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連鎖爭論
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作者:今天有貓了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棣翻了好一會兒,腦中糾結來糾結去。
最終,他決定還是遵從本心,順應自己一開始的想法——既然想起來了宋朝的事情,那當然還是更想要提醒一下的嘛——在“曆代·君主”中,提醒一下宋太祖趙匡胤。
不過,在發送消息之前,他還要先做一件事情。
那就是,把自己的頭銜選定為“明太宗”!
是的,他在發現自己竟然同時有兩個廟號的時候,一度有些崩潰,後麵的那個明成祖到底是哪個兔崽子給他改出來的?到底是誰?!
但是鑒於自己的上位經曆,他又不敢在“本朝·君主”中對自己後來的皇帝逐一質問,於是隻能把怒火憋迴肚子裏麵,自己消化。
可,雖然他不能一一質問,但這並不代表他就不理會這兩個廟號的事情了。看,他在這談天的地方裏麵翻找了半天,功夫不負有心人,到底讓他找到了——
“選擇顯示所有廟號 是\/否”,那當然是否了;
“請選擇要顯示的廟號 明太宗 明成祖”,這當然是要選擇“明太宗”了。
很好,修改完成,可以安心發消息了。
(曆代·君主)[明太宗:@宋太祖,你要記得讓大宋勤加練習水軍,提高艦船的水平啊,千萬不要忘了,這可是國之大事]
[宋太祖:???]
趙匡胤那是一萬個摸不著頭腦。
這人,嗯,明太宗,大宋後麵的一個皇帝,他沒事兒吧?怎麽突然要指明自己說水軍的事情了?還專門把艦船這個水軍的一部分單獨拎出來說?
嗯?
難道日後大宋將會麵臨規模非常大的、對於國家運勢有著關鍵影響的水戰、或者海戰?
這倒不是完全沒有可能,畢竟大宋也是有不少地方臨海或者臨水的,海上也不是沒有什麽其他地方的人——這些人確實有可能對大宋心懷不軌;
倒是北麵的遼國……這幫子慣常逐水草、住馬背的蠻夷,難道日後還點亮了水軍的技能?這個可能性,不是趙匡胤瞧不起遼國、也不是他自視甚高,實在是他覺得這個可能性真的很低很低啊。
遼國,他們現在還搞南北兩套製度呢,根本沒有放下傳統遊牧的意思,怎麽會突然對江河海洋感興趣了?
難道是後麵那個金國?
可那個金國……
[宋太祖:莫不是我大宋將要麵臨關鍵的水上戰役?]
[明太宗:啊,可以這麽說吧,雖然不是傳統的水戰海戰,但也要算是水戰海戰的話,也不是不行。反正確實對宋朝至關重要是真的。]
[明宣宗:確實如此。而且不僅要加強艦船的發展,對於江河湖泊、海邊的各種情況,比如氣候、風向等等也要加強了解。]
趙匡胤更加摸不著頭腦了。
同樣摸不著頭腦的,還有南宋之前的皇帝們。
[唐玄宗:?你們能說清楚點嗎?還是做不到?]
對於明朝這幾個皇帝遮遮掩掩的話語,李隆基頗感奇怪,如果是因為條件限製而不能直說的話,也就算了;但是這幫子人給他的感覺卻並非如此。
他們好像並不是受限於客觀條件,而是出於自己的心思——有些奇怪的心思,但李隆基現在還搞不明白到底是什麽。
沒過一會兒,在這個群裏麵不太活躍的金朝皇帝都冒了頭。
[金世宗:確實如此。]
這句話的出現,讓趙匡胤頓時一驚,也讓金朝前麵的幾個皇帝稍稍有些意外。
[金太祖:朕在的時候,那邊還沒有這事兒……這和我大金有關?]
