵支援陳棱的舉動;但,事情就是這麽無奈——如果真的有人沒有派兵,隻有其中一人前來支援的話,那一切就會很好辦了。】
【但他們偏偏都出兵了,相當的有默契。】
【因此,雙方便都在一旁觀望,誰也不願意率先動手。】
“吳興沈氏?吳興不就是我們這邊嗎?”江南,有人道。
當地百姓自然是知道自己這邊有個吳興的稱唿的,據說還和那三國時期的吳國有關係——反正他們的長輩是這麽說的。
隻不過,他們如今的朝代距離那三國時期實在是遠,根本無從驗證這種說法的真假,畢竟,他們又不識字。
別說三國的吳國了,就連這吳興沈氏,他們也沒有聽說過。
沒辦法,南朝好像距離他們的時間也已經很遠了。
遠到過往的種種,高門也好,草民也罷,都早已風流雲散。
“不過,咱們這邊的姓沈的那些人,是不是就是這吳興沈氏的後人?”雖然已經沒有了那吳興沈氏,但沈姓的人,當地還是有的。
“那誰知道?就算他們拿出來家譜,咱能認識——哦,咱現在確實能認識不少,但是咱能確定真假嗎?”說話之人連連翻白眼,偽造家譜族譜的事情,又不是沒有,誰能確定那姓沈的人拿出來的就是真的?
隻能說,如果有姓沈的人在他們這裏有了點勢力,那拿出來家譜族譜……大家就多半不會質疑了,至少,不會在明麵上質疑。
-
“看到了嗎?柱子?”一個中年男人跟自己的兒子道,“哪怕是這種天下大事,你讓兩個方麵的人都過來,他們都會選擇先在一邊等著,更何況咱們這等人家的事情?”
他說的,正是之前自家兒子找幫手,結果找來了兩批幫手,但都沒有幫上什麽忙的事情。
“不是不能多找幾個幫手,但是你得看你找的是什麽人啊!”
中年男人頗有些恨鐵不成鋼——這種道理,,誰還需要這麽仔細教?村裏麵的人,誰不是自然而然就明白了?可偏偏就是他這個傻兒子……!
柱子點頭,麵上充滿了肯定和自信:“放心吧爹,我已經知道了,您不用擔心了!”
中年男人被噎了一下,頓時陷入沉默。
他本就不是很清楚,到底該怎麽教育兒子,隻不過按照自己小時候父親的樣子、村裏麵其他男人的樣子,自己學著做而已。
因此,一旦遇到這種不在常規狀態內的事情和問題,他就麻爪了。
——別人家的兒子,他自己小時候,也沒這種問題啊?!
到底該怎麽辦?
反正他根本不可能相信,他這個兒子真的明白了……
【前麵提到,在楊廣被殺之後,杜伏威選擇了洛陽的皇泰主楊侗,被封為了楚王。】
【這一年,除了宇文化及帶兵穿越江淮地區之外,江南一地並沒有什麽大動靜。】
【直到武德二年九月,早已與杜伏威結下深仇大恨的李子通再度登場。】
“李子通這等小人,竟然還沒有死了?”有人已經忘記了李子通這個人,但也有人依舊記得他。
不為別的,就因為這人的狼子野心——投奔了杜伏威,卻其實一直都沒有真心歸順,而是不斷地尋找機會反客為主,吞並杜伏威。
而險些,他就成功了。
如果不是杜伏威運氣好,如果不是杜伏威有那麽些個忠心耿耿的下屬,如果不是杜伏威先前頗得軍心,那杜伏威說不得真就在那一戰之中死掉了。
根本沒有後來的發展,更遑論被皇泰主封王。
而關於李子通在離開杜伏威所部後的情況,他們也隻知道一點點:“李子通,就是那個坑了杜伏威的人,他在後來好像也算是江淮的三大勢力之一了。就是沒想到,楊廣都死了,他還沒死。”
雖然李子通號稱江淮三大勢力之一,但是天底下的這些個勢力,沒了的還少嗎?
百姓們表示,他們也已經是見識過大世麵的人了。
早就不是隨隨便便搬出來個名號,他們就會被唬住的時候了。
李子通雖然是江淮地區的三大勢力之一,可到底還不是天下的三大勢力之一——而天下的三大勢力,已經沒了那麽多!
洛陽,江都,李密瓦崗軍,竇建德……
而這些勢力都沒了,更不用說那些地方上的大大小小的勢力了。
像是那孟海公,也算是持續了好一段時間了,不也就挺快地被竇建德滅掉了?
