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奴受左慈之師命而來,行事卻強橫霸道。他忠於左慈之心可嘉,但強加想法與顧凡之身並不可取。當然,這一切是否為左慈的開脫之言,具體有幾分真假,顧凡就不得而知了。
“你曾說與張角是道義之爭,無所謂敵對,為何讓他前來邀我共同去斬殺張角呢?”
“事情發生了變化,我不得不出麵阻止他!否則我也不願走到如此地步,畢竟你我聯手也未必能夠拿下他,短短十幾二十年,恍若白駒過隙,可他修為進步的實在太快了!”
“蒼天已死?”顧凡掃了一眼虛弱無比的盧奴魂魄,想要借此機會將心中的疑惑問出,畢竟這般擁有籌碼和大佬同桌打擂台的機會並不多。
話語出口,風流雲散,隱隱又有天地變色的跡象。左慈手中木杖在地上輕點,頓時有一道玄光自地麵升起,將漸漸擴大的風勢緩緩壓下,他被包裹在一片水幕之中,抬頭看天,以意念傳音道,“天意縹緲浩蕩,誰又能說的清楚。天當然不會死去,但蒼天它……你雖然有了進入那個層次的機緣,卻並不代表你有了知曉此方天地最為隱秘之事的能耐。我同樣在好奇,為何你的劫雷這般熾烈威猛?縱然是我等……也少有人遇到如此情況。”
蒼天非真天!左慈言語不詳,但其將蒼天與天並列而言,顯然兩者並非統一。至於劫雷之事,天意高難問。顧凡心中給出對方答案卻不曾開口解釋,因為不管是天意還是此方生靈,對域外天魔不會有太多好感,畢竟自己家多一個目的不明卻兇名在外之人,誰都不會舒服。
左慈故意透露出的這些信息,已經讓顧凡知曉此方天地還有其他高人,或許在《三國演義》中留名的於吉,在傳說之中隱現的介琰之流,都並不比他們遜色。
“張角這人我見過,野心不小,但若說其心有多壞,將萬民置於水火之中,我卻不能完全苟同。當今朝廷昏庸,世家掌權,亂象顯然並非其能夠一手推動,這幕後先生可曾清楚?”
“單純的壞人或許並不可怕。”左慈扭頭看向南方天際,臉上露出一抹苦笑,“真正可怕的也並非一定是壞人。張角已經來了,咱們還是暫避鋒芒吧。”
“你不是邀我共同除他麽?此時他從廣宗至此,我們以逸待勞,二對一還沒有勝算?”
“你與他分生死的信念堅定嗎?修道之人的仇恨難解,可也並非無解。他封印你,你因禍得福,你們並無解不開的仇恨。而他和我,卻是大道之爭,見麵必分生死,你或許不會幫他,可若你不能堅定的幫我,我便不會在毫無把握的情況下與他對上。”
隻是聞聽左慈言說張角強大,顧凡心中還沒有標杆,此時聽他如此從心,不由將張角的危險等級又調高了幾分。
“聽你言外之意,縱然你我聯手也並非能將張角殺死,可為什麽還選擇我?你我素未謀麵,更無交情,甚至我出世不過寥寥一兩個月,更無神交聞名之說……”
“你是變數。定數恆定,變數恆變。當然,還有很多人都想要將他除去,隻是如今尚未達成具體協議,好事多磨,卻苦了天下百姓,衰了中原王朝。”
“變數?”顧凡手指在下巴上摩擦著,開口笑道,“張角說變數亦是定數。”
“這便是我們與他的不同之處。他乃是失道獨行之人,而我則是得道多友之人。”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顧凡心中了然,張角這是染指了絕大部分修行高人的蛋糕啊!否則以他現在能耐,怎麽可能出現病死的情況?即使壽千載怕也不是難事?!
