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王世充·義成公主
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作者:今天有貓了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說起來王世充的這個篡位自立,他倒也不是完全不講究不管流程,這個禪位的流程他還是走了走的。】
【在擊敗李密後,王世充成為了太尉,決斷朝中的所有事務無論大小;王世充也在城中廣招賢才,用各種小恩小惠來拉攏人心。】
【一次,他在宮中皇泰主楊侗麵前,吃了皇泰主賞賜的食物,迴了家就大吐特吐,王世充深度懷疑自己這是中毒了,因而覺得這是皇泰主想要毒死自己,於是自此再也不朝見楊侗。】
【這件事之後,他加快了奪權的步伐,比如向皇泰主要求加九錫等等。】
【武德二年三月,王世充成為了相國,並受封鄭王,加九錫。沒兩天,王世充身邊又出現了一個道士,給王世充上呈了幾篇符讖,表示這些都預兆著您應當取代隋朝成為新朝的皇帝,順應天命成為天子。】
【有了這樣的天命符讖之後,王世充進行了下一步——段達、雲定興等人把這些符讖天命都送進了宮中,展示給皇泰主看,並且表示,這是上天的指示,所以“請您禪讓皇位,效仿虞舜”。】
【皇泰主楊侗並不願意,他非常憤怒,表示如今的天下還是大隋天下,隋朝的氣數還沒有衰竭,怎麽能夠說這種話?
且,“天命有改,亦何論於禪讓?”如果天命真的要改朝換代,建立新的朝代,那又何必談什麽禪讓不禪讓?】
【在指責了一番禪讓之說的無理和毫無意義之後,楊侗也斥責了段達等人,公等皆是先朝舊臣,突然說出來這種話,實在是讓朕失望!】
【但是王世充當然不可能就此放棄,雖然禪讓按楊侗的說法也不是沒有道理,在天命當真要改換朝代的時候,根本沒有必要說什麽禪讓與否——反正後來的許多朝代,大家也根本不談什麽禪讓不禪讓了,但如今的這個時期,禪讓這個流程還是很重要的。】
【王世充幹脆表示,如今天下未定,國賴長君,等到天下太平無事之後,我必定會將您的皇位交還給您,這個約定我必定遵守,絕不會違背。】
【四月,王世充偽裝了皇泰主楊侗的禪位詔書,讓自己的兄長去廢掉了楊侗,自己稱帝,國號為鄭,年號開明,同時還大肆給自己的族人封王。】
“所以這王世充也不是不懂講究的人,隻不過是後續無能,處理不好接下來的事情而已,也堵不住其他人的口。”司馬炎頗為鄙視地道。
禪位這種東西,雖然大家對裏麵的貓膩那是心知肚明,但是吧,偏偏這種麵子工程還非得去做,即便誰都知道實際情況如何,誰都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麽,但總要有這個流程,有這個表麵說法。
——從這個角度講,王世充倒也不能完全說是篡位自立。
他不是走了禪位的流程了嗎?
就是這個流程走的實在是不太好,後續也沒有處理好。
比如這個禪位詔書,能讓原本的皇帝自己寫,那當然還是讓他自己寫為好,管他高興不高興,管他字跡和平時一樣不一樣,總歸讓他自己寫就行。
當然,如果對方真的死扛著不合作,認不清現實,那偽造也不是不行——反正大家其實都明白,所謂的禪位背後的實際情況,那這個詔書是真是假其實也根本不重要。
大家隻是需要一個麵子上能體體麵麵的理由而已。
詔書是真的,那自然最好,皆大歡喜,且對方願意寫下詔書,也說明他已經被壓製成功了,後續也鬧不起什麽風浪;詔書是假的,那也沒問題,反正隻要所有人都願意認,那假的也是真的,隻不過需要對這個禪位之君嚴加看管、多多警惕。
司馬炎想到這裏,頓時了然:“感情這王世充壓根沒有擺平洛陽啊。”
還是那句話,詔書的真假根本不重要,隻要所有人都願意承認,那,假的也是真的,真的也是假的。
王世充偽造又如何?如果洛陽城中的大半人都願意接受他成為新君,取代這個皇泰主,那這個詔書就是真的!
他就是真真正正的接受了皇帝的禪位,稱帝法理毫無瑕疵,無人能夠指摘。
但這上麵又是說他偽造詔書,又是說他逼迫皇帝,那隻能證明,他根本沒有處理好洛陽內部的大大小小人員——這些人,對他的登基其實並不認同。
那就沒辦法了。
登基前,沒能料理好洛陽城中的問題;登基後,有了大把的權力、更多投效的人,可他還是沒能料理好洛陽城中的事情。
這誰還能有辦法?
