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江都地位
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作者:今天有貓了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合並了苗海潮所部之後,杜伏威的實力大漲,堪稱是縱橫淮南,屯並六合,同時,最關鍵的是,他已經能夠對江都·江蘇揚州·產生威脅了。】
【江都是什麽地方?是楊廣心目中的核心地區!】
【對於楊廣而言,江都是他真正的力量根基所在。在滅亡陳朝之後,楊廣擔任揚州總管,坐鎮江都,鎮守江南十年之久。這十年時間中,楊廣在江南大力發展自己的勢力,招攬各處人才,江南的士族文人也都紛紛支持楊廣奪取皇位。】
【此外,楊廣當年在謀奪太子之位期間,曾有人這樣對他說——也得到了他的認可:若謀取之事成功,那您自可成為皇太子;但若事敗,也可以據守淮海,效仿梁朝、陳朝的故事。】
“從這個角度講,楊廣成為了太子還是一件好事。”李世民也生出了幾分感慨,“把皇子放到關鍵地方常年鎮守確實是有利有弊。”
按照楊廣奪取太子之位期間的情況,如果他是真的失敗了,那他說不得還真的會據守江南、以江淮天塹作為屏障,嚐試和隋朝朝廷來一個劃江而治、分疆裂土。
然後,隋朝朝廷和楊廣的江南小朝廷再來一場漫長的——理論上時間不會太短——角力賽,雙方比拚一下各自的定力,再比拚一下各自的硬實力,最終來一係列拉鋸戰或者幾場快攻,決出最終的獲勝者。
這一係列步驟,說起來就已經不如何簡單輕鬆,更不要說落到實際中、真的變成了現實。
在那樣的情況下,南方、北方地區的經濟必然會受到重大影響——負麵的,全天下的百姓的生活也會變得更加不易,至少,缺少糧食的一些北方地區很可能就此陷入長期的缺糧狀態中,南方的糧食運不過來,長年的大麵積的饑荒也不是不可能。
而這還隻是民間生活,沒有算上天災,也沒有算上其他的人禍。
如果疊加天災……那完全都不敢想象;
如果疊加人禍——既然要雙方對峙,那麽招兵增兵就是必有之事,不論南北。而,隋朝統一天下才多長時間?之前的各地百姓們,那可還生活在朝廷對立、時刻戰備、隨時可能擴軍征兵的境況之中。
剛剛統一不久,體會了和平發展不久,就又要陷入到戰爭的漩渦之中……
更關鍵的是,天災是必然會出現的,而人禍,隻要楊廣這個退路計劃真的成為現實,那麽人禍也必將會出現。
——當然,楊廣成為太子後來又成為皇帝,他的所作所為對天下的百姓而言也沒有少了人禍……那就是另一迴事兒了。
而楊廣之所以能夠有這樣大的、堅定的成為太子的野心和決心,以及不成功便退守江南的最後退路,便完完全全是因為楊堅的政令。
天下分裂已久,特別是南方和北方。
北周和北齊尚且還好,畢竟之前大家都是北魏的一部分;但是南朝,從東晉開始,就差不多已經與北方分割開來了。
這麽長的時間,南方怎麽能夠輕易接受隋朝一統的現狀?
即便大部分百姓向往安穩的生活,但是在遇到隋朝的問題的時候,他們就會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陳朝——哪怕陳朝當年對待百姓也並不如何,但是這和百姓們遇到問題後迴憶陳朝並不衝突。
這是大多數人情感方麵的自然結果。
百姓如此,更不要說那些門閥士族。對於他們而言,他們失去的,遠遠比什麽和平安寧重要,那可是權力!
如果陳朝一統天下,那他們自然歡歡喜喜地接受;可統一天下的是隋朝,陳朝是滅亡的那一個。
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一個絕對屬於隋朝、一個絕不可能叛變,同時還在隋朝內部、在所有人眼中都有著極大分量的人,坐鎮江南,彌合分歧,整頓和清理江南地區,那是會出大問題的。
而對於楊堅而言,這個人選也並不難找:派個皇子去就行了唄。
普天之下,誰都有可能在江南地區的鼓動之下背叛隋朝,但隋朝的皇子不行;普天之下,除了皇帝皇後太子之外,誰又能說自己的重要性高於一個皇子?
