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宣聽她這麽一說,忽然想起了初次遇到完顏穀截的情形,他去黃山,不也是為了傳聞中的黃帝金丹嗎?他哪裏知道,金丹是真的,卻早已變成了燈兒。


    “姐姐,你到底是樹還是蛇?”一旁燈兒忽然開口問道。


    “燈兒,你說什麽?”許宣奇道。


    燈兒指著陶花道:“桃樹的味道我記得,他們以前身上沒有這種味道的,現在不一樣了,燈兒覺得這個姐姐身上的味道有些像白娘娘。”


    一聽這話,許宣警覺起來,正色看向陶花,問道:“陶花姑娘,你在桃花村到底遇到了什麽事,能告訴我嗎?”


    陶花心中糾結,猶豫道:“許公子,不是我不肯說,實在是我承了那人救命之恩,答應過他不能把他的事情說出來的。”


    許宣點點頭,也不再逼她,便道:“好吧,既然如此,那你好生休息,我和燈兒先迴去了,你若是有什麽需要,直接吩咐赤壽就是了。”


    “公子慢走!”陶花起身把許宣和燈兒送到門口,看著他們遠去的背影,眼光飄忽,不知在想些什麽。


    迴到住處,許宣把這事和白素貞說了,問道:“燈兒的六識最為靈敏,她說的話必然不會錯,隻是陶花身上怎麽會有你的氣息?”


    白素貞想到推算到的那個青衣公子曾撿了自己一片鱗片,便道:“妾身在青城山渡化形天劫時,曾被雷霆劈落了一些鱗片,推算中,我見其中一枚鱗片被一個青衣公子拾了去,想來此事與他有關,隻是我想再深入推算時,卻被他察覺了,這才受了些傷,之後再想推算,就不知究竟了。”


    許宣道:“青衣公子,莫非除了法海還有人要與我們為難,這人你見過嗎?”


    白素貞搖頭:“不曾見過,但看樣子卻不像個有法力的,更像是一個富家公子。”


    許宣沉默不語,思索半天也不知究竟。


    這時,赤壽忽然來報,說是門外來了個化緣的和尚,詢問許宣是否布施一些銀子。


    “和尚?老子生平最煩的就是和尚,給什麽銀子,既是來化緣,給點冷飯饅頭就是,若是給了銀子,豈不是讓他們拿去吃肉了?”


    這時許宣心中正煩悶,聽了赤壽的話怒道。


    白素貞聽了,“噗嗤”一笑,說道:“官人,出家人大多還是遵守清規戒律的,那有你說的這般不堪,既是求到門上了,就給他一些碎銀子好了,妾身也是心向佛法的,怎能拿些冷飯饅頭去敷衍,沒得褻瀆了我佛。”


    許宣想了想,起身道:“也罷,為夫就去看看,若真是個有道高僧,布施幾兩銀子那也沒什麽,若是個江湖騙子,哼哼,正好拿來給我出出氣。”


    跟著赤壽來到門口,果然看到一個和尚背對自己站在門口,身穿一身杏黃僧袍,披了件井闌袈裟,頭戴僧帽,身材高大,看起來倒不像是個江湖騙子。


    “那和尚,可是你要化緣?”剛到門口,許宣大聲問道。


    “阿彌彌陀佛!”和尚道了聲佛號,轉過身來,麵容威嚴,兩道白眉隨風而動。


    “法海!”許宣一驚:“怎地是你?”


    “阿彌陀佛,想不到這裏竟是許施主的府邸,看來我與施主確實是有緣!”


    法海自從離開金山寺後,先去鎮江府化緣,他賣相不錯,又有金山寺主持的名頭,還有法力傍身,也化到了一些銀子。鎮江府距離胥江驛不算遠,他原本打算自鎮江府一路步行前往錢塘縣,那時想來銀子也就夠了,再和錢塘縣鄧子安說一說,讓他把皇妃塔那塊地布施給金山寺,就能開始著手修塔了,誰料竟會在這裏遇到許宣。


    “有緣沒緣可是兩廂情願的事情,禪師,怎地親自前來化緣了?莫非金山寺中已經窮到了這等地步?”許宣戲謔笑道。


    這時雷峰塔還未建成,法海也不想露了口風,若是能在許宣這裏化到些銀子,雷峰塔中便有他一絲信仰之力,那時,想來白素貞更難逃脫。


    心中存了此念,法海便道:“都是佛門弟子,何來親自之說?日前淮水水族水漫金山,那時許施主也在寺中,想來是知道的,經此一難,寺中許多建築損毀,所以需要修補一番,我師兄法枯,有心前往西湖邊建一座分寺,坐鎮錢塘,也需要許多銀兩,不知許施主可願慷慨解囊?”


