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施為,奮起一搏!爾等僅有一招之機會,切莫有半分留手摸魚之念頭!”
數道聲音響徹一方天地,那破碎成無數的雄渾氣勢,再度有著凝結壓向顧凡的趨勢。
身為大宗師,既然動了殺生之念,舉手投足都是天地偉力加身,真氣流轉噴薄,可謂已經是全力以赴,自然無所謂是否留手。可這些正在動手的宗師,乃至於馬上要動手的無數半步宗師乃至江湖一流頂尖高手,卻不乏有人出工不出力,這絕對不是這些大宗師願意看到的!
一擊過後,他們已然明白,短時間內,他們隻有一擊的機會!顧凡被破碎的一丈又一丈身前空間,那並非是簡單的空間,而是一方天地,破碎天地,便要被天地反噬!若是不能及時驅逐來到腦海中的念頭,穿行在經脈中的詭異真氣,他們便要受到嚴重的傷勢!
這種傷勢不同於外傷內傷,而是道傷!所謂道傷,便是境界無法再有寸進,而且隨著時間流逝,傷勢綿延,境界乃至真氣會一直下跌,直到最後天人五衰,大限降臨!
宋缺和石之軒承受的道傷最為嚴重,畢竟他們幾乎是同時破碎了兩方完全不同的天地,被兩方天地反噬!可正因為如此,他們皆修行太極分支,反倒領悟更多,修複傷勢的可能性比其餘四位宗師更大!加上戰力卓絕,智慧通天,他們反倒更容易收獲更多感悟!
祝玉妍耳邊想著顧凡的話語,體內真氣流轉不定,識海中魔音不斷。
“這是我能留給你的最後一份機緣。雖非破碎虛空感悟,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將之沉澱而融入自身修為之中,苦修感悟,遠離塵世權勢紛爭,你或許還有幾分破碎的希望。
念頭不純,是你武道修行上的最大障礙,我能助你破開大宗師的門檻,卻沒有辦法讓你破開虛空。此方天地所限,我縱然有心也是無力,畢竟,我真不想它也破碎啊。
四人之中,你受傷最輕,大部分傷害皆被另外三人承受,他們此生縱然能夠祛除今日傷勢,也再無寸進的可能了。或許隻有觀摩宋缺與石之軒破碎虛空,你才能有所感悟吧。有些事情我說了你也不能理解,有些境界感悟不到,我也沒有必要與你言明。好自為之吧。”
瞥了一眼臉色難看的三位大宗師,顧凡無視那無數兵器拳腳,再次抬起頭,看向大興皇宮方向。此番從洛陽一路而來,他為何停在長安城外五裏?並非眾人的包圍,也並非到了長安再起大戰會有無數生靈被殃及池魚,讓他動了惻隱之心。
而是距離到了,他便感知到了!特別是精神化身顯化在城牆之上,這讓他感知更為清晰。
一股在大宗師眼中都顯得朦朧縹緲的精神,籠罩了長安,乃至於一直到長安外五裏處!
目光在窺視,精神在感知,那股精神的主人,能夠看到一切,聽到一切,卻無力影響戰局的發展,這便是他停在刺出的原因,因為他的驕傲,讓他知曉,再無去見楊廣的必要!
楊廣的行事與曆史記載有相符之處,有出入之處,被小說描寫的淋漓盡致,縱然是顧凡,在停在此處之前,也沒有想過,消失幾十年的邪帝向雨田,會化身楊廣,執掌天下權柄!
怪不得他雄才大略,怪不得他昏庸無能!雄才大略是想要經營,乃至更上一層樓。昏庸無能是敗壞基業,想要品味一國之破而後立,從而觸類旁通,走出屬於他自己的道路!一種無須破碎虛空,又能打破禁錮,繼續前進的道路!
或是執念作祟,他卻忘了,小池難養真龍,他早已到了此方天地承受的極限,想要打破自身極限,便要破開天地極限!以人力戰天意,莫說是他這個原生土著,就連顧凡這個“域外天魔”都做不到,畢竟身處這方天地,便是客場作戰,哪裏還有什麽主動?
宗師境界,有了勘破天地奧秘的眼睛,卻還不能伸手解開天地的麵紗。大宗師能夠掀開麵紗之一角,從而有了破碎虛空,逃離說是麵紗實則是大網的一絲可能。無上大宗師,已然有了碎裂大網的能力。至於到了邪帝向雨田這種進無可進的地步,實則已然是掀開了天地的麵紗,見到了天地意誌,正因為如此,他才更加畏懼破碎後的未知,以至於始終安之如怡的躺在大網籠罩之內,不想破繭重生,獸入山林,魚歸大海!