何況,在此界有張道陵飛升仙界之說,顯然人道極致便是仙道,道路並未斷絕。
“你們在爭仙緣?”顧凡想到後世之中的《仙劍奇俠傳》,蜀山聖主與拜月教主的種種作為,似乎這種情況放在左慈與張角的對立之上並不為過,他繼續說道,“仙道唯自持,難從外求,莫非這升仙成道也有著固定的名額?”
左慈扭頭看向東方,眼眸之中露出一個縱掠如飛的身影,嘴角微微勾起,遂又放下,他開口道,“你出世時間雖短,見識卻是不凡,怪不得乃是當世乃至近五百年來唯一能夠化形而出之聖靈之身。仙道沒有固定的名額,可成仙的機緣在張道陵之後的百年之中,卻僅有寥寥幾道,許多高真歲數都不小了,我活了近千年,也到了最後關頭。”
“你們容不下一個小年輕和你們相爭!這才是亂世的本相?”
“我能說的,隻是表麵的。想要深入了解其中隱秘,你卻還需更上一層樓。來了!”
顧凡順著左慈視線看向東方,一道人影手持長槍,自遠方一座山頭衝起,眨眼間便如隕石墜地,轟然在地麵上砸出一個十丈方圓,一丈深淺的巨大坑洞,他拍拍身上塵土,邁步間來到山腰之上,看看山巔的左慈,又看看山腳的顧凡,最後將目光定格在劫雷劈出的坑洞上。
“顧凡,你看不起我?”童淵手中長槍橫指,麵上多出一層怒氣,散亂發絲無風自動。
威勢撲麵而來,顧凡視而不見,他念頭一轉,便知曉其為何問出此言,武者血氣方剛,衝動易怒,還不至於見誰咬誰。顯然這童淵和左慈認識,甚至兩人曾經切磋過,而這劫雷劈打而出的坑洞,被他誤認為是顧凡當前境界的證明,這可是讓左慈都為之驚訝震撼的劫雷!
“沒想到雄付老弟竟然就在左近!張角而今將至,不知雄付老弟可有心隨我等除魔?”
“左元化,莫非你以為在常山照顧我關門弟子一二,就值得我賣給你一條命?”童淵並不給對方麵子,依舊冷冷注視著顧凡,“沒想到天下還真有不給我三分薄麵之人!”
左慈微微一愣,童淵為人熱忱,有武者的俠義,城府頗深,為人穩重,縱然顧凡不給他麵子的事情,也不該這般惡言相向,見麵就要動手吧?
他沒有想到,童淵的對顧凡的厭惡並非完全來自其本身性情,而是受到此方天地影響!
武者同樣修心養性,可相對於道家而言,這個程度顯然就弱了不止一層,何況俠義之士本就有匡扶大義的念頭根深蒂固,顧凡被天地厭惡,自然被武者厭惡,否則以公孫瓚的為人,也不會因為一匹寶馬就收不住心中貪念!童淵更不會因為顧凡動手壓住了趙雲,就刺出三槍。
百鳥朝凰是他最為強大的招式,也是他精神意誌的升華,一招之後,縱然天地也難以影響精神處於巔峰的童淵,這才是他扭頭而去,不曾繼續下殺手的真正原因!
顧凡能夠想明白其中緣由,是因為他知曉自己是“域外天魔”,不見得童淵和左慈能夠洞悉其本真,特別是在顧凡凝聚木之靈體,見識過另外一層空間,沾染了些許此方天地的精粹靈氣之後,兩人更是不可能再看透顧凡的跟腳。
“雄付老弟且慢!你且聽我一言,武道修行向來難至巔峰,強如西楚霸王項羽,最終也受天地限製,壽數短暫,偉力有窮。這無數年來,我與諸友亦是多次談論。”
“你們懂個屁的武道!”
“武道亦是大道之一,我們為何不能懂?你難道不知曉,張角三弟,人公將軍張梁本就是修行武道,他為何能夠一日千裏,甚至隱隱有突破當前關隘之象?”
