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元想到這裏之後,就推測有沒有一種可能,讓所有都察院的大人,聽到杜如晦的掙紮和慘叫後,依舊睡得死氣沉沉。
這種可能,自然是存在的。
那就是,讓別院裏的所有人,都服用蒙漢藥。
為此,趙元第二次去了,徐州府的巡撫衙門。
他讓衙門裏的仵作,對杜如晦開膛破肚。
並當著他的麵,檢查杜如晦的肚子裏,前一天晚上吃的東西。
仵作照做了。
趙元的要求非常明確,她隻需要仵作檢查杜如晦的肚子裏,是否有蒙汗藥的成分。
仵作當場檢查之後,立刻就得出了結論。
杜如晦的胃裏,確實有蒙漢藥。
這對趙元來說,無疑是一個突破性的震驚的消息。
趙元立刻寫信,讓侍衛八百裏加急,將此事報告給宋廉。
同時,他在信中寫明了自己的建議。
趙元打算,將有關杜如晦調查小組的大人們,進行隔離審查。
趙元雖然從鳳陽府都察院帶了幾個人手,但他們都是都察院的人,趙元也搞不清楚,這些人是否可以信得過。
所以,趙元在給宋廉的信中提出,他這邊,由他和他帶來的都察院的大人們,繼續留在徐州府進行善後,做出一副杜如晦此案是自殺的假象。
另一邊,告訴有關杜如晦調查小組的人,工作已經結束,讓他們撤迴鳳陽府都察院去。
等到他們一到鳳陽府,再由宋廉帶人,將調查小組進行隔離審查。
調查小組的大人們撤離之後,趙元對審查杜如晦所在的郊外別院裏的每一個地方,進行了極其細致的搜查。
他將裏麵所有東西,全部收集起來,並裝在袋子裏。
趙元在別院裏收集的東西,是任何人都想象不到的。
包括茅廁裏的糞便,各位大人們用過的餐具,和每個房間裏未打掃清理的垃圾,甚至連線頭,他都撿起來,標注地點,然後收集迴去。
總之,隻要在審查杜如晦的郊外別院裏,看到的目之所及的東西,他能帶走的都帶走了。
一天之後,調查小組的各位大人們,星夜兼程,抵達鳳陽府城外時候,都察院並沒有讓他們迴衙門裏,也沒有讓他們迴家,而是全部帶到了,鳳陽府郊外的一座宅子裏。
這座宅子,是都察院臨時向鳳陽府巡撫衙門裏批的。
在那裏,提前安排好的鳳陽府都察院和巡撫衙門的侍衛,早已在門外等候。
調查小組的大人們,剛剛下了馬車,便被告知,杜如晦的自殺案,有了新的疑點,目前難以排除他殺的嫌疑。
鳳陽府都察院和巡撫衙門已聯合在一起,正式介入此案。
在沒有特許的情況下,調查小組的各位大人,不得擅自離開這間別院,不得與外界有任何聯係,也不得互相交頭接耳,談論此案。
所有人的行李,均交由巡撫衙門的侍衛們,統一檢查。
並且每位大人的房間,都已經準備好,一切生活所需的日常用品,以及換洗衣物。
所有大人迴到房間後,在巡撫衙門侍衛的監督下,當場換下所有衣服,交給侍衛。
鳳陽府的都察院和巡撫衙門,之所以如此興師動眾,隻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為了找到調查小組的某位大人,使用蒙汗藥的證據。
距離這個時候,杜如晦已經死了四天了。
在這四天的時間裏,足可以做很多事情,來將這些痕跡清理掉。
所以趙元對此,並沒有一點兒把握。
不過,就算找不到也沒關係。
若殺人兇手,真的在這些大人中的話,那麽現在對他們的調查,無疑是給他一種精神上的壓力。
如此監禁,也是為了讓他明白,鳳陽府督查院衙門裏,已經開始懷疑杜如晦的死因,並重新審理調查。
這些都察院的大人們,個頂個的聰明。
他們知道,上麵兒不可能沒來由的對此案產生懷疑。
他們一定是從哪裏,發現了某些證據,然後才大動幹戈。
從刑偵的角度來看,隻要這個案子是你做的,就一定會留下證據。
關鍵在於,這證據會不會被發現。
