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明手中的茶葉包裝精美,在包裝的右下角,畫著一個圓圈兒,上邊兒寫著巡撫衙門的“巡”字。
這一看就是鳳陽府,特供給巡撫衙門裏喝的茶。
一般這個級別的茶葉,也隻有巡撫大人一人可以獨享。
薛鴻接果唐明雲手中的茶葉,並且在唐明雲的麵前晃了晃。
他說道:“既如此,我就不推辭了。你呀,初涉仕途,名利場上的這些規矩,你也隻是懂個皮毛。
若是在衙門裏當差,做其他的事情。
你可能需要,上下打點好各門各路的關係。
可是,貼身幕僚一職,卻不盡然相同。
你若是能在自己這個位置上,做一個八麵玲瓏。左右逢源的人,自然不錯。
但現實真的能如此嗎?
身處此位,怎麽可能有這樣的人。
說實話,在衙門裏,你跟別人有些矛盾,這都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不過你要謹記,就算你跟所有人有矛盾。
但唯有一個人,你必須要恭恭敬敬俯首稱臣,絕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逾矩與怠慢。跟誰有矛盾,跟他也不能有矛盾。”
薛鴻說完之後,便朝著門口走去。
他走到門口,轉身朝向唐明雲,在他的麵前晃了晃手裏的茶葉。
隻有一個人,絕不能和他有矛盾。
多麽簡單的一句話。
唐明雲當即恍然大悟。
就算整個巡撫衙門的大人,都跟他唐明雲有矛盾,那又怎麽樣呢?
隻要他得到範明的完全信任,自己的位子,就會和範明的位子牢牢的綁在一起。
說的直白一點兒,他現在麵對的所有事情裏,最主要的事情,並不是張濤三番兩次的找自己麻煩。
而是他和範明之間的關係。
隻要解決好這個事情,其餘那些事情,自然不足為慮。
原來,範明剛才對他說的那些很難理解的話,重點竟然在這裏。
唐明雲細品此事,頓時覺得,他在名利場上,最多隻算一個小學生。
這名利場上的事情,說白了,就是人際關係上的事情。
唐明雲最不擅長的,就是處理這種人際關係。
否則,他也不會在雅風書院裏,鬱鬱寡歡這麽久了。
時至今日,他才明白過來。
在巡撫衙門裏,他之所以一直都搞不好,自己周圍的人際關係。
是因為他力求完美,一直想著要搞好身邊所有人的關係。
結果可想而知,所謂的人際關係,唐明雲一個都沒有搞好。
薛鴻的一席話,恰恰說明,唐明雲在處理人際關係中,經常舍本求末。
他完全可以,隻搞好最主要的一個人的人際關係。
其餘那些次要的關係,自然就搞好了。
之前在雅風書院,和王玉倫的關係是如此。
如今,在鳳陽府的巡撫衙門裏,和範明的關係,亦是如此。
唐明雲仔細琢磨,範明剛才對自己說的那番話。
其實,範明講的話,並不隻是表麵上的那層意思。
唐明雲突然品出了,那番話的話外音。
範明是在告訴他,你別擔心外麵的那些流言蜚語。
畢竟你是我的人。
換個角度想這件事情,範明是不是已經完全把唐明雲,當成了自己人?
真的如此嗎?
這麽說,唐明雲現在的位置,已經穩了。
唐明雲一陣暗喜。
清晨無端被張濤構陷的煩惱,早已蕩然無存。
此時的唐明雲,意氣風發,異常興奮。
就這樣,過了兩個多月的時間。
唐明雲和張濤的關係,並未有任何緩和。
但是,張濤對唐明雲也是無計可施。
這期間,範明從未當眾苛責過唐明雲。
也沒有言辭表明,他對唐明雲有任何意見。
他甚至在幾次會議上,公開表示,自己對唐明雲工作態度的讚許。
其實在唐明雲心底的最深處,最想感恩的人,是陶陽陶大人。
可是,陶陽對自己的知遇之恩,唐明雲不知道應該通過什麽方式去表達出來。
去陶府送點兒東西吧,可是陶陽家境殷實。
他老丈人家在鳳陽府,是數一數二的富商。
妻子手中的商鋪田產無數。
他的弟弟陶鵬,坐擁鳳陽府,最熱鬧的商業街裏麵,大多數的房產鋪麵。
據坊間傳聞,陶陽老婆名下的白銀,初步估計已經超過了五千萬兩。
在鳳陽府的名利場上,流傳著陶陽曾經說過的一句話。
他說過:你打算賄賂我?我不缺錢。如果送我一個絕色美人的話,我才可能會多看你一眼。
唐明雲應該送什麽,來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呢?
