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雲說:“我老家在大山裏,出門就是山,沒辦法種地。原先靠著山上的湖水打魚,剛夠吃飽飯。


    可誰知,隨著村民越來越多,這個湖也養活不了我們了。


    村裏的人,吃了上頓沒下頓。這幾年,多虧上麵的大人們用心關照,找了一個好的領頭人,把一個窮鄉僻壤的小山村給盤活了。


    現在,我們唐莊堡村,成了五河縣裏的首富之村。


    我那些老鄉親們,打心眼兒裏感謝,朝廷裏派來的,實心為民的大人們。


    可是我們那裏,山路崎嶇,村民們一直沒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感情。


    這次郭大人他們過去,正好給了我這些鄉親們一次機會,您說他們怎麽能不熱情款待呢?”


    範明一聽,這個山路崎嶇的貧困山村,竟然變成了五河縣的首富之鄉,頓時來了興趣,問道:“你們這個唐莊堡村,是怎麽變成首富村的呢?”


    唐明雲說:“山上沒有種田的土地,山路也十分崎嶇顛簸,不會有什麽商人過來投資。若想走向富裕之路,隻有一個辦法,那便是自立自強。


    我們那個地方是山區,山上種糧食不行,但我們能搞養殖。


    所以大家,都開始爭先恐後的養鴨子。有一段兒時間,鴨子出欄的數量,實在是太多了,供大於求。


    有些村民,甚至連成本,都沒有收迴來。上頭派大人們過來,號召眾人,養鴨子。


    下麵的村民,跟著做了,卻上了當。因為此事,上下有著很深的矛盾。所以在那個時候,上頭的大人,和下麵的村民之間,關係有些緊張。”


    範明有些好奇的問道:“你剛才不是還跟我說,村民們打心眼裏,感謝這些大人們嗎?怎麽現在,又說雙方的關係,有些緊張呢?”


    唐明雲繼續說道:“上麵和下麵的關係緊張,是因為一件事沒有做好。五河縣號召各村養鴨子,各個村民都照做了。


    可是結果導致,那一年五河縣鴨子出欄數量過大,鴨子的價錢,卻壓的很低。


    別說什麽價格了,就算是賠本賣,也賣不出去。


    您是不知道,那年家家戶戶,連糧食都吃不起,隻能吃鴨子。


    一邊吃,一邊罵縣裏的大人們。”


    範明說:“是啊,這個矛盾,在大明的各個地方,都出現過。而且這是一個,令每個衙門,都很困頓的難題。”


    唐明雲說:“在我們唐莊堡村,就比較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範明問道:“那你倒說說,你們村是怎麽解決的?”


    唐明雲說:“我們村裏,有人研製出了,一種小吃,叫五河熏鴨。


    這個鴨子用果木炭,熏出來之後,金黃油亮,皮質厚潤。


    五河熏鴨兼具了現在,京城烤鴨的芳香,和南京府板鴨的鮮嫩。


    尤其是在鴨子的選擇上麵,我們村裏,首選上等的五河鴨子。將鴨子清洗好之後,先熏後鹵。鴨子一旦出爐,芳香四溢。


    毫不誇張的說,隔著一條街,都能聞到我們五河熏鴨的香味。


    我們村裏的村長,帶頭在縣裏,開了幾家賣五河熏鴨的商鋪,並同時和幾家酒樓合作。


    每天將在村裏做好的五河熏鴨,送到縣裏售賣。


    久而久之,五河熏鴨的名聲越來越大,它的美味,也征服了,粟州城裏的很多百姓。


    就這樣,五河熏鴨的店鋪,開到了蘇州城內。


    五河熏鴨從養殖,到熏製,再到銷售,需要大量的人力。


    唐莊堡的村民有很多,整個村子完全可以自給自足。就這樣,在村長的帶領下,村民們越來越有錢。


    咱們鳳陽府裏,現在也有幾家五河熏鴨,就是我們唐莊堡的村民過來開的。”


