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江裏的浪水年年流淌,大澤中的霧氣日日蒸騰;西湖水邊依舊鶯鶯燕燕,朔北山腳仍然胡騎啾啾。
已是大魏先帝駕崩、新帝登基二十年,大魏王朝八十年的光景了。
那一年有刺客進宮行刺,大鬧皇宮,以多欺少,將措手不及且已經年老體衰的先帝困於禦書房的門前。先帝重傷之下,仍不減天下第一高手的風姿,將兩名皆是大宗師境界的高手斃於劍下,並與第三個刺客同歸於盡。傳言三賊一帝一共四名大宗師,戰鬥來的快去的也快,當現在的鎮國大將軍、當時的虎狼大將軍胡中天帶領金鱗衛趕到的時候,戰鬥已經結束了。雨中的先帝坐在一具刺客的屍體上,以劍柱地,看著紛紛跪在自己身前的將軍和金鱗衛,隻說了一句話。
“皇位傳於衍太子。朕萬世之功業,便交給衍兒了。天下,當記吾名。”
於是朝野上下,舉國戴孝。
年僅五歲的新帝在國師淩承意和將軍胡中天的簇擁之下,一身縞素,於先帝駕崩後的第三日登基上朝。與龍椅相比,新帝身形太過渺小;與金殿相較,新帝聲音尤其稚嫩。
然幾聲問責,幾道諭旨,令文武百官所有的目光,皆從位於群臣首位之上的國師少年身上拉迴了龍椅上。
眾人皆駭然。
國師之家世身份,可令其年輕的麵龐得到眾人的勉強接受,可新帝又怎麽算呢?
他甚至還隻是一個嬰孩!
這天下難道真的會有生而知之者嗎?!
朝野拜服,天下尚未顯露出蹤跡的一切蠢蠢欲動,都被國師與新帝聯手扼殺在了搖籃之中。
大魏剛剛建朝的雙丞相製度再一次被啟用,新任左相鬱騰蛟,新任右相何致遠,走馬上任,與國師三足鼎立,成為新大魏的官員三巨頭。能臣齊聚,便是一番百姓最願意看到的好風景。
賦稅逐年降低,趨於穩定。
黨派之爭越發激烈,卻逐漸走向良性。
百姓的日子過得越來越舒服,就連老天爺仿佛都在賞臉,再沒有天災出現,國庫充盈,糧倉富裕,欣欣向榮。
是以兩大外族宵小再無入侵中原的心思浮動,重新與大魏訂立條約俯首稱臣,為藩屬國,每年納貢,直至天地盡頭。
一天一天。
一年一年。
皇帝漸漸從一個稚嫩的孩童成長為了一名意氣風發的年輕英主,而朝廷百官也漸漸習慣了三位大臣的麵孔。
君臣和諧。
天下太平。
乃是千年未有之盛世了。
……
“話說那楚狂人,其時雖已得長青門門主柳青林的青睞與收徒,但尚未按照長青門曆來的規矩正式拜入長青門中,故而麵對李家,其仍是不願借勢壓人,手中鐵條橫指,愣是硬生生地接下了李家人的戰書!在大戰之前的幾日之中……”
說書人的聲音隨著故事的情節跌宕起伏,引人入勝。軒內茶客皆已被其拉入故事之中,手中茶杯不知端了多久,還沒有送入口中。
此處名為聽雨軒,原身正是神都洛陽之中的那座。傳聞聽雨軒內麵積不大,大約百十平米。雅座設於前排與兩側,配有瓜果零食茶水。若嫌不合口味也可另付銀兩,自會有小廝前來滿足要求。當中之地便是普通桌凳,四人一座,隻有茶水供應。聽雨軒內裝潢淡雅,間或植有蔥蔥青竹。兩排更漏下放有玉石金鐵,無喧嘩之時便可聽到叮咚之聲,聽雨之名便由此而來。
而此處姑蘇郡城內的聽雨軒,正是當年那座聽雨軒的原主人的後代,按照當年那座聽雨軒的形製與布局,一模一樣的將其在此處重建重開。
據說是因為如今的右相何致遠何大人極愛飲茶聽書,曾經聞得聽雨軒的大名,惜其毀於神都營建的那幾年之中,故而私命軒主後代與江南姑蘇城重建,並多有迴護宣傳,這才重現當年軒內盛景。