他絞盡腦汁,實在是想不出來。
不過很快,唐明雲報答陶陽的機會來了。
吏部的帖子,在這天上午,送到了鳳陽府巡撫衙門,唐明雲的幾案上。
帖子的內容是,安排賀弘文即日進京,去吏部懇談訓誡。
吏部的帖子,是寫給範明的。
幕府接到吏部的帖子之後,趕忙送到了唐明雲那裏。
唐明雲自然不敢怠慢。
此時範明正在郊外,視察農田水利。
唐明雲拿著地步的文書,馬不停蹄的去尋範明。
範明看過文書之後,對唐明雲說道:“你去告訴馮紹文和張濤,就說我讓他們用過午膳之後,來我書房議事。不得怠慢。”
雖然吏部的文書裏,並沒有寫明,具體讓賀弘文進京,到底有什麽事兒。
但唐明雲的內心深處,有一種預感。
為了證明自己的預感正確,他多問了範明一句:“老爺,如果馮大人和張大人問奴才有何事,奴才應該如何迴答他們呢?”
話音剛落,唐明雲頓時覺得自己這個話說的很弱智。
範大人讓兩位大人吃完午飯就來書房,一定有要緊的事情。
對方久居名利場,怎麽可能會多問一句?
即便如此,範明還是對唐明雲說道:“賀弘文的事情,有著落了。”
不過範明轉念一想,又對唐明雲說道:“等一下,此事還需低調行事,切勿聲張。”
賀大人的什麽事兒又著落了?
當然是升任鳳陽府巡撫衙門同知一事。
唐明雲辭別範明後,並未直接迴到巡撫衙門。
他先去了一趟陶陽的府邸,找到陶陽,見周圍沒人,便說道:“陶大人,你今天晚上,準備擺宴宴請賀弘文吧。”
這一看就是鳳陽府,特供給巡撫衙門裏喝的茶。
一般這個級別的茶葉,也隻有巡撫大人一人可以獨享。
薛鴻接果唐明雲手中的茶葉,並且在唐明雲的麵前晃了晃。
他說道:“既如此,我就不推辭了。你呀,初涉仕途,名利場上的這些規矩,你也隻是懂個皮毛。
若是在衙門裏當差,做其他的事情。
你可能需要,上下打點好各門各路的關係。
可是,貼身幕僚一職,卻不盡然相同。
你若是能在自己這個位置上,做一個八麵玲瓏。左右逢源的人,自然不錯。
但現實真的能如此嗎?
身處此位,怎麽可能有這樣的人。
說實話,在衙門裏,你跟別人有些矛盾,這都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不過你要謹記,就算你跟所有人有矛盾。
但唯有一個人,你必須要恭恭敬敬俯首稱臣,絕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逾矩與怠慢。跟誰有矛盾,跟他也不能有矛盾。”
薛鴻說完之後,便朝著門口走去。
他走到門口,轉身朝向唐明雲,在他的麵前晃了晃手裏的茶葉。
隻有一個人,絕不能和他有矛盾。
多麽簡單的一句話。
唐明雲當即恍然大悟。
就算整個巡撫衙門的大人,都跟他唐明雲有矛盾,那又怎麽樣呢?
