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奸計
身死道消前,竟讓我收寧采臣為徒 作者:棕色貓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娘子,我迴來了。”武大郎敲了敲門。
不一會兒潘金蓮打開了木門。
武大郎挑著擔子緩緩進入屋內,潘金蓮也是側身讓開了道,微微皺眉疑惑:
“你今天怎麽迴來這麽早啊?”
武大郎一邊將扁擔放在角落裏,一邊迴答:“我兄弟說了讓我遲出早歸。”
聽見是武鬆說的話,潘金蓮頓時冷著臉,門都沒關就來到他的麵前:
“你兄弟還跟你說了些什麽?”
“沒……沒說什麽。”武大郎這會兒也反應了過來自己說漏了嘴。
他能看出來武鬆是對潘金蓮有所防備才特意叮囑他的。
出於對兄弟的信任,武大郎選擇聽兄弟的話。
而對於潘金蓮也不想多說什麽,日子照常過下去。
聽著他敷衍的語氣,潘金蓮一臉的不悅:“你倒是挺聽話的啊。”
武大郎麵對潘金蓮的不滿也不惱,不緊不慢地說:“我兄弟是為我好。”
“你兄弟說的便是金口玉言哪?”潘金蓮冷哼一聲:“一個男人,整日在家待著,奴家看著就心煩。”
她現在一聽見武大郎提起武鬆,心內一股無名之火便冒了出來。
屋外。
林柯看著這一幕,沒想到武大郎還挺聽兄弟武鬆的話。
他昨日是聽見了武鬆讓武大郎晚出早歸,原以為隻是武鬆隨口的一句,並沒有多想?
沒想到武大郎聽了進去,一絲不苟地兄弟說什麽他就怎麽做。
林柯對於這樣毫無保留的兄弟之情感到羨慕。
他想了想也明白了武鬆的用意。
武鬆始終不放心潘金蓮,擔心她會繼續整出什麽幺蛾子,於是叮囑武大郎晚出早歸,盯著潘金蓮。
現在看來他看得挺準的。
潘金蓮在被武鬆警告了一番之後,沒有任何悔過之心。
現在還漸漸地對武鬆因愛生恨,一聽武大郎提起武鬆就心生怨恨。
林柯都想啐潘金蓮一臉。
她哪裏來的臉來怨恨武鬆?
原本武鬆隻是當她是長輩,時時刻刻都尊敬著她。
可以說這世上武鬆第一尊敬的人是武大郎,那第二尊敬的就是潘金蓮了。
後來武鬆為了哥哥武大郎,都選擇了退讓,沒有告發潘金蓮。
現在她不感謝武鬆重新給她一次機會就算了,還心生怨念。
唉。
自從潘金蓮開始拿武鬆和武大郎做全方麵的對比,她的內心就像打開了潘多拉魔盒,漸漸嫌棄武大郎。
這樣的想法隨著時間的推移,越發強烈。
她不再甘心日夜守著這三寸丁枯樹皮,她覺得自己配得上更好的。
其實潘金蓮這樣想沒什麽大問題。
讓武大郎休了她,然後她想和誰在一起都行。
最多就是遭別人說一些流言蜚語。
大不了潘金蓮可以搬家。
但是她卻選擇了隱瞞。
林柯猜測可能是潘金蓮不想舍棄現在安穩的生活。
畢竟現在的日子,不缺吃喝不缺衣穿,平時還能喝喝小酒。
對於普通人出生的潘金蓮來說,除了整日要麵對武大郎又矬又矮的樣子,這幾乎算是很好的生活了。
雖然武大郎賣炊餅賺不了什麽大錢,但保障生活是綽綽有餘。
要是她說出真相,被武大郎休了,那最後就是淨身出戶,什麽都沒有了。
除非她被哪個大戶人家看上收了當小妾,又或者實在沒辦法,去了青樓,不然的話在這亂世她恐怕得餓死。
因此,潘金蓮雖然嫌棄武大郎,卻也不敢離開他,隻敢偷偷暗示武鬆,來彌補自己內心的寂寞與欲望。
不過林柯覺得還有一部分原因是武大郎太過軟弱了。
武大郎是看出了點異常,但是卻什麽都沒說,隻把希望寄托在潘金蓮能收斂一點,照常過日子就行。
要是他能強硬一點,說一不二,狠狠訓斥一番潘金蓮,就算不把她休了,潘金蓮也得乖乖收起心思。
“砰砰砰……”
忽然,不遠處傳來敲門聲。
林柯迴過神來,抬眼望去。
隻見是王婆在敲武大郎家的門。
門沒有關,她敲了門之後,側著身看向屋內。
武大郎和潘金蓮見是王婆,一起打了聲招唿。
王婆見此,笑嗬嗬地直接進去了:“大郎迴來的這麽早啊。”
武大郎望著她,和顏悅色地說道:“王婆,有什麽事兒?”
