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晉真的不剩多少年,而這個結果又和自己選立的太子有著密切關係……那他司馬炎,不就成了大晉、成了司馬家的罪人?


    他的父祖奮鬥努力了一輩子的目標,在他的手上達成,最終又因為他的過錯而覆滅?


    誅心莫過於此。


    這是他父祖畢生的目標,是司馬家整個家族的目標,也是他本人嘔心瀝血、為之自豪的成就。


    如果真的是因為自己的錯誤選擇而導致了最終的結果……


    如果不立司馬衷為太子,那又該立哪一個兒子?


    不論如何,他是不會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好弟弟的!


    -


    這一次,間隔的時間有點長。


    雖然有了一個可以交流溝通的神奇造物之後,大家的心情早就沒有那麽焦急,可也還是會時不時地念叨一下到底什麽時候才會重新出現——


    半個月後。


    在不少人的殷殷期盼、一部分人又期待又恐懼、以及一部分人的抗拒之中,天邊再次亮了起來。


    【大家好~這一次久等了】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發生於東晉年間,正處於門閥士族巔峰期的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


    【這一場起義,對於當時的東晉社會造成了巨大的影響,雖然並不如其他時期的農民起義有名——說實話,我個人覺得其中一個原因在於學校的曆史課本上沒講,至少本人當年學習的課本上沒講。】


    【不過這也不算奇怪,畢竟魏晉南北朝這個階段的主題又不是什麽大一統王朝的興盛與衰敗,而是民族融合、南朝和北朝各自的發展。】


    【但我們今天的主題正是這一次農民起義:孫恩、盧循起義。】


    這一迴聽故事,不少百姓手頭有了新的忙活的事情。


    不是別的,正是他們通過“曆代”中向後來的人打聽出來的新的農具、新的耕種方法等等。


    有的時空,正好能來得及趕上新一波耕種,於是有些人就幹脆分出一小部分地來嚐試一下“曆代”中有人說的新的開墾耕種方法。


    比如說,圩田,這種方法其實漢代的時候就有,但是後來人的搞得更加細致、更完善了,比他們現如今的方法要好用得多,可用的土地也更大。不僅能夠從水裏爭到更大麵積的土地,還能讓這些土地的質量更好,灌溉也相當方便好用。


    還有架田,幹脆在水上架好筏子,鋪上泥土,生生地構築出來一塊田地……早些時候,大家其實也知道水裏麵有地,但基本上是在水中已經形成的土地上種一些作物,也就是在水裏麵的植物根部泥沙盤結的土地上種東西。


    不是沒有人想過在水裏麵人為製造一片土地,更有人已經去嚐試,但這種嚐試零零散散的,完全沒有什麽技術方麵的交流溝通;且這種嚐試,本身就是一個曠日持久的事情,並非短短幾年就能夠獲得結果的——


    要製造出來一塊兒地,這塊兒地要能夠耕種,不會太過濕潤把作物淹死,不會太過幹旱沒法兒澆灌,不會太死但也不能太鬆散,還要讓人能夠過去……


    但現在有了“曆代”這麽個連通各個時空的造物,他們直接從後來人那裏獲取到最好的方法,簡直是再好不過了。


    除了這些耕種方法外,其他正處在一季耕種過程中的百姓們,對於農具的熱情就要高上許多了。


    看看後來有多少好東西吧!


    這個犁,叫什麽曲轅犁,翻起土來可真是好用,省力還能有更好的效果!


    再比如這些個灌溉用的翻車,有用牛來運作的,還有可以通過水來運作的,如果沒有牛也沒有河流,還可以用風來運作……那可是風啊!


    還有筒車,一樣可以灌溉,用水力也行,用牲畜也行,還有個什麽“高轉筒車”,他們現在還搞不明白是怎麽迴事兒……


    如果種的是麥子,還可以用一個叫叫做“麥釤”的東西,直接進行收割,收割完了還能用個碾去磨——雖然後者他們這些普通農人基本用不太上。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很多,中耕的時候可以用耘蕩、耬鋤,收割還有推鐮……


    -


    農民們對於新式農具欣喜若狂,有些朝代的地方上的動蕩甚至都得到了短暫的緩和,因為不少人還是想要看看,如果有了新的農具,他們的生活是不是能夠稍稍有點指望——沒事兒的時候,搏命這種事情,大部分人還是能避免就避免的。


    但是朝廷,特別是前麵幾個朝代的朝廷,對於這些新式農具就想的更多了。


    “後來果然是有了更好的冶鐵技術。”一個官員肯定地說道。


    看“曆代”中展示出來的那些農具,其中有不少一眼就能看出來是鐵製農具,而且農具所用的鐵也和當下的並不相同。


    那些鐵,比現在的農具所用的鐵好上許多——能夠用這樣的鐵大規模地製造農具,隻能說明朝廷掌握了更好的、更完善的冶鐵技術。


    否則,最頂尖的冶鐵技術製造出來的鐵,要麽是供應宮中和朝廷,要麽是供應軍中,總之不會放到民間去大規模製造農具。


    所以,後來的朝廷手中的冶鐵技術,可見一斑。


    “但是要怎麽才能從他們手中獲得這樣的技術?”他陷入了思考。


    這個問題,關鍵還不在於後來的朝廷說出這樣的技術後,會不會對己方造成影響,關鍵在於——根本說不出來!


    一些事情,是可以通過側麵概括而說出來一點內容,但是技術不能這麽搞啊。


    那些農具,那群人也都基本上是發個農具的圖片,但也不能發出來具體的製造過程、也不能發製造過程的圖片。


    到底怎麽才能鑽出來一個空子……


    -


    與這些人相反,東晉時期的門閥士族和皇室,可沒有什麽思考農耕或者冶鐵技術的心思。


    他們隻想快一點知道,這什麽孫恩和盧循究竟是怎麽個過程;在淝水之戰之前的人,還非常關注淝水之戰的事情。


    以及,這一場起義——呸,造反之後,大晉到底變成了什麽樣,門閥又變成了什麽樣,整個天下——包括北麵——他們到底應該如何做、如何選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今天有貓了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今天有貓了嗎並收藏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