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黑除惡行動雖然已經暫停,但是唐明雲的官職並未恢複。
宋智依舊跟在範明的身邊,在任範明的貼身幕僚。
他現在所在的房間,正是唐明雲以前,處理公務的房間。
如此一來,唐明雲就沒有房間待了。
幸好,他在巡撫衙門的幕府,還有一個房間。
唐明雲陪著範明,在巡撫衙門裏,溜達了一圈兒。
他把範明送迴書房之後,感覺沒什麽重要的事情,就迴到了幕府的房間。
唐明雲坐在椅子上,打開雅風書院剛剛送來的邸報。
邸報上麵的文章,全部都宣傳著官兵,和百姓一起,抗擊桃花汛的文章,以及在抗洪中湧現的,各種英雄事跡。
就連邸報的角落裏,都沒有掃黑一詞。
唐明雲不禁有些好笑。
邸報的存在,就是為了報道,一些當地發生的新鮮事情。
可是,今天的邸報上,密密麻麻寫滿了舊聞,一點兒新意都沒有,完全提不起閱讀的興致。
就在這個時候,劉卓從外麵摸了進來。
他沒有敲門,腳步也走得十分輕盈。
他進門之後,伸出腦袋,朝著門外巡視了一圈,確定沒有人看到,這才小心翼翼的,把唐明雲房間的門關上。
在名利場上,房間的門的開關,也是極其有講究的。
像範明這種官職很高的大人,找人談話的內容,往往涉及一些機密,甚至是重大決策,不可以被人聽去。
所以他們房間的門,永遠是緊閉著的。
向鳳陽府巡撫衙門的同知,賀弘文這個級別的官員,平時處理公文,以及和下麵的人講話的時候,涉及到了部分核心機密。
按理來說,他們的門,應該也是緊閉著的。
可問題就在於,他們的門一旦緊閉住,便會有一種,自比頂頭上司之嫌。
更何況,也會被路過的人懷疑,他們在背後,和別人搞什麽見不得人的勾當。
所以這一級官員們的門,通常是虛掩著的。
至於下麵的大人們,他們接觸不到核心秘密,他們在衙門裏存在的意義,就是來執行上級的指示。
若是把自己房間的門關上,就有自抬身份之嫌,所以他們的門,永遠都是大敞開的。
在鳳陽府裏,巡撫大人,布政使大人,和知府大人的門,一般都是緊閉著的。
同知大人的門,都是虛掩著的。
同知大人以下的,那些大人們的房門,都是敞開著的。
在衙門裏,即便是不知道,各個房間內,所在的大人們,到底是何官職。
但是,可以從房間門的關閉狀態,大致判斷,此人官職如何。
劉卓走進唐明雲的房間,把門關上,在他看來,是自己對唐明雲的一種尊重。
可在唐明雲看來,確是一種惺惺作態。
唐明雲的眼睛,並沒有從邸報上移開,而是用眼角的餘光掃了一下。對於劉卓的做法,唐明雲是有些厭惡的。
此人在鳳陽府裏做事,無論做什麽事,都籠罩著一層神秘的麵紗。
唐明雲曾經琢磨過,此人為何如此為人處事。
最終得出一個結論,那便是,劉卓用這樣的舉動,向他人營造一種氛圍,目的就是在別人麵前展示,他在幕府裏的與眾不同,也向別人表示,他掌握著鳳陽府巡撫衙門裏更多的內幕。
而他和別人說話所涉及的內容,一定是來自最上頭的,屬於一手絕密。這就像,在社會上行走的時候,遇到了本身底氣不足的人,往往會借助某些外在的形式,來抬高自己的身份。
唐明雲見過那些財力一般的商人們,出入往往是綾羅綢緞,香車寶馬,十分高調,就怕別人不知道他有錢。
相反,真正的富商,出門在外,經常是輕車簡從,絕不張揚。
那些胸無點墨的讀書人,往往會在他人麵前,賣弄學識,暗地裏將經典,大段大段的背誦下來,然後就找機會賣弄,讓人覺得他滿腹經綸。
而真正有學識的讀書人,輕易不表達自己的看法。
在人群中,認真的聽取他人的說辭,隻有在最關鍵的時候,才吐露一兩句。
而這一兩句話,比別人絮絮叨叨的,說上百句都管用。
劉卓走到唐明雲的麵前問道:“唐大人,您什麽時候迴來的?”