[金太宗:啊……是我這時候的事情。]
這話確實讓趙匡胤對金國、對當時大宋的情況越發有些不安起來。
如果說是金太宗的話,就是對著大宋從北宋變成南宋的時間段。雖然不知道具體到底是哪個皇帝在位,但是這個時間區間大致還是可以確定的。
那麽,到底是什麽原因,當這些後來的皇帝,以及金國的當時的國君都承認、都認為,大宋的艦船和水軍至關重要?
難道那個金國真的和大宋打起了水戰?
大宋自己的皇帝,在北宋末年的皇帝,沒有守城而選擇了求助鬼神,把大宋的江山社稷拱手送了個幹淨;然後,在北宋和南宋期間,還要和金國打水戰?
而且這水戰還非常關鍵,關鍵到後來的皇帝都覺得大宋不能放鬆水軍的建設……
難道,那金國不僅會水戰,水戰的水平還很高?
——可這不符合趙匡胤本人多年以來對北麵的各個族群的認知啊。
哦,也不符合朝中大臣,不論文武,對北麵各個族群的認知。
比起趙匡胤,同在北麵的遼朝皇帝總覺得有哪裏不對。
他們當然也想到了趙匡胤想到的事情,比如,這個金國的人就是有著完備的水軍,並且還非常擅長水戰……但是這說不通!
根本說不通!
如果這勞什子金國非常擅長水戰,那他們是怎麽打下來大遼的?
——反正他們不覺得是那什麽宋把大遼給擊敗的。
能夠擊敗大遼的人,怎麽著在騎兵、在草原戰爭中都應當是一把好手。而這樣的好手,同時還在水戰之中有很高的造詣?
他們不信。
[遼興宗:不會是宋朝什麽關鍵人物……哦,皇帝,坐船逃跑成功了吧?]
遼穆宗耶律宗真非常樂於從這個角度去揣測宋朝的任何一個皇帝。
雖然大遼如今和那宋相處還算和平,但要是能夠給宋朝皇帝增添一點黑曆史,那他也是非常高興的。
而且,他又不是無端揣測——這明明就是有先例的啊!
最終,他決定還是遵從本心,順應自己一開始的想法——既然想起來了宋朝的事情,那當然還是更想要提醒一下的嘛——在“曆代·君主”中,提醒一下宋太祖趙匡胤。
不過,在發送消息之前,他還要先做一件事情。
那就是,把自己的頭銜選定為“明太宗”!
是的,他在發現自己竟然同時有兩個廟號的時候,一度有些崩潰,後麵的那個明成祖到底是哪個兔崽子給他改出來的?到底是誰?!
但是鑒於自己的上位經曆,他又不敢在“本朝·君主”中對自己後來的皇帝逐一質問,於是隻能把怒火憋迴肚子裏麵,自己消化。
可,雖然他不能一一質問,但這並不代表他就不理會這兩個廟號的事情了。看,他在這談天的地方裏麵翻找了半天,功夫不負有心人,到底讓他找到了——
“選擇顯示所有廟號 是\/否”,那當然是否了;
“請選擇要顯示的廟號 明太宗 明成祖”,這當然是要選擇“明太宗”了。
很好,修改完成,可以安心發消息了。
(曆代·君主)[明太宗:@宋太祖,你要記得讓大宋勤加練習水軍,提高艦船的水平啊,千萬不要忘了,這可是國之大事]
[宋太祖:???]
趙匡胤那是一萬個摸不著頭腦。
這人,嗯,明太宗,大宋後麵的一個皇帝,他沒事兒吧?怎麽突然要指明自己說水軍的事情了?還專門把艦船這個水軍的一部分單獨拎出來說?
嗯?
難道日後大宋將會麵臨規模非常大的、對於國家運勢有著關鍵影響的水戰、或者海戰?
