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邊傳來顧凡的聲音,寇仲和徐子陵聞言便朝著圈外走去,他們已經做好在原地打轉的準備,可腳步落下,人已經出現在圈外。


    徐子陵咋舌,“天下間還有這種神奇的武功?怎麽看都像傳說中的神仙法術!”


    “陵少,想什麽呢!神奇與否在於咱們的見識多寡,或許未來某日咱們同樣能夠做到。”


    “小仲說的不錯!”貞嫂邁步走出圈子,跟在兩人身後,她對武學不懂,可經曆過很多苦難,對眼下這個世界的認識確實比兩個無知少年更深刻一些,“所以你們才要好好對待顧公子,這種機緣可是多少人想要得到而得不到的!”


    兩人聞言喜笑顏開,具體心中作何種想法,怕是隻有他們自己知道。


    投靠昏君楊廣?這根本不在兩人計劃之內,前兩日他們還在到處打聽李子通的義軍消息,忽然就站在義軍對立麵,而昏君變成了能夠與祖龍秦始皇這種千古一帝相提並論的存在……思想觀念驟然受到衝擊,可他們內心之中的一點兒堅持,仍舊存在。


    縱觀兩人一生,可謂成也堅持敗也堅持,這一飲一啄似乎自有天定。


    石龍眼中閃過一絲詫異,他認出兩個經常武道館旁偷窺的小扒手,沒想到他們竟然會與這個神秘莫測的少年有所交集,或許能夠從他們身上知道少年的出身來曆……


    “見過石館主!”貞嫂領著雙龍上前見禮,視線卻悄悄越過石龍,看向背對院門,正捧著什麽凝神細思的顧凡,他的背影似乎被一團迷霧籠罩,讓人看不真切。


    與第一次莫名其妙進入清末民初不同,也與失魂落魄進入大明江湖不同,這次來到大唐雙龍世界,顧凡除了內力需要進一步轉化,身體和記憶都不曾出現問題,最可喜的是他的精神在最後大明世界重新分成眾多血紅色江湖世界時,又更進一步!


    密密麻麻的蠅頭小楷,有甲骨文金文,有大小篆書,有隸書草書,它們布滿絲絹,淩亂異常,讓人看一眼便覺得頭暈腦脹,更不要說深入解析長生訣具體真意和修行之法。


    顧凡緊閉,精神籠罩在絲絹之上,隨著精神探入更深層麵,他看到另外一種景象。


    隸書和草書像是一層幻影,隨著精神滲透而逐漸消失在腦海之中,接著便是如同墨色一般的大篆小篆,它們像是遊動在絲絹上的線條,偶爾遮蔽人的精神感知。穿過這些篆書,便是一層如墨色般的漆黑界麵,它們是由金文組成,沒有縫隙,沒有空間,完全將長生訣最本來的真意格擋在精神感知之外。


    怪不得以往五人能夠解析破譯長生訣!隨著精神感知下潛,顧凡腦海中的視野之中終於隻剩下七千二百多甲骨文,它們緩緩轉動,不停組成詭異圖案,淩亂而繁雜,若是精神感知不夠強,會很快迷失在這詭異圖文之中不能自拔!


    長生訣是一種對精神的運用?顧凡心中略有猜測,這部能夠直指破碎虛空的強大功法,似乎對修煉之人的要求十分嚴格,既要勿思勿想的強大精神境界,同樣還要與之相匹配的先天內力,以及承受先天內力的強大體魄!


    在很多傳說之中,上古之人頗為神異,先不說夏商周創始之人的神異降生方式,單是《史記》之中記載的上古之人動輒壽命過百歲,想來並非全是虛妄。


    從穿越的三個世界來看,清末民初世界幾乎靈氣不存,處於末法之世,修行者隻能從食物之中提煉精氣,加強自身,而修煉的精氣神更偏向於對自身軀體的開發。大明武俠江湖亂世,內力的源頭除了食物還增加了天地靈氣,一種能夠被人體吸收轉化成能量的“氣”,隻是這種靈氣的濃度比眼下的隋唐世界要低上許多,而且質量上也略有不如。


    以此妄作推斷,想來時間越是迴溯,天地間的靈氣質量與濃度也愈發適合修煉。那上古之人修行起點天生就比當世之人高出數倍!