童淵一愣,扭頭看向左慈,他想起了自己弟子悟出的槍法,想起了自己老師玉真子悟出的靈力運轉之道,眼中多出一抹熾烈,難道武道的盡頭真需要和道家殊途同歸?
四百年前的項羽何其強大,是被譽為五百年來最有希望成就仙人的武者,可他最終還是沒有邁出那最後一步,隕落在曆史的長河之中,可道不能外求,武道和道家之道並不相同,一者修術法,一者修體魄,雖然都需要借助天地靈氣,可兩者在運用上有著本質的區別!
“我師父亦是有道高真,他都不能勘破其中隱秘,憑你們幾個……哼!”
“玉真子比我早生兩百餘年,見識自然不凡。可所謂一人智短,眾人計長,他道行精深我深感佩服,可少了交流切磋,而今天地靈力又是百年一變,無有恆定,他難免有所疏漏。我所言並非虛假,隻要你助我們除掉張角,我必然將武道有關的所有心得傾囊相授!”
“當世機緣有限,你們這些人尚且爭的頭破血流,你舍得將機緣給我?不說你們這些老不死,就是這小家夥,嗬嗬,或許他才是真正的老家夥,剛一出世便有進入那等我武人求之不得的空間之中……要知道,我如今壽百五,最多還有一甲子壽命,已經無緣仙途了!”
拒絕的幹脆,可顧凡還是能夠從童淵的言語之中聽出一抹不甘。
“雄付此言差矣!你或許無緣仙途,可並不代表你不需要這些經驗和猜想!我知並州李彥乃是你師弟,他有弟子呂布,資質高絕,悍勇無雙。你亦是有弟子趙雲,天資非凡,悟性奇高,你就沒有想過,他們或許能夠完成你等心願?將玉真子前輩的傳承發揚光大?”
顧凡冷聲道,“我與張角的恩怨自會與他了解,你們對付張角的事情我可不想參合!”
“道友何其迂腐!所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你獨自麵對張角唯有失敗一途,咱們何不…”
“左元化,你的條件我答應了!你若是敢欺騙與我,嘿嘿……”童淵獰笑一聲,接著說道,“你觀那張角還有多久能到此處?”
“盞茶便至。雄付,多一位道友咱們的把握便大上一分!”
“憑你的三寸不爛之舌能夠說動他?顧凡,你答不答應?若是你敢說一個不字,我和左元化聯手殺你,然後退去再尋機會斬殺張角!你覺得能否撐到張角趕來呢?”
“你就不怕我臨陣倒戈?”
“本來有些怕,不過你有此一問,我便再無需多慮。我不是張角對手,可他想殺我也難,我若是能夠逃得一命,你覺得天涯海角,還有你落腳之地嗎?”
麵對這赤果果的威脅,顧凡還想辯駁一二,至少對上童淵,他還有機會離開,可當眼睛餘光看到左慈象征性的提起木杖,他壓下心頭怒火,掩藏眼中殺機,指著左慈腰間葫蘆,“想要讓我出手,是不是先把盧奴的事情解決了。念頭不通達,我一身戰力隻能發揮十五六啊!”
童淵仔細感應才發現,空中還殘留著另外一人的氣息,他疑惑道,“不是你們在動手?”
左慈麵帶難色,“劣徒盧奴惹惱了顧凡道友,已經身死,修行全無,僅有一點靈魂殘存。道友,得饒人處且饒人,何況我剛才有問必答,多少也還了你幾分情麵……”
“他若是束手認敗,我當然不會糾纏不放!可他以摧毀陣盤為代價,引動天雷打我,此事必須給我一個交代!你若想要保他,並非不可,可該告訴我的東西就請不要顧左右而言他。”
“非是我不告訴道友,一來境界不到,知之無益!二則有些事情不能敘之以言記之以文。”
“你自管說來,能不能出你口是你的態度,能不能入我耳是我的能耐!”
