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胡人一直在進步
大唐:開局誤認李世民是親爹 作者:紅樓鬥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書是寫的。
可這書中的內容,過於詳細,詳細到蕭瑀即便身為宰相,都無法理解。
他想象不出那種來自未來的武器。
看起來很有道理。
但究竟要怎麽才能做出來?
恐怕終究隻是幻想罷了。
用來戰爭的武器,約簡單粗暴越好。
穩定性越高,就越不會出現故障,戰爭時不會出現掌控不住的意外。
穩定。
向來是所有王朝的終極追究。
始皇帝希望皇朝千秋萬世,這種願望所有人都有。
這種說的,並非是王朝萬年。
而是民族萬年!
至少,他們創立下的製度、開辟出來的山河,福澤綿延後世。
這些人,都是偉大的先輩。
蕭瑀與李世民,也想做這種人。
故而,林南在書中記載的未來,他們無法理解那些器物,自然也就認為前麵很好,後麵都是怪談。
倒是李世民看出了許多東西。
“你認為胡人最終會做大做強,坐擁這萬裏河山?”
他的目光,瞬間冷的可怕。
從戰略上了講,他能推演到這個結果。
畢竟,五胡亂華早已證明了這點。
林南找了個舒服的位置坐下,幾人絲毫沒有來薛仁貴院中做客的覺悟,反而針對書中的內容,談論起來。
“我們在發展,胡人也沒有落後。”
“匈奴時,草原上都是以原始部落為單位的,隻不過是整合了所有部落。”
“而現在,突厥人善於利用奴隸,突厥貴族則喜歡享受生活,享受征戰所帶來的快樂。”
“那些奴隸,則會為他們製作精良的鐵器、鎧甲等。”
“甚至,目前突厥人的鐵礦山,開采出來的鐵質量比大唐好太多。”
林南這話,兩人無法否認。
這片土地從漢代就開采鐵礦,優質的早就被開采完了。
反複到胡人地界,優質的鐵礦山很多,隻需要簡單的步驟,就能製作出無比精良的武器。
其中最關鍵的礦山位置,就在西域。
這也是朝堂中,許多人都在研究打通西域通道的原因。
那片被漢人征服的土地。
必須收迴來!
唯有這樣,才能掌控住鐵器,抑製住胡人的武裝力量。
“現在,胡人貴族已經全麵學習我們的文化。”
“隻要給予他們時間,他們就有膽量不斷的挑戰我們,因為無論輸贏,對他們來說,都有無數的好處。”
“這片土地,發展的太富庶了。”
“而最終,這種充滿野心的胡人首領,注定會憑借著領先時代的武器,征伐掉所有能征伐的土壤,開創展新的帝國。”
對於這些,林南還是跟感慨的。
漢人胡人都是人。
他們跟漢人打了這麽多年,對於曆史淵源早就了解了。
就連高句麗那種地方,都開始學漢人修長城了!
今後再發生出什麽事情,也都不足為奇。
不過,唯有林南清楚,書中那些戰爭案例,其實都是真實存在的朝代。
隻不過唐人無法理解,隻能認為是杜撰的。
“按照大唐目前的政策,肯定會模仿前朝長孫晟的對胡政策,遠交近攻,離強合弱,分化突厥內部矛盾,最終達到胡人彼此牽製的目的。”
“可這樣固然能打擊掉敵人,卻也同樣會讓另外一個部落做大,成為嶄新的威脅。”
“並且這個部落,會成為新的敵人。”
李世民聽到這,心底直發虛。
林南所說,正是他跟朝臣們探究出最可行的方案!
這百年來,突厥毫無疑問是最強大的國度。
中原王朝壓根征討不了突厥,甚至越打突厥,那邊就越強。
唯有到了隋時,出現了異類。
那就是長孫晟。
他是充當使者前往突厥,沒想到被突厥可汗看上了,留在突厥一年多。
最終突厥所有大小部落的情報,全都被他搞清楚了,跟許多首領的關係都相當的鐵。
其根本原因,就是長孫晟是草原上真正的猛士,箭法高超,曾一箭雙雕,震懾草原,才能被突厥禮待。
而迴到隋朝後,他便利用突厥人內部矛盾,硬生生把突厥給分裂了。
隋朝也徹底掌握了主動權。
當然。
這個長孫晟。
就是長孫無忌的爹。
李世民沒見過幾麵的嶽父!
