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個時空,有人一拍大腿:“對啊,俺怎麽沒想起來要打一打糧倉呢?”


    奪取糧倉這種事情,隻要有人一提起來,所有人就都會恍然大悟,頓時覺得眼前開闊一片——沒錯,是應該去打一打大的糧倉啊!


    但是,在沒有人提起來的時候,就不一定了:有的人可能自己就能想到官府的大糧倉在某個地方,自己這邊是不是應該去打一把,是不是能夠打下來,如果現在做不到的話,日後需不需要去做、能不能做到……


    但是也有不少人,是真的想不到這件事情。


    他們自然不是不知道糧食的重要性,也不是想象不到官府的大糧倉裏麵能有多少糧食——如果沒有被貪官汙吏偷偷倒賣幹淨的話;但是他們確實是想不起來這件事情,想不到這件事情。


    就仿佛腦子裏麵有什麽東西像是霧一樣,蒙住了腦子。


    但是現在,這上麵一說,李密一提,正在看故事的這些有心人們,頓時就頭腦清明了許多,也想起來了自己如今的處境,想起來了官府的大糧倉,想起來了自己是不是可以規劃一下……


    在這人猛拍大腿感歎萬分的同時,周圍的幾個人同樣麵露恍然之色,隻是沒有這名男子的反應這般強烈罷了。


    待他感慨了一番之後,便有人開口道:“官府的糧倉確實很好,但也不是那麽好打的,哪怕是個縣城的糧倉……若是真的要打,那還需要從長計議。”


    雖然現在天下已經處在了傾頹之時,但到底朝廷還沒有宣告完蛋,地方上還有官府和駐軍——不論效果如何,至少還存在。因而,想要對糧倉下手,就絕對不是簡單的事情。


    哪怕是縣城。


    更不要說那些如同隋朝的興洛倉的大糧倉了。


    這樣的地方,必然是有兵力駐守,朝廷也還在密切關注著動向,隻要朝廷沒有到了山窮水盡毫無辦法的地步,那當發現有人想要打大糧倉的主意的時候,還是要動上一動的。


    那麽,問題就來了,他們能夠敵得過朝廷為了駐守糧倉而布置的軍隊嗎?在抵達糧倉附近之前,他們還需要攻下其他的城池,還需要應對朝廷可能派來的援軍……


    瓦崗軍之所以敢這麽幹,一方麵是因為隋朝朝廷的情況已經越發惡化,皇帝甚至都往南方跑了;另一方麵,則是因為他們已經算得上是“河南”中最強的勢力。


    但是自己這支隊伍不一樣。


    如今的朝廷境況也沒有惡化到隋朝朝廷的地步。


    天下的局勢也沒有如隋朝那樣烽煙四起。


    他們大約是做不到攻下真正的大糧倉的。


    即便拚了命去做,那也多半是變成第一個出頭的椽子——先爛。


    所以,如今,如果對糧草有需求,那相較起來,還是選一個地理條件妥當、經濟條件也還可以的縣城比較合適。


    -


    “楊廣帶著人馬去了江都,怎麽去的,走大運河?”劉邦懶洋洋地猜測道,“那他帶走了多少人?那個西京——大興城又留下了多少人?各方麵的匯報是送到楊廣手裏還是分出一部分送到大興城?大興城的各種事務全都交給了大臣處理?”


    楊廣跑到了江都,這倒不讓人奇怪。


    反正,前麵已經一再聲明了江都之於楊廣的意義,也從中體現出來了楊廣對江都的看重。對於這個時候的楊廣來說,即便他再如何掩耳盜鈴,或者不把百姓放在眼裏,想來也不能再做到對天下的情況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不能再自欺欺人了。


    那,不得不麵對天下已經亂成一鍋粥的楊廣,肯定會選擇一個讓自己感到安心可靠的地方,江都之於他,就是這樣的地方。


    反正楊廣認為江都可靠,當然,到底可不可靠,那還要看到時候的情況——或許,楊廣還覺得自己能夠依托江都、江南地區,東山再起,卷土重來。


    劉邦對此隻是笑笑。


    畢竟,天下已經出現了如瓦崗軍這樣的農民起義軍,能夠攪動一方風雲,並且眼見著就要踏上爭奪天下的舞台;除此之外,在關中地區,可還有著一群關隴貴族,這群人也不像是完全對天下沒有心思的樣子。


    現如今,劉邦更在意楊廣對隋朝京城,也就是那個西京,叫做大興城的地方的安排。


    楊廣本人離開京城去了江都,但是他作為皇帝,不可能把政務都扔下,想來關鍵的重要的政事還是需要他處理,後續匯報也是匯報到江都。


    那麽,京城是什麽情況?


    是完全不再處理什麽政事,還是還需要處理各種零零散散雜七雜八的政事?這些事情是留守的官員自行處理即可,還是需要在楊廣那裏匯報一二,還是說留守官員看情況自行決定是否匯報?


    以及,楊廣在京城留下的官員具體是什麽情況?有沒有定下決策人員,還是讓京城的官員自己拉扯?


    還有非常關鍵的問題——京城留守的兵力有多少?將領是否可靠?近枝宗室還有多少人留在京城?


    楊廣雖然離開了京城,但京城還是京城,並沒有變成普通城池,楊廣也沒有把江都變成京城。


    那麽,對於天下而言,京城這個地方的政治地位、象征意義就依舊存在。


    而對於所有有心天下的勢力來說,如果能夠奪取京城,那對於他們自稱正統、建立新王朝、占據大義名分以便站在製高點上指揮天下,就非常有意義了。


    所以,必定會有大量的人盯上京城。


    在這個時候,京城的兵力情況、將領水平就非常重要。


    如果楊廣留下了足夠的兵力,也派遣了一名或者幾名比較有能力的將領鎮守京城,以備不測,那或許還可拖延一二、給隋朝朝廷一個自我拯救的機會——雖然拯救成功的概率非常渺茫。


    而如果能夠成功攻入京城,那這方勢力的選擇就有兩個:一個是自己直接稱帝建國,宣布消滅隋朝;一個是宣稱自己依舊尊奉楊氏正統,找一個隋朝的近枝宗室,把這個人尊為皇帝, 楊廣如果還活著,那就是太上皇;如果死了,那就死了,上個諡號之類的。


    劉邦覺得,在當下的情況下,如果楊廣未死,或者情勢不明,那麽還是選第二個比較好。


    雖然所有人都知道大家都想要搞掉隋朝,自立稱帝,但隻要還披著那麽一層皮,很多事情就還好說,也很好處理;如果直接撕破了那層皮……


    劉邦本人就很擅長使用各種皮。


    因此,此時此刻,或者,至少在起義軍攻入京城的時候,城中的宗室情況就至關重要了。


    如果京城之中沒有宗室,或者沒有和楊堅楊廣關係足夠近的宗室,那這支勢力想要推舉人選都不好推舉,遠支到底還是差了點,畢竟隋朝至今不過二代皇帝,遠不到繁衍生息出一大群人口,大家往上一追溯都能和楊堅楊廣等等有血緣關係的地步。


    不過,理論上,皇帝離京,留下一部分官員鎮守京城,那同時也會留下一個比較信任且有分量的宗室守在京城,不論這個宗室是否處理政務。


    對於所有有心人而言,這不就是送上門來的好人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今天有貓了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今天有貓了嗎並收藏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