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垂簾聽政
大唐:開局跟武媚娘流落荒島 作者:落淺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334章垂簾聽政
聽到這話的長孫無忌快氣死了,怎麽能讓後宮的人去插手朝政的事情?
長孫無忌站出來阻止著:“皇上這萬萬不可!因為後漢呂太後臨朝稱製十餘年的事情出現,先皇早就宣布過一條規則,說了後宮不可幹政的。”
正在李治不知道該怎麽說的時候,許敬宗這個時候站了出來。
許敬宗辯駁著:“長孫大人思想實屬迂腐不已,通過剛才的事情證明了皇後的雙性和膽魄早就已經超過長孫大人了,現在皇上還正值壯年,又怎麽可能會發生呂太後臨朝稱製的事情呢?”
“朕覺得許愛卿說的很對,朕現在頭痛隻是暫時得到了緩解,有媚娘為朕分憂解難的,朕往後也能夠輕鬆些,說不定能多活幾年。”李治趕緊附和著。
說完這話後,李治立馬讓人就在堂上隔開簾子,在後麵擺放著一張椅子,這些都是為武媚娘準備的。
正是因為這件事情,所以武媚娘才會有這等待遇,長孫無忌們也無可奈何了。
畢竟這一次的確是武媚娘做的不錯,都賭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就是為了讓皇上病情得到緩解。
長孫大人他們要是還繼續阻攔的話,恐怕就會惹得皇上不高興的。
隨後李治拉著武媚娘坐上後麵的椅子上麵體驗一下,感覺鬆軟舒服,武媚娘很是開心,在這大殿之上就笑出了聲音。
而武媚娘笑的越是開心,長孫無忌和上官儀就越是反感,都在仇視著武媚娘還是不是皇後了?居然能夠在大殿之上如此不知道羞愧。
不過他們也不好說話,畢竟李治現在很是寵愛武媚娘,要是指出皇後的不對,肯定是會被罰的。
他們幹脆就直接退下了,並不想要跟武媚娘繼續作對。
隨後武媚娘來到了馮小寶的寢宮,看見馮小寶正在研究一款新的東西,武媚娘雖然不知道是什麽但是總感覺很厲害。
馮小寶研究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注意到武媚娘的存在,還是太過於專注了。
武媚娘的下人想要提醒馮小寶,不過武媚娘攔住了下人,示意他們不要出聲,於是獨自一個人走到了馮小寶的身邊。
“哇!馮小寶,你做的東西還挺不錯的。”
馮小寶被嚇了一跳,畢竟武媚娘突然從身後出現,還是有點突然的,於是立馬站起來行禮。
“馮小寶參見皇後,不知道皇後今日怎麽有空來我這裏呢?難道是有好消息要來告訴我嗎?”
武媚娘笑顏逐開說道:“不愧是你,連這些都能想到,我的確是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你,你可要準備好。”
馮小寶點了點頭,武媚娘繼續說道。
“現在皇上已經可以讓本宮垂簾聽政了,這還得多謝你,一路上幫襯我許多。”
馮小寶一聽眼前一亮,他知道武媚娘會成功,但是卻沒想到一切進展這麽快。
馮小寶立馬又朝著武媚娘行禮,說道。
“恭喜皇後娘娘了,做的真不錯,現在表現得非常好,隻不過朝中還有一些要彈劾你的大臣,所以你要小心謹慎,而且到後麵皇後您還要更加努力才行了。”
武媚娘點了點頭,自然是懂得這個道理的,畢竟現在滿意也不是永久的,隻要她足夠努力,就可以一直向前。
馮小寶看到武媚娘離開的身影以後,很是滿意,因為他看著武媚娘如此順利,他也很是開心。
就在次日,上朝時,眾大臣們看到武媚娘真的在竹簾後垂簾聽政。
李治正在龍椅坐著開始執政,後麵則是有著武媚娘出謀劃策,基本上每件事情,武媚娘幾乎都要摻上一腳。
要是覺得大臣不聽她的就以之前比他們都有先見之明為理由,讓他們無話可說,繼續垂簾聽政。
朝中這樣的風氣,實在是讓上官儀無處安放,上官儀受不了了就來找長孫無忌,結果就見到長孫無忌在這裏不知道在研究什麽東西。
“長孫大人,現在武媚娘這麽囂張了,您還在這裏做什麽呢?難道不應該想點辦法,趕緊解決嗎?”