    絲絹上的甲骨文和圖案隻是最為表象的講述,長生訣真正的承載之物是絲絹,而非文字和圖案的內容,這是一種精神之道的運用之法,與大明江湖世界之中被身體所困無法超脫的張三豐白紙傳訊異曲同工,卻更加高明。後來出現在紫金觀後山之上,站在楚留香身前的兩個老者,正是在海外與沈浪、熊貓兒等人同居一島的兩位傳奇高人,夜帝和鐵中棠,他們同樣能夠做到白紙傳訊,隻有他們指定的精神波動活著與他們相差不大的精神才有機會讀懂他們的訊息。


    不過這長生訣高明便高明在,甲骨文和圖畫相互影響之下,如同形成一個時刻在變化的密碼鎖,在不知道其破解之法時,想要窺探長生訣真正的秘密,便隻有強行以精神破開!


    否則非但看不到真正的長生訣,反而會受到表麵甲骨文和圖案的影響。最好的結果便是窺探到長生訣一二,還沒有受到其精神反噬,就如同通過鎖眼觀看房中隱秘,有所得卻所見片麵狹小。其次便是如石龍這般多年參悟不得,每每凝神細思,便有走火入魔之危險。再有便是精神偏執強行修煉者,無不落得一個身死道消的下場!


    自古以來,長生訣流轉不知多少人之手,其中不凡天資聰穎,如今可被尊為聖賢之人,可他們將自身的理解寫在絹帛上,非但沒有在破譯之路上走的更遠,反而逐漸增加了許多破譯難度!他們或是與某些文字有了感應,或是對圖案有所思索,可這些本該逐漸形成鑰匙的文字信息附帶著他們對武道對人生的感悟真意落在絹帛上就變了味道,鎖還是那把鎖,可鑰匙卻早已變得麵目全非!


    “請告知顧公子,我暫且閉關幾日,若有事吩咐,還請三位多為擔待。”石龍自懷中取出一個鐵牌,上麵鐵鉤銀畫寫著“石龍道場”四個字,初看平平無奇,可越是凝視便越能發現其中神韻,明明就是幾個字,偏偏有一種巴掌朝人當胸推來的感覺!


    石龍自動進入小院偏房。在雙龍及貞嫂趕來的片刻時間,顧凡讓石龍做出兩個選擇,禪宗祖庭少林寺的大金剛掌,走邪王石之軒佛魔同修的道路,借佛升道,在武道上更進一步。不過此舉非天資縱橫難以成功。


    石龍幾乎沒有思慮便否定這個選擇,大金剛掌威名在外,剛猛無鑄,殺伐驚人,可說到底是他自幼修行的推山手是道家功法,他的思維方式被道家經典經義所同化,想要借鑒和參悟大金剛掌,沒有足夠的佛家經義儲備怎麽可能成功?


    傳聞之中邪王石之軒不也是拜師多位高德大僧才知曉諸多佛家經要,化佛為魔麽?


    更何況,大金剛掌是少林不傳之秘,修行便有大因果加身,他清靜無為慣了,可不想無端卷入佛道之爭之中,那就是一個吞噬一切的旋渦,雖然當今之世看似佛道聯合共同對付魔道,可看看道家隻有一個寧道奇在外走動,就知道事情沒有那麽簡單!


    第二條路是顧凡為他演示的一套掌法,剛猛遠勝推山手,甚至更在大金剛掌之上,招式古樸,大巧若拙,而且在武道真意上更貼合道家!雖然顧凡的武道真意模糊而淩亂,似乎並未深修過這套“降龍十八掌”,可作為當今一流高手,石龍的眼力可一點兒不差!


