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雲都不知道,欽差大人是何時離開的。
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鳳陽府名利場上所有的大人們,都很避諱去談掃黑除惡的事情,整個名利場上有股異乎尋常的平靜。
在欽差大人來鳳陽府的那幾天,唐明雲聽到的很多傳言,都是在說範明的。
有的傳言說,朝廷裏的某位位高權重的大人,對範明之舉十分惱火,他甚至當眾發話,說一定要好好調查此事,一經發現有問題的地方,嚴加查處絕不輕饒。
可是騎欽差大人離開後,大家對掃黑除惡一事避而不談,仿佛此事就像沒有發生過一樣。
有關對範明職務審查的傳言,也都消失的一幹二淨。
唐明雲在看鳳陽府裏的那些大人們,全部都是如往常一樣,一臉平靜,該幹什麽就幹什麽,好像什麽事都沒發生過。
更令唐明雲感到不解的是,有傳聞說,這個欽差大人是範明自己從京城請來的。
對於這種不過大腦的傳聞,唐明雲聽到以後,差點沒笑出聲來。
傳這種話的人,該不會是個傻子吧?
範明在鳳陽府內大興掃黑除惡,已經是把自己推向了仕途的風口浪尖。
加之掃黑除惡,並沒有達到他們預想的效果。
所以範明在這段日子裏,一度處於政治生涯最艱難最緊要的關頭。
就在這個時刻,朝廷派來的欽差大人,令他在鳳陽府的名利場上處處掣肘,十分狼狽。
他怎麽可能會無事生非的,請欽差大人來給自己添亂。
這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沒事兒找事兒嗎?
這種百害而無一利的事,範明是絕對不會做的。
範明的情緒,似乎從來都沒有任何變化。
他和往常一樣,每天晨練之後,去鳳陽府巡撫衙門自己的書房批閱折子,依舊埋頭於繁忙的公務之中。
最心急的人,反倒成了唐明雲。
他好像被鳳陽府名利場給遺忘了一般。
既然掃黑除惡行動已然結束,唐明雲就應該把之前,給他配的那輛馬車還迴去,重新迴到範明的身邊,當他的貼身幕僚。
可是範明對此並未開口,宋智還是和往常那樣,終日在範明的身邊忙前忙後,並且一直占用著原本,並不屬於他的那個房間。
唐明雲雖然在巡撫衙門裏經常見到張濤,但張濤對他也隻是禮貌性的點點頭,算不上是敬而遠之,但多餘的一句話都不想跟他說。
有一次,唐明雲在巡撫衙門裏碰到了高總兵。
高總兵似乎對他,也沒有了往日的熱情。
唐明雲也沒必要熱臉貼冷屁股,隻是對高總兵說,抽時間把那輛馬車還迴去。
可是高雷卻告訴唐明雲,他是鳳陽府掃黑除惡領導小組的聯絡員,在巡撫衙門沒有改變這個任命之前,那架馬車是專門分配給聯絡員用的。
既然唐明雲還是這個聯絡員,這輛馬車高雷就無權收迴。
高雷不收迴那一輛馬車,唐明雲也不能終日坐著馬車到處招搖。
他將馬車停到鳳陽府巡撫衙門的院子裏,每天還是和往常一樣,從家裏走著去衙門。
此時的唐明雲,已經是鳳陽府巡撫衙門幕府裏的幕官,之前他在和幕府裏的幾位大人分工的時候,便說過他主要負責,範大人日常起居,以及處理公務的事情。
至於幕府裏的日常事務,全權交由宋智負責。
在正常情況下,幕府裏的大小事情,宋智都要去唐明雲的房間裏和他商量一下,或是請示他如何去做。
在之前,宋智也確實是這麽做的。
可是,漸漸的,這件事情再後來,就發生了變化。
他在做掃黑除惡領導小組的聯絡員的時候,有兩個多月的時間,經常在下轄州縣內跑來跑去,由於經常不在鳳陽府的巡撫衙門裏,幕府裏有很多需要當機立斷的事情,若事事都要請示他的話,很多公務就有可能被耽誤。
所以唐明雲便將所有的公務,全權交由宋智處理。
現如今,唐明雲迴到了巡撫衙門,宋智並沒有將幕府裏的公務交還與他,甚至此事連提都沒有提。
對此,唐明雲有些奇怪。
畢竟他是經過正事任命後的鳳陽府巡撫衙門幕府的幕官,宋智應該清楚他和自己之間的身份。
更何況,唐明雲曾經帶宋智不薄,宋智不可能總占著這個位置不給自己吧。
莫非是有人在背後,對宋智說了些什麽?