這是一個非常容易就得出的答案。
隻不過,這個答案最後給出的結論,卻是另一個方向:雖然楊廣不可能背叛隋朝,但是他野心勃勃,並且真的把江南視作了自己的腹心。
李淵嗬嗬一笑:“說不定你姨祖父也就是這麽想的呢?反正都是自家人,就算楊廣真的怎麽樣了,那也還是楊家的天下。”
隻不過楊堅沒有料到,楊廣雖然不會背叛隋朝,但是最終他還是把天下給了別人。
【從此來看,在楊廣的心目中,江南才是他的心頭寶,是他能夠相信和倚重的地方——在他登基後,也沒有忘了江南地區,修建大運河,數次巡遊江都,還大力獎賞江南地區的父老官員們……】
【再者,刨除楊廣本人對江南地區的特殊態度之外,江南地區本身的價值也讓其地位非常重要,特別是作為總領江南地區的江都。】
【至於說江南的特殊價值,別的不說,就一條:錢!】
【交通發達,四麵通暢,大運河流經於此,商貿向來繁華;又有得天獨厚的氣候和地理條件,農耕情況也一向優越……種種加起來,江南地區就是隋朝的大錢袋。】
【最後,還有另外一點,即楊廣本人對於江都,或者說江南地區的無數重濾鏡。】
【江都、江南地區向來受到文人墨客的喜愛,楊廣同樣如此,或者可以說,楊廣對江南的迷戀遠勝常人——在如今,有人將之稱作為“江都情結”、“南方文化情結”。】
【楊廣之妻蕭皇後出自南方蕭氏,可能受此影響,他後來喜好的妃嬪也都出自於江南地區;同時,年輕時期成為了揚州總管並常年在此,也讓楊廣深受江南士人的影響,這就讓他在單純的“江南都是我的支持者”這種關係之外,對江南產生了單純的偏好。】
【當然,江南地區的官員們未必了解楊廣對於江南的種種情感,但是他們清楚一件事情:皇帝很重視江都,皇帝很在乎江都。】
【皇帝的心意,就是絕大多數官員的風向標,指路牌,引航燈。】
【江都是什麽地方?是楊廣心目中的核心地區!】
【對於楊廣而言,江都是他真正的力量根基所在。在滅亡陳朝之後,楊廣擔任揚州總管,坐鎮江都,鎮守江南十年之久。這十年時間中,楊廣在江南大力發展自己的勢力,招攬各處人才,江南的士族文人也都紛紛支持楊廣奪取皇位。】
【此外,楊廣當年在謀奪太子之位期間,曾有人這樣對他說——也得到了他的認可:若謀取之事成功,那您自可成為皇太子;但若事敗,也可以據守淮海,效仿梁朝、陳朝的故事。】
“從這個角度講,楊廣成為了太子還是一件好事。”李世民也生出了幾分感慨,“把皇子放到關鍵地方常年鎮守確實是有利有弊。”
按照楊廣奪取太子之位期間的情況,如果他是真的失敗了,那他說不得還真的會據守江南、以江淮天塹作為屏障,嚐試和隋朝朝廷來一個劃江而治、分疆裂土。
然後,隋朝朝廷和楊廣的江南小朝廷再來一場漫長的——理論上時間不會太短——角力賽,雙方比拚一下各自的定力,再比拚一下各自的硬實力,最終來一係列拉鋸戰或者幾場快攻,決出最終的獲勝者。
這一係列步驟,說起來就已經不如何簡單輕鬆,更不要說落到實際中、真的變成了現實。
在那樣的情況下,南方、北方地區的經濟必然會受到重大影響——負麵的,全天下的百姓的生活也會變得更加不易,至少,缺少糧食的一些北方地區很可能就此陷入長期的缺糧狀態中,南方的糧食運不過來,長年的大麵積的饑荒也不是不可能。
而這還隻是民間生活,沒有算上天災,也沒有算上其他的人禍。
如果疊加天災……那完全都不敢想象;
如果疊加人禍——既然要雙方對峙,那麽招兵增兵就是必有之事,不論南北。而,隋朝統一天下才多長時間?之前的各地百姓們,那可還生活在朝廷對立、時刻戰備、隨時可能擴軍征兵的境況之中。
剛剛統一不久,體會了和平發展不久,就又要陷入到戰爭的漩渦之中……
更關鍵的是,天災是必然會出現的,而人禍,隻要楊廣這個退路計劃真的成為現實,那麽人禍也必將會出現。
——當然,楊廣成為太子後來又成為皇帝,他的所作所為對天下的百姓而言也沒有少了人禍……那就是另一迴事兒了。
而楊廣之所以能夠有這樣大的、堅定的成為太子的野心和決心,以及不成功便退守江南的最後退路,便完完全全是因為楊堅的政令。
天下分裂已久,特別是南方和北方。
北周和北齊尚且還好,畢竟之前大家都是北魏的一部分;但是南朝,從東晉開始,就差不多已經與北方分割開來了。
這麽長的時間,南方怎麽能夠輕易接受隋朝一統的現狀?