唐明雲這才把眼睛,從邸報上移到劉卓的身上,說道:“劉賢弟來了,來,坐坐。”
在幕府的人,早已對劉卓改了稱唿。
畢竟,劉卓的官職也往上提了提,大家都叫他劉大人。
但是,唐明雲卻不以為然。
他是鳳陽府巡撫衙門,幕府裏的一把手。
若叫他劉大人,那未免也太給他麵子了。
在唐明雲看來,此人根本不值得自己給他麵子。
劉卓從袖中摸了一下,拿出了一柄,包裝精致的金駿眉,扔到了唐明雲的幾案上。
唐明雲知道,這是劉卓一貫以來的做派。
對待上頭,他進門之後,把門一關,然後略顯神秘的,在幾案上扔上一餅茶葉,讓人覺得,他對你十分恭敬。
對待平級,他可能會從袖中,摸出一包散茶,裝作生怕被別人看到似的,營造出一種神秘的氛圍,然後塞在你手裏,以顯示他和你不同尋常的關係。
唐明雲看了一眼那餅茶,並沒有搭理他,隻是一臉平靜地問道:“幕府最近怎麽樣?沒什麽大事兒吧?”
唐明雲是在打官腔。
很多大人在名利場上,對待下屬,都是這麽問的。
他這麽問,其實表達了自己,對對方的一種態度。
意思就是在說,我跟你無話可說,但你如果對我有什麽話,就快講。
在名利場上,總存在著一種人,無法明白上麵的大人,到底在想什麽。
上頭對他問了一句,最近怎麽樣,把他所有的話都給堵迴去了。
可能有些人還會覺得,上頭如果對我很重視的話,就應該問的詳細一點,應該坐下來,和我交交心,談談話。
如果抱著這種心理,混名利立場的話,那麽此人大概一輩子,也就是這樣了。
對於下級來說,上級隻有一個。
需要上級坐下來交心談心的人,實在是太多了,上級哪裏能顧得過來呢?
上頭能問上你一句,最近怎麽樣,已然是在給你表現的機會了。
你若自己不抓住機會表現,那隻能說明一點,你不適合這個位置,未來自然升職無望了。
劉卓說道:“還行吧。一切公務都照常運轉。”
唐明雲繼續說道:“最近,抗洪賑災是鳳陽府最大的事情。宋大人跟著範大人,我這邊還有其他的事情要處理,幕府就隻有你,和武大人把持,你要多上點兒心。”
劉卓說:“唐大人說的是。我這次來,就是專程向您匯報的。聽說朝廷派來了欽差大人,來咱們鳳陽府裏,您知道嗎?”
唐明雲問道:“欽差大人,什麽欽差大人?”
劉卓的眼睛轉了轉,走近唐明雲,低聲說道:“昨天剛到的,現在住在驛館裏。隻通知了個別的大人,說是不讓鳳陽府的官員陪著。據我所知,欽差大人從昨天晚上開始,就分別找人談話。至於談的內容是什麽,我也不太清楚,總之他們搞得神神秘秘的。”
唐明雲雖然心裏波瀾湧動,但還是盡量,讓自己的表情,顯得十分平靜,他繼續問道:“這麽神秘?那欽差大人此行,是來做什麽的呢?”劉卓說:“他們具體來做什麽,我也不知道。”
唐明雲敢確定,劉卓知道的很多,隻不過他礙於自己的身份,故意藏掖了一些。
唐明雲從劉卓那神秘,而得意的表情中確定,他此時應該在心裏哈哈大笑呢。
沒準兒,他要眼睜睜的看著自己倒大黴。
如此一來,他就可以趁機上位,成功成為鳳陽府巡撫衙門,幕府的一把手。
兩人閑聊了幾句之後,劉卓告辭離開。
離開的時候,他剛要把門關住,唐明雲說:“別關了,就敞開著吧。”過了一會兒,郝瑩走了進來。
在巡撫衙門裏,唐明雲和郝瑩雖然經常見麵,但兩人在一起閑談的功夫並不多。
尤其是上次,兩人的閑話,在巡撫衙門裏傳開後,他們在衙門裏見麵,隻會默契的點點頭。
她和劉卓一樣,也是小心翼翼的閃進門來。
郝瑩在門口,顯然是經過了一番深思熟慮,想著要不要把門關上,最後還是讓房間門敞開了。
她徑直走到唐明雲的麵前,沒等唐明雲發話,就坐了下來,問道:“是真的嗎?”