別說王世充是自己偽造了楊侗的禪位詔書,即便他不是偽造的,那大家也能宣稱是他偽造的,以此來證明他是篡位自立,是逼迫皇帝,是不被所有人認可的僭越背主之人。
不過,後來的人,都不再需要禪位這個流程了?
這倒是讓司馬炎著實意外。
這種麵子工程,自是有其存在價值,即便很麻煩但也很有意義;但是後來的人,怎麽搞得,竟是都不需要這種流程了?
那他們怎麽對外聲明自己的皇位法理?
總不能全靠打天下這種方式吧?可當年,漢高帝劉邦也是沒有水分的打天下,但他的法理中也包含了接受秦王子嬰的投降——這就相當於禪位了啊。
到底是怎麽搞的,怎麽就連禪位這種麵子流程也能不要了?
【而突厥方麵,義成公主讓處羅可汗在武德三年的時候,將蕭皇後和楊政道——齊王楊暕的遺腹子接到了東突厥,並且擁立楊政道為隋王,延續隋朝社稷。】
【楊政道這個隋王倒也不是什麽純粹的空頭名號,處羅可汗把此時留在東突厥境內的所有中原百姓、官員等,全部交給了楊政道來管轄治理,這個隋朝政權,史稱後隋。】
【楊政道接手了這些人口官員後,依照隋朝製度,設置百官,製定律例,居住在隋朝時期的定襄郡。這個定襄郡不是如今的定襄,其治所位於內蒙古唿和浩特市 和林格爾縣西北的土城子鄉,整個轄境大約是如今的唿和浩特、和林格爾、卓資、武川等市縣。】
【而突厥方麵的計劃還不止於此。】
【十一月的時候,處羅可汗還打算出兵,攻取並州,用來安置楊政道,雖然他的許多部下並不認同這個打算,但是處羅可汗依舊堅持,並表示,自己的父親啟民可汗當年失去國家,是依靠隋朝才成為了大汗,這樣的大恩如何能夠忘卻?】
【因此,他依舊堅定打算出兵,幫助楊政道複國。】
【隻不過,還沒有發兵,處羅可汗便病逝。】
【順帶一提,處羅可汗病逝後,義成公主以其子病弱的緣故,改立處羅可汗的弟弟為可汗,也就是頡利可汗,頡利可汗在後來便與唐朝為敵,直至唐軍打入突厥。】
【而在這個過程中,義成公主一直是可汗的妻子,從啟民可汗到頡利可汗。可以說,在隋朝覆亡後,義成公主一直都奮鬥在複國的戰線上。】
【在擊敗李密後,王世充成為了太尉,決斷朝中的所有事務無論大小;王世充也在城中廣招賢才,用各種小恩小惠來拉攏人心。】
【一次,他在宮中皇泰主楊侗麵前,吃了皇泰主賞賜的食物,迴了家就大吐特吐,王世充深度懷疑自己這是中毒了,因而覺得這是皇泰主想要毒死自己,於是自此再也不朝見楊侗。】
【這件事之後,他加快了奪權的步伐,比如向皇泰主要求加九錫等等。】
【武德二年三月,王世充成為了相國,並受封鄭王,加九錫。沒兩天,王世充身邊又出現了一個道士,給王世充上呈了幾篇符讖,表示這些都預兆著您應當取代隋朝成為新朝的皇帝,順應天命成為天子。】
【有了這樣的天命符讖之後,王世充進行了下一步——段達、雲定興等人把這些符讖天命都送進了宮中,展示給皇泰主看,並且表示,這是上天的指示,所以“請您禪讓皇位,效仿虞舜”。】
【皇泰主楊侗並不願意,他非常憤怒,表示如今的天下還是大隋天下,隋朝的氣數還沒有衰竭,怎麽能夠說這種話?
且,“天命有改,亦何論於禪讓?”如果天命真的要改朝換代,建立新的朝代,那又何必談什麽禪讓不禪讓?】
【在指責了一番禪讓之說的無理和毫無意義之後,楊侗也斥責了段達等人,公等皆是先朝舊臣,突然說出來這種話,實在是讓朕失望!】
【但是王世充當然不可能就此放棄,雖然禪讓按楊侗的說法也不是沒有道理,在天命當真要改換朝代的時候,根本沒有必要說什麽禪讓與否——反正後來的許多朝代,大家也根本不談什麽禪讓不禪讓了,但如今的這個時期,禪讓這個流程還是很重要的。】
【王世充幹脆表示,如今天下未定,國賴長君,等到天下太平無事之後,我必定會將您的皇位交還給您,這個約定我必定遵守,絕不會違背。】
【四月,王世充偽裝了皇泰主楊侗的禪位詔書,讓自己的兄長去廢掉了楊侗,自己稱帝,國號為鄭,年號開明,同時還大肆給自己的族人封王。】
“所以這王世充也不是不懂講究的人,隻不過是後續無能,處理不好接下來的事情而已,也堵不住其他人的口。”司馬炎頗為鄙視地道。
禪位這種東西,雖然大家對裏麵的貓膩那是心知肚明,但是吧,偏偏這種麵子工程還非得去做,即便誰都知道實際情況如何,誰都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麽,但總要有這個流程,有這個表麵說法。
——從這個角度講,王世充倒也不能完全說是篡位自立。
他不是走了禪位的流程了嗎?