然而長孫無忌正在用心修大唐新禮,所以沒有太多理上官儀,覺得她太是焦躁了。
武媚娘現在和李治平起平坐的事情,讓上官儀怎麽能不焦急。
上官儀一直都在想著辦法,看著長孫無忌這般淡定,就質問道。
“你到底是在做什麽啊?武媚娘現在都已經這樣了,你還要淡定到什麽時候呢?”
長孫無忌沉得住氣,看到她這一副沉不住氣的樣子,就說道。
“你這著什麽急啊?現在都已經成為了現實,就算你著急也沒什麽用啊,所以還是先耐心等待一段時間,等過了這個風頭,看那個武媚娘還怎麽囂張起來。”
上官儀不懂長孫無忌為什麽會這麽說?過一段時間又會發生些什麽,她都不知道,於是問道。
“你究竟發現了一些什麽事情?你快點告訴我,過一段時間你會怎麽做?”
長孫無忌笑道:“接下來這幾天時間老弟要寫一份大唐新禮出來,到時候用這個去牽製武媚娘,到時候老夫看這個武媚娘還怎麽囂張?”
聽到這話的上官儀,頓時覺得長孫無忌實在是太英明了,居然能想到用新禮來牽製住武媚娘。
這樣武媚娘就算和皇上垂簾聽政,到時候她的所有行為都會處處受到限製的。
因為他們都看得出來武媚娘是個很有野心的女人,現在她登上了皇後之位,還和皇上一起垂簾聽政的。
不知道她後麵會不會有更大的野心!
這讓上官儀讚歎了起來:“不愧是長孫大人,長孫大人英明神武!到時候看那個武媚娘還怎麽囂張。”
等到第二天的時候,在朝廷上,長孫無忌便拿出了自己這段時候費勁心裏寫好的大唐新禮。
長孫無忌站出來上奏著,請求李治能夠頒布大唐新禮。
“啟稟皇上,老臣已經把大唐新禮已經寫出來了,就等著您頒布,還希望皇上能夠以大局為重。”長孫無忌說著。
聽到這話的長孫無忌快氣死了,怎麽能讓後宮的人去插手朝政的事情?
長孫無忌站出來阻止著:“皇上這萬萬不可!因為後漢呂太後臨朝稱製十餘年的事情出現,先皇早就宣布過一條規則,說了後宮不可幹政的。”
正在李治不知道該怎麽說的時候,許敬宗這個時候站了出來。
許敬宗辯駁著:“長孫大人思想實屬迂腐不已,通過剛才的事情證明了皇後的雙性和膽魄早就已經超過長孫大人了,現在皇上還正值壯年,又怎麽可能會發生呂太後臨朝稱製的事情呢?”
“朕覺得許愛卿說的很對,朕現在頭痛隻是暫時得到了緩解,有媚娘為朕分憂解難的,朕往後也能夠輕鬆些,說不定能多活幾年。”李治趕緊附和著。
說完這話後,李治立馬讓人就在堂上隔開簾子,在後麵擺放著一張椅子,這些都是為武媚娘準備的。
正是因為這件事情,所以武媚娘才會有這等待遇,長孫無忌們也無可奈何了。
畢竟這一次的確是武媚娘做的不錯,都賭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就是為了讓皇上病情得到緩解。
長孫大人他們要是還繼續阻攔的話,恐怕就會惹得皇上不高興的。
隨後李治拉著武媚娘坐上後麵的椅子上麵體驗一下,感覺鬆軟舒服,武媚娘很是開心,在這大殿之上就笑出了聲音。
而武媚娘笑的越是開心,長孫無忌和上官儀就越是反感,都在仇視著武媚娘還是不是皇後了?居然能夠在大殿之上如此不知道羞愧。
不過他們也不好說話,畢竟李治現在很是寵愛武媚娘,要是指出皇後的不對,肯定是會被罰的。
他們幹脆就直接退下了,並不想要跟武媚娘繼續作對。
隨後武媚娘來到了馮小寶的寢宮,看見馮小寶正在研究一款新的東西,武媚娘雖然不知道是什麽但是總感覺很厲害。
馮小寶研究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注意到武媚娘的存在,還是太過於專注了。
武媚娘的下人想要提醒馮小寶,不過武媚娘攔住了下人,示意他們不要出聲,於是獨自一個人走到了馮小寶的身邊。
“哇!馮小寶,你做的東西還挺不錯的。”
馮小寶被嚇了一跳,畢竟武媚娘突然從身後出現,還是有點突然的,於是立馬站起來行禮。
“馮小寶參見皇後,不知道皇後今日怎麽有空來我這裏呢?難道是有好消息要來告訴我嗎?”