“他能將這事兒看的如此透徹,簡直太可怕了。”
蕭瑀已經開始瑟瑟發抖。
“這對朝堂的理解,簡直不可思議。”
“究竟是怎麽做到的。”
這讓他頭皮發麻,想不透徹,認為簡直廟算到了一定境界才能徹底做到。
而林南接下來的話,就連李世民都有些慌了。
“我認為,按照這個策略,朝堂需要勾連最重要的部落,便是薛延陀。”
“這個在突厥北部的部族,一直在被突厥人壓迫著,生活的很苦,矛盾也已經變得很深。”
“隻要肯跟其許諾適當利益,絕對會另其南北夾擊。”
李世民已經快無法掩飾情緒了。
他跟臣子們議論的有段時間了,對於跟突厥內部哪個部落合作,尚且在商討中。
畢竟,萬一事情泄露了,將會有很大的麻煩。
林南如今所說的薛延陀,卻給了他很大的提醒。
“對啊!”
“薛延陀絕對是天然盟友,鐵勒諸部中最強大的一支。”
朝堂上商討無數天的事兒,他覺得就這麽被打開了缺口。
覆滅突厥,將沒有任何困難。
就連蕭瑀,也覺得聯合薛延陀,這計策絕對可行。
偏偏的,唯獨林南考慮的更多。
“薛延陀現在看似親近大唐,可突厥滅亡後做大了呢?”
“依舊會成為麻煩。”
“薛延陀部,實際上是草原鐵勒諸部中,最為強大的。”
“雖說現已經被其他部落壓製,但隻要給予他們合適的機會,崛起注定是必然的。”
“真到了那一刻。”
“又該如何麵對?”
林南這話一處,李世民與蕭瑀都徹底陷入到了深思中。
就連旁邊當做小透明的薛仁貴,都忍不住陷入到了思考。
薛延陀……
是什麽鬼?
自己怎麽從未聽說……
當然,對於普通人來說,壓根就不知道突厥內部的諸部劃分。
所了解的自然也就是打!
就如同後世國人對花旗的理解,認為對方是個整體,或者分為兩個派係。
可實際上呢?
那麽大的國家,內部同樣有無數的利益集團!
有的值得拉攏。
有的要對抗打壓。
現在大唐朝堂,所麵臨的就是這個問題。
究竟該拉攏誰,打壓誰。
隻不過,麵對林南的擔憂,李世民迴答的很光棍。
“現在隻要能幹掉d突厥。”
“誰還能管得了其他的。”
可這書中的內容,過於詳細,詳細到蕭瑀即便身為宰相,都無法理解。
他想象不出那種來自未來的武器。
看起來很有道理。
但究竟要怎麽才能做出來?
恐怕終究隻是幻想罷了。
用來戰爭的武器,約簡單粗暴越好。
穩定性越高,就越不會出現故障,戰爭時不會出現掌控不住的意外。
穩定。
向來是所有王朝的終極追究。
始皇帝希望皇朝千秋萬世,這種願望所有人都有。
這種說的,並非是王朝萬年。
而是民族萬年!
至少,他們創立下的製度、開辟出來的山河,福澤綿延後世。
這些人,都是偉大的先輩。
蕭瑀與李世民,也想做這種人。
故而,林南在書中記載的未來,他們無法理解那些器物,自然也就認為前麵很好,後麵都是怪談。
倒是李世民看出了許多東西。
“你認為胡人最終會做大做強,坐擁這萬裏河山?”
他的目光,瞬間冷的可怕。
從戰略上了講,他能推演到這個結果。
畢竟,五胡亂華早已證明了這點。
林南找了個舒服的位置坐下,幾人絲毫沒有來薛仁貴院中做客的覺悟,反而針對書中的內容,談論起來。
“我們在發展,胡人也沒有落後。”
“匈奴時,草原上都是以原始部落為單位的,隻不過是整合了所有部落。”
“而現在,突厥人善於利用奴隸,突厥貴族則喜歡享受生活,享受征戰所帶來的快樂。”
“那些奴隸,則會為他們製作精良的鐵器、鎧甲等。”
“甚至,目前突厥人的鐵礦山,開采出來的鐵質量比大唐好太多。”
林南這話,兩人無法否認。
這片土地從漢代就開采鐵礦,優質的早就被開采完了。
反複到胡人地界,優質的鐵礦山很多,隻需要簡單的步驟,就能製作出無比精良的武器。
其中最關鍵的礦山位置,就在西域。
這也是朝堂中,許多人都在研究打通西域通道的原因。
那片被漢人征服的土地。
必須收迴來!