所以,其實不少人之所以把李子通拋之腦後,也是因為,他們以為李子通也沒幾天日子了。
可當真是萬萬沒想到……
“怎麽辦,杜伏威這次不會又被李子通坑害吧?”想到這裏,不少人頓時擔憂起來。
他們當然是站在杜伏威這一邊的,因此,也絕不想要看到杜伏威再一次被李子通此人坑害。
如果能夠一雪前恥,讓李子通知道知道什麽才是天高地厚,那當然最好!
如果做不到,那至少也不能又被坑一次。
【武德二年九月,李子通率先吹響了江淮爭鬥的號角。他直接帶著自己的主力兵馬圍攻江都。】
【此時鎮守江都的,依舊是陳棱——那個之前大敗於杜伏威之手,隻身逃迴江都的隋朝將領。】
【雖然陳棱沒有跟著宇文化及一起跑了,而是依舊在鎮守江都,但是他兵微將寡,根本不是來勢洶洶的李子通的對手,於是,隻能分別向杜伏威和沈法興求救。】
【這裏又出現了一個新人物:沈法興。】
【沈法興其人,出自吳興沈氏,雖不是南渡的高門,也不是江淮的頭等家族,但也是自東漢到南朝結束,一直長盛不衰的家族——哦,隋朝終結了南朝,吳興沈氏至此便告一段落。】
【不過,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吳興沈氏還是有些能量的,沈法興便擔任了吳興郡守一職;等到宇文化及殺了楊廣,沈法興便以誅滅宇文化及為名起兵,並很快擁有了六萬兵馬,並在不久之後占據了長江以南的十多個郡城。】
【隨後,沈法興自立為梁王。】
【也正因此,陳棱才會向沈法興求援。】
【而不論是杜伏威還是沈法興,大家也都不願意李子通占領江都這個地方,於是紛紛派出了援軍支援陳棱。其中,杜伏威本人親自領兵;沈法興方麵則是由他的兒子沈綸帶兵。】
【可雖然雙方都有著不能讓李子通占領江都的共識,並且都做出了出兵支援陳棱的舉動;但,事情就是這麽無奈——如果真的有人沒有派兵,隻有其中一人前來支援的話,那一切就會很好辦了。】
【但他們偏偏都出兵了,相當的有默契。】
【因此,雙方便都在一旁觀望,誰也不願意率先動手。】
“吳興沈氏?吳興不就是我們這邊嗎?”江南,有人道。
當地百姓自然是知道自己這邊有個吳興的稱唿的,據說還和那三國時期的吳國有關係——反正他們的長輩是這麽說的。
隻不過,他們如今的朝代距離那三國時期實在是遠,根本無從驗證這種說法的真假,畢竟,他們又不識字。
別說三國的吳國了,就連這吳興沈氏,他們也沒有聽說過。
沒辦法,南朝好像距離他們的時間也已經很遠了。
遠到過往的種種,高門也好,草民也罷,都早已風流雲散。
“不過,咱們這邊的姓沈的那些人,是不是就是這吳興沈氏的後人?”雖然已經沒有了那吳興沈氏,但沈姓的人,當地還是有的。
“那誰知道?就算他們拿出來家譜,咱能認識——哦,咱現在確實能認識不少,但是咱能確定真假嗎?”說話之人連連翻白眼,偽造家譜族譜的事情,又不是沒有,誰能確定那姓沈的人拿出來的就是真的?
隻能說,如果有姓沈的人在他們這裏有了點勢力,那拿出來家譜族譜……大家就多半不會質疑了,至少,不會在明麵上質疑。
-
“看到了嗎?柱子?”一個中年男人跟自己的兒子道,“哪怕是這種天下大事,你讓兩個方麵的人都過來,他們都會選擇先在一邊等著,更何況咱們這等人家的事情?”
他說的,正是之前自家兒子找幫手,結果找來了兩批幫手,但都沒有幫上什麽忙的事情。
“不是不能多找幾個幫手,但是你得看你找的是什麽人啊!”
中年男人頗有些恨鐵不成鋼——這種道理,,誰還需要這麽仔細教?村裏麵的人,誰不是自然而然就明白了?可偏偏就是他這個傻兒子……!
柱子點頭,麵上充滿了肯定和自信:“放心吧爹,我已經知道了,您不用擔心了!”
中年男人被噎了一下,頓時陷入沉默。
他本就不是很清楚,到底該怎麽教育兒子,隻不過按照自己小時候父親的樣子、村裏麵其他男人的樣子,自己學著做而已。
因此,一旦遇到這種不在常規狀態內的事情和問題,他就麻爪了。
——別人家的兒子,他自己小時候,也沒這種問題啊?!
到底該怎麽辦?
反正他根本不可能相信,他這個兒子真的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