否則宋智怎麽可能若無其事的,依舊霸占著唐明雲的位子不放呢?
到底是誰在背後跟宋智說了些什麽呢?
是範明嗎?應該不會。
以唐明雲對範明的了解,他也許都記不起這些小事了吧。
更何況,幕府屬於張濤管轄。
莫非這是張濤想借助這個機會,把唐明雲剔除出去,將他一步一步地架空。
唐明雲私底下也曾找過郝瑩打聽此事,可對於此事,郝瑩也並不知情。就這樣,一來二去,唐明雲成了鳳陽府巡撫衙門,幕府裏最大的閑人。當然,他說到底也是鳳陽府巡撫衙門,幕府裏的幕官,他有權在幕府裏召開一次會議,當眾宣布從現在開始,幕府裏的所有公務,依舊由自己主管。
他完全可以把鳳陽府巡撫衙門幕府的權利,全部抓到自己手裏,那不過是自己一句話的事。
可問題是,他這樣做有意義嗎?
他沒有了鳳陽府巡撫衙門,巡撫大人貼身幕僚的這一實權,幕府幕官不過是個虛稱罷了。
搞不好這事傳出去,別人還以為你在幕府裏弄權呢。
更何況,在沒有範明支持的情況下,幕府裏除非有張濤的支持,否則你唐明雲什麽都不算。
很有可能,唐明雲費盡心機杯酒釋兵權的權利,被張濤三言兩語就能再次輕易奪走。
唐明雲在幕府的房間裏閑著蛋疼,有好幾次他都想去範明的書房裏,談一談關於自己任職的事情。
可是,每次他到了宋智的房間門口,就退縮了。
他找範明應該怎麽談?談些什麽?
莫非直接問範明,自己做的哪裏不對,惹怒了範明,讓範明從此對自己有了看法,所以不準備再次啟用他了?
亦或許是掃黑除惡的行動失敗了,範明自然不能把這次失敗的罪責安插在他自己的頭上,所以就找了一個替罪羊,這個替罪羊剛好是唐明雲。
畢竟,這一切的開端,都是唐明雲讓周素心,在邸報上寫的那篇文章所引起的。
範明將此事全部栽在他的頭上,並不算冤枉了他。
若真是如此,唐明雲還有必要去找範明談嗎?
名利場真是一個世俗的所在,以前他在範明身邊,做貼身幕僚的時候,每天唐府的禮物和拜帖不斷,一天最多的時候,有二三十人想約他吃飯。
唐明雲因為公務繁忙,不得不一一推辭。
現在倒好,唐明雲的時間有一大把,但是約他吃飯的人卻不多了。
他仔細的迴想了一下,這段時間過來約他吃飯的屈指可數。
陶陽就是約他吃飯約的最多的,此人經曆了人生起起落落,對於很多事情,他不像那些流俗於市井上的人一樣,他看的很淡。
在陶陽的眼裏,朋友就是真的朋友。
他也曾多次對唐明雲說過,他這個人身邊有很多朋友,但真正可以將心腹事說與對方聽的,並沒有幾個。
即便如此,唐明雲算是一個。
至於薛鴻和往常一樣,當他來鳳陽府巡撫衙門公幹的時候,路過會拜訪一下唐明雲。
唐明雲和薛虹之間一向如此,想起對方來了,約一頓飯,喝一頓酒。兩個人保持著不親不疏的距離,更不會因為某件事情而表現的關係密切,也不會因為某些事情而突然間變得生熟。
偶爾在一起喝個酒,所聊的話題不過是天涯海角,談古論今亦或者是風花雪月,聊一聊各自喜歡的女人,全然沒有半句正經話。
鳳陽府名利場上,在這段時間聯係過他的,也不過隻有幾個人。
粟州的郭子陽,五河縣的楊修,潁州的趙宇飛,以及除州的胡燁。
這些人中,令唐明雲印象深刻的是郭子陽。
他十分關心唐明雲此時的處境,甚至直接開口問他,要不要他和範大人說一聲,把唐明雲調來粟州?