這倒不是完全沒有可能,畢竟大宋也是有不少地方臨海或者臨水的,海上也不是沒有什麽其他地方的人——這些人確實有可能對大宋心懷不軌;
倒是北麵的遼國……這幫子慣常逐水草、住馬背的蠻夷,難道日後還點亮了水軍的技能?這個可能性,不是趙匡胤瞧不起遼國、也不是他自視甚高,實在是他覺得這個可能性真的很低很低啊。
遼國,他們現在還搞南北兩套製度呢,根本沒有放下傳統遊牧的意思,怎麽會突然對江河海洋感興趣了?
難道是後麵那個金國?
可那個金國……
[宋太祖:莫不是我大宋將要麵臨關鍵的水上戰役?]
[明太宗:啊,可以這麽說吧,雖然不是傳統的水戰海戰,但也要算是水戰海戰的話,也不是不行。反正確實對宋朝至關重要是真的。]
[明宣宗:確實如此。而且不僅要加強艦船的發展,對於江河湖泊、海邊的各種情況,比如氣候、風向等等也要加強了解。]
趙匡胤更加摸不著頭腦了。
同樣摸不著頭腦的,還有南宋之前的皇帝們。
[唐玄宗:?你們能說清楚點嗎?還是做不到?]
對於明朝這幾個皇帝遮遮掩掩的話語,李隆基頗感奇怪,如果是因為條件限製而不能直說的話,也就算了;但是這幫子人給他的感覺卻並非如此。
他們好像並不是受限於客觀條件,而是出於自己的心思——有些奇怪的心思,但李隆基現在還搞不明白到底是什麽。
沒過一會兒,在這個群裏麵不太活躍的金朝皇帝都冒了頭。
[金世宗:確實如此。]
這句話的出現,讓趙匡胤頓時一驚,也讓金朝前麵的幾個皇帝稍稍有些意外。
[金太祖:朕在的時候,那邊還沒有這事兒……這和我大金有關?]
[金太宗:啊……是我這時候的事情。]
這話確實讓趙匡胤對金國、對當時大宋的情況越發有些不安起來。
如果說是金太宗的話,就是對著大宋從北宋變成南宋的時間段。雖然不知道具體到底是哪個皇帝在位,但是這個時間區間大致還是可以確定的。
那麽,到底是什麽原因,當這些後來的皇帝,以及金國的當時的國君都承認、都認為,大宋的艦船和水軍至關重要?
難道那個金國真的和大宋打起了水戰?
大宋自己的皇帝,在北宋末年的皇帝,沒有守城而選擇了求助鬼神,把大宋的江山社稷拱手送了個幹淨;然後,在北宋和南宋期間,還要和金國打水戰?
而且這水戰還非常關鍵,關鍵到後來的皇帝都覺得大宋不能放鬆水軍的建設……
難道,那金國不僅會水戰,水戰的水平還很高?
——可這不符合趙匡胤本人多年以來對北麵的各個族群的認知啊。
哦,也不符合朝中大臣,不論文武,對北麵各個族群的認知。
比起趙匡胤,同在北麵的遼朝皇帝總覺得有哪裏不對。
他們當然也想到了趙匡胤想到的事情,比如,這個金國的人就是有著完備的水軍,並且還非常擅長水戰……但是這說不通!
根本說不通!
如果這勞什子金國非常擅長水戰,那他們是怎麽打下來大遼的?
——反正他們不覺得是那什麽宋把大遼給擊敗的。
能夠擊敗大遼的人,怎麽著在騎兵、在草原戰爭中都應當是一把好手。而這樣的好手,同時還在水戰之中有很高的造詣?
他們不信。
[遼興宗:不會是宋朝什麽關鍵人物……哦,皇帝,坐船逃跑成功了吧?]
遼穆宗耶律宗真非常樂於從這個角度去揣測宋朝的任何一個皇帝。
雖然大遼如今和那宋相處還算和平,但要是能夠給宋朝皇帝增添一點黑曆史,那他也是非常高興的。
而且,他又不是無端揣測——這明明就是有先例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