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雲和殷洪在一起,感覺渾身十分輕鬆。
便丟下了往日的拘束,露出了男兒本色。
他轉身問身邊那位姑娘,道:“不知小姐是否願意相許。”
殷洪趕忙補刀道:“唐大人,你這問題搞得我都雲裏霧裏的。你是要這位姑娘許你什麽呢?是以酒相許?還是以身相許?”
唐明雲擺擺手說道:“明雲惶恐,豈敢讓姑娘以身相許呢?這些都是殷大人的人,在下豈敢越俎代庖,橫刀奪愛?”
殷洪笑道:“唐賢弟,我這個人在別的方麵,或許有些小氣。可是在這個方麵,我要是說自己第二大方。沒有人敢稱第一。在殷某人眼裏,兄弟如手足,女人不過是衣服罷了。手足不可斷,衣服可以長新。”
唐明雲可不敢順著殷洪說的話,往下說。
殷洪的府上,確實養著一件,兄弟共用的衣服。
這種話,他自己調侃自己可以。
若是唐明雲順著往下說,搞不好會讓他有些不爽。
剛好,一大桌的美味佳肴被小二端上桌來。
殷洪滿了一杯酒,站起身。
這杯酒,他並沒有打算敬桌子上的所有人,而是專門敬唐明雲的。
唐明雲必須得喝,否則就是在殷洪的手下麵前,不給他麵子。
幸好鳳陽府的大人們,在酒局上有個眾人都知道的規矩。
盛酒的杯具不用小杯,而是用大杯。
一瓶酒可以分為四大杯,每杯也就是二兩五。
美酒裝到杯裏,在敬酒的時候酒杯相碰。
至於喝多少,完全看自己的量,沒必要一飲而盡。
殷洪是這個飯桌上,官位最大的人。
他敬過唐明雲之後,就輪到他手下的那些“吏”了。
這些人給唐明雲敬酒,都不是看在唐明雲的麵子上。
畢竟唐明雲人在鳳陽府的巡撫衙門,對他們未來的升遷和在縣衙的地位,並無太大幫助。
但是眾人礙於殷洪的臉麵,不得不在殷洪麵前,爭先恐後的表現。
對他們而言,給唐明雲敬酒,就是在給殷洪的麵子。
唐明雲對縣衙裏,提拔大人們的一大要求,略有耳聞。
那就是喝酒。
喝酒這一項,不可缺少。
唐明雲聽聞,曾有人創出喝酒“三字經”,來總結分析大明名利場上喝酒的體會。
說來也簡單,統共九個字,那就是:“喝好酒,酒好喝,好喝酒。”
這繞口令般的九個字,絕不是酒鬼的絮叨。
仔細品味,卻也算得上一等一的領悟呢。
“喝好酒”是基本原則,也是修為的門徑。
所謂“好酒”並非僅關注“酒”質好壞。
一個“好”字道出了喝酒關聯的人物、地點、時間、事件。
意味著,要與好人物、在好地方、選好時間、為好事情而喝,符合諸要素,方為“喝好酒”;
“酒好喝”是通達的境界,也是“喝好酒”的後效。
初始“喝好酒”,身體不舒服,但隨之官運漸通,付出代價也還值得。
況且隨飲酒日多,酒精耐受力逐漸增強,喝酒也就不大難受了。
更為重要的是,隨著“喝好酒”帶來不斷“進步”,往往也會“多年媳婦熬成婆”,開始主導酒場,從此這“好酒”會帶來更多其他的收獲。
是以,酒不醉人人自醉,心情自然向好,精神振奮,此時就到了“酒好喝”的境界;
“好喝酒”是涅磐的追求。
一旦領悟“酒好喝”的神韻,那身份地位自然非一般人可比。
自此之後,如若身體狀況允許,當然是常循酒道,樂此不疲的。
“喝酒”也就成了重要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內容了。
因此,當然就有了“好喝酒”的人生追求。
最後,將那三句三字經的第一個字摘出來,放到一起,就湊成了另一句三字經:“喝酒好”。
“喝酒好”是什麽呢?