山林之中是獵人的陷阱,亦或者他在此間是無敵,到了山林之中便會成為其他兇猛掠食者的食物?魚歸大海,在河道之中還能掀起幾分波浪,到了深不可測的大海,誰知道又會如何?江湖越老,膽子越小,越是淵博,越是敬畏,便是如此道理。
打破天地極限?顧凡恍然想起自己想要在明朝江湖世界去做,卻做得麵目全非的事情。
或是那方天地的承受能力有限,或是他突飛猛進進展的太快而不知收斂,以至於他最終被排斥而出,那方天地也四分五裂,分化成無數世界。可相比而言,比清末世界最後“落一個白茫茫一片好幹淨”的下場,卻好了許多,至少明朝武俠世界還有所殘留!
若是在此世天下布武,會不會提升天地的承受極限,從而讓自己的上限有所上升?
這個進入此世就存在的念頭,終於再次壓下離開此方世界,壓下“我死後哪管他洪水滔天”的念頭,讓他變得蠢蠢欲動起來。
想當初,要見楊廣,不正是覺得他能夠合作,幫主自己布武天下嗎?以至於後來言語出口,不得不行。畢竟,話語不曾說出來,還受其主人的掌控,可一旦出口成因,落紙成字,便再也不受言語者掌控了!它是自由的,是有生命的,以至於千人千解,各有不同領悟!
石龍想的不錯,顧凡也從未想過去改,他隻是一個擁有強大力量的凡人,他擁有凡人都有的缺點,在力量成長的過程中,他可以克製雜念,可以慢慢降服力量,而不願一刀揮下,把自己變成一個毫無感情而又高高在上的!
一丈變成九尺,而後又變成三尺,最終停留在顧凡體表,可惜不管出手的是何人,是否藏拙留手,他們此時都成了泥塑木偶一般,短時間內再無進攻的想法和念頭!
念頭不起,行動受阻。
“你該出手了吧?這是最後的機會!”顧凡心中默念,伸手擦掉額頭滲出的涔涔汗珠。
……
大興皇宮之中,身材肥胖的楊廣獨自坐在昏暗而空蕩的宮殿之中,蒼白麵色如一張雪白的紙張,整個天地的靈氣都在不停震蕩,他卻渾然不覺,麵色不改。此時的他,沒有了登基稱帝時的自信振奮,亦沒有往日裏貪生怕死的謹小慎微。
他平靜的眼眸看似無神,實則滄桑的可怕。漆黑如墨的眼球之中,似有無數畫麵在不停流轉。隻有在畫麵陡然定格的瞬間,才能讓人發現,它映照的根本不是大殿中的任何場景,亦非楊廣此生經曆的任何一件驚心動魄的大事場景畫麵,隻有凝神窺探,才能模糊看清那一抹讓人肝膽俱裂的駭然,可他品味著如此讓人驚悚的畫麵卻平靜如水。
時光作用在他身上的刻痕,不再擁有任何意義,虛弱的身軀慢慢被力量充實,滿身的油脂仿佛發生了自燃,迅速的消失不見,額頭與眼角的皺紋,像是被人用手掌撫平,再也無法堆積。失去光澤的皮膚,略顯花白的頭發,上麵有歲月倒流,他眼中那靜止的畫麵便是最終的證明,畫麵裏兵器倒飛重新迴到眾人的手中,破碎的虛空彌合,碎裂的大刀重生!
等一切歸於平靜,一個身穿錦袍的少年仰望蒼天,神情中有落寞好孤寂,一如站到巔峰之後的他,在品嚐舉世無敵的苦澀。少年如皓月當空,光芒隻有三丈,那光無任何溫度散發,幽冷的宛若地獄裏的鬼火,宛若噩夢中靜止的色彩。
他身邊百丈範圍內空無一人。百丈外一圈又一圈被人圍的水泄不通,氣氛肅殺的近乎凝固。站在最前方的幾人,各有特色,宛若璀璨群星,氣度不凡!