隨著聽雨軒的名氣越來越大,當年的神都洛陽四奇便也被重新提了出來,商人們嗅到了其中的銅臭味,於是一時間,整個大魏的天下,到處都是什麽“落星橋野棋攤”、“古佛包子鋪”。聽雨軒由於有右相大人的背景在,故而無人敢做爭搶,而當年的最後一奇“華陽峰上焚香堂”乃是先帝故址,自然也無人敢仿。
隻是處之繁盛必有奇事,引其事者必有其人。如今的這些所謂“奇地”,隻是借助了故紙堆裏的故人故事,並無新鮮的傳奇,所以隻能算是空有其殼,並無其魂。哪怕是聽雨軒這個算是最正宗的“奇地”傳承,沒了當年那位說書老爺子,依然少了很多滋味。
當年那位老爺子,可是文能話本說書,驚堂醒木;武能提刀上馬,西去殺蠻。最終老人家戰死在抵抗南蠻的戰場上,沒能將一身武藝和一身說書本領傳承下來,委實遺憾。
曾經滄海難為水,好在當今天下,聽過老爺子說書的人想來已經都去九泉之下繼續聽老爺子的金戈鐵馬了,而今人聽著現今軒內的說書先生說書,已經頗為滿足了。
“長青門最後一位門主楚狂人一生,可謂跌宕起伏。因其行事江湖氣濃,不願妥協,便得了一個‘狂人’的綽號,既是江湖人對這位豪俠的調侃,也是對他的尊敬。有無名氏做詩將其如此概括,諸位請聽:
鐵條蕩炎夏,木槍點清秋。
時來巫山夢,勢至灌江樓。
日出華山頂,風起鬆亭中。
尋劍途顛沛,驚雷鎖長虹。
家國盡翻覆,狼煙染紅楓。
孤城猶碧落,縱馬嘯西風。
迴首人不見,腸斷魂紛鳴。
酒肆添常客,破廟掩草蓬。
浮雲遮蔽日,無有天朗清。
悲乎天下間,君臣開太平。
江湖終棄我,孤塚還清明。
大夢方初醒,再見洛陽城。
故城猶安在,故人不複行。
鐵條歸劍鞘,紅塵皆洞明。
青鋒不當斬,不斬是青鋒。”
醒目拍下,說書先生看著各自位於自己客座上的茶客或聽客們,微微一笑,道:“咱們今日,講完了楚狂人灌江樓大戰李家的故事,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
而後自然便是茶客們紛紛喝倒彩、再請說書先生多說一些的戲碼。而這位說書先生明顯是見慣了這些場麵,隻是拱手作揖加微笑,並不多言語一句話。
目送聽客茶客們漸漸散去,說書先生這才輕輕舒了一口氣,伸手拿過桌邊的帕子,緩緩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
隻是餘光一瞥,卻看到了一道小小的身影鬼鬼祟祟,正準備溜出門去。
說書先生認出了這個身影,覺得有些好笑,便想要捉弄其一番,於是悄然清了清嗓子,等到那孩子就要溜出門去的一刹那,猛然喝道:“呔!哪裏來的小賊?!”
那孩子猛地一個激靈,“噌”地一下就跳了起來,結果腦袋撞上了旁邊的門框子上,頓時“哎呦哎呦”地痛唿了起來。
說書先生開懷大笑。
那孩子抱著腦袋轉過身來,也不說話,頗為幽怨地瞪著說書先生。
說書先生“噫”了一聲,迴瞪迴去:“瞪我幹嘛?你小子偷偷溜進來聽我說書不給錢,已經被我逮住多少迴了?還敢瞪我?!”
那孩子竟也不怕,大聲說:“我娘病了!家裏錢都用來給娘抓藥了!我沒錢!”
“沒錢你底氣咋還這麽足呢?!沒錢你別來聽書啊!”
“可是誰規定的聽書必須要錢啊?我小時候,我娘給我講故事哄我睡覺的時候,咋沒見給我要過錢呢?”
說書先生一時竟不知該說些什麽好,憋了半天,憋出了一句:“滾蛋!”
小孩兒呲溜就竄出了門去。
故作兇惡的說書先生神色漸漸黯然。
哪裏是母親病了,錢都用來抓藥,所以沒錢聽書?
孩子的父母早已病故了很多年了,別說聽書的錢,就是吃飯的錢,他也沒有。
說母親重病,是孩子不想讓別人可憐他,可不要給他施舍錢財。
如今他在街邊的雜耍班子裏幹些雜活,勉強度日罷了。
說書先生歎了一口氣。
人這一輩子,哪裏容易了?
