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長久。”劉恆之前的判斷得到了證實。


    桓玄這種奪位的情況,從一開始就能讓人看出來他存在嚴重缺陷,完全做不到維持一個穩定長久的王朝。


    先是東晉本身的情況——盡管皇室確實沒有什麽權力,但是司馬家確實把皇位坐的比較穩當。而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正是在於各大門閥世家的統一共識。


    什麽共識?這個天下就是門閥政治。


    大家選定了司馬氏作為皇族,由他們占著皇室的名頭,地方、中央、層層結構,則全部交由各級門閥士族,所有人共同維持這樣的結構、平衡,彼此妥協,共分利益……


    桓溫之前未能成功,想來也和他無法破壞掉這樣一個共識有關。


    不管那個桓溫究竟是什麽樣的人,是否也和桓玄一樣有時候舉棋不定、猶豫不決,但他最終沒能成功的重要原因中,也必然包括對於這種共識的顧慮。


    ——他要麵對的,不隻是占據了皇位的司馬家,也不隻是王氏謝氏,還有其他承認並且維護這種共識的門閥士族。


    而如今的這個桓玄……他也破壞了這個共識,雖然此時的司馬皇室也好,王氏謝氏這些門閥士族也罷,都已經開始虛弱無力,難以對抗他,但他依舊無法維持自己的統治。


    理論上,在這種舊有的力量走向虛弱、無力維持原本的製度,自己又是通過軍事力量奪取權力的情況下,那些舊有的力量是造不成絕對性的破壞的;可誰讓桓玄此人的問題實在太大呢?


    換做一個果決狠厲、有勇有謀、充滿自信且手腕高明的人,說不定就這樣就坐穩皇位了;


    可桓玄嘛,雖然看起來是獲得了成功,可這成功的過程又充滿了完美“匹配”,他自己偏偏還沒有堅定的自信,猶豫又恐懼,得誌便猖狂。


    倘若當時劉牢之沒有直接投降,而是和桓玄交手,桓玄能夠獲勝嗎?在一時的失利之後,他會不會再度感到恐懼,想要退迴荊楚之地,轉攻為守?……


    這些都不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而自信——對於皇帝也好,對於想要成就一番事業的梟雄、英雄也罷,都是必備之物,絕對不可以缺少的存在。


    不論這個皇帝是明是昏,是賢是愚,也不管這個梟雄或者英雄究竟做了什麽、造成的影響是好是壞,都不能少了“自信”這種東西。


    沒有堅定的自信,那這個人就根本成不了梟雄或者英雄,而若是此人是皇帝,多半也就是一個被人牽著走的皇帝。


    桓玄,便正是如此。


    明明時機已經還算可以,但在這個時間出現的人卻偏偏並不合適,那就——隻能成為下一個即將出現的英雄、梟雄、甚至皇帝的踏腳石了!


    至於這個人是誰……目前來看,就是那個劉裕。


    -


    “劉裕這個時候是鎮守丹徒去了?”朱元璋迴憶道。


    “應該是的,”朱標也道,“劉裕此時已經都督十六州諸軍事,並加任兗州刺史。”


    劉裕現在手中的權力相當之大,晉安帝這一迴加授他都督七州軍事,之前劉裕身上就已經有了都督九州軍事,兩者相加,就是十六州軍事。


    此前不管是劉牢之也好,還是處心積慮的桓玄也罷,可都沒有達到這個地步。


    劉裕,成功地抓住了每一次機會,將桓玄變成了自己的一大功勳。


    【為了日後的更大的目標,盧循和徐道覆必須有足夠的戰船;而要製造戰船,就必須有大量的木材。】


    【但是,一旦積累大量的木材,徐道覆和盧循就需要找到一個足夠大且足夠隱蔽的存放之地——這可不是什麽容易的事情,從哪裏才能找到一個能夠放得下那麽多木材,還能隱蔽不引人注意的地方呢?】


    【如果不存放木材,直接建造成戰船的話,那就更麻煩了,戰艦比木材更加難以隱藏。】


    【盧循把準備戰船的事情交給了徐道覆。】


    【而徐道覆,也確確實實找到了一個好辦法。】


    【《晉書》對徐道覆的評價,是“素有膽決”,算是一個很高的評價,特別是對於這種反對朝廷的人;《南北史演義》則表示,“盧循智過孫恩,而徐道覆智過盧循”;《南史演義》同樣認為徐道覆智謀不低,“迥出何、劉上”,何、劉都是東晉官員,隻不過“多智樂亂”。】


    【那麽,徐道覆找到了什麽辦法呢?】


    【這個辦法就是,“藏富於民”的化用版,某種意義上的“人民戰術”——把木板分散開來藏到百姓家裏麵去。】


    【隻不過,和我們的發動人民群眾不一樣,徐道覆完全是利用百姓、並沒有告知百姓實情來發動百姓。】


    【徐道覆先是派人在南康山上砍伐木材,這些都是可以製造船隻的木材,他的理由是要賣到下遊的城鎮裏麵去;結果砍了一段時日之後,他又宣稱,自己手裏麵的勞力太少了,沒法運到下遊的城鎮那裏,隻能就在當地、也就是郡城中賣掉。】


    【在郡城中售賣的時候,徐道覆特意把這些木材的價格設定的非常低,低於常規木材的幾倍;百姓們見到這樣便宜且大量售賣的木材,當然是買迴家了,為此甚至還有百姓賣掉了衣物換取買木材的錢。】


    【徐道覆這樣做了許多次,百姓們沒有察覺什麽,其他官員們同樣沒有任何察覺。】


    【他這麽做還有一個原因,贛江的水流急、且水道之中多有石頭,出船很難,所以把木材運走或者其他,都不如存儲在本地方便。】


    【等到後來,徐道覆和盧循決定起兵的時候,徐道覆就派人根據記錄下來的賣木材的收據一一向百姓索取,不允許隱瞞不報;隨後,又雇傭人手拚裝戰船,隻花費了十多天便完成了。】


    【隨後,他率領士卒進攻南康、豫章、廬陵的各個郡縣,大獲成功,當地官員紛紛棄城逃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今天有貓了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今天有貓了嗎並收藏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