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錯!”不少人家對此紛紛讚賞。


    可不是,奴仆殺死主家,怎麽說也是大逆不道之事,如何能夠容忍?


    若是竇建德這一次認同了這個奴仆,認可了這個奴仆的行為,並且收留了此人,那會造成怎樣的後果?


    有了這麽個例子擺在那裏,那其他人家家中的奴仆呢?他們會怎麽想?會不會也想要殺死主家,然後假借所謂的投誠投靠之意,從而脫身不受懲處?


    那大家還有什麽安全可言!


    到時候,凡是家中有個奴仆的人家,都得日日自危,心驚膽戰,原本和睦安定的家中也得陷入長久而不斷的猜疑之中——這還過什麽日子!


    而且,通常而言,奴仆有什麽理由殺死主家?若是犯了錯,主家按照規則懲處一下,是不是也得擔心擔心有沒有人就因此而記恨自己?若是如此,那還如何治家理事?


    到時候誰才是奴仆,誰才是主家?


    更有人點頭:“竇建德這件事確實做得很對,要是他真的接受了這個奴仆,那他治下的那些個人家,哪個不會心裏麵有些想法?到那時候,他還談什麽爭奪天下,趁早保命才是!”


    “莫說是外人對此有想法了,就是他自己難道沒有幾個奴仆?他是節儉,家中的仆婢不多,但是也是有的,奴婢殺死主家沒問題,那他自己能夠睡得安生不成?”


    便是普通百姓,也有不少都很認可竇建德的這個行為。


    奴仆啊,那當然是不能隨隨便便殺了主家還沒事兒的。


    雖然他們家中沒有奴仆,但他們也認可這個道理——這可是理所當然的規矩,不按照這個規矩走,那得亂成什麽樣?


    要是奴仆殺死主家沒事兒,那是不是哪天誰家偷了自家的錢也不算事兒了?


    是不是底下的人手腳不幹淨一點,也不算問題了?


    那可怎麽辦!


    【沒多久,竇建德把李世積釋放,讓他繼續帶領部隊鎮守黎州。但李世積思來想去,依舊覺得自己應該迴到唐朝,隻是因為父親李蓋(徐蓋)還在竇建德手中,所以投鼠忌器。】


    【最終,他決定,不如先為竇建德立下功勞,以取得竇建德的信任,然後緩緩圖之。】


    【說起來,原本在黎陽的時候,李世積也已經帶著數百騎兵跑路成功,但因為李蓋被俘,所以不得不又迴來,從而被竇建德俘虜。】


    【李世積計劃很好,也確實在接下來對王世充的作戰中獲得了數次勝利,取得了竇建德的不少信任,但他的計劃卻始終未能成功——想要勸說竇建德啟程去河南,從而找個機會殺掉竇建德,但竇建德的妻子產子,竇建德便一直沒有啟程;想要殺死竇建德的部將,結果走漏風聲。】


    【最終,武德三年正月,李世積帶著一部分騎兵逃迴了唐朝,李蓋依舊在竇建德的手中。】


    【下屬們表示,這種叛逃之人,必須給予懲罰,應當殺死他的父親才是——反正他自己都已經扔下父親跑了不是?】


    【但竇建德覺得不妥,他表示,“李世積本就是唐朝大臣,昔日被俘,卻不願意背叛自己的君主,而是想要逃迴自己的朝廷,這是忠臣啊!而他的父親,又有什麽罪過?”】


    【以上↑,這話非常有理,說服了底下的官員們——但沒多久,這就會成為一個迴旋鏢打迴來。】


    【沒多久,李淵派遣使者想要和竇建德締結友好和約,竇建德當即便讓同安公主隨同使者一同迴到了唐朝。】


    【總而言之,此時的竇建德,頭腦清明,目光長遠,冷靜睿智,不忘初心,自己的勢力也在欣欣向榮,局勢一片大好,許多人都認為他有才能有肚量,是個值得投靠的主君。】


    “看來要出事了。”劉邦來了興致。


    到這裏為止,竇建德做的事情都沒有什麽問題,他的思路、應對方式都可圈可點,算是全都踩在了正確的地方,沒有做錯什麽。


    也因此,他才有了這樣的大好局麵——很多時候,隻要不犯錯,就比其他人要強許多了,劉邦對此也是頗有體會。


    就像是李世積這件事情,他本身是唐朝臣子,即便不願意跟著竇建德而依舊是忠於唐朝,想要迴到唐朝,也無可厚非,不僅沒有任何過錯,反而是再正確不過的行為了。


    這是忠君啊!是忠誠於自己的君主,效忠於自己的國家,何錯之有?


    這種情況,不僅不能因此而憤怒地殺死李世積的父親,相反,還要依禮善待於他——要是就這麽殺了人,那竇建德讓其他人怎麽看,怎麽想?


    人家忠君的臣子,你容不下,那是要我們怎麽做?隻要一旦被俘,就都趕快選擇投降,忠於新主,不再管舊主,反正都已經被俘了?


    這對於竇建德的部眾而言,可不是什麽好的信號。


    還不如忍了這一次,雖然確實因此而有幾分不好看,但隻要表示出欣賞這類忠君之人的態度,那就不再會有什麽不好看,反而能夠讓整個場麵變得更有利於自己。


    這樣的主君,誰不願意遇到?


    即便是被俘,一時間不願意投誠,但時間長了,自己也依舊有投誠的機會。況且,向這樣的寬宏大量、欣賞忠臣的主君投誠,也不算辱沒了自己、不算辱沒了聲名,不算太對不起舊主。


    “不過,李世積此人還真是一如既往的發揮穩定啊。”劉邦再次讚賞了李世積。


    之前此人就處處妥帖,絕對周全和高明,這一次,李世積依舊是做得無可指摘,還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正麵形象——是孝子,也還是忠臣。


    因為父親,所以即便已經成功脫身,但還是主動返迴甘願被俘;因為是孝子,也是純臣忠臣,所以想盡辦法去救出父親,一同迴歸唐朝;因為是忠臣純臣,所以最後事不可為之時,也沒有就此放棄徹底倒戈,而是堅定選擇迴到唐朝。


    看看人家這操作!


    【但是沒多久,竇建德這邊就開始出岔子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今天有貓了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今天有貓了嗎並收藏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