……
走出了聽雨軒的孩子在街上蹦躂著,今天雜耍班子裏沒啥表演任務,所以他也沒活可幹,前幾日剩下的幾顆銅板還能讓他再吃幾頓饅頭鹹菜,所以他決定在街上多轉一會兒。
想起自己的同齡人,那些孩子最常去的地方,便是太湖水邊,於是他便腳尖兒調轉,朝那邊走了過去。
他吃苦慣了,腳底下便比一般的孩子快上很多,沒過多久,便已經看到了太湖邊上的楊柳依依。
果不其然,樹下有幾個孩子正在拿著家中父母給做的竹劍、木劍,分做幾派,玩兒著那男孩子中極為流行的“江湖遊戲”,劈裏啪啦來迴正打得熱鬧。
孩子遠遠看著,眼饞的要命,卻苦於兩手空空,沒有合適的“兵刃”傍身,便沒有資格,更沒有臉麵加入其中了。
頓時,來時興奮的心情消失了一幹二淨。
不能玩兒就不能玩兒吧,有什麽了不起的,小爺我自己找些樂子!
於是他撅起嘴,環顧四周。
這一看不要緊。
他看到了驚人的一幕!
一個身穿破爛衣衫的中年男子,正在準備將一根鐵條,投入湖水之中!
孩子睚眥欲裂!
一邊向那邊衝一邊大聲喊道:“呔!兀那姓許的!停下你的行為!”
喊完了,他也已經跑到了那身穿破爛衣衫的中年男子身邊。
他也不顧中年男子目瞪口呆,一把奪過那鐵條,雙手叉腰,怒目圓睜,大聲說道:“姓許的!你幹什麽糟蹋你吃飯的家夥!”
原來這個被這個孩子稱為“姓許的”的中年男人,也是同一個雜耍班子裏的,隻不過與這孩子的打雜不同,人家可是正兒八經的正式演員,最擅長的,就是吞劍!
他手裏那根差一點兒就要扔進太湖水中的鐵條,就是他經常吞的家夥!
所以孩子才會如此驚怒,大聲質問。
迴過神來的中年人撓了撓頭,說:“我尋思我幹啥也跟你小子沒關係啊?咋滴?看上老子這把劍了?想要給錢!”
“屁!你這頂多算是個破鐵條!什麽狗屁的劍!”孩子有些惱火,說:“幹什麽想不開了?鐵條都扔了,過一會兒是不是自己也得跳下去了?”
中年人笑了笑,說:“你想什麽呢?就盼著我死啊?”
頓了頓,他接著說:“在這麽個地方待煩了,打算換個地方去瞧瞧。另外,一天天吞劍我都消化不良了,所以打算換個營生。”
“換個什麽營生?你除了會吞劍你還會幹啥?”
“行俠仗義!”
“我呸!”
孩子往地上啐了一口,然後又瞪了一眼還是嬉皮笑臉的中年人,稍微放緩了點語氣,說:“決定了?跟咱們老板說過了?”
中年人點了點頭。
孩子咬了咬嘴唇,猶豫了一會兒,說:“那……反正你這鐵條都不用了,與其扔了,不如……送我吧?留個紀念?”
中年人瞪大了眼睛:“想啥呢?人家小孩兒拿的都是木劍,你要是拿我這個鐵……那我這把劍!去跟人家打架玩兒,恐怕是要出人命呦!”
“你想什麽呢!”小孩兒惱火道:“整個班子裏老子就跟你最熟,你又要走了,你還不讓老子留個念想啊?!”
“真的?”
“廢什麽話!”
中年人笑了。
“那這樣吧,”他說:“我這劍,是我師父傳給我的,所以我就算把它扔了,我也不能隨便把它送人。你想要這個劍,唯一的辦法,可能就是……”
“拜你為師?”孩子哼了一聲,說:“咋,你想讓我這輩子跟你一樣,吞一輩子劍啊?”
中年男子微微一笑,伸手從孩子手中拿過鐵條,輕輕一揮。
一塊兒石頭悄然斷為兩截。
他再次看向孩子,笑著問道:“咋樣?跟我走不?”