王婆揣著手,來到武大郎和潘金蓮的麵前:“老身想借個曆日,好選個裁衣服的日子。”
“娘子,你給拿一下。”武大郎轉頭看向潘金蓮。
潘金蓮則是一臉疑惑:“曆日有,可王婆如何裁衣服還要選日子?”
雖然說古代做很多事講究看日子,要盡量選擇一個良辰吉日,但是裁衣服這樣的小事是不用這麽麻煩的。
“有位施主送給老身一些料子,老身想預先置辦一些送終養老的衣服。”王婆一本正經地緩緩解釋:
“免得哪天有個山高水低來不及了。”
這時,潘金蓮拿來了曆日,遞給了王婆:“給,王婆。”
“哎,好好好。”王婆一臉驚喜,雙手接過曆日,不停地點點頭。
但是之後她並沒有離開,而是瞟了一眼兩人,繼續苦惱地歎息道:
“這黃道吉日好選,隻是這裁衣服的人哪太難請了,苦死老身了。”
武大郎望著王婆愁眉苦臉的模樣,忽然想到了潘金蓮:“我家娘子的針線好。”
王婆聽到這話,隨即臉色一變,欣喜地抬起頭看向潘金蓮,但很快她又一臉為難:
“大郎雖是這般說了,不知娘子有沒有空閑?”
武大郎笑了笑:“沒事兒,隻當幫忙,就讓她做吧。”
“我整日在家閑著沒事,王婆若不嫌棄,我給你去裁。”此時潘金蓮也開口了。
聽了她的話,王婆一臉感激,緊緊握住潘金蓮的手:“哎呦,多謝娘子了,多謝娘子了。”
“真是遠親不如近鄰哪。”
“娘子不僅手巧,這心也好,老身真是有福啊。”
潘金蓮莞爾而笑:“王婆,你的料子呢?”
“老身要是把料子拿到這兒來,那我的茶館就沒人看了。”王婆假裝思索了一番,隨後笑眯眯道:
“不如娘子到我那兒去,喝著茶一並做了。”
“也免得在家裏悶得慌。”
……
不一會兒潘金蓮打開了木門。
武大郎挑著擔子緩緩進入屋內,潘金蓮也是側身讓開了道,微微皺眉疑惑:
“你今天怎麽迴來這麽早啊?”
武大郎一邊將扁擔放在角落裏,一邊迴答:“我兄弟說了讓我遲出早歸。”
聽見是武鬆說的話,潘金蓮頓時冷著臉,門都沒關就來到他的麵前:
“你兄弟還跟你說了些什麽?”
“沒……沒說什麽。”武大郎這會兒也反應了過來自己說漏了嘴。
他能看出來武鬆是對潘金蓮有所防備才特意叮囑他的。
出於對兄弟的信任,武大郎選擇聽兄弟的話。
而對於潘金蓮也不想多說什麽,日子照常過下去。
聽著他敷衍的語氣,潘金蓮一臉的不悅:“你倒是挺聽話的啊。”
武大郎麵對潘金蓮的不滿也不惱,不緊不慢地說:“我兄弟是為我好。”
“你兄弟說的便是金口玉言哪?”潘金蓮冷哼一聲:“一個男人,整日在家待著,奴家看著就心煩。”
她現在一聽見武大郎提起武鬆,心內一股無名之火便冒了出來。
屋外。
林柯看著這一幕,沒想到武大郎還挺聽兄弟武鬆的話。
他昨日是聽見了武鬆讓武大郎晚出早歸,原以為隻是武鬆隨口的一句,並沒有多想?
沒想到武大郎聽了進去,一絲不苟地兄弟說什麽他就怎麽做。
林柯對於這樣毫無保留的兄弟之情感到羨慕。
他想了想也明白了武鬆的用意。
武鬆始終不放心潘金蓮,擔心她會繼續整出什麽幺蛾子,於是叮囑武大郎晚出早歸,盯著潘金蓮。
現在看來他看得挺準的。
潘金蓮在被武鬆警告了一番之後,沒有任何悔過之心。
現在還漸漸地對武鬆因愛生恨,一聽武大郎提起武鬆就心生怨恨。
林柯都想啐潘金蓮一臉。
她哪裏來的臉來怨恨武鬆?