唐明雲多謝了郭子陽的美意,但他不甘心,自己就這麽不明不白的,在名利場上跌倒了。
無論如何,他也要搞清楚,為什麽自己手中的權力,在一夜之間被稀釋了。
凡事有始有終,搞清楚這個之後,他再考慮未來的出路。
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鳳陽府名利場上所有的大人們,都很避諱去談掃黑除惡的事情,整個名利場上有股異乎尋常的平靜。
在欽差大人來鳳陽府的那幾天,唐明雲聽到的很多傳言,都是在說範明的。
有的傳言說,朝廷裏的某位位高權重的大人,對範明之舉十分惱火,他甚至當眾發話,說一定要好好調查此事,一經發現有問題的地方,嚴加查處絕不輕饒。
可是騎欽差大人離開後,大家對掃黑除惡一事避而不談,仿佛此事就像沒有發生過一樣。
有關對範明職務審查的傳言,也都消失的一幹二淨。
唐明雲在看鳳陽府裏的那些大人們,全部都是如往常一樣,一臉平靜,該幹什麽就幹什麽,好像什麽事都沒發生過。
更令唐明雲感到不解的是,有傳聞說,這個欽差大人是範明自己從京城請來的。
對於這種不過大腦的傳聞,唐明雲聽到以後,差點沒笑出聲來。
傳這種話的人,該不會是個傻子吧?
範明在鳳陽府內大興掃黑除惡,已經是把自己推向了仕途的風口浪尖。
加之掃黑除惡,並沒有達到他們預想的效果。
所以範明在這段日子裏,一度處於政治生涯最艱難最緊要的關頭。
就在這個時刻,朝廷派來的欽差大人,令他在鳳陽府的名利場上處處掣肘,十分狼狽。
他怎麽可能會無事生非的,請欽差大人來給自己添亂。
這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沒事兒找事兒嗎?
這種百害而無一利的事,範明是絕對不會做的。
範明的情緒,似乎從來都沒有任何變化。
他和往常一樣,每天晨練之後,去鳳陽府巡撫衙門自己的書房批閱折子,依舊埋頭於繁忙的公務之中。
最心急的人,反倒成了唐明雲。
他好像被鳳陽府名利場給遺忘了一般。
既然掃黑除惡行動已然結束,唐明雲就應該把之前,給他配的那輛馬車還迴去,重新迴到範明的身邊,當他的貼身幕僚。
可是範明對此並未開口,宋智還是和往常那樣,終日在範明的身邊忙前忙後,並且一直占用著原本,並不屬於他的那個房間。
唐明雲雖然在巡撫衙門裏經常見到張濤,但張濤對他也隻是禮貌性的點點頭,算不上是敬而遠之,但多餘的一句話都不想跟他說。
有一次,唐明雲在巡撫衙門裏碰到了高總兵。
高總兵似乎對他,也沒有了往日的熱情。
唐明雲也沒必要熱臉貼冷屁股,隻是對高總兵說,抽時間把那輛馬車還迴去。
可是高雷卻告訴唐明雲,他是鳳陽府掃黑除惡領導小組的聯絡員,在巡撫衙門沒有改變這個任命之前,那架馬車是專門分配給聯絡員用的。
既然唐明雲還是這個聯絡員,這輛馬車高雷就無權收迴。
高雷不收迴那一輛馬車,唐明雲也不能終日坐著馬車到處招搖。
他將馬車停到鳳陽府巡撫衙門的院子裏,每天還是和往常一樣,從家裏走著去衙門。
此時的唐明雲,已經是鳳陽府巡撫衙門幕府裏的幕官,之前他在和幕府裏的幾位大人分工的時候,便說過他主要負責,範大人日常起居,以及處理公務的事情。
至於幕府裏的日常事務,全權交由宋智負責。
在正常情況下,幕府裏的大小事情,宋智都要去唐明雲的房間裏和他商量一下,或是請示他如何去做。
在之前,宋智也確實是這麽做的。
可是,漸漸的,這件事情再後來,就發生了變化。
他在做掃黑除惡領導小組的聯絡員的時候,有兩個多月的時間,經常在下轄州縣內跑來跑去,由於經常不在鳳陽府的巡撫衙門裏,幕府裏有很多需要當機立斷的事情,若事事都要請示他的話,很多公務就有可能被耽誤。
所以唐明雲便將所有的公務,全權交由宋智處理。
現如今,唐明雲迴到了巡撫衙門,宋智並沒有將幕府裏的公務交還與他,甚至此事連提都沒有提。
對此,唐明雲有些奇怪。
畢竟他是經過正事任命後的鳳陽府巡撫衙門幕府的幕官,宋智應該清楚他和自己之間的身份。
更何況,唐明雲曾經帶宋智不薄,宋智不可能總占著這個位置不給自己吧。
莫非是有人在背後,對宋智說了些什麽?