孩子瞪大了雙眼,喃喃道:“還真是可以去行俠仗義啊……”
……
看著孩子蹦著跳著跑去收拾東西的背影,中年人笑著收迴了視線,重新躺迴一塊兒可以躺下整個成年人的石頭上,將眼睛看向了天空之中。
碧藍清澈,長空如洗。
他喃喃道:“師父,其實江湖,還是那個江湖。”
(全書完)
已是大魏先帝駕崩、新帝登基二十年,大魏王朝八十年的光景了。
那一年有刺客進宮行刺,大鬧皇宮,以多欺少,將措手不及且已經年老體衰的先帝困於禦書房的門前。先帝重傷之下,仍不減天下第一高手的風姿,將兩名皆是大宗師境界的高手斃於劍下,並與第三個刺客同歸於盡。傳言三賊一帝一共四名大宗師,戰鬥來的快去的也快,當現在的鎮國大將軍、當時的虎狼大將軍胡中天帶領金鱗衛趕到的時候,戰鬥已經結束了。雨中的先帝坐在一具刺客的屍體上,以劍柱地,看著紛紛跪在自己身前的將軍和金鱗衛,隻說了一句話。
“皇位傳於衍太子。朕萬世之功業,便交給衍兒了。天下,當記吾名。”
於是朝野上下,舉國戴孝。
年僅五歲的新帝在國師淩承意和將軍胡中天的簇擁之下,一身縞素,於先帝駕崩後的第三日登基上朝。與龍椅相比,新帝身形太過渺小;與金殿相較,新帝聲音尤其稚嫩。
然幾聲問責,幾道諭旨,令文武百官所有的目光,皆從位於群臣首位之上的國師少年身上拉迴了龍椅上。
眾人皆駭然。
國師之家世身份,可令其年輕的麵龐得到眾人的勉強接受,可新帝又怎麽算呢?
他甚至還隻是一個嬰孩!
這天下難道真的會有生而知之者嗎?!
朝野拜服,天下尚未顯露出蹤跡的一切蠢蠢欲動,都被國師與新帝聯手扼殺在了搖籃之中。
大魏剛剛建朝的雙丞相製度再一次被啟用,新任左相鬱騰蛟,新任右相何致遠,走馬上任,與國師三足鼎立,成為新大魏的官員三巨頭。能臣齊聚,便是一番百姓最願意看到的好風景。
賦稅逐年降低,趨於穩定。
黨派之爭越發激烈,卻逐漸走向良性。
百姓的日子過得越來越舒服,就連老天爺仿佛都在賞臉,再沒有天災出現,國庫充盈,糧倉富裕,欣欣向榮。
是以兩大外族宵小再無入侵中原的心思浮動,重新與大魏訂立條約俯首稱臣,為藩屬國,每年納貢,直至天地盡頭。
一天一天。
一年一年。
皇帝漸漸從一個稚嫩的孩童成長為了一名意氣風發的年輕英主,而朝廷百官也漸漸習慣了三位大臣的麵孔。
君臣和諧。
天下太平。
乃是千年未有之盛世了。
……
“話說那楚狂人,其時雖已得長青門門主柳青林的青睞與收徒,但尚未按照長青門曆來的規矩正式拜入長青門中,故而麵對李家,其仍是不願借勢壓人,手中鐵條橫指,愣是硬生生地接下了李家人的戰書!在大戰之前的幾日之中……”
說書人的聲音隨著故事的情節跌宕起伏,引人入勝。軒內茶客皆已被其拉入故事之中,手中茶杯不知端了多久,還沒有送入口中。
此處名為聽雨軒,原身正是神都洛陽之中的那座。傳聞聽雨軒內麵積不大,大約百十平米。雅座設於前排與兩側,配有瓜果零食茶水。若嫌不合口味也可另付銀兩,自會有小廝前來滿足要求。當中之地便是普通桌凳,四人一座,隻有茶水供應。聽雨軒內裝潢淡雅,間或植有蔥蔥青竹。兩排更漏下放有玉石金鐵,無喧嘩之時便可聽到叮咚之聲,聽雨之名便由此而來。
而此處姑蘇郡城內的聽雨軒,正是當年那座聽雨軒的原主人的後代,按照當年那座聽雨軒的形製與布局,一模一樣的將其在此處重建重開。
據說是因為如今的右相何致遠何大人極愛飲茶聽書,曾經聞得聽雨軒的大名,惜其毀於神都營建的那幾年之中,故而私命軒主後代與江南姑蘇城重建,並多有迴護宣傳,這才重現當年軒內盛景。