童淵立在兩人中間冷眼旁觀,他也想知道顧凡到底想要問些什麽,竟能夠抵消生死仇怨。
左慈揮手灑出一片光幕,將三人完全籠罩在內,他則始終抬頭盯著天空,目光凝重。
顧凡問道,“蒼天到底是什麽?誰人所立?而今生死如何?”
誰人有能耐立下蒼天?縱然是喊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張角,似乎也不能立下黃天吧?童淵覺得這個問題很是白癡,可看眼前兩人一臉鄭重的模樣,似乎又高深非常!
左慈略微沉吟,“你能問出,想來心中早有猜測。蒼天是什麽,要看你如何去看他。普通人看來,蒼天就是天。武道修行者看來,蒼天便是這靈氣根源。而在我修行人眼中,它既是屏障,亦是阻礙。它對你而言,像是一道線,線內是蒼天,線外是天。
至於他被何人所立?當然是大漢所立。具體是誰,或許那些開國功臣,曆代能人誌士皆有作為。自光武以來,有關它的消息已經盡數消失了。這也是為何大漢會僅僅兩百載便衰頹。
它當然沒死,不過離死或許不遠了。否則你我如此談論,早有無盡災劫降下。新天將立,蒼天未死,這才是此百年有一道仙緣降臨的根本原因啊!”
“那另一層空間便是真正的天之所在?既有真天,為何又立下蒼天呢?”
左慈看向南方,“若是此戰功成,我自然有機會為你解說。他已經近在眼前,這些事情還是在此戰過後再行談論吧,否則亂了雄付與你的道心,實在不妙。何況,我還要找些規避的方式,才能將之表達出來。”
……
千裏之外,一道殘影駐足空中,飄飄欲仙,引得無數人跪拜叩首。他眉頭輕皺,嘴唇翕動,而後消散成空,宛若海市蜃樓,曇花一現。
任丘,正在營帳之中來迴走動的地公將軍張梁身形一頓,伸手自懷中取出一個黃布包裹,將剛收起的馬甲快速貼在自己一雙小腿肚子之上,喊過親衛低聲吩咐兩句,掀開帳簾絕塵而去,一道土龍揚起,眨眼間那親衛便看不到他的蹤跡。
“你曾說與張角是道義之爭,無所謂敵對,為何讓他前來邀我共同去斬殺張角呢?”
“事情發生了變化,我不得不出麵阻止他!否則我也不願走到如此地步,畢竟你我聯手也未必能夠拿下他,短短十幾二十年,恍若白駒過隙,可他修為進步的實在太快了!”
“蒼天已死?”顧凡掃了一眼虛弱無比的盧奴魂魄,想要借此機會將心中的疑惑問出,畢竟這般擁有籌碼和大佬同桌打擂台的機會並不多。
話語出口,風流雲散,隱隱又有天地變色的跡象。左慈手中木杖在地上輕點,頓時有一道玄光自地麵升起,將漸漸擴大的風勢緩緩壓下,他被包裹在一片水幕之中,抬頭看天,以意念傳音道,“天意縹緲浩蕩,誰又能說的清楚。天當然不會死去,但蒼天它……你雖然有了進入那個層次的機緣,卻並不代表你有了知曉此方天地最為隱秘之事的能耐。我同樣在好奇,為何你的劫雷這般熾烈威猛?縱然是我等……也少有人遇到如此情況。”
蒼天非真天!左慈言語不詳,但其將蒼天與天並列而言,顯然兩者並非統一。至於劫雷之事,天意高難問。顧凡心中給出對方答案卻不曾開口解釋,因為不管是天意還是此方生靈,對域外天魔不會有太多好感,畢竟自己家多一個目的不明卻兇名在外之人,誰都不會舒服。
左慈故意透露出的這些信息,已經讓顧凡知曉此方天地還有其他高人,或許在《三國演義》中留名的於吉,在傳說之中隱現的介琰之流,都並不比他們遜色。
“張角這人我見過,野心不小,但若說其心有多壞,將萬民置於水火之中,我卻不能完全苟同。當今朝廷昏庸,世家掌權,亂象顯然並非其能夠一手推動,這幕後先生可曾清楚?”