即便大部分百姓向往安穩的生活,但是在遇到隋朝的問題的時候,他們就會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陳朝——哪怕陳朝當年對待百姓也並不如何,但是這和百姓們遇到問題後迴憶陳朝並不衝突。
這是大多數人情感方麵的自然結果。
百姓如此,更不要說那些門閥士族。對於他們而言,他們失去的,遠遠比什麽和平安寧重要,那可是權力!
如果陳朝一統天下,那他們自然歡歡喜喜地接受;可統一天下的是隋朝,陳朝是滅亡的那一個。
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一個絕對屬於隋朝、一個絕不可能叛變,同時還在隋朝內部、在所有人眼中都有著極大分量的人,坐鎮江南,彌合分歧,整頓和清理江南地區,那是會出大問題的。
而對於楊堅而言,這個人選也並不難找:派個皇子去就行了唄。
普天之下,誰都有可能在江南地區的鼓動之下背叛隋朝,但隋朝的皇子不行;普天之下,除了皇帝皇後太子之外,誰又能說自己的重要性高於一個皇子?
這是一個非常容易就得出的答案。
隻不過,這個答案最後給出的結論,卻是另一個方向:雖然楊廣不可能背叛隋朝,但是他野心勃勃,並且真的把江南視作了自己的腹心。
李淵嗬嗬一笑:“說不定你姨祖父也就是這麽想的呢?反正都是自家人,就算楊廣真的怎麽樣了,那也還是楊家的天下。”
隻不過楊堅沒有料到,楊廣雖然不會背叛隋朝,但是最終他還是把天下給了別人。
【從此來看,在楊廣的心目中,江南才是他的心頭寶,是他能夠相信和倚重的地方——在他登基後,也沒有忘了江南地區,修建大運河,數次巡遊江都,還大力獎賞江南地區的父老官員們……】
【再者,刨除楊廣本人對江南地區的特殊態度之外,江南地區本身的價值也讓其地位非常重要,特別是作為總領江南地區的江都。】
【至於說江南的特殊價值,別的不說,就一條:錢!】
【交通發達,四麵通暢,大運河流經於此,商貿向來繁華;又有得天獨厚的氣候和地理條件,農耕情況也一向優越……種種加起來,江南地區就是隋朝的大錢袋。】
【最後,還有另外一點,即楊廣本人對於江都,或者說江南地區的無數重濾鏡。】
【江都、江南地區向來受到文人墨客的喜愛,楊廣同樣如此,或者可以說,楊廣對江南的迷戀遠勝常人——在如今,有人將之稱作為“江都情結”、“南方文化情結”。】
【楊廣之妻蕭皇後出自南方蕭氏,可能受此影響,他後來喜好的妃嬪也都出自於江南地區;同時,年輕時期成為了揚州總管並常年在此,也讓楊廣深受江南士人的影響,這就讓他在單純的“江南都是我的支持者”這種關係之外,對江南產生了單純的偏好。】
【當然,江南地區的官員們未必了解楊廣對於江南的種種情感,但是他們清楚一件事情:皇帝很重視江都,皇帝很在乎江都。】
【皇帝的心意,就是絕大多數官員的風向標,指路牌,引航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