隨著聽雨軒的名氣越來越大,當年的神都洛陽四奇便也被重新提了出來,商人們嗅到了其中的銅臭味,於是一時間,整個大魏的天下,到處都是什麽“落星橋野棋攤”、“古佛包子鋪”。聽雨軒由於有右相大人的背景在,故而無人敢做爭搶,而當年的最後一奇“華陽峰上焚香堂”乃是先帝故址,自然也無人敢仿。
隻是處之繁盛必有奇事,引其事者必有其人。如今的這些所謂“奇地”,隻是借助了故紙堆裏的故人故事,並無新鮮的傳奇,所以隻能算是空有其殼,並無其魂。哪怕是聽雨軒這個算是最正宗的“奇地”傳承,沒了當年那位說書老爺子,依然少了很多滋味。
當年那位老爺子,可是文能話本說書,驚堂醒木;武能提刀上馬,西去殺蠻。最終老人家戰死在抵抗南蠻的戰場上,沒能將一身武藝和一身說書本領傳承下來,委實遺憾。
曾經滄海難為水,好在當今天下,聽過老爺子說書的人想來已經都去九泉之下繼續聽老爺子的金戈鐵馬了,而今人聽著現今軒內的說書先生說書,已經頗為滿足了。
“長青門最後一位門主楚狂人一生,可謂跌宕起伏。因其行事江湖氣濃,不願妥協,便得了一個‘狂人’的綽號,既是江湖人對這位豪俠的調侃,也是對他的尊敬。有無名氏做詩將其如此概括,諸位請聽:
鐵條蕩炎夏,木槍點清秋。
時來巫山夢,勢至灌江樓。
日出華山頂,風起鬆亭中。
尋劍途顛沛,驚雷鎖長虹。
家國盡翻覆,狼煙染紅楓。
孤城猶碧落,縱馬嘯西風。
迴首人不見,腸斷魂紛鳴。
酒肆添常客,破廟掩草蓬。
浮雲遮蔽日,無有天朗清。
悲乎天下間,君臣開太平。
江湖終棄我,孤塚還清明。
大夢方初醒,再見洛陽城。
故城猶安在,故人不複行。
鐵條歸劍鞘,紅塵皆洞明。
青鋒不當斬,不斬是青鋒。”
醒目拍下,說書先生看著各自位於自己客座上的茶客或聽客們,微微一笑,道:“咱們今日,講完了楚狂人灌江樓大戰李家的故事,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
而後自然便是茶客們紛紛喝倒彩、再請說書先生多說一些的戲碼。而這位說書先生明顯是見慣了這些場麵,隻是拱手作揖加微笑,並不多言語一句話。
目送聽客茶客們漸漸散去,說書先生這才輕輕舒了一口氣,伸手拿過桌邊的帕子,緩緩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
隻是餘光一瞥,卻看到了一道小小的身影鬼鬼祟祟,正準備溜出門去。
說書先生認出了這個身影,覺得有些好笑,便想要捉弄其一番,於是悄然清了清嗓子,等到那孩子就要溜出門去的一刹那,猛然喝道:“呔!哪裏來的小賊?!”
那孩子猛地一個激靈,“噌”地一下就跳了起來,結果腦袋撞上了旁邊的門框子上,頓時“哎呦哎呦”地痛唿了起來。
說書先生開懷大笑。
那孩子抱著腦袋轉過身來,也不說話,頗為幽怨地瞪著說書先生。
說書先生“噫”了一聲,迴瞪迴去:“瞪我幹嘛?你小子偷偷溜進來聽我說書不給錢,已經被我逮住多少迴了?還敢瞪我?!”
那孩子竟也不怕,大聲說:“我娘病了!家裏錢都用來給娘抓藥了!我沒錢!”
“沒錢你底氣咋還這麽足呢?!沒錢你別來聽書啊!”
“可是誰規定的聽書必須要錢啊?我小時候,我娘給我講故事哄我睡覺的時候,咋沒見給我要過錢呢?”
說書先生一時竟不知該說些什麽好,憋了半天,憋出了一句:“滾蛋!”
小孩兒呲溜就竄出了門去。
故作兇惡的說書先生神色漸漸黯然。
哪裏是母親病了,錢都用來抓藥,所以沒錢聽書?
孩子的父母早已病故了很多年了,別說聽書的錢,就是吃飯的錢,他也沒有。
說母親重病,是孩子不想讓別人可憐他,可不要給他施舍錢財。
如今他在街邊的雜耍班子裏幹些雜活,勉強度日罷了。
說書先生歎了一口氣。
人這一輩子,哪裏容易了?