    宗師之下皆為螻蟻。不入宗師不知玄妙!石龍對宗師之境渴盼已久,宗師象征著戰力增強,象征著壽數增加,更象征著對天地之力的進一步了解!


    近乎能夠打出龍形勁氣的降龍十八掌,本就走的是和推山手一樣的剛猛之路,不管是吸收降龍十八掌的精髓彌補自身,還是化推山手為資糧改修降龍十八掌,都是不錯的選擇。


    寇仲和徐子陵對視一眼,悄悄湊到模模糊糊的顧凡身邊,他們的視線落在顧凡手上,刹那間便明白過來這就是顧凡說的宇文化骨想要獻給楊廣的東西,也是他們能否修行武道的機緣所在!


    隻是目光落在絲絹之上,兩人便感覺精神一震,頭腦暈暈乎乎,那一個個奇形怪狀的文字,像是在水中遊來遊去的小蝌蚪,又像是在眼前胡亂飛舞的蚊蠅,讓人目不暇接,暈眩欲嘔。


    兩人並不清楚,靠近顧凡,他們便受到顧凡精神的影響,看到的並非長生訣的外在表現,而是其最本質的“道理”,可惜他們兩人雖天縱之資,可精神還是太差,根本無法承受這種本質的洗禮,若是強行觀看記憶,怕是會精神瘋癲狂躁而死。


    兩人動作出奇一致的搖了搖腦袋,視線再次落在絲絹之上,隻是這次他們看得是那七個正在舞動的小人,它們咿咿呀呀,胡亂比劃著什麽,一道道或是藍色或是紅色的線條,在他們身上運行,隨著運行速度加快,便愈發變得粗壯起來!


    顧凡沉浸在長生訣真意之中,洞悉其讓廣成子證就破碎金剛的隱秘。這確實是一步奇書,其修行之處便要接引先天之氣,可如今之世靈氣都比上古差了許多,哪有那麽多先天之氣?何況想要精神與身體同步修煉,需要的資源太過龐大,而當前的靈氣根本不足以支撐!


    怪不得自從長生訣出世一來,少有人能夠窺破其中隱秘!對於武功高明如天僧地尼之輩,怕是也難以達到窺破長生訣精神密碼的地步!要知道天僧地尼可謂一時英才,天僧創建了淨念禪院,而地尼則是創建了慈航靜齋!


    或許再高明如破碎虛空而去的孫恩,精神境界或許能夠直接破開長生訣的種種表象,可天下間又有幾個如孫恩一般破碎虛空的人?還要正好身邊有長生訣?能夠破碎虛空之人走出了自己的道路,還何必去尋找長生訣?畢竟大道的碰撞,比單純武功的切磋更為兇險,動輒道心有痕,那將是無法彌補的“道傷”!


    也隻有顧凡這種怪胎,近乎的軀體,詭異的血液和被朦朧世界摧殘磨煉到無法形容的磅礴精神,才能在第一時間窺破長生訣的隱秘,而不受長生訣的反噬!


    單以功法論,大明江湖世界走的是小而精,而長生訣除了小而精之外更包括大而廣!它沒有武功招式,隻是單純的練氣修行之法,可隻是這篇功法扔到江湖上,不知多少人要為之人腦袋打出狗腦子!


    當今天下傳世的有三部奇書,魔教的《天魔策》,慈航靜齋的《慈航劍典》,剩下一本便是長生訣,相比於《天魔策》的一分為十難以齊全,《慈航劍典》雖然完整,可立意卻不夠高遠。至少《天魔策》還有道心種魔大法直指破碎虛空,而與之相比《慈航劍典》的劍心通明則差了一個層次,雖有最後的“坐死關”,可卻從未有人成功過!畢竟《慈航劍典》脫胎於《魔道隨想錄》,存在某些先天缺陷!


    相對而言,三部奇書中最接近《戰神圖錄》的當然是《長生訣》。可它成書太早,歲月變遷之下,滄海桑田,當今之世已經不適合修行,修行它的門檻實在太高了!