就算當下大明的名利場上的人生頓悟吧。
剛剛好,給這飲酒三字經,作了個價值判斷和終極總結。
所以,喝大酒之風,才會刮遍整個大明的名利場。
唐明雲看到殷洪屬下的那些大人們,爭先恐後的給自己敬酒,不禁嚇了一跳。
他們捧起了滿滿的一杯酒,和唐明雲碰過之後,都會說一句,“唐大人,我幹了,您隨意。”
然後,幹脆利落的,仰頭就把滿滿的一大杯陳釀女兒紅,灌入口中。
唐明雲肯定不能和他們一樣,一飲而盡。
但又不想喝的太難看,所以也陪喝了一大口。
隨縣的大人們,並不計較唐明雲這麽做。
敬過唐明雲之後,他們又去一一給殷洪敬酒。
殷洪和唐明雲狀態也差不多。
他甚至還沒有唐明雲喝的多。
每個人跟他敬酒的時候,大家都是麵對一大杯酒一飲而盡。
而殷洪隻是小小的抿一口,意思了一下。
名利場上的酒局,有著各種各樣的潛規則。
下官給上差敬酒,隻能說:我幹了,您隨意。
而且無論酒量好壞,必須在上差麵前幹的。
因為上差的級別比你高,能和你隨意一點,已經是給足了你的麵子。
至於喝多喝少,倒在其次。
等到殷洪的手下挨個敬完殷洪和唐明雲之後,輪到他們之間自己喝的時候,就遠沒有剛才那麽矜持了。
大家放開酒量,使出渾身解數,真刀真槍的對著幹起來。
其中最豪爽的,就是隨縣的同知大人。
不到兩刻鍾的時間,就敬了唐明雲三次酒,還輪了一圈。
唐明雲心裏大吃一驚。
沒想到眼前這位同知的酒量,如此驚人。
看樣子,此人得一兩斤起步吧。
還好殷洪沒有帶頭挑事兒,灌自己的酒。
否則唐明雲今天恐怕無法站著,從這個包廂裏走出去了。
民間說喝酒有五個階段,一是處女階段,要嚴防死守;二是少女階段,半推半就;三是壯年階段,來者不拒;四是寡婦階段,你不找我我找你;五是老太階段,明明不行還在亂比劃。
便丟下了往日的拘束,露出了男兒本色。
他轉身問身邊那位姑娘,道:“不知小姐是否願意相許。”
殷洪趕忙補刀道:“唐大人,你這問題搞得我都雲裏霧裏的。你是要這位姑娘許你什麽呢?是以酒相許?還是以身相許?”
唐明雲擺擺手說道:“明雲惶恐,豈敢讓姑娘以身相許呢?這些都是殷大人的人,在下豈敢越俎代庖,橫刀奪愛?”
殷洪笑道:“唐賢弟,我這個人在別的方麵,或許有些小氣。可是在這個方麵,我要是說自己第二大方。沒有人敢稱第一。在殷某人眼裏,兄弟如手足,女人不過是衣服罷了。手足不可斷,衣服可以長新。”
唐明雲可不敢順著殷洪說的話,往下說。
殷洪的府上,確實養著一件,兄弟共用的衣服。
這種話,他自己調侃自己可以。
若是唐明雲順著往下說,搞不好會讓他有些不爽。
剛好,一大桌的美味佳肴被小二端上桌來。
殷洪滿了一杯酒,站起身。
這杯酒,他並沒有打算敬桌子上的所有人,而是專門敬唐明雲的。
唐明雲必須得喝,否則就是在殷洪的手下麵前,不給他麵子。
幸好鳳陽府的大人們,在酒局上有個眾人都知道的規矩。
盛酒的杯具不用小杯,而是用大杯。
一瓶酒可以分為四大杯,每杯也就是二兩五。
美酒裝到杯裏,在敬酒的時候酒杯相碰。
至於喝多少,完全看自己的量,沒必要一飲而盡。
殷洪是這個飯桌上,官位最大的人。
他敬過唐明雲之後,就輪到他手下的那些“吏”了。
這些人給唐明雲敬酒,都不是看在唐明雲的麵子上。
畢竟唐明雲人在鳳陽府的巡撫衙門,對他們未來的升遷和在縣衙的地位,並無太大幫助。
但是眾人礙於殷洪的臉麵,不得不在殷洪麵前,爭先恐後的表現。
對他們而言,給唐明雲敬酒,就是在給殷洪的麵子。
唐明雲對縣衙裏,提拔大人們的一大要求,略有耳聞。