唐明雲抬起頭說道:“你來了呀,什麽是真的嗎?”
郝瑩說:“外麵都傳開了。說是朝廷派來了欽差大人,來對範大人進行職務審查。”
對於郝瑩所說的這件事,唐明雲並沒有感到意外。
名立場本來就是一個,聽風就是雨的地方。
唐明雲繼續問道:“你還聽說了些什麽?”
郝瑩說道:“下麵都傳遍了,說是有人,給朝廷遞了折子,上麵說了一大通範大人的壞話。朝廷就派欽差大人下來,審查此事。”
唐明雲說:“寫檢舉折子,總得有個由頭吧。”
郝瑩繼續說道:“還需要由頭嗎?這不明擺著嗎?說是範大人為了,在名利場上排除異己,把自己的人安插進來,沒事兒找事兒,耗費人力,物力在鳳陽府巡撫衙門裏,搞什麽掃黑除惡。其實就是為了借機,把和自己政見不同的大人們,全部都搞下去。”
郝瑩說完之後,唐明雲不禁一愣。
名利場上的這些事情,表麵上看,都有一個極其冠冕堂皇的理由。
比如這次掃黑除惡,表麵上打的是,讓老百姓安居樂業的旗號,但實質上,都是為了權力平衡。
宋智依舊跟在範明的身邊,在任範明的貼身幕僚。
他現在所在的房間,正是唐明雲以前,處理公務的房間。
如此一來,唐明雲就沒有房間待了。
幸好,他在巡撫衙門的幕府,還有一個房間。
唐明雲陪著範明,在巡撫衙門裏,溜達了一圈兒。
他把範明送迴書房之後,感覺沒什麽重要的事情,就迴到了幕府的房間。
唐明雲坐在椅子上,打開雅風書院剛剛送來的邸報。
邸報上麵的文章,全部都宣傳著官兵,和百姓一起,抗擊桃花汛的文章,以及在抗洪中湧現的,各種英雄事跡。
就連邸報的角落裏,都沒有掃黑一詞。
唐明雲不禁有些好笑。
邸報的存在,就是為了報道,一些當地發生的新鮮事情。
可是,今天的邸報上,密密麻麻寫滿了舊聞,一點兒新意都沒有,完全提不起閱讀的興致。
就在這個時候,劉卓從外麵摸了進來。
他沒有敲門,腳步也走得十分輕盈。
他進門之後,伸出腦袋,朝著門外巡視了一圈,確定沒有人看到,這才小心翼翼的,把唐明雲房間的門關上。
在名利場上,房間的門的開關,也是極其有講究的。
像範明這種官職很高的大人,找人談話的內容,往往涉及一些機密,甚至是重大決策,不可以被人聽去。
所以他們房間的門,永遠是緊閉著的。
向鳳陽府巡撫衙門的同知,賀弘文這個級別的官員,平時處理公文,以及和下麵的人講話的時候,涉及到了部分核心機密。
按理來說,他們的門,應該也是緊閉著的。
可問題就在於,他們的門一旦緊閉住,便會有一種,自比頂頭上司之嫌。
更何況,也會被路過的人懷疑,他們在背後,和別人搞什麽見不得人的勾當。
所以這一級官員們的門,通常是虛掩著的。
至於下麵的大人們,他們接觸不到核心秘密,他們在衙門裏存在的意義,就是來執行上級的指示。
若是把自己房間的門關上,就有自抬身份之嫌,所以他們的門,永遠都是大敞開的。
在鳳陽府裏,巡撫大人,布政使大人,和知府大人的門,一般都是緊閉著的。
同知大人的門,都是虛掩著的。
同知大人以下的,那些大人們的房門,都是敞開著的。
在衙門裏,即便是不知道,各個房間內,所在的大人們,到底是何官職。