唯有這樣,才能掌控住鐵器,抑製住胡人的武裝力量。
“現在,胡人貴族已經全麵學習我們的文化。”
“隻要給予他們時間,他們就有膽量不斷的挑戰我們,因為無論輸贏,對他們來說,都有無數的好處。”
“這片土地,發展的太富庶了。”
“而最終,這種充滿野心的胡人首領,注定會憑借著領先時代的武器,征伐掉所有能征伐的土壤,開創展新的帝國。”
對於這些,林南還是跟感慨的。
漢人胡人都是人。
他們跟漢人打了這麽多年,對於曆史淵源早就了解了。
就連高句麗那種地方,都開始學漢人修長城了!
今後再發生出什麽事情,也都不足為奇。
不過,唯有林南清楚,書中那些戰爭案例,其實都是真實存在的朝代。
隻不過唐人無法理解,隻能認為是杜撰的。
“按照大唐目前的政策,肯定會模仿前朝長孫晟的對胡政策,遠交近攻,離強合弱,分化突厥內部矛盾,最終達到胡人彼此牽製的目的。”
“可這樣固然能打擊掉敵人,卻也同樣會讓另外一個部落做大,成為嶄新的威脅。”
“並且這個部落,會成為新的敵人。”
李世民聽到這,心底直發虛。
林南所說,正是他跟朝臣們探究出最可行的方案!
這百年來,突厥毫無疑問是最強大的國度。
中原王朝壓根征討不了突厥,甚至越打突厥,那邊就越強。
唯有到了隋時,出現了異類。
那就是長孫晟。
他是充當使者前往突厥,沒想到被突厥可汗看上了,留在突厥一年多。
最終突厥所有大小部落的情報,全都被他搞清楚了,跟許多首領的關係都相當的鐵。
其根本原因,就是長孫晟是草原上真正的猛士,箭法高超,曾一箭雙雕,震懾草原,才能被突厥禮待。
而迴到隋朝後,他便利用突厥人內部矛盾,硬生生把突厥給分裂了。
隋朝也徹底掌握了主動權。
當然。
這個長孫晟。
就是長孫無忌的爹。
李世民沒見過幾麵的嶽父!
“他能將這事兒看的如此透徹,簡直太可怕了。”
蕭瑀已經開始瑟瑟發抖。
“這對朝堂的理解,簡直不可思議。”
“究竟是怎麽做到的。”
這讓他頭皮發麻,想不透徹,認為簡直廟算到了一定境界才能徹底做到。
而林南接下來的話,就連李世民都有些慌了。
“我認為,按照這個策略,朝堂需要勾連最重要的部落,便是薛延陀。”
“這個在突厥北部的部族,一直在被突厥人壓迫著,生活的很苦,矛盾也已經變得很深。”
“隻要肯跟其許諾適當利益,絕對會另其南北夾擊。”
李世民已經快無法掩飾情緒了。
他跟臣子們議論的有段時間了,對於跟突厥內部哪個部落合作,尚且在商討中。
畢竟,萬一事情泄露了,將會有很大的麻煩。
林南如今所說的薛延陀,卻給了他很大的提醒。
“對啊!”
“薛延陀絕對是天然盟友,鐵勒諸部中最強大的一支。”
朝堂上商討無數天的事兒,他覺得就這麽被打開了缺口。
覆滅突厥,將沒有任何困難。
就連蕭瑀,也覺得聯合薛延陀,這計策絕對可行。
偏偏的,唯獨林南考慮的更多。
“薛延陀現在看似親近大唐,可突厥滅亡後做大了呢?”
“依舊會成為麻煩。”
“薛延陀部,實際上是草原鐵勒諸部中,最為強大的。”
“雖說現已經被其他部落壓製,但隻要給予他們合適的機會,崛起注定是必然的。”
“真到了那一刻。”
“又該如何麵對?”
林南這話一處,李世民與蕭瑀都徹底陷入到了深思中。
就連旁邊當做小透明的薛仁貴,都忍不住陷入到了思考。
薛延陀……
是什麽鬼?
自己怎麽從未聽說……
當然,對於普通人來說,壓根就不知道突厥內部的諸部劃分。
所了解的自然也就是打!
就如同後世國人對花旗的理解,認為對方是個整體,或者分為兩個派係。
可實際上呢?
那麽大的國家,內部同樣有無數的利益集團!
有的值得拉攏。
有的要對抗打壓。
現在大唐朝堂,所麵臨的就是這個問題。
究竟該拉攏誰,打壓誰。
隻不過,麵對林南的擔憂,李世民迴答的很光棍。
“現在隻要能幹掉d突厥。”
“誰還能管得了其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