“單純的壞人或許並不可怕。”左慈扭頭看向南方天際,臉上露出一抹苦笑,“真正可怕的也並非一定是壞人。張角已經來了,咱們還是暫避鋒芒吧。”
“你不是邀我共同除他麽?此時他從廣宗至此,我們以逸待勞,二對一還沒有勝算?”
“你與他分生死的信念堅定嗎?修道之人的仇恨難解,可也並非無解。他封印你,你因禍得福,你們並無解不開的仇恨。而他和我,卻是大道之爭,見麵必分生死,你或許不會幫他,可若你不能堅定的幫我,我便不會在毫無把握的情況下與他對上。”
隻是聞聽左慈言說張角強大,顧凡心中還沒有標杆,此時聽他如此從心,不由將張角的危險等級又調高了幾分。
“聽你言外之意,縱然你我聯手也並非能將張角殺死,可為什麽還選擇我?你我素未謀麵,更無交情,甚至我出世不過寥寥一兩個月,更無神交聞名之說……”
“你是變數。定數恆定,變數恆變。當然,還有很多人都想要將他除去,隻是如今尚未達成具體協議,好事多磨,卻苦了天下百姓,衰了中原王朝。”
“變數?”顧凡手指在下巴上摩擦著,開口笑道,“張角說變數亦是定數。”
“這便是我們與他的不同之處。他乃是失道獨行之人,而我則是得道多友之人。”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顧凡心中了然,張角這是染指了絕大部分修行高人的蛋糕啊!否則以他現在能耐,怎麽可能出現病死的情況?即使壽千載怕也不是難事?!
何況,在此界有張道陵飛升仙界之說,顯然人道極致便是仙道,道路並未斷絕。
“你們在爭仙緣?”顧凡想到後世之中的《仙劍奇俠傳》,蜀山聖主與拜月教主的種種作為,似乎這種情況放在左慈與張角的對立之上並不為過,他繼續說道,“仙道唯自持,難從外求,莫非這升仙成道也有著固定的名額?”
左慈扭頭看向東方,眼眸之中露出一個縱掠如飛的身影,嘴角微微勾起,遂又放下,他開口道,“你出世時間雖短,見識卻是不凡,怪不得乃是當世乃至近五百年來唯一能夠化形而出之聖靈之身。仙道沒有固定的名額,可成仙的機緣在張道陵之後的百年之中,卻僅有寥寥幾道,許多高真歲數都不小了,我活了近千年,也到了最後關頭。”
“你們容不下一個小年輕和你們相爭!這才是亂世的本相?”
“我能說的,隻是表麵的。想要深入了解其中隱秘,你卻還需更上一層樓。來了!”
顧凡順著左慈視線看向東方,一道人影手持長槍,自遠方一座山頭衝起,眨眼間便如隕石墜地,轟然在地麵上砸出一個十丈方圓,一丈深淺的巨大坑洞,他拍拍身上塵土,邁步間來到山腰之上,看看山巔的左慈,又看看山腳的顧凡,最後將目光定格在劫雷劈出的坑洞上。
“顧凡,你看不起我?”童淵手中長槍橫指,麵上多出一層怒氣,散亂發絲無風自動。
威勢撲麵而來,顧凡視而不見,他念頭一轉,便知曉其為何問出此言,武者血氣方剛,衝動易怒,還不至於見誰咬誰。顯然這童淵和左慈認識,甚至兩人曾經切磋過,而這劫雷劈打而出的坑洞,被他誤認為是顧凡當前境界的證明,這可是讓左慈都為之驚訝震撼的劫雷!
“沒想到雄付老弟竟然就在左近!張角而今將至,不知雄付老弟可有心隨我等除魔?”
“左元化,莫非你以為在常山照顧我關門弟子一二,就值得我賣給你一條命?”童淵並不給對方麵子,依舊冷冷注視著顧凡,“沒想到天下還真有不給我三分薄麵之人!”