但是,可以從房間門的關閉狀態,大致判斷,此人官職如何。
劉卓走進唐明雲的房間,把門關上,在他看來,是自己對唐明雲的一種尊重。
可在唐明雲看來,確是一種惺惺作態。
唐明雲的眼睛,並沒有從邸報上移開,而是用眼角的餘光掃了一下。對於劉卓的做法,唐明雲是有些厭惡的。
此人在鳳陽府裏做事,無論做什麽事,都籠罩著一層神秘的麵紗。
唐明雲曾經琢磨過,此人為何如此為人處事。
最終得出一個結論,那便是,劉卓用這樣的舉動,向他人營造一種氛圍,目的就是在別人麵前展示,他在幕府裏的與眾不同,也向別人表示,他掌握著鳳陽府巡撫衙門裏更多的內幕。
而他和別人說話所涉及的內容,一定是來自最上頭的,屬於一手絕密。這就像,在社會上行走的時候,遇到了本身底氣不足的人,往往會借助某些外在的形式,來抬高自己的身份。
唐明雲見過那些財力一般的商人們,出入往往是綾羅綢緞,香車寶馬,十分高調,就怕別人不知道他有錢。
相反,真正的富商,出門在外,經常是輕車簡從,絕不張揚。
那些胸無點墨的讀書人,往往會在他人麵前,賣弄學識,暗地裏將經典,大段大段的背誦下來,然後就找機會賣弄,讓人覺得他滿腹經綸。
而真正有學識的讀書人,輕易不表達自己的看法。
在人群中,認真的聽取他人的說辭,隻有在最關鍵的時候,才吐露一兩句。
而這一兩句話,比別人絮絮叨叨的,說上百句都管用。
劉卓走到唐明雲的麵前問道:“唐大人,您什麽時候迴來的?”
唐明雲這才把眼睛,從邸報上移到劉卓的身上,說道:“劉賢弟來了,來,坐坐。”
在幕府的人,早已對劉卓改了稱唿。
畢竟,劉卓的官職也往上提了提,大家都叫他劉大人。
但是,唐明雲卻不以為然。
他是鳳陽府巡撫衙門,幕府裏的一把手。
若叫他劉大人,那未免也太給他麵子了。
在唐明雲看來,此人根本不值得自己給他麵子。
劉卓從袖中摸了一下,拿出了一柄,包裝精致的金駿眉,扔到了唐明雲的幾案上。
唐明雲知道,這是劉卓一貫以來的做派。
對待上頭,他進門之後,把門一關,然後略顯神秘的,在幾案上扔上一餅茶葉,讓人覺得,他對你十分恭敬。
對待平級,他可能會從袖中,摸出一包散茶,裝作生怕被別人看到似的,營造出一種神秘的氛圍,然後塞在你手裏,以顯示他和你不同尋常的關係。
唐明雲看了一眼那餅茶,並沒有搭理他,隻是一臉平靜地問道:“幕府最近怎麽樣?沒什麽大事兒吧?”
唐明雲是在打官腔。
很多大人在名利場上,對待下屬,都是這麽問的。
他這麽問,其實表達了自己,對對方的一種態度。
意思就是在說,我跟你無話可說,但你如果對我有什麽話,就快講。
在名利場上,總存在著一種人,無法明白上麵的大人,到底在想什麽。
上頭對他問了一句,最近怎麽樣,把他所有的話都給堵迴去了。
可能有些人還會覺得,上頭如果對我很重視的話,就應該問的詳細一點,應該坐下來,和我交交心,談談話。
如果抱著這種心理,混名利立場的話,那麽此人大概一輩子,也就是這樣了。
對於下級來說,上級隻有一個。
需要上級坐下來交心談心的人,實在是太多了,上級哪裏能顧得過來呢?
