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有錢人
大唐:開局跟武媚娘流落荒島 作者:落淺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85章有錢人
李世民這才意識到,自己推行的這些政策隻是讓大唐表麵繁榮,但是實際還是出了很多問題。今天聽到馮小寶所說的這些話,心中對於馮小寶的讚賞之意又提升了不少。
“若是如此的話就真的沒有辦法了嗎?”
“臣倒是有一些辦法,但是隻能緩和不能根治。”
馮小寶知道,李世民是一個非常偉大的政治家,但是這天下之中,最大的地主就是他,無論如何也不能夠影響到他自己的利益。
如若不然的話,自己辛苦經營得好形象可就真的是一夜付諸東流。
“說來聽聽。”
“臣以為,若是要緩和這種情況的話,陛下應該是先迴到長安城之中主持朝政,畢竟國不可一日無君,陛下若是再在這裏待下去的話,這大唐可能真得要變天了。”
“嗯,你說得不是沒有道理。咱們即刻啟程。裴詣你去準備幾輛馬車,然後護送我等迴長安。”
裴詣一聽這話,哪敢怠慢,迅速站起身來,然後就要離開。
心中想著,趕緊離開這修羅場。
“等一下,裴大人。”裴詣剛要離開,就被馮小寶叫住了。
什麽事情?裴詣緊張道。
“你們山東這個地方,一個小小的酒肆,隻是住幾天就要收五十兩白銀嗎?”
裴詣道:‘絕不可能,自從我擔任這刺史一來,對每種東西價格都做了明確的規定,別說五十兩,就算是五兩都已經算作是天價了。’
“店家,你看看,我們裴大人都發話了。”
這時店家的臉都嚇綠了,然後直接跪在地上說道:“幾位大人,我錯了,陛下,饒命啊。我不知道是您,不然我肯定不會如此要價的。”
馮小寶微微一笑說道:“既然你現在知道了,那可不可以把多出來的錢照給我們。”
“可以可以。”於是店家從懷裏摸出一堆碎銀子,然後遞給麵前的馮小寶。
“這點銀子,哪夠,今天陛下能夠親臨你這小店是你的福氣,還不拿出點誠意來。”
一時間店家不知道該做什麽。他哪裏能聽不明白這馮小寶的意思。
這擺明了就是要訛自己啊。
“那大人您說,多少銀兩合適。”
“一千兩,一文都不能少,給你半個時辰的時間去湊錢。”
聞聽此言,這店家直接心中一口老血吐了出來。
一千兩怕是自己去搶都搶不了這麽多吧。
“看樣子你是拿不出來了,裴大人,依據唐璐這種亂定價的該如何處置。”
“依據唐律嗎,亂定價者,當杖八十,扔入大牢,受三年牢獄之苦,然後發配滄州。”
“大人,我錯了,我再也不敢了。”店家跪在地上帶著哭腔喊道。
“裴大人,帶走吧。”
於是裴詣對著旁邊的守衛使了一個顏色,守衛瞬間明白兒意思,然後抬起這店家就扔入囚車之中。
馮小寶說道:“現在既然已經沒事,那我們便直接動身前往長安吧。”
兩個時辰之後,裴詣將馬車全部都準備好,幾人出發。
一路之上因為士兵開路,倒是十分平靜,沒有再生出任何事端。
大約四日的時間,幾人才到了長安地界。
而裴詣也是早就派快馬放出消息,這滿朝之中的文武百官全部都出城迎接。
尤其是程咬金和秦瓊兩人,親自帶兵為李世民的馬車開路。
片刻之後李世民到了這皇城之中。第一件事情就是接過長孫皇後送來的龍袍。
在船上龍袍的那一刻,李世民又變成了那個不可一世的帝王。
這皇宮門口的巨鼓響了起來,整整九聲。
百餘名官員跟在李世民的後方緩緩地向著皇宮之中走去。
場麵浩浩湯湯。
在這些百官前方的確實一個身著宦官服的人,赫然便是這馮小寶。
片刻之後,李世民重新坐在這龍椅之上,馮小寶站在旁邊。
滿朝文武站在這大殿之中。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位愛卿平身,朕不在的這些時日之中,這長安城之中股可曾發生一些事情。”
“托陛下的福,長安城之中倒是越來越繁華,百姓安居樂業,一切按部就班地進行著。”
“陛下,您出去怎麽不和臣說,不然怎麽會忍受這流離之苦。”
李世民心覺,我要是知道我要去這荒島之上早就告訴你了。
李世民說道:“朕旁邊的這位馮小寶,一路之上護駕有功,現履行承諾賜白銀千兩,良田百畝。”
這一下則是讓這滿朝的文武羨慕到不行。
一個太監罷了,竟然能夠得到這麽多的賞賜,真是讓人羨慕嫉妒恨。
魏征忽然站出來說道:“陛下還請三思,這宦官自古以來一但得到勢力就會為所欲為,突然賞賜這麽多,有失禮法。”
還未等魏征說完,李世民就直接說道:“朕心意已決,不必在意,難道朕隻是出去幾天,朕的話就不管用了嗎?”