就是這個流程走的實在是不太好,後續也沒有處理好。
比如這個禪位詔書,能讓原本的皇帝自己寫,那當然還是讓他自己寫為好,管他高興不高興,管他字跡和平時一樣不一樣,總歸讓他自己寫就行。
當然,如果對方真的死扛著不合作,認不清現實,那偽造也不是不行——反正大家其實都明白,所謂的禪位背後的實際情況,那這個詔書是真是假其實也根本不重要。
大家隻是需要一個麵子上能體體麵麵的理由而已。
詔書是真的,那自然最好,皆大歡喜,且對方願意寫下詔書,也說明他已經被壓製成功了,後續也鬧不起什麽風浪;詔書是假的,那也沒問題,反正隻要所有人都願意認,那假的也是真的,隻不過需要對這個禪位之君嚴加看管、多多警惕。
司馬炎想到這裏,頓時了然:“感情這王世充壓根沒有擺平洛陽啊。”
還是那句話,詔書的真假根本不重要,隻要所有人都願意承認,那,假的也是真的,真的也是假的。
王世充偽造又如何?如果洛陽城中的大半人都願意接受他成為新君,取代這個皇泰主,那這個詔書就是真的!
他就是真真正正的接受了皇帝的禪位,稱帝法理毫無瑕疵,無人能夠指摘。
但這上麵又是說他偽造詔書,又是說他逼迫皇帝,那隻能證明,他根本沒有處理好洛陽內部的大大小小人員——這些人,對他的登基其實並不認同。
那就沒辦法了。
登基前,沒能料理好洛陽城中的問題;登基後,有了大把的權力、更多投效的人,可他還是沒能料理好洛陽城中的事情。
這誰還能有辦法?
別說王世充是自己偽造了楊侗的禪位詔書,即便他不是偽造的,那大家也能宣稱是他偽造的,以此來證明他是篡位自立,是逼迫皇帝,是不被所有人認可的僭越背主之人。
不過,後來的人,都不再需要禪位這個流程了?
這倒是讓司馬炎著實意外。
這種麵子工程,自是有其存在價值,即便很麻煩但也很有意義;但是後來的人,怎麽搞得,竟是都不需要這種流程了?
那他們怎麽對外聲明自己的皇位法理?
總不能全靠打天下這種方式吧?可當年,漢高帝劉邦也是沒有水分的打天下,但他的法理中也包含了接受秦王子嬰的投降——這就相當於禪位了啊。
到底是怎麽搞的,怎麽就連禪位這種麵子流程也能不要了?
【而突厥方麵,義成公主讓處羅可汗在武德三年的時候,將蕭皇後和楊政道——齊王楊暕的遺腹子接到了東突厥,並且擁立楊政道為隋王,延續隋朝社稷。】
【楊政道這個隋王倒也不是什麽純粹的空頭名號,處羅可汗把此時留在東突厥境內的所有中原百姓、官員等,全部交給了楊政道來管轄治理,這個隋朝政權,史稱後隋。】
【楊政道接手了這些人口官員後,依照隋朝製度,設置百官,製定律例,居住在隋朝時期的定襄郡。這個定襄郡不是如今的定襄,其治所位於內蒙古唿和浩特市 和林格爾縣西北的土城子鄉,整個轄境大約是如今的唿和浩特、和林格爾、卓資、武川等市縣。】
【而突厥方麵的計劃還不止於此。】
【十一月的時候,處羅可汗還打算出兵,攻取並州,用來安置楊政道,雖然他的許多部下並不認同這個打算,但是處羅可汗依舊堅持,並表示,自己的父親啟民可汗當年失去國家,是依靠隋朝才成為了大汗,這樣的大恩如何能夠忘卻?】
【因此,他依舊堅定打算出兵,幫助楊政道複國。】
【隻不過,還沒有發兵,處羅可汗便病逝。】
【順帶一提,處羅可汗病逝後,義成公主以其子病弱的緣故,改立處羅可汗的弟弟為可汗,也就是頡利可汗,頡利可汗在後來便與唐朝為敵,直至唐軍打入突厥。】
【而在這個過程中,義成公主一直是可汗的妻子,從啟民可汗到頡利可汗。可以說,在隋朝覆亡後,義成公主一直都奮鬥在複國的戰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