左慈微微一愣,童淵為人熱忱,有武者的俠義,城府頗深,為人穩重,縱然顧凡不給他麵子的事情,也不該這般惡言相向,見麵就要動手吧?
他沒有想到,童淵的對顧凡的厭惡並非完全來自其本身性情,而是受到此方天地影響!
武者同樣修心養性,可相對於道家而言,這個程度顯然就弱了不止一層,何況俠義之士本就有匡扶大義的念頭根深蒂固,顧凡被天地厭惡,自然被武者厭惡,否則以公孫瓚的為人,也不會因為一匹寶馬就收不住心中貪念!童淵更不會因為顧凡動手壓住了趙雲,就刺出三槍。
百鳥朝凰是他最為強大的招式,也是他精神意誌的升華,一招之後,縱然天地也難以影響精神處於巔峰的童淵,這才是他扭頭而去,不曾繼續下殺手的真正原因!
顧凡能夠想明白其中緣由,是因為他知曉自己是“域外天魔”,不見得童淵和左慈能夠洞悉其本真,特別是在顧凡凝聚木之靈體,見識過另外一層空間,沾染了些許此方天地的精粹靈氣之後,兩人更是不可能再看透顧凡的跟腳。
“雄付老弟且慢!你且聽我一言,武道修行向來難至巔峰,強如西楚霸王項羽,最終也受天地限製,壽數短暫,偉力有窮。這無數年來,我與諸友亦是多次談論。”
“你們懂個屁的武道!”
“武道亦是大道之一,我們為何不能懂?你難道不知曉,張角三弟,人公將軍張梁本就是修行武道,他為何能夠一日千裏,甚至隱隱有突破當前關隘之象?”
童淵一愣,扭頭看向左慈,他想起了自己弟子悟出的槍法,想起了自己老師玉真子悟出的靈力運轉之道,眼中多出一抹熾烈,難道武道的盡頭真需要和道家殊途同歸?
四百年前的項羽何其強大,是被譽為五百年來最有希望成就仙人的武者,可他最終還是沒有邁出那最後一步,隕落在曆史的長河之中,可道不能外求,武道和道家之道並不相同,一者修術法,一者修體魄,雖然都需要借助天地靈氣,可兩者在運用上有著本質的區別!
“我師父亦是有道高真,他都不能勘破其中隱秘,憑你們幾個……哼!”
“玉真子比我早生兩百餘年,見識自然不凡。可所謂一人智短,眾人計長,他道行精深我深感佩服,可少了交流切磋,而今天地靈力又是百年一變,無有恆定,他難免有所疏漏。我所言並非虛假,隻要你助我們除掉張角,我必然將武道有關的所有心得傾囊相授!”
“當世機緣有限,你們這些人尚且爭的頭破血流,你舍得將機緣給我?不說你們這些老不死,就是這小家夥,嗬嗬,或許他才是真正的老家夥,剛一出世便有進入那等我武人求之不得的空間之中……要知道,我如今壽百五,最多還有一甲子壽命,已經無緣仙途了!”
拒絕的幹脆,可顧凡還是能夠從童淵的言語之中聽出一抹不甘。
“雄付此言差矣!你或許無緣仙途,可並不代表你不需要這些經驗和猜想!我知並州李彥乃是你師弟,他有弟子呂布,資質高絕,悍勇無雙。你亦是有弟子趙雲,天資非凡,悟性奇高,你就沒有想過,他們或許能夠完成你等心願?將玉真子前輩的傳承發揚光大?”
顧凡冷聲道,“我與張角的恩怨自會與他了解,你們對付張角的事情我可不想參合!”
“道友何其迂腐!所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你獨自麵對張角唯有失敗一途,咱們何不…”
“左元化,你的條件我答應了!你若是敢欺騙與我,嘿嘿……”童淵獰笑一聲,接著說道,“你觀那張角還有多久能到此處?”