否則宋智怎麽可能若無其事的,依舊霸占著唐明雲的位子不放呢?
到底是誰在背後跟宋智說了些什麽呢?
是範明嗎?應該不會。
以唐明雲對範明的了解,他也許都記不起這些小事了吧。
更何況,幕府屬於張濤管轄。
莫非這是張濤想借助這個機會,把唐明雲剔除出去,將他一步一步地架空。
唐明雲私底下也曾找過郝瑩打聽此事,可對於此事,郝瑩也並不知情。就這樣,一來二去,唐明雲成了鳳陽府巡撫衙門,幕府裏最大的閑人。當然,他說到底也是鳳陽府巡撫衙門,幕府裏的幕官,他有權在幕府裏召開一次會議,當眾宣布從現在開始,幕府裏的所有公務,依舊由自己主管。
他完全可以把鳳陽府巡撫衙門幕府的權利,全部抓到自己手裏,那不過是自己一句話的事。
可問題是,他這樣做有意義嗎?
他沒有了鳳陽府巡撫衙門,巡撫大人貼身幕僚的這一實權,幕府幕官不過是個虛稱罷了。
搞不好這事傳出去,別人還以為你在幕府裏弄權呢。
更何況,在沒有範明支持的情況下,幕府裏除非有張濤的支持,否則你唐明雲什麽都不算。
很有可能,唐明雲費盡心機杯酒釋兵權的權利,被張濤三言兩語就能再次輕易奪走。
唐明雲在幕府的房間裏閑著蛋疼,有好幾次他都想去範明的書房裏,談一談關於自己任職的事情。
可是,每次他到了宋智的房間門口,就退縮了。
他找範明應該怎麽談?談些什麽?
莫非直接問範明,自己做的哪裏不對,惹怒了範明,讓範明從此對自己有了看法,所以不準備再次啟用他了?
亦或許是掃黑除惡的行動失敗了,範明自然不能把這次失敗的罪責安插在他自己的頭上,所以就找了一個替罪羊,這個替罪羊剛好是唐明雲。
畢竟,這一切的開端,都是唐明雲讓周素心,在邸報上寫的那篇文章所引起的。
範明將此事全部栽在他的頭上,並不算冤枉了他。
若真是如此,唐明雲還有必要去找範明談嗎?
名利場真是一個世俗的所在,以前他在範明身邊,做貼身幕僚的時候,每天唐府的禮物和拜帖不斷,一天最多的時候,有二三十人想約他吃飯。
唐明雲因為公務繁忙,不得不一一推辭。
現在倒好,唐明雲的時間有一大把,但是約他吃飯的人卻不多了。
他仔細的迴想了一下,這段時間過來約他吃飯的屈指可數。
陶陽就是約他吃飯約的最多的,此人經曆了人生起起落落,對於很多事情,他不像那些流俗於市井上的人一樣,他看的很淡。
在陶陽的眼裏,朋友就是真的朋友。
他也曾多次對唐明雲說過,他這個人身邊有很多朋友,但真正可以將心腹事說與對方聽的,並沒有幾個。
即便如此,唐明雲算是一個。
至於薛鴻和往常一樣,當他來鳳陽府巡撫衙門公幹的時候,路過會拜訪一下唐明雲。
唐明雲和薛虹之間一向如此,想起對方來了,約一頓飯,喝一頓酒。兩個人保持著不親不疏的距離,更不會因為某件事情而表現的關係密切,也不會因為某些事情而突然間變得生熟。
偶爾在一起喝個酒,所聊的話題不過是天涯海角,談古論今亦或者是風花雪月,聊一聊各自喜歡的女人,全然沒有半句正經話。
鳳陽府名利場上,在這段時間聯係過他的,也不過隻有幾個人。
粟州的郭子陽,五河縣的楊修,潁州的趙宇飛,以及除州的胡燁。
這些人中,令唐明雲印象深刻的是郭子陽。
他十分關心唐明雲此時的處境,甚至直接開口問他,要不要他和範大人說一聲,把唐明雲調來粟州?
唐明雲多謝了郭子陽的美意,但他不甘心,自己就這麽不明不白的,在名利場上跌倒了。
無論如何,他也要搞清楚,為什麽自己手中的權力,在一夜之間被稀釋了。
凡事有始有終,搞清楚這個之後,他再考慮未來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