隻要他得到範明的完全信任,自己的位子,就會和範明的位子牢牢的綁在一起。
說的直白一點兒,他現在麵對的所有事情裏,最主要的事情,並不是張濤三番兩次的找自己麻煩。
而是他和範明之間的關係。
隻要解決好這個事情,其餘那些事情,自然不足為慮。
原來,範明剛才對他說的那些很難理解的話,重點竟然在這裏。
唐明雲細品此事,頓時覺得,他在名利場上,最多隻算一個小學生。
這名利場上的事情,說白了,就是人際關係上的事情。
唐明雲最不擅長的,就是處理這種人際關係。
否則,他也不會在雅風書院裏,鬱鬱寡歡這麽久了。
時至今日,他才明白過來。
在巡撫衙門裏,他之所以一直都搞不好,自己周圍的人際關係。
是因為他力求完美,一直想著要搞好身邊所有人的關係。
結果可想而知,所謂的人際關係,唐明雲一個都沒有搞好。
薛鴻的一席話,恰恰說明,唐明雲在處理人際關係中,經常舍本求末。
他完全可以,隻搞好最主要的一個人的人際關係。
其餘那些次要的關係,自然就搞好了。
之前在雅風書院,和王玉倫的關係是如此。
如今,在鳳陽府的巡撫衙門裏,和範明的關係,亦是如此。
唐明雲仔細琢磨,範明剛才對自己說的那番話。
其實,範明講的話,並不隻是表麵上的那層意思。
唐明雲突然品出了,那番話的話外音。
範明是在告訴他,你別擔心外麵的那些流言蜚語。
畢竟你是我的人。
換個角度想這件事情,範明是不是已經完全把唐明雲,當成了自己人?
真的如此嗎?
這麽說,唐明雲現在的位置,已經穩了。
唐明雲一陣暗喜。
清晨無端被張濤構陷的煩惱,早已蕩然無存。
此時的唐明雲,意氣風發,異常興奮。
就這樣,過了兩個多月的時間。
唐明雲和張濤的關係,並未有任何緩和。
但是,張濤對唐明雲也是無計可施。
這期間,範明從未當眾苛責過唐明雲。
也沒有言辭表明,他對唐明雲有任何意見。
他甚至在幾次會議上,公開表示,自己對唐明雲工作態度的讚許。
其實在唐明雲心底的最深處,最想感恩的人,是陶陽陶大人。
可是,陶陽對自己的知遇之恩,唐明雲不知道應該通過什麽方式去表達出來。
去陶府送點兒東西吧,可是陶陽家境殷實。
他老丈人家在鳳陽府,是數一數二的富商。
妻子手中的商鋪田產無數。
他的弟弟陶鵬,坐擁鳳陽府,最熱鬧的商業街裏麵,大多數的房產鋪麵。
據坊間傳聞,陶陽老婆名下的白銀,初步估計已經超過了五千萬兩。
在鳳陽府的名利場上,流傳著陶陽曾經說過的一句話。
他說過:你打算賄賂我?我不缺錢。如果送我一個絕色美人的話,我才可能會多看你一眼。
唐明雲應該送什麽,來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呢?
他絞盡腦汁,實在是想不出來。
不過很快,唐明雲報答陶陽的機會來了。
吏部的帖子,在這天上午,送到了鳳陽府巡撫衙門,唐明雲的幾案上。
帖子的內容是,安排賀弘文即日進京,去吏部懇談訓誡。
吏部的帖子,是寫給範明的。
幕府接到吏部的帖子之後,趕忙送到了唐明雲那裏。
唐明雲自然不敢怠慢。
此時範明正在郊外,視察農田水利。
唐明雲拿著地步的文書,馬不停蹄的去尋範明。
範明看過文書之後,對唐明雲說道:“你去告訴馮紹文和張濤,就說我讓他們用過午膳之後,來我書房議事。不得怠慢。”
雖然吏部的文書裏,並沒有寫明,具體讓賀弘文進京,到底有什麽事兒。
但唐明雲的內心深處,有一種預感。
為了證明自己的預感正確,他多問了範明一句:“老爺,如果馮大人和張大人問奴才有何事,奴才應該如何迴答他們呢?”
話音剛落,唐明雲頓時覺得自己這個話說的很弱智。
範大人讓兩位大人吃完午飯就來書房,一定有要緊的事情。
對方久居名利場,怎麽可能會多問一句?
即便如此,範明還是對唐明雲說道:“賀弘文的事情,有著落了。”
不過範明轉念一想,又對唐明雲說道:“等一下,此事還需低調行事,切勿聲張。”
賀大人的什麽事兒又著落了?
當然是升任鳳陽府巡撫衙門同知一事。
唐明雲辭別範明後,並未直接迴到巡撫衙門。
他先去了一趟陶陽的府邸,找到陶陽,見周圍沒人,便說道:“陶大人,你今天晚上,準備擺宴宴請賀弘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