上頭能問上你一句,最近怎麽樣,已然是在給你表現的機會了。
你若自己不抓住機會表現,那隻能說明一點,你不適合這個位置,未來自然升職無望了。
劉卓說道:“還行吧。一切公務都照常運轉。”
唐明雲繼續說道:“最近,抗洪賑災是鳳陽府最大的事情。宋大人跟著範大人,我這邊還有其他的事情要處理,幕府就隻有你,和武大人把持,你要多上點兒心。”
劉卓說:“唐大人說的是。我這次來,就是專程向您匯報的。聽說朝廷派來了欽差大人,來咱們鳳陽府裏,您知道嗎?”
唐明雲問道:“欽差大人,什麽欽差大人?”
劉卓的眼睛轉了轉,走近唐明雲,低聲說道:“昨天剛到的,現在住在驛館裏。隻通知了個別的大人,說是不讓鳳陽府的官員陪著。據我所知,欽差大人從昨天晚上開始,就分別找人談話。至於談的內容是什麽,我也不太清楚,總之他們搞得神神秘秘的。”
唐明雲雖然心裏波瀾湧動,但還是盡量,讓自己的表情,顯得十分平靜,他繼續問道:“這麽神秘?那欽差大人此行,是來做什麽的呢?”劉卓說:“他們具體來做什麽,我也不知道。”
唐明雲敢確定,劉卓知道的很多,隻不過他礙於自己的身份,故意藏掖了一些。
唐明雲從劉卓那神秘,而得意的表情中確定,他此時應該在心裏哈哈大笑呢。
沒準兒,他要眼睜睜的看著自己倒大黴。
如此一來,他就可以趁機上位,成功成為鳳陽府巡撫衙門,幕府的一把手。
兩人閑聊了幾句之後,劉卓告辭離開。
離開的時候,他剛要把門關住,唐明雲說:“別關了,就敞開著吧。”過了一會兒,郝瑩走了進來。
在巡撫衙門裏,唐明雲和郝瑩雖然經常見麵,但兩人在一起閑談的功夫並不多。
尤其是上次,兩人的閑話,在巡撫衙門裏傳開後,他們在衙門裏見麵,隻會默契的點點頭。
她和劉卓一樣,也是小心翼翼的閃進門來。
郝瑩在門口,顯然是經過了一番深思熟慮,想著要不要把門關上,最後還是讓房間門敞開了。
她徑直走到唐明雲的麵前,沒等唐明雲發話,就坐了下來,問道:“是真的嗎?”
唐明雲抬起頭說道:“你來了呀,什麽是真的嗎?”
郝瑩說:“外麵都傳開了。說是朝廷派來了欽差大人,來對範大人進行職務審查。”
對於郝瑩所說的這件事,唐明雲並沒有感到意外。
名立場本來就是一個,聽風就是雨的地方。
唐明雲繼續問道:“你還聽說了些什麽?”
郝瑩說道:“下麵都傳遍了,說是有人,給朝廷遞了折子,上麵說了一大通範大人的壞話。朝廷就派欽差大人下來,審查此事。”
唐明雲說:“寫檢舉折子,總得有個由頭吧。”
郝瑩繼續說道:“還需要由頭嗎?這不明擺著嗎?說是範大人為了,在名利場上排除異己,把自己的人安插進來,沒事兒找事兒,耗費人力,物力在鳳陽府巡撫衙門裏,搞什麽掃黑除惡。其實就是為了借機,把和自己政見不同的大人們,全部都搞下去。”
郝瑩說完之後,唐明雲不禁一愣。
名利場上的這些事情,表麵上看,都有一個極其冠冕堂皇的理由。
比如這次掃黑除惡,表麵上打的是,讓老百姓安居樂業的旗號,但實質上,都是為了權力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