原本武鬆隻是當她是長輩,時時刻刻都尊敬著她。
可以說這世上武鬆第一尊敬的人是武大郎,那第二尊敬的就是潘金蓮了。
後來武鬆為了哥哥武大郎,都選擇了退讓,沒有告發潘金蓮。
現在她不感謝武鬆重新給她一次機會就算了,還心生怨念。
唉。
自從潘金蓮開始拿武鬆和武大郎做全方麵的對比,她的內心就像打開了潘多拉魔盒,漸漸嫌棄武大郎。
這樣的想法隨著時間的推移,越發強烈。
她不再甘心日夜守著這三寸丁枯樹皮,她覺得自己配得上更好的。
其實潘金蓮這樣想沒什麽大問題。
讓武大郎休了她,然後她想和誰在一起都行。
最多就是遭別人說一些流言蜚語。
大不了潘金蓮可以搬家。
但是她卻選擇了隱瞞。
林柯猜測可能是潘金蓮不想舍棄現在安穩的生活。
畢竟現在的日子,不缺吃喝不缺衣穿,平時還能喝喝小酒。
對於普通人出生的潘金蓮來說,除了整日要麵對武大郎又矬又矮的樣子,這幾乎算是很好的生活了。
雖然武大郎賣炊餅賺不了什麽大錢,但保障生活是綽綽有餘。
要是她說出真相,被武大郎休了,那最後就是淨身出戶,什麽都沒有了。
除非她被哪個大戶人家看上收了當小妾,又或者實在沒辦法,去了青樓,不然的話在這亂世她恐怕得餓死。
因此,潘金蓮雖然嫌棄武大郎,卻也不敢離開他,隻敢偷偷暗示武鬆,來彌補自己內心的寂寞與欲望。
不過林柯覺得還有一部分原因是武大郎太過軟弱了。
武大郎是看出了點異常,但是卻什麽都沒說,隻把希望寄托在潘金蓮能收斂一點,照常過日子就行。
要是他能強硬一點,說一不二,狠狠訓斥一番潘金蓮,就算不把她休了,潘金蓮也得乖乖收起心思。
“砰砰砰……”
忽然,不遠處傳來敲門聲。
林柯迴過神來,抬眼望去。
隻見是王婆在敲武大郎家的門。
門沒有關,她敲了門之後,側著身看向屋內。
武大郎和潘金蓮見是王婆,一起打了聲招唿。
王婆見此,笑嗬嗬地直接進去了:“大郎迴來的這麽早啊。”
武大郎望著她,和顏悅色地說道:“王婆,有什麽事兒?”
王婆揣著手,來到武大郎和潘金蓮的麵前:“老身想借個曆日,好選個裁衣服的日子。”
“娘子,你給拿一下。”武大郎轉頭看向潘金蓮。
潘金蓮則是一臉疑惑:“曆日有,可王婆如何裁衣服還要選日子?”
雖然說古代做很多事講究看日子,要盡量選擇一個良辰吉日,但是裁衣服這樣的小事是不用這麽麻煩的。
“有位施主送給老身一些料子,老身想預先置辦一些送終養老的衣服。”王婆一本正經地緩緩解釋:
“免得哪天有個山高水低來不及了。”
這時,潘金蓮拿來了曆日,遞給了王婆:“給,王婆。”
“哎,好好好。”王婆一臉驚喜,雙手接過曆日,不停地點點頭。
但是之後她並沒有離開,而是瞟了一眼兩人,繼續苦惱地歎息道:
“這黃道吉日好選,隻是這裁衣服的人哪太難請了,苦死老身了。”
武大郎望著王婆愁眉苦臉的模樣,忽然想到了潘金蓮:“我家娘子的針線好。”
王婆聽到這話,隨即臉色一變,欣喜地抬起頭看向潘金蓮,但很快她又一臉為難:
“大郎雖是這般說了,不知娘子有沒有空閑?”
武大郎笑了笑:“沒事兒,隻當幫忙,就讓她做吧。”
“我整日在家閑著沒事,王婆若不嫌棄,我給你去裁。”此時潘金蓮也開口了。
聽了她的話,王婆一臉感激,緊緊握住潘金蓮的手:“哎呦,多謝娘子了,多謝娘子了。”
“真是遠親不如近鄰哪。”
“娘子不僅手巧,這心也好,老身真是有福啊。”
潘金蓮莞爾而笑:“王婆,你的料子呢?”
“老身要是把料子拿到這兒來,那我的茶館就沒人看了。”王婆假裝思索了一番,隨後笑眯眯道:
“不如娘子到我那兒去,喝著茶一並做了。”
“也免得在家裏悶得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