有身如天刀者持刀而立,他便是天地的刀,能夠斬殺一切悖逆刀意之人。有勾畫縱橫者握劍前指,黑白林立間他執棋落子,欲要屠掉人間大龍。有惶惶璀璨者擎矛頓馬,視線所及烈火焚天,萬物無不成為一堆灰燼。
又有化身山水者擬鳥獸蟲魚,天地加身自然入腹,動靜之間恍若另有乾坤震蕩。有邪意衝天者虛實變幻,不在此岸不在彼岸,遁出此方天地之外。有扭曲光線者吞吐不定,靈氣潮汐鋪天蓋地,仿若能夠號令此間日月星辰。
天地遼遠,數十裏之外的景象、聲音,乃至每一個人的神韻和微小動作,都不能逃過此時楊廣的眼睛,就如他逃不過那個似笑非笑,對他輕輕點頭的少年眼睛一般。
靈機相互交織之間,他看到的遠比邪王石之軒更多,了解的遠比陰後祝玉妍更深。
更不要說那始終看顧凡朦朦朧朧,不得其要領卻敵意濃厚的慈航靜齋之主梵清惠,乃至一眾大宗師、宗師級人物,他們或許不凡,可卻還沒有勘破一切的眼睛和智慧。
天地若水,那少年便是水中的石頭,格格不入,特立獨行,水於他難有半點傷害,他卻能動輒攪動無數波紋漣漪,乃至滔天浪潮。相比之下,名為楊廣的自己卻如水生精靈,能禦萬水為己用,奔行向前,逆流向後,皆在一念之間,自有開山拓渠,漫卷原野的強大威勢,亦有滴水石穿、浸物無聲的自然造化。
墨汁漆黑,本該無法倒映人影,可其中此時硯台中偏偏出現了一個神色平靜,眼神邪異的中年,他滿頭發絲飄揚,瘦削臉龐宛若刀劈斧砍後的雕像,雙目如同夜明之珠,縱然墨汁漆黑,也有瑩瑩光芒散發而出。他喃喃自語:
“世人皆言我欲逆天,不管是往日身份,還是近年作為,都不被理解,都被正道乃至天下視為妖邪昏聵,明暗之中嘲諷無數,鄙夷之聲洶湧不絕。哈哈,他們簡直愚鈍至極!魔門自創立以來,自有格局定數,它看似悖逆天地,可又有幾人能夠明曉天地有陰陽變化之道,有陽光自然便有陰影,魔門之為,實則始終在天地意誌之內!
事有正反,物有兩麵!這天地間最簡單的道理,到了他們這些所謂高手,所謂智者眼中,卻始終不曾入心半分!儒道佛魔,流派紛雜,爭端不止,卻忘了靜心思考大道之行,萬物芻狗,聖人之行,生靈草芥!隻是,這一切皆是天地的一部分。
而你,已然超脫天地束縛與禁錮,相比而言,我算什麽魔?算什麽昏庸?你才是真正的逆天之人!而芸芸眾生皆是昏庸杞人憂天之輩!想不通,實在想不通,天地當然不會孕育出不屬於自己的道?畢竟生靈之路途萬千,然天地之大道唯一!可你卻又真實存在,我,乃至於這碌碌無為的眾生,又該如何自處,莫非皆是虛假?
道家有“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無上超脫,佛家有域外天魔的極盡邪惡,你又屬於哪一個?是破碎歸來的老怪物,還是無意流落此世的大變數?
歲月流轉,空間變換,山河變易,滄海桑田。這些年卻是讓我知曉,天道與大道終究還是有著不同,有著高下之分,從屬之別。畢竟此天並非一定是彼天!天衍五十,講的是大道之變,而非天道人道,你莫非這便是那遁去的一?雖在大道五十之數,卻不在天道四九之中!?我在此世停留良久,不願勘破最後破碎虛空,不願麵對那未知的大恐懼……
你的到來,無形無跡,宛若天生,宛若道顯,這莫非便是我要麵臨的定數?”
越是淵博,越是智慧,越發覺得自身之渺小,天地之浩瀚,大道之無情!
迴想幾個月前的天地靈機轉換,楊廣口中的喃喃收斂,終於合上眼眸,將一切畫麵都收入腦海之中。剛一出世,便覺察到我的存在了麽?否則天下驚才豔豔者不可勝數,聖明昏庸者我並未唯一,為何唯獨對我念念不忘?
一心欲來長安大興,你想要看的未必是你所謂楊廣的雄才大略,也非楊廣的昏聵無能,而是我這個眾生之上卻苟且偷生,眷戀此方天地,畏懼破碎之後的邪帝向雨田吧?