那就是喝酒。
喝酒這一項,不可缺少。
唐明雲聽聞,曾有人創出喝酒“三字經”,來總結分析大明名利場上喝酒的體會。
說來也簡單,統共九個字,那就是:“喝好酒,酒好喝,好喝酒。”
這繞口令般的九個字,絕不是酒鬼的絮叨。
仔細品味,卻也算得上一等一的領悟呢。
“喝好酒”是基本原則,也是修為的門徑。
所謂“好酒”並非僅關注“酒”質好壞。
一個“好”字道出了喝酒關聯的人物、地點、時間、事件。
意味著,要與好人物、在好地方、選好時間、為好事情而喝,符合諸要素,方為“喝好酒”;
“酒好喝”是通達的境界,也是“喝好酒”的後效。
初始“喝好酒”,身體不舒服,但隨之官運漸通,付出代價也還值得。
況且隨飲酒日多,酒精耐受力逐漸增強,喝酒也就不大難受了。
更為重要的是,隨著“喝好酒”帶來不斷“進步”,往往也會“多年媳婦熬成婆”,開始主導酒場,從此這“好酒”會帶來更多其他的收獲。
是以,酒不醉人人自醉,心情自然向好,精神振奮,此時就到了“酒好喝”的境界;
“好喝酒”是涅磐的追求。
一旦領悟“酒好喝”的神韻,那身份地位自然非一般人可比。
自此之後,如若身體狀況允許,當然是常循酒道,樂此不疲的。
“喝酒”也就成了重要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內容了。
因此,當然就有了“好喝酒”的人生追求。
最後,將那三句三字經的第一個字摘出來,放到一起,就湊成了另一句三字經:“喝酒好”。
“喝酒好”是什麽呢?
就算當下大明的名利場上的人生頓悟吧。
剛剛好,給這飲酒三字經,作了個價值判斷和終極總結。
所以,喝大酒之風,才會刮遍整個大明的名利場。
唐明雲看到殷洪屬下的那些大人們,爭先恐後的給自己敬酒,不禁嚇了一跳。
他們捧起了滿滿的一杯酒,和唐明雲碰過之後,都會說一句,“唐大人,我幹了,您隨意。”
然後,幹脆利落的,仰頭就把滿滿的一大杯陳釀女兒紅,灌入口中。
唐明雲肯定不能和他們一樣,一飲而盡。
但又不想喝的太難看,所以也陪喝了一大口。
隨縣的大人們,並不計較唐明雲這麽做。
敬過唐明雲之後,他們又去一一給殷洪敬酒。
殷洪和唐明雲狀態也差不多。
他甚至還沒有唐明雲喝的多。
每個人跟他敬酒的時候,大家都是麵對一大杯酒一飲而盡。
而殷洪隻是小小的抿一口,意思了一下。
名利場上的酒局,有著各種各樣的潛規則。
下官給上差敬酒,隻能說:我幹了,您隨意。
而且無論酒量好壞,必須在上差麵前幹的。
因為上差的級別比你高,能和你隨意一點,已經是給足了你的麵子。
至於喝多喝少,倒在其次。
等到殷洪的手下挨個敬完殷洪和唐明雲之後,輪到他們之間自己喝的時候,就遠沒有剛才那麽矜持了。
大家放開酒量,使出渾身解數,真刀真槍的對著幹起來。
其中最豪爽的,就是隨縣的同知大人。
不到兩刻鍾的時間,就敬了唐明雲三次酒,還輪了一圈。
唐明雲心裏大吃一驚。
沒想到眼前這位同知的酒量,如此驚人。
看樣子,此人得一兩斤起步吧。
還好殷洪沒有帶頭挑事兒,灌自己的酒。
否則唐明雲今天恐怕無法站著,從這個包廂裏走出去了。
民間說喝酒有五個階段,一是處女階段,要嚴防死守;二是少女階段,半推半就;三是壯年階段,來者不拒;四是寡婦階段,你不找我我找你;五是老太階段,明明不行還在亂比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