麵對如此嚴密的調查和封鎖,若是殺人兇手,還可以穩如泰山,從容不迫,在現實生活中,是絕不可能的。
就算是幾進宮的犯人,在麵對刑訊調查的時候,也不可能像沒事兒的人一樣。
畢竟,心裏的起伏,會引起一係列身體的反應。
這是宋廉和趙元多年辦案,總結的結論。
在犯罪殺人兇手,沒有動手之前,他可以自我安慰,說是此項計劃在腦海裏演示的天衣無縫,一定不會被人瞧出破綻的。
若是作案之後,就不會有這種心裏安慰了。
就算是犯罪殺人兇手,真的把現場做的天衣無縫,也把身上處理得十分幹淨,毫無痕跡。
但他內心的痕跡,是永遠都無法被處理掉的。
都察院一旦介入,調查殺人兇手心裏的痕跡,就會與日俱增。
趙元這麽做,同時也是在和殺人兇手,打一場持久的心理戰。
事實證明,趙元這麽做,收獲頗豐。
杜如晦死亡之後,調查小組的日常公務被打亂。
甚至可以說,他們的一些工作,也因此停頓了下來。
當然,這些停頓的工作,是一些日常瑣事。
可恰恰就是,這些微不足道的日常瑣事,為趙元偵破此案,提供了關鍵性的證據。
比如,調查小組住的每一個院落裏,都有一個公用的茅廁。
調查小組,負責日常生活的那路人馬,安排了專人,來打掃衛生。
而打掃衛生的這個人,有一項每日必做的任務,那便是清理茅廁竹簍裏的便紙,還要每日清掃茅廁。
杜如晦上吊身亡之後,大家都感覺到,調查小組在這座別院裏,住不了幾天。
這種後勤之類的事情,也就做的不用那麽仔細了。
所以竹簍裏的廁紙,就再也沒有清理過。
而茅廁,就更沒有人前去打掃。
偶爾有時候,後勤人員用一桶水簡單衝一下地麵。
有時候衝的不徹底,就會有糞便的殘留。
下次有人,來如廁的時候,新的糞便,會粘在殘留物上。
最後越粘越多,隨手一衝,肯定是衝不掉了。
所以趙元在搜集證據的時候,在茅坑的周邊,收集到了多日未曾清理的便紙。
以及殘留在,茅坑附近的糞便。
這種可能,自然是存在的。
那就是,讓別院裏的所有人,都服用蒙漢藥。
為此,趙元第二次去了,徐州府的巡撫衙門。
他讓衙門裏的仵作,對杜如晦開膛破肚。
並當著他的麵,檢查杜如晦的肚子裏,前一天晚上吃的東西。
仵作照做了。
趙元的要求非常明確,她隻需要仵作檢查杜如晦的肚子裏,是否有蒙汗藥的成分。
仵作當場檢查之後,立刻就得出了結論。
杜如晦的胃裏,確實有蒙漢藥。
這對趙元來說,無疑是一個突破性的震驚的消息。
趙元立刻寫信,讓侍衛八百裏加急,將此事報告給宋廉。
同時,他在信中寫明了自己的建議。
趙元打算,將有關杜如晦調查小組的大人們,進行隔離審查。
趙元雖然從鳳陽府都察院帶了幾個人手,但他們都是都察院的人,趙元也搞不清楚,這些人是否可以信得過。
所以,趙元在給宋廉的信中提出,他這邊,由他和他帶來的都察院的大人們,繼續留在徐州府進行善後,做出一副杜如晦此案是自殺的假象。
另一邊,告訴有關杜如晦調查小組的人,工作已經結束,讓他們撤迴鳳陽府都察院去。
等到他們一到鳳陽府,再由宋廉帶人,將調查小組進行隔離審查。
調查小組的大人們撤離之後,趙元對審查杜如晦所在的郊外別院裏的每一個地方,進行了極其細致的搜查。
他將裏麵所有東西,全部收集起來,並裝在袋子裏。
趙元在別院裏收集的東西,是任何人都想象不到的。
包括茅廁裏的糞便,各位大人們用過的餐具,和每個房間裏未打掃清理的垃圾,甚至連線頭,他都撿起來,標注地點,然後收集迴去。
總之,隻要在審查杜如晦的郊外別院裏,看到的目之所及的東西,他能帶走的都帶走了。
一天之後,調查小組的各位大人們,星夜兼程,抵達鳳陽府城外時候,都察院並沒有讓他們迴衙門裏,也沒有讓他們迴家,而是全部帶到了,鳳陽府郊外的一座宅子裏。