觀天下若觀掌紋,這些年,邪帝向雨田的修為愈發精進而至於進無可進……
數道聲音響徹一方天地,那破碎成無數的雄渾氣勢,再度有著凝結壓向顧凡的趨勢。
身為大宗師,既然動了殺生之念,舉手投足都是天地偉力加身,真氣流轉噴薄,可謂已經是全力以赴,自然無所謂是否留手。可這些正在動手的宗師,乃至於馬上要動手的無數半步宗師乃至江湖一流頂尖高手,卻不乏有人出工不出力,這絕對不是這些大宗師願意看到的!
一擊過後,他們已然明白,短時間內,他們隻有一擊的機會!顧凡被破碎的一丈又一丈身前空間,那並非是簡單的空間,而是一方天地,破碎天地,便要被天地反噬!若是不能及時驅逐來到腦海中的念頭,穿行在經脈中的詭異真氣,他們便要受到嚴重的傷勢!
這種傷勢不同於外傷內傷,而是道傷!所謂道傷,便是境界無法再有寸進,而且隨著時間流逝,傷勢綿延,境界乃至真氣會一直下跌,直到最後天人五衰,大限降臨!
宋缺和石之軒承受的道傷最為嚴重,畢竟他們幾乎是同時破碎了兩方完全不同的天地,被兩方天地反噬!可正因為如此,他們皆修行太極分支,反倒領悟更多,修複傷勢的可能性比其餘四位宗師更大!加上戰力卓絕,智慧通天,他們反倒更容易收獲更多感悟!
祝玉妍耳邊想著顧凡的話語,體內真氣流轉不定,識海中魔音不斷。
“這是我能留給你的最後一份機緣。雖非破碎虛空感悟,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將之沉澱而融入自身修為之中,苦修感悟,遠離塵世權勢紛爭,你或許還有幾分破碎的希望。
念頭不純,是你武道修行上的最大障礙,我能助你破開大宗師的門檻,卻沒有辦法讓你破開虛空。此方天地所限,我縱然有心也是無力,畢竟,我真不想它也破碎啊。
四人之中,你受傷最輕,大部分傷害皆被另外三人承受,他們此生縱然能夠祛除今日傷勢,也再無寸進的可能了。或許隻有觀摩宋缺與石之軒破碎虛空,你才能有所感悟吧。有些事情我說了你也不能理解,有些境界感悟不到,我也沒有必要與你言明。好自為之吧。”
瞥了一眼臉色難看的三位大宗師,顧凡無視那無數兵器拳腳,再次抬起頭,看向大興皇宮方向。此番從洛陽一路而來,他為何停在長安城外五裏?並非眾人的包圍,也並非到了長安再起大戰會有無數生靈被殃及池魚,讓他動了惻隱之心。
而是距離到了,他便感知到了!特別是精神化身顯化在城牆之上,這讓他感知更為清晰。
一股在大宗師眼中都顯得朦朧縹緲的精神,籠罩了長安,乃至於一直到長安外五裏處!
目光在窺視,精神在感知,那股精神的主人,能夠看到一切,聽到一切,卻無力影響戰局的發展,這便是他停在刺出的原因,因為他的驕傲,讓他知曉,再無去見楊廣的必要!
楊廣的行事與曆史記載有相符之處,有出入之處,被小說描寫的淋漓盡致,縱然是顧凡,在停在此處之前,也沒有想過,消失幾十年的邪帝向雨田,會化身楊廣,執掌天下權柄!
怪不得他雄才大略,怪不得他昏庸無能!雄才大略是想要經營,乃至更上一層樓。昏庸無能是敗壞基業,想要品味一國之破而後立,從而觸類旁通,走出屬於他自己的道路!一種無須破碎虛空,又能打破禁錮,繼續前進的道路!
或是執念作祟,他卻忘了,小池難養真龍,他早已到了此方天地承受的極限,想要打破自身極限,便要破開天地極限!以人力戰天意,莫說是他這個原生土著,就連顧凡這個“域外天魔”都做不到,畢竟身處這方天地,便是客場作戰,哪裏還有什麽主動?
宗師境界,有了勘破天地奧秘的眼睛,卻還不能伸手解開天地的麵紗。大宗師能夠掀開麵紗之一角,從而有了破碎虛空,逃離說是麵紗實則是大網的一絲可能。無上大宗師,已然有了碎裂大網的能力。至於到了邪帝向雨田這種進無可進的地步,實則已然是掀開了天地的麵紗,見到了天地意誌,正因為如此,他才更加畏懼破碎後的未知,以至於始終安之如怡的躺在大網籠罩之內,不想破繭重生,獸入山林,魚歸大海!