    範明點點頭說道:“這個致富經驗不錯。你讓你們唐莊堡村的村長,把他致富的經驗,給我寫上來。有時間的話,我要親自過去看看。”


    唐明雲和範明寒暄了一陣後,便告辭迴家休息了。


    在春節期間,唐明雲跟著範明,一直忙到了元宵節,範明才能抽時間,迴京城一趟。


    在範明離開鳳陽府之前,他將杜如晦的貪墨案,和趙光明的謀殺案案件,文書簽字,並讓幕府轉交給了都察院。


    說是簽字,其實範明並沒有在文書上,寫什麽內容。


    他隻是,將文書上,寫有自己名字的地方,畫了一條直線,然後引到旁邊空白處,豎著簽上自己的名諱。


    唐明雲自從做了,巡撫大人的幕僚之後,才知道,大人們簽字,十分講究。


    一些折子,講究的,自然是大人們的批複。


    領導們的批複,往往能少寫一個字,就少寫一個字。


    簡而言之,一目了然,而且很容易理解。


    知縣大人在折子上批複,往往會用朱筆,寫上同意不同意,或者爾等自裁的話。


    知州一類的大人,會在折子上,寫一個閱字。


    到了像範明,這種位高權重的大人,他們批複折子,就會暗藏玄機。


    他們連閱字都不寫,而是在折子上,標著自己名字的地方,畫一個橫線,然後引到空白處,寫上自己的名諱。


    這種批複,任何意見都看不出來。


    若是讓外人來看,一定會看的莫名其妙。


    但是懂行的人卻知道,上頭簽字,有很多講究。


    在很久之前,大人們簽字,用三種毛筆,朱筆,細筆和粗筆。


    如今,大人們批複,隻用一種毛筆了。


    若是用朱筆,幕僚每日都得為大人們,磨很多朱砂。


    這可是件麻煩的事情,不如毛筆用起來順手。


    所以,如今大人們批複公文,就隻會用毛筆。


    以前,用三種筆的時候,朱筆表示走吧,粗筆表示你看著辦。


    若是用細筆,就是暫時擱淺不辦的意思。


    如今,大人們處理的公務越來越多。


    很多大人們覺得,這三種筆換來換去,有些麻煩,就隻用一種毛筆。


    現在的規矩,也發生了變化。


    若是大人們,將自己的名諱橫著寫,便表示擱置不辦。


    若是豎著寫,意思就是,要將此事一辦到底。


    有些大人在批複公文的時候,並不僅僅,隻是畫橫杠,和寫上自己的名諱,這麽簡單。


    他們還喜歡,在公文上,寫幾個字兒。


    其中寫的最多的,便是同意二字。


    你可別小看了這同意二字。


    就這兩個字,下麵辦起來,也極有講究。


    若是在同意後麵的下方,加了一個點,說明上頭認為,此事尚未定論,可以不辦。


    若是在同意後麵的中間位置,加了一個點,那便是要等一等再辦。


    若是在同意的右上角,加一個點兒,說明要下麵的人,盡心盡力的促成此事。


    可若是在同意後麵,沒有任何標注,這問題就大了,意思是說,就算我簽了字,也沒有用。


    在過年的這幾天內,總兵高雷,數次派人,詢問唐明雲,有關鳳陽府掃黑除惡一事。


    對於此事,唐明雲始終沒有猜透,範明的心裏,到底是如何想的。


    最開始,範明對此事,表現的十分關注。


    將鳳陽府各個衙門的人,緊急召集起來,當晚進行開會部署。


    就在唐明雲認為,鳳陽府很快就要,掀起一陣,掃黑除惡的風暴的時候。


    沒想到,有關掃黑除惡的文書,交上來之後,範明竟然置若罔聞。


    唐明雲甚至覺得,範明已經把此事徹底忘記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狂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齋並收藏大明狂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