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大人說道:“袁大人。下官仔細算了一下。


    您提到的那些應該告老還鄉,但是尚有官職的,一係列的問題。一共有一十八位大人。


    還有一些一年前,人事上遺留下來的問題,涉及二十多位大人。


    再加上範大人剛才提到的四個缺,那便是有四十多個位子,需要調動。


    如果這四十多個位置,全部解決的話,每解決一位大人,他們身後可能需要動四五個人。


    如此一來,那便是一二百位大人的人員調動。


    告老還鄉的那些大人們好說,一律全部勸退。


    可是那些超過任期的大人們,和尚未妥善安排官位的大人們怎麽辦呢?


    按照吏部的程序,此類型的人員調動,都需要吏部一一表決批示。


    這一兩百位大人的程序,批下來後,怎麽都得需要將近一年的時間了。


    下官說的是順利的情況下,再加上吏部的程序走完之後,文書和任命,也需要到位。


    衙門裏不僅會忙的不可開交,那些大人們的公務。也未必能處理妥當。


    對於某些出缺的位置。


    比如布政使左參議和鳳陽府通判,已經出缺一年半的時間了。


    這兩個位置,不能再繼續空下去了。


    所以下官覺得,我們應該采取因地製宜的方針,來解決鳳陽府目前的人事問題。


    下官以為,人員安排,不宜屯積解決。適合逐步攻破。”


    範明接著馮紹文的話,繼續說道:“馮大人這個因地製宜,逐步攻破的舉措,是完全符合我們鳳陽府當下實際情況的。


    我經過一段時間的深思熟慮之後,決定采納馮大人提出的意見。


    先解決,幾個重要職位出缺的問題。


    我還有個顧慮,從今天起,再過不到兩年的時間,鳳陽府內,很多大人的任期就滿了。


    到時候,很多大人們的位置都需要變動。


    如果此時我們就要全部解決的話,一兩百個位置的變動,僅是通過吏部考察這一項。就需要半年多的時間。


    到那個時候,鳳陽府人事方麵的工作,反而不太好處理了。


    話又說迴來了,這次動了的人,一年以後,他們的位置還動不動呢?


    這些問題。需要各位大人和範某一起考慮。


    也是因為,有這麽多的問題出現,範某才會比較認同,馮大人提出的意見。


    咱們把這兩件事兒,統一變成一件事兒去處理,全部放在後年的人員調動上。


    說到後年的人員調動,我再多說兩句。


    馮大人的工作,需要提前進行。


    從現在開始,你和你手下的人,開始著手考慮此事。


    眼下,我叫各位大人來,以我之見,馮大人的提議十分合理。


    因地製宜。隨機應變。


    既然有四個空出來的缺,比較著急,我們先解決這四個缺。


    其餘的位置,公事公辦。”


    許強說道:“範大人和馮大人說的對,那就因地製宜。特事特辦吧。”


    袁震看到許強,也同意了他們兩人的說法,他自然也不好再有異議。


    就算有異議,按照一貫少數服從多數的準則,他的意見並不占上風。


    更何況,範明說的沒錯。


    此時,若鳳陽府的人員來一次大的調整。


    僅吏部考察這一項,就需要將近半年的時間。


    一年多以後,包括他在內的很多人,任期已滿。


    鳳陽府的各位大人們,還需要大的調動,


    這無疑是在給自己人製造困難。


    而且對鳳陽府開展以後的工作。極為不利。


    這便是為什麽,範明要讓許強和袁震去自己的書房裏開會。


    而不是在第二天早上,將鳳陽府五品以上的官員,全部召迴巡撫衙門來議事。


    範明之前考慮到,如果將此事擴大範圍。


    和鳳陽府五品以上的官員,一起商議這些事情的話,恐怕一周之內都不會有結果的。


    相反,如果和鳳陽府的布政使大人還有知府大人,麵對麵的商議此事,最終定下的結論,雖然無法完全定調,卻也可以定下大概方針。


    範明邀請的人越少,就越容易盡快的形成統一意見。


    就算有人和他的意見相左,範明的定調,說到底,也不過隻是一個工作時間的問題而已,並沒有什麽紕漏。


    反正範明發話了,鳳陽府的出缺和人員的調動,一定會解決的。


    目前,隻不過是時間的問題罷了。


    袁震當然也沒有必要在這種事兒上,和範明斤斤計較。


    他便點頭同意了範明的意見。


    目前的問題,再次迴到了範明的掌控範圍之內。


    今晚,範明等人將直接決定,這四個重要的出缺的位置的候選人。


    範明繼續說道:“既如此,趁著各位大人都在,我們就一個一個的職位來說吧,反正這四個位置,今晚都要解決,我們還有充分的考慮時間。咱們先定哪一個位置吧?”


    馮紹文說道:“範大人。不如就從負責鳳陽府監督管理農務的,從四品鳳陽府布政使左參議開始定吧。”


    範明問道:“馮大人,你有合適的人選嗎?”


    馮紹文迴答道:“目前,鳳陽府監管農物的公,。暫時由布政史司從六品經曆李宏偉,李大人處理。


    李大人已經代任此位置一年有餘。


    李大人日常處理的公務,和對應的官職之間,在做起事情來,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前者顯得有些名不正言不順。


    有些公務很難施展拳腳。


    不過,從李大人這一年來的政績看。不負所托。


    巡撫衙門已經完成了對李宏偉大人的考核。


    李大人在各個方麵的表現,都很好。


    下官認為,李大人可以勝任從四品鳳陽府布政使左參議一職,請各位大人予以審核考量。”


    許強說道:“李宏偉有能力,有膽識。


    聽說他經常去民間觀察農務,勸農育農,是個人才。


    範明看著袁震說道:“袁大人。你覺得呢?鳳陽府以農業為倚重,這個布政使左參議一職,尤為重要,你這個按察使大人,得以選賢為己任。切不可馬虎啊。”


    袁震說道:“範大人,李大人出任鳳陽府布政使左參議一職,下官並無異議。”


    範明說道:“既如此,那李宏偉的職位,咱們現在就定下了,既然巡撫衙門已經對李宏偉大人進行過考核,咱們特事特辦,因為時間關係,我看就不需要再對他進行任何考核了,直接交由吏部審驗即可。”


    袁震說道:“李宏偉大人升職之後,布政司從六品經曆一職就出缺了,範大人,這個缺,咱們現在是不是也一並安排一下?”


    範明說道:“這個還是先緩一緩吧,畢竟吏部認命的文書還未下達。


    如果我們將這個職位安排了人選之後,萬一李宏偉大人在吏部並未通過審驗。


    那咱們就很被動了。


    再說了,從六品經曆這個位置並不著急,一切按照規矩辦事,會穩妥一點兒。”


    唐明雲在一旁都看出來,袁震的用意太過明顯。


    無論是他一進門,就為自己講話。


    還是要範明現在就解決從六品經曆的職位,都是無利不爭的。


    他的目的很明確,隻不過現在,唐明雲還不知道他在爭取何種利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狂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齋並收藏大明狂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