山林之中是獵人的陷阱,亦或者他在此間是無敵,到了山林之中便會成為其他兇猛掠食者的食物?魚歸大海,在河道之中還能掀起幾分波浪,到了深不可測的大海,誰知道又會如何?江湖越老,膽子越小,越是淵博,越是敬畏,便是如此道理。
打破天地極限?顧凡恍然想起自己想要在明朝江湖世界去做,卻做得麵目全非的事情。
或是那方天地的承受能力有限,或是他突飛猛進進展的太快而不知收斂,以至於他最終被排斥而出,那方天地也四分五裂,分化成無數世界。可相比而言,比清末世界最後“落一個白茫茫一片好幹淨”的下場,卻好了許多,至少明朝武俠世界還有所殘留!
若是在此世天下布武,會不會提升天地的承受極限,從而讓自己的上限有所上升?
這個進入此世就存在的念頭,終於再次壓下離開此方世界,壓下“我死後哪管他洪水滔天”的念頭,讓他變得蠢蠢欲動起來。
想當初,要見楊廣,不正是覺得他能夠合作,幫主自己布武天下嗎?以至於後來言語出口,不得不行。畢竟,話語不曾說出來,還受其主人的掌控,可一旦出口成因,落紙成字,便再也不受言語者掌控了!它是自由的,是有生命的,以至於千人千解,各有不同領悟!
石龍想的不錯,顧凡也從未想過去改,他隻是一個擁有強大力量的凡人,他擁有凡人都有的缺點,在力量成長的過程中,他可以克製雜念,可以慢慢降服力量,而不願一刀揮下,把自己變成一個毫無感情而又高高在上的!
一丈變成九尺,而後又變成三尺,最終停留在顧凡體表,可惜不管出手的是何人,是否藏拙留手,他們此時都成了泥塑木偶一般,短時間內再無進攻的想法和念頭!
念頭不起,行動受阻。
“你該出手了吧?這是最後的機會!”顧凡心中默念,伸手擦掉額頭滲出的涔涔汗珠。
……
大興皇宮之中,身材肥胖的楊廣獨自坐在昏暗而空蕩的宮殿之中,蒼白麵色如一張雪白的紙張,整個天地的靈氣都在不停震蕩,他卻渾然不覺,麵色不改。此時的他,沒有了登基稱帝時的自信振奮,亦沒有往日裏貪生怕死的謹小慎微。
他平靜的眼眸看似無神,實則滄桑的可怕。漆黑如墨的眼球之中,似有無數畫麵在不停流轉。隻有在畫麵陡然定格的瞬間,才能讓人發現,它映照的根本不是大殿中的任何場景,亦非楊廣此生經曆的任何一件驚心動魄的大事場景畫麵,隻有凝神窺探,才能模糊看清那一抹讓人肝膽俱裂的駭然,可他品味著如此讓人驚悚的畫麵卻平靜如水。
時光作用在他身上的刻痕,不再擁有任何意義,虛弱的身軀慢慢被力量充實,滿身的油脂仿佛發生了自燃,迅速的消失不見,額頭與眼角的皺紋,像是被人用手掌撫平,再也無法堆積。失去光澤的皮膚,略顯花白的頭發,上麵有歲月倒流,他眼中那靜止的畫麵便是最終的證明,畫麵裏兵器倒飛重新迴到眾人的手中,破碎的虛空彌合,碎裂的大刀重生!
等一切歸於平靜,一個身穿錦袍的少年仰望蒼天,神情中有落寞好孤寂,一如站到巔峰之後的他,在品嚐舉世無敵的苦澀。少年如皓月當空,光芒隻有三丈,那光無任何溫度散發,幽冷的宛若地獄裏的鬼火,宛若噩夢中靜止的色彩。
他身邊百丈範圍內空無一人。百丈外一圈又一圈被人圍的水泄不通,氣氛肅殺的近乎凝固。站在最前方的幾人,各有特色,宛若璀璨群星,氣度不凡!