    但機緣之事自有上天主導,就連顧凡也沒有想到,寇仲和徐子陵會借助自己散發的精神之力,一舉感悟這讓無數江湖人垂涎卻又無可奈何地奇書部分精要!


    記載《長生訣》的絲絹之上共有七副圖案,其中或作或站,或行或止,形態各異,線條路線正對應人之五髒六腑,天地二門,奇經八脈,顧凡早已明知其真意,自然知曉其所對應著五行之力與陰陽之力,其實通過上麵的線條顏色也能分辨一二。


    顧凡在貞嫂的互換聲中驚醒過來,貞嫂一臉緊張的盯著形態詭異的寇仲和徐子陵,“顧公子,他們這是怎麽了?不會有什麽事情吧?”


    顧凡看向兩人,他們雙目無神,似乎進入似睡非睡,物我兩忘的頓悟境界。徐子陵仰臥在地,其形與第七副圖案上的陰氣修行之法相仿。而寇仲則是不停轉圈邁步,仿佛第六幅圖案在他身上活了過來。


    掃了一眼兩幅圖案,上麵的箭頭所指方向正好完全相反,兩人同是修行《長生訣》,可仿佛在練完全不同的兩套相生相克的武功!箭頭所指不但方向相反,而且行功路徑也大為不同,經過的穴竅和經脈也各有特點。


    兩道若有若無的天地精氣自虛空連接兩人,寇仲的精氣自頭頂灌入,而徐子陵的則從足底湧泉灌入。一靜一動之間,相得益彰!


    不愧是傳說中的先天道體!顧凡心中感歎,這對活寶若是癡心武道,肯定能共破虛空。


    對常人而言的築基和打熬,放在他們身上根本不見得有什麽益處!


    隻是如此一來,兩人修行之路就真的要相互扶持,畢竟孤陰不生孤陽不長,二去其一,想要走到破碎虛空時的陰陽相濟還是太難!


    “果真是福緣深厚之人!”顧凡扭頭看向房門緊閉的偏房,若是石龍還在現場看到這一幕怕是要氣的吐血!


    “他們沒事兒,這是進入了頓悟,對他們以後的修行大有裨益。你要不也看看?”


    顧凡將《長生訣》扔給貞嫂,就那麽站在院中看著寇仲和徐子陵,實則體內正在轉化的內力飛速運轉,包含在內力之中的雜質被飛速剔除,更換成比當今之世更純粹的靈氣。


    與兩人不同,他運轉的《長生訣》線路更為複雜,可隻是在體內走了一遍,便無需他再費心神關注,內力自動運轉開來,他的身形愈發模糊起來。


    寇仲可徐子陵不知,在顧凡看透《長生訣》真意之後,便開始了更換功法,他體內經脈異於常人,非但寬闊堅韌,就連後天堵塞的現象都不曾發生半點,運轉起長生訣更是如虎添翼,若說雙龍吸收天地靈氣如兩條細線,則顧凡在周身凝聚了一道龐大旋渦!


    貞嫂三人看不清顧凡身形,便是受到靈氣扭曲折射光線。而雙龍能夠如此快速頓悟,除了顧凡精神力散溢的影響,便是因為他周身的靈氣足夠支撐《長生訣》的運轉!


    或許是顧凡吸收的太過厲害,雙龍很快便從入定之中清醒過來,兩人睜開眼睛便聞到一股惡臭,不待發作便知道自己經曆了什麽,頓時嬉笑著擁在一起又叫又跳!


    過了好一會,寇仲才臭屁的看向顧凡,“哈哈,我就說沒有我們學不會的武功!不過這秘籍到底是什麽,怎麽輕易就讓我們洗精伐髓,現在我感覺一拳能夠打死一頭牛!”


    貞嫂遠遠站在房門前,輕捂著鼻子,看向顧凡的目光裏滿是探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道啟萬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用電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用電腦並收藏道啟萬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