這座宅子,是都察院臨時向鳳陽府巡撫衙門裏批的。
在那裏,提前安排好的鳳陽府都察院和巡撫衙門的侍衛,早已在門外等候。
調查小組的大人們,剛剛下了馬車,便被告知,杜如晦的自殺案,有了新的疑點,目前難以排除他殺的嫌疑。
鳳陽府都察院和巡撫衙門已聯合在一起,正式介入此案。
在沒有特許的情況下,調查小組的各位大人,不得擅自離開這間別院,不得與外界有任何聯係,也不得互相交頭接耳,談論此案。
所有人的行李,均交由巡撫衙門的侍衛們,統一檢查。
並且每位大人的房間,都已經準備好,一切生活所需的日常用品,以及換洗衣物。
所有大人迴到房間後,在巡撫衙門侍衛的監督下,當場換下所有衣服,交給侍衛。
鳳陽府的都察院和巡撫衙門,之所以如此興師動眾,隻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為了找到調查小組的某位大人,使用蒙汗藥的證據。
距離這個時候,杜如晦已經死了四天了。
在這四天的時間裏,足可以做很多事情,來將這些痕跡清理掉。
所以趙元對此,並沒有一點兒把握。
不過,就算找不到也沒關係。
若殺人兇手,真的在這些大人中的話,那麽現在對他們的調查,無疑是給他一種精神上的壓力。
如此監禁,也是為了讓他明白,鳳陽府督查院衙門裏,已經開始懷疑杜如晦的死因,並重新審理調查。
這些都察院的大人們,個頂個的聰明。
他們知道,上麵兒不可能沒來由的對此案產生懷疑。
他們一定是從哪裏,發現了某些證據,然後才大動幹戈。
從刑偵的角度來看,隻要這個案子是你做的,就一定會留下證據。
關鍵在於,這證據會不會被發現。
麵對如此嚴密的調查和封鎖,若是殺人兇手,還可以穩如泰山,從容不迫,在現實生活中,是絕不可能的。
就算是幾進宮的犯人,在麵對刑訊調查的時候,也不可能像沒事兒的人一樣。
畢竟,心裏的起伏,會引起一係列身體的反應。
這是宋廉和趙元多年辦案,總結的結論。
在犯罪殺人兇手,沒有動手之前,他可以自我安慰,說是此項計劃在腦海裏演示的天衣無縫,一定不會被人瞧出破綻的。
若是作案之後,就不會有這種心裏安慰了。
就算是犯罪殺人兇手,真的把現場做的天衣無縫,也把身上處理得十分幹淨,毫無痕跡。
但他內心的痕跡,是永遠都無法被處理掉的。
都察院一旦介入,調查殺人兇手心裏的痕跡,就會與日俱增。
趙元這麽做,同時也是在和殺人兇手,打一場持久的心理戰。
事實證明,趙元這麽做,收獲頗豐。
杜如晦死亡之後,調查小組的日常公務被打亂。
甚至可以說,他們的一些工作,也因此停頓了下來。
當然,這些停頓的工作,是一些日常瑣事。
可恰恰就是,這些微不足道的日常瑣事,為趙元偵破此案,提供了關鍵性的證據。
比如,調查小組住的每一個院落裏,都有一個公用的茅廁。
調查小組,負責日常生活的那路人馬,安排了專人,來打掃衛生。
而打掃衛生的這個人,有一項每日必做的任務,那便是清理茅廁竹簍裏的便紙,還要每日清掃茅廁。
杜如晦上吊身亡之後,大家都感覺到,調查小組在這座別院裏,住不了幾天。
這種後勤之類的事情,也就做的不用那麽仔細了。
所以竹簍裏的廁紙,就再也沒有清理過。
而茅廁,就更沒有人前去打掃。
偶爾有時候,後勤人員用一桶水簡單衝一下地麵。
有時候衝的不徹底,就會有糞便的殘留。
下次有人,來如廁的時候,新的糞便,會粘在殘留物上。
最後越粘越多,隨手一衝,肯定是衝不掉了。
所以趙元在搜集證據的時候,在茅坑的周邊,收集到了多日未曾清理的便紙。
以及殘留在,茅坑附近的糞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