有身如天刀者持刀而立,他便是天地的刀,能夠斬殺一切悖逆刀意之人。有勾畫縱橫者握劍前指,黑白林立間他執棋落子,欲要屠掉人間大龍。有惶惶璀璨者擎矛頓馬,視線所及烈火焚天,萬物無不成為一堆灰燼。
又有化身山水者擬鳥獸蟲魚,天地加身自然入腹,動靜之間恍若另有乾坤震蕩。有邪意衝天者虛實變幻,不在此岸不在彼岸,遁出此方天地之外。有扭曲光線者吞吐不定,靈氣潮汐鋪天蓋地,仿若能夠號令此間日月星辰。
天地遼遠,數十裏之外的景象、聲音,乃至每一個人的神韻和微小動作,都不能逃過此時楊廣的眼睛,就如他逃不過那個似笑非笑,對他輕輕點頭的少年眼睛一般。
靈機相互交織之間,他看到的遠比邪王石之軒更多,了解的遠比陰後祝玉妍更深。
更不要說那始終看顧凡朦朦朧朧,不得其要領卻敵意濃厚的慈航靜齋之主梵清惠,乃至一眾大宗師、宗師級人物,他們或許不凡,可卻還沒有勘破一切的眼睛和智慧。
天地若水,那少年便是水中的石頭,格格不入,特立獨行,水於他難有半點傷害,他卻能動輒攪動無數波紋漣漪,乃至滔天浪潮。相比之下,名為楊廣的自己卻如水生精靈,能禦萬水為己用,奔行向前,逆流向後,皆在一念之間,自有開山拓渠,漫卷原野的強大威勢,亦有滴水石穿、浸物無聲的自然造化。
墨汁漆黑,本該無法倒映人影,可其中此時硯台中偏偏出現了一個神色平靜,眼神邪異的中年,他滿頭發絲飄揚,瘦削臉龐宛若刀劈斧砍後的雕像,雙目如同夜明之珠,縱然墨汁漆黑,也有瑩瑩光芒散發而出。他喃喃自語:
“世人皆言我欲逆天,不管是往日身份,還是近年作為,都不被理解,都被正道乃至天下視為妖邪昏聵,明暗之中嘲諷無數,鄙夷之聲洶湧不絕。哈哈,他們簡直愚鈍至極!魔門自創立以來,自有格局定數,它看似悖逆天地,可又有幾人能夠明曉天地有陰陽變化之道,有陽光自然便有陰影,魔門之為,實則始終在天地意誌之內!
事有正反,物有兩麵!這天地間最簡單的道理,到了他們這些所謂高手,所謂智者眼中,卻始終不曾入心半分!儒道佛魔,流派紛雜,爭端不止,卻忘了靜心思考大道之行,萬物芻狗,聖人之行,生靈草芥!隻是,這一切皆是天地的一部分。
而你,已然超脫天地束縛與禁錮,相比而言,我算什麽魔?算什麽昏庸?你才是真正的逆天之人!而芸芸眾生皆是昏庸杞人憂天之輩!想不通,實在想不通,天地當然不會孕育出不屬於自己的道?畢竟生靈之路途萬千,然天地之大道唯一!可你卻又真實存在,我,乃至於這碌碌無為的眾生,又該如何自處,莫非皆是虛假?
道家有“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無上超脫,佛家有域外天魔的極盡邪惡,你又屬於哪一個?是破碎歸來的老怪物,還是無意流落此世的大變數?
歲月流轉,空間變換,山河變易,滄海桑田。這些年卻是讓我知曉,天道與大道終究還是有著不同,有著高下之分,從屬之別。畢竟此天並非一定是彼天!天衍五十,講的是大道之變,而非天道人道,你莫非這便是那遁去的一?雖在大道五十之數,卻不在天道四九之中!?我在此世停留良久,不願勘破最後破碎虛空,不願麵對那未知的大恐懼……
你的到來,無形無跡,宛若天生,宛若道顯,這莫非便是我要麵臨的定數?”
越是淵博,越是智慧,越發覺得自身之渺小,天地之浩瀚,大道之無情!
迴想幾個月前的天地靈機轉換,楊廣口中的喃喃收斂,終於合上眼眸,將一切畫麵都收入腦海之中。剛一出世,便覺察到我的存在了麽?否則天下驚才豔豔者不可勝數,聖明昏庸者我並未唯一,為何唯獨對我念念不忘?
一心欲來長安大興,你想要看的未必是你所謂楊廣的雄才大略,也非楊廣的昏聵無能,而是我這個眾生之上卻苟且偷生,眷戀此方天地,畏懼破碎之後的邪帝向雨田吧?
觀天下若觀掌紋,這些年,邪帝向雨田的修為愈發精進而至於進無可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