武媚娘笑顏逐開說道:“不愧是你,連這些都能想到,我的確是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你,你可要準備好。”
馮小寶點了點頭,武媚娘繼續說道。
“現在皇上已經可以讓本宮垂簾聽政了,這還得多謝你,一路上幫襯我許多。”
馮小寶一聽眼前一亮,他知道武媚娘會成功,但是卻沒想到一切進展這麽快。
馮小寶立馬又朝著武媚娘行禮,說道。
“恭喜皇後娘娘了,做的真不錯,現在表現得非常好,隻不過朝中還有一些要彈劾你的大臣,所以你要小心謹慎,而且到後麵皇後您還要更加努力才行了。”
武媚娘點了點頭,自然是懂得這個道理的,畢竟現在滿意也不是永久的,隻要她足夠努力,就可以一直向前。
馮小寶看到武媚娘離開的身影以後,很是滿意,因為他看著武媚娘如此順利,他也很是開心。
就在次日,上朝時,眾大臣們看到武媚娘真的在竹簾後垂簾聽政。
李治正在龍椅坐著開始執政,後麵則是有著武媚娘出謀劃策,基本上每件事情,武媚娘幾乎都要摻上一腳。
要是覺得大臣不聽她的就以之前比他們都有先見之明為理由,讓他們無話可說,繼續垂簾聽政。
朝中這樣的風氣,實在是讓上官儀無處安放,上官儀受不了了就來找長孫無忌,結果就見到長孫無忌在這裏不知道在研究什麽東西。
“長孫大人,現在武媚娘這麽囂張了,您還在這裏做什麽呢?難道不應該想點辦法,趕緊解決嗎?”
然而長孫無忌正在用心修大唐新禮,所以沒有太多理上官儀,覺得她太是焦躁了。
武媚娘現在和李治平起平坐的事情,讓上官儀怎麽能不焦急。
上官儀一直都在想著辦法,看著長孫無忌這般淡定,就質問道。
“你到底是在做什麽啊?武媚娘現在都已經這樣了,你還要淡定到什麽時候呢?”
長孫無忌沉得住氣,看到她這一副沉不住氣的樣子,就說道。
“你這著什麽急啊?現在都已經成為了現實,就算你著急也沒什麽用啊,所以還是先耐心等待一段時間,等過了這個風頭,看那個武媚娘還怎麽囂張起來。”
上官儀不懂長孫無忌為什麽會這麽說?過一段時間又會發生些什麽,她都不知道,於是問道。
“你究竟發現了一些什麽事情?你快點告訴我,過一段時間你會怎麽做?”
長孫無忌笑道:“接下來這幾天時間老弟要寫一份大唐新禮出來,到時候用這個去牽製武媚娘,到時候老夫看這個武媚娘還怎麽囂張?”
聽到這話的上官儀,頓時覺得長孫無忌實在是太英明了,居然能想到用新禮來牽製住武媚娘。
這樣武媚娘就算和皇上垂簾聽政,到時候她的所有行為都會處處受到限製的。
因為他們都看得出來武媚娘是個很有野心的女人,現在她登上了皇後之位,還和皇上一起垂簾聽政的。
不知道她後麵會不會有更大的野心!
這讓上官儀讚歎了起來:“不愧是長孫大人,長孫大人英明神武!到時候看那個武媚娘還怎麽囂張。”
等到第二天的時候,在朝廷上,長孫無忌便拿出了自己這段時候費勁心裏寫好的大唐新禮。
長孫無忌站出來上奏著,請求李治能夠頒布大唐新禮。
“啟稟皇上,老臣已經把大唐新禮已經寫出來了,就等著您頒布,還希望皇上能夠以大局為重。”長孫無忌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