“盞茶便至。雄付,多一位道友咱們的把握便大上一分!”
“憑你的三寸不爛之舌能夠說動他?顧凡,你答不答應?若是你敢說一個不字,我和左元化聯手殺你,然後退去再尋機會斬殺張角!你覺得能否撐到張角趕來呢?”
“你就不怕我臨陣倒戈?”
“本來有些怕,不過你有此一問,我便再無需多慮。我不是張角對手,可他想殺我也難,我若是能夠逃得一命,你覺得天涯海角,還有你落腳之地嗎?”
麵對這赤果果的威脅,顧凡還想辯駁一二,至少對上童淵,他還有機會離開,可當眼睛餘光看到左慈象征性的提起木杖,他壓下心頭怒火,掩藏眼中殺機,指著左慈腰間葫蘆,“想要讓我出手,是不是先把盧奴的事情解決了。念頭不通達,我一身戰力隻能發揮十五六啊!”
童淵仔細感應才發現,空中還殘留著另外一人的氣息,他疑惑道,“不是你們在動手?”
左慈麵帶難色,“劣徒盧奴惹惱了顧凡道友,已經身死,修行全無,僅有一點靈魂殘存。道友,得饒人處且饒人,何況我剛才有問必答,多少也還了你幾分情麵……”
“他若是束手認敗,我當然不會糾纏不放!可他以摧毀陣盤為代價,引動天雷打我,此事必須給我一個交代!你若想要保他,並非不可,可該告訴我的東西就請不要顧左右而言他。”
“非是我不告訴道友,一來境界不到,知之無益!二則有些事情不能敘之以言記之以文。”
“你自管說來,能不能出你口是你的態度,能不能入我耳是我的能耐!”
童淵立在兩人中間冷眼旁觀,他也想知道顧凡到底想要問些什麽,竟能夠抵消生死仇怨。
左慈揮手灑出一片光幕,將三人完全籠罩在內,他則始終抬頭盯著天空,目光凝重。
顧凡問道,“蒼天到底是什麽?誰人所立?而今生死如何?”
誰人有能耐立下蒼天?縱然是喊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張角,似乎也不能立下黃天吧?童淵覺得這個問題很是白癡,可看眼前兩人一臉鄭重的模樣,似乎又高深非常!
左慈略微沉吟,“你能問出,想來心中早有猜測。蒼天是什麽,要看你如何去看他。普通人看來,蒼天就是天。武道修行者看來,蒼天便是這靈氣根源。而在我修行人眼中,它既是屏障,亦是阻礙。它對你而言,像是一道線,線內是蒼天,線外是天。
至於他被何人所立?當然是大漢所立。具體是誰,或許那些開國功臣,曆代能人誌士皆有作為。自光武以來,有關它的消息已經盡數消失了。這也是為何大漢會僅僅兩百載便衰頹。
它當然沒死,不過離死或許不遠了。否則你我如此談論,早有無盡災劫降下。新天將立,蒼天未死,這才是此百年有一道仙緣降臨的根本原因啊!”
“那另一層空間便是真正的天之所在?既有真天,為何又立下蒼天呢?”
左慈看向南方,“若是此戰功成,我自然有機會為你解說。他已經近在眼前,這些事情還是在此戰過後再行談論吧,否則亂了雄付與你的道心,實在不妙。何況,我還要找些規避的方式,才能將之表達出來。”
……
千裏之外,一道殘影駐足空中,飄飄欲仙,引得無數人跪拜叩首。他眉頭輕皺,嘴唇翕動,而後消散成空,宛若海市蜃樓,曇花一現。
任丘,正在營帳之中來迴走動的地公將軍張梁身形一頓,伸手自懷中取出一個黃布包裹,將剛收起的馬甲快速貼在自己一雙小腿肚子之上,喊過親衛低聲吩咐兩句,掀開帳簾絕塵而去,一道土龍揚起,眨眼間那親衛便看不到他的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