……
走出了聽雨軒的孩子在街上蹦躂著,今天雜耍班子裏沒啥表演任務,所以他也沒活可幹,前幾日剩下的幾顆銅板還能讓他再吃幾頓饅頭鹹菜,所以他決定在街上多轉一會兒。
想起自己的同齡人,那些孩子最常去的地方,便是太湖水邊,於是他便腳尖兒調轉,朝那邊走了過去。
他吃苦慣了,腳底下便比一般的孩子快上很多,沒過多久,便已經看到了太湖邊上的楊柳依依。
果不其然,樹下有幾個孩子正在拿著家中父母給做的竹劍、木劍,分做幾派,玩兒著那男孩子中極為流行的“江湖遊戲”,劈裏啪啦來迴正打得熱鬧。
孩子遠遠看著,眼饞的要命,卻苦於兩手空空,沒有合適的“兵刃”傍身,便沒有資格,更沒有臉麵加入其中了。
頓時,來時興奮的心情消失了一幹二淨。
不能玩兒就不能玩兒吧,有什麽了不起的,小爺我自己找些樂子!
於是他撅起嘴,環顧四周。
這一看不要緊。
他看到了驚人的一幕!
一個身穿破爛衣衫的中年男子,正在準備將一根鐵條,投入湖水之中!
孩子睚眥欲裂!
一邊向那邊衝一邊大聲喊道:“呔!兀那姓許的!停下你的行為!”
喊完了,他也已經跑到了那身穿破爛衣衫的中年男子身邊。
他也不顧中年男子目瞪口呆,一把奪過那鐵條,雙手叉腰,怒目圓睜,大聲說道:“姓許的!你幹什麽糟蹋你吃飯的家夥!”
原來這個被這個孩子稱為“姓許的”的中年男人,也是同一個雜耍班子裏的,隻不過與這孩子的打雜不同,人家可是正兒八經的正式演員,最擅長的,就是吞劍!
他手裏那根差一點兒就要扔進太湖水中的鐵條,就是他經常吞的家夥!
所以孩子才會如此驚怒,大聲質問。
迴過神來的中年人撓了撓頭,說:“我尋思我幹啥也跟你小子沒關係啊?咋滴?看上老子這把劍了?想要給錢!”
“屁!你這頂多算是個破鐵條!什麽狗屁的劍!”孩子有些惱火,說:“幹什麽想不開了?鐵條都扔了,過一會兒是不是自己也得跳下去了?”
中年人笑了笑,說:“你想什麽呢?就盼著我死啊?”
頓了頓,他接著說:“在這麽個地方待煩了,打算換個地方去瞧瞧。另外,一天天吞劍我都消化不良了,所以打算換個營生。”
“換個什麽營生?你除了會吞劍你還會幹啥?”
“行俠仗義!”
“我呸!”
孩子往地上啐了一口,然後又瞪了一眼還是嬉皮笑臉的中年人,稍微放緩了點語氣,說:“決定了?跟咱們老板說過了?”
中年人點了點頭。
孩子咬了咬嘴唇,猶豫了一會兒,說:“那……反正你這鐵條都不用了,與其扔了,不如……送我吧?留個紀念?”
中年人瞪大了眼睛:“想啥呢?人家小孩兒拿的都是木劍,你要是拿我這個鐵……那我這把劍!去跟人家打架玩兒,恐怕是要出人命呦!”
“你想什麽呢!”小孩兒惱火道:“整個班子裏老子就跟你最熟,你又要走了,你還不讓老子留個念想啊?!”
“真的?”
“廢什麽話!”
中年人笑了。
“那這樣吧,”他說:“我這劍,是我師父傳給我的,所以我就算把它扔了,我也不能隨便把它送人。你想要這個劍,唯一的辦法,可能就是……”
“拜你為師?”孩子哼了一聲,說:“咋,你想讓我這輩子跟你一樣,吞一輩子劍啊?”
中年男子微微一笑,伸手從孩子手中拿過鐵條,輕輕一揮。
一塊兒石頭悄然斷為兩截。
他再次看向孩子,笑著問道:“咋樣?跟我走不?”
孩子瞪大了雙眼,喃喃道:“還真是可以去行俠仗義啊……”
……
看著孩子蹦著跳著跑去收拾東西的背影,中年人笑著收迴了視線,重新躺迴一塊兒可以躺下整個成年人的石頭上,將眼睛看向了天空之中。
碧藍清澈,長空如洗。
他喃喃道:“師父,其實江湖,還是那個江湖。”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