    他也知道白素貞道行不淺,能掐會算,擔心說出皇妃塔會引起她的警覺,便把淮水水族水漫金山和師兄法枯想要在西湖邊建立分寺當做由頭說了出來。


    若許宣同意布施銀兩,到時重修皇妃塔時,再建一座小寺院也就是了,請自己師兄法枯前去坐鎮,也算是弘揚佛法。


    若是許宣不同意,那也無妨,少他一點信仰之力,也不會影響大局,現在這樣說權當是摟草打兔子,順手為之了。


    許宣聽他這麽一說,也沒多想,便道:“說來淮水水族水漫金山,也算是我和師父借貴寺煉丹,引來的外劫,此事我也不能袖手旁觀。”


    說完,對身後赤壽吩咐道:“你去取500兩銀子來,算是我們一番心意。”


    赤壽領命而去,法海聞言白眉一跳,心中暗喜,這可是你作繭自縛了,日後需怪不得我。


    赤壽迴到府中,找了個木匣點了500兩銀子裝入匣中,正要出門時,卻被白素貞看到了,叫住他問道:“是哪裏來的和尚?官人不曾為難他吧?”


    赤壽躬身道:“娘娘,是金山寺的法海禪師,說是要修繕金山寺,又有心在錢塘縣西湖邊修座分寺,所以四處化緣,許官人說金山寺被淹也有他一些原因,所以吩咐我點500兩銀子布施給他。”


    白素貞一聽是法海,心中就是一動,她也沒想到法海化緣竟會化到自家門上,便道:“你且等一等,銀子放在這裏吧,一會兒我親自送出去。”


    赤壽應了一聲,就把木箱放在了一旁,躬身退下。


    “金山寺也是天下聞名的大寺,就算要修分寺,怎會這點銀子都沒有,還需法海親自出來化緣。”白素貞看著一旁銀兩,心中有些疑惑。


    她本來就修煉燭陰追魂法,於推衍一道頗有心得,這時又剛剛修成生殖輪,五感六識比以往強大十倍,卻是能放不能收,這樣一來就下意識感覺到有些不對勁。


    秋風未動蟬先覺,這就是五感六識的作用。


    想到這裏,白素貞便又掐指推算起來。


    “又是他!”朦朧間,白素貞隻覺天地五行竟被人顛倒,無論怎樣也推算不出前因後果,隻隱隱看到一個青衣公子的身影出現在金山寺中。


    “若是與他有關,這箱銀子卻是不能送了!”白素貞喃喃道,想了想,喚過赤壽,讓他準備一些清水、點心,用一個盤子裝了,自己端了出去。


    “禪師,許久不見了!”白素貞來到兩人麵前,對許宣使了個顏色,就將手中清水、點心遞了過去。


    許宣見赤壽沒有過來,白素貞卻出來了,心知情況有變,便不再說話,冷眼旁觀。


    “阿彌陀佛,白素貞,青城山一別,想不到今日卻在這裏見麵了。”


    若依白素貞往日性子,隻怕早就殺上金山寺,為小環報仇了。隻是峨眉金頂時,被菩薩一番話語,不知為何心中對法海竟然提不起一絲仇恨之心,現在看到他,也隻是覺得這和尚麵容可憎,心中厭惡。


    “聽說禪師要修繕金山寺,還要在錢塘縣新修分寺?”白素貞淡淡道。


    法海點頭,說道:“正是,所以老衲才出來化緣,求一些信眾捐募銀兩。”


    白素貞道:“金山寺號稱天下禪宗正宗,香火鼎盛,怎麽現在連這點銀兩也沒有,還要勞動禪師親自出來化緣。”


    法海看了白素貞一眼,莫非竟被她察覺了?


    想了想,答道:“話是如此,但修繕寺廟乃是積累功德之事,寺中雖然不缺銀兩,老衲也想將這份功德布施出去,為眾信祈福結緣。”


    白素貞冷笑道:“這卻有些不巧了,我們比不得金山寺家大業大,前些日子購置了這處宅院,家中已經沒了銀兩,雖然有心助禪師一臂之力,但也是心有餘,力不足了。”


    許宣聞言,奇怪地看了白素貞一眼,心道娘子今日怎麽忽然如此吝嗇了。


    法海也是一愣,隨即“哈哈”一笑,說道:“若是有心,一兩也是功德,不拘銀兩多少的。”


    白素貞道:“禪師說得有理,我想禪師遠道而來,必然腹中饑餓,所以這才找了些清水、點心出來,權當是我們的一片心意吧。”


    法海見她不肯布施,料定她心中定然警覺了,知道言多必失,也就不再多勸,說道:“既然如此,清水、點心就不必了,老衲告辭,還望二位好自為之!”


    許宣聽他這話,心中有些不高興,什麽叫“好自為之”,正想開口,遠處忽然傳來一個聲音。


    “你這和尚,道貌岸然,所謂化緣,便是化惡因緣為善因緣,乃是與佛結緣的好事,別人送你什麽,你都該好生拿著,怎地隻要黃白之物,卻不屑果腹之食?當真是妄為一地主持,可笑,可笑!”


    法海聞言,心中微怒,轉頭看去,就見一個鶴發童顏的老者從遠處走了過來,頗有些仙風道骨的味道。


    “阿彌陀佛,道友此言大謬,修繕佛寺自是要黃白之物才可,方才老衲也說了,便是一兩也是功德,便是此意了。”


    老者走到三人麵前,打了個稽首,說道:“你們這些和尚最是偽善,說什麽普渡眾生,卻又說佛度有緣人,何謂有緣?便是要先予你們布施,才能得到渡化,否則,即使遇到佛陀,他也不會渡化無緣之人,而今人家願意送你吃食,與你結緣,你還做此姿態,老道實在有些看不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放開那條白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雨白玉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雨白玉京並收藏放開那條白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