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這就是這隋文帝楊堅的失誤之處了。”劉徹不由搖頭道。


    楊堅最終是這麽個結局,這一場廢立太子的大戲走到最後竟是如此一個落幕,這確實是劉徹事前沒有預料到的。


    再怎麽說,楊堅也是隋朝的開國皇帝,看起來也是手掌大權,又能比較好地平衡和處理好朝中各種貴族集團的力量,完全就是實質意義上的生殺予奪的皇帝——雖然偶爾可能需要顧及一些人或事,但是隻要他有心,那很快就能改變情況。


    但是,實在讓人沒有想到,他最終竟然還有可能沒有個正常駕崩的結局……


    這可真是出人意料。


    、既然已經知道了最終的局麵,劉徹再往迴推,仔細梳理了梳理楊堅登基、治理天下、廢立太子等一係列目前知道的情況後,很輕易便得出了結論:楊廣本人狼子野心倒無需多言,但使得局麵真的走到這一步的,很大的原因要歸結到楊堅身上去。


    誰讓,楊堅是皇帝呢。


    而楊堅的問題,核心點就在於廢立太子一事上的處置不周。


    楊勇到底政治水平怎麽樣,到底治國水平怎麽樣,到底是不是一個合格的太子、日後會不會成為一個合格的皇帝,劉徹並不清楚,但這也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楊勇在很多方麵的表現被人挑出了毛病,並且是足以影響到支持他的人的毛病,不僅如此,還能夠影響一些旁觀者的態度;而楊廣在這個階段,表現確實是看起來很好,又有功勞,同時他的政治手腕也不弱,為自己拉攏到了一大批的支持者。


    此時此刻,兩人有了區分。


    更關鍵的是,作為有資格決定最終結局的皇帝,楊堅本人其實內心也是傾向於廢掉楊勇的。


    是的,廢掉楊勇。


    立不立楊廣不好說,但是廢掉楊勇的意願比較強烈。


    楊堅想要廢掉的不隻是太子楊勇,還有楊勇一係中最堅定、力量最強的支持者們。


    這算是一種政治手段。


    但是如何實行成功,並且不留下太多的隱患,卻並不容易。


    ——“太子不能輕言廢立,太子是國本”,之所以有這樣的觀點,除了因為皇帝必須要有一個繼承人、一個合格的穩定的繼承人之外,也是因為太子身後的各種政治資本。


    作為被皇帝選定的繼承人,太子的政治資本除了很多時候比較理所當然的母族、一些想要借此投機嚐試提升家族地位的人之外,就是一些秉持正統的官員,以及一些當朝受皇帝任用的官員。


    最後麵的這一種,很多時候也是被皇帝親自劃分給太子的,或者說,也是皇帝表示“你們要支持太子,輔佐太子”等等。


    想來楊勇也並不例外。


    作為前期地位穩固的太子,加上楊堅本人政變登基的經曆以及多疑的性格,能夠被他放任接近太子、成為東宮班底的人,至少在早期,一定是能夠被楊堅認可,甚至於重用的官員、家族。


    這樣一來,他們必定在隋朝的朝堂上深深紮根——這根本不是簡簡單單就能動的!


    此時,皇帝的心意變了,他不再信任太子,也不再信任這些曾經被自己倚重信任、被自己要求或者默許地加入了東宮支持者行列的官員,他想要大換血。


    可是這談何容易?


    不是不能,但是想要較為完美地做好這件事情,並不簡單。


    而楊堅顯然就是在這方麵出了岔子。


    換一個太子本身不是大事,但是清理、清除太子一係的力量,卻必然造成朝堂動蕩。


    這些人一倒,他們的家族和姻親,又該怎麽處理?皇帝對他們是什麽態度?他們自己會采取什麽樣的應對之法?旁觀的官員又會采取什麽樣的應對之法?


    有時候,皇帝並不牽連他人,那大體上或許還可以平靜,但也總會有一些想要試一把博取功勞的人對這些人發起攻擊;


    有時候,皇帝想要牽連一下,但手段不夠快也不夠全,這些被牽連的人有時候又不甘願就此消亡,於是便要使出種種計策……


    而就算皇帝能比較好地處理完這一步,那朝堂上的動蕩、官位的空缺,以及——力量的減損也是必然的結果。


    不論是皇帝自己的力量,還是朝中各個派係的力量。


    廢立太子到底是一種內鬥,而內鬥這件事情,不論結果如何,總歸不是什麽好事。


    總會有人支持原本的太子,也總會有人想要換一個太子,不管哪一方獲勝,朝堂內部也必定會嚴重分裂,彼此攻訐,乃至於徹底消滅一方,而另一方,力量也會在這個過程中受損。


    如果後續有一個安穩的長久的恢複期,那麽獲勝的一方或許還能夠更進一步。


    但是隋朝——顯然沒有這個時間,也沒有這個安穩。


    楊堅的這一番操作之後,隋朝內部必然分裂,也必然內鬥,最終楊勇一方消亡,而楊堅自己的力量也有所損失。與他們不同的是,楊廣收益才是最大的那一個。


    而在接下來的幾年之中,楊堅也沒有壓製住楊廣的勢力,沒能讓自己的力量占據絕對的優勢。


    這樣一來,楊廣飛速發展,他如果在和楊堅發生了巨大衝突,,以至於楊堅可能想要重新換一個太子——劉徹覺得這很有可能——的時候,他怎麽可能不直接動用自己的力量幹脆排除隱患?


    哪怕,這個隱患是自己的父親。


    說句實在話,如果楊廣不這麽做,那才和他之前的行為背道而馳了呢。


    他既然能夠如此處心積慮、周密謀劃地奪取太子之位,又怎麽可能是個心慈手軟的人?又怎麽可能容忍自己或許會無法成為下一任皇帝?


    而楊堅,或許還是多疑的性格、常年身居皇帝之位無所不能的感受腐蝕了他的腦子。


    劉徹並不在這裏指責楊廣“不忠不孝”之類的,但是他會覺得楊堅實在是腦子不太清楚了:楊廣的不忠不孝都不用說,他分明就是這種人,即使看不出來他的忠孝與否,但是他對於權力的強烈渴望那就是明擺著的。


    而楊堅,貌似不這麽覺得,這不是腦子不清楚是什麽?


    把一個吃肉的老虎當做了吃素的綿羊——或者知道這是老虎,卻覺得自己能夠用父子之情控製住這頭老虎,或者覺得這頭老虎根本不可能翻出自己的手掌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今天有貓了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今天有貓了嗎並收藏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