君無戲言,其他文武百官見狀也不再說話。
“有本啟奏,無事退朝。”
片刻之後,滿朝文武百官散去,各自迴到自己府中。
馮小寶自然是跟在李世民左右,寸步不離。
“這山東之事,確實是讓朕非常頭痛,你之前說有緩和之法,現在說與朕聽聽。”
“依臣之間,想要緩和這山東一事,隻有與山東大儒勢力聯姻,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李世民沒有言語,心中想到,這泱泱大唐,難道要靠這聯姻之法。
“山東大儒一族,從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興盛,至今已有百餘年的曆史,在山東一帶的實力絕對不容撼動。”
“更和況這山東大儒一族所宣揚的是孔聖人之道,對外一直宣稱要以仁愛治國,早就深得民心,若是陛下您貿然剿匪。牽動著大儒勢力的話,怕是會引起不滿。”
“到時候陛下您的魏王都會受到損害。”
“那依你之間,陛下的這幾個皇子之中誰去和親比較好。”
“這自然是要交給陛下您親自定奪,臣對您的愛子們也並不是非常了解。”
李世民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李世民這才意識到,自己推行的這些政策隻是讓大唐表麵繁榮,但是實際還是出了很多問題。今天聽到馮小寶所說的這些話,心中對於馮小寶的讚賞之意又提升了不少。
“若是如此的話就真的沒有辦法了嗎?”
“臣倒是有一些辦法,但是隻能緩和不能根治。”
馮小寶知道,李世民是一個非常偉大的政治家,但是這天下之中,最大的地主就是他,無論如何也不能夠影響到他自己的利益。
如若不然的話,自己辛苦經營得好形象可就真的是一夜付諸東流。
“說來聽聽。”
“臣以為,若是要緩和這種情況的話,陛下應該是先迴到長安城之中主持朝政,畢竟國不可一日無君,陛下若是再在這裏待下去的話,這大唐可能真得要變天了。”
“嗯,你說得不是沒有道理。咱們即刻啟程。裴詣你去準備幾輛馬車,然後護送我等迴長安。”
裴詣一聽這話,哪敢怠慢,迅速站起身來,然後就要離開。
心中想著,趕緊離開這修羅場。
“等一下,裴大人。”裴詣剛要離開,就被馮小寶叫住了。
什麽事情?裴詣緊張道。
“你們山東這個地方,一個小小的酒肆,隻是住幾天就要收五十兩白銀嗎?”
裴詣道:‘絕不可能,自從我擔任這刺史一來,對每種東西價格都做了明確的規定,別說五十兩,就算是五兩都已經算作是天價了。’
“店家,你看看,我們裴大人都發話了。”
這時店家的臉都嚇綠了,然後直接跪在地上說道:“幾位大人,我錯了,陛下,饒命啊。我不知道是您,不然我肯定不會如此要價的。”
馮小寶微微一笑說道:“既然你現在知道了,那可不可以把多出來的錢照給我們。”
“可以可以。”於是店家從懷裏摸出一堆碎銀子,然後遞給麵前的馮小寶。
“這點銀子,哪夠,今天陛下能夠親臨你這小店是你的福氣,還不拿出點誠意來。”
一時間店家不知道該做什麽。他哪裏能聽不明白這馮小寶的意思。
這擺明了就是要訛自己啊。
“那大人您說,多少銀兩合適。”
“一千兩,一文都不能少,給你半個時辰的時間去湊錢。”
聞聽此言,這店家直接心中一口老血吐了出來。
一千兩怕是自己去搶都搶不了這麽多吧。
“看樣子你是拿不出來了,裴大人,依據唐璐這種亂定價的該如何處置。”
“依據唐律嗎,亂定價者,當杖八十,扔入大牢,受三年牢獄之苦,然後發配滄州。”
“大人,我錯了,我再也不敢了。”店家跪在地上帶著哭腔喊道。
“裴大人,帶走吧。”
於是裴詣對著旁邊的守衛使了一個顏色,守衛瞬間明白兒意思,然後抬起這店家就扔入囚車之中。
馮小寶說道:“現在既然已經沒事,那我們便直接動身前往長安吧。”
兩個時辰之後,裴詣將馬車全部都準備好,幾人出發。
一路之上因為士兵開路,倒是十分平靜,沒有再生出任何事端。
大約四日的時間,幾人才到了長安地界。
而裴詣也是早就派快馬放出消息,這滿朝之中的文武百官全部都出城迎接。
尤其是程咬金和秦瓊兩人,親自帶兵為李世民的馬車開路。
片刻之後李世民到了這皇城之中。第一件事情就是接過長孫皇後送來的龍袍。
在船上龍袍的那一刻,李世民又變成了那個不可一世的帝王。
這皇宮門口的巨鼓響了起來,整整九聲。
百餘名官員跟在李世民的後方緩緩地向著皇宮之中走去。
場麵浩浩湯湯。
在這些百官前方的確實一個身著宦官服的人,赫然便是這馮小寶。
片刻之後,李世民重新坐在這龍椅之上,馮小寶站在旁邊。
滿朝文武站在這大殿之中。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位愛卿平身,朕不在的這些時日之中,這長安城之中股可曾發生一些事情。”
“托陛下的福,長安城之中倒是越來越繁華,百姓安居樂業,一切按部就班地進行著。”
“陛下,您出去怎麽不和臣說,不然怎麽會忍受這流離之苦。”
李世民心覺,我要是知道我要去這荒島之上早就告訴你了。
李世民說道:“朕旁邊的這位馮小寶,一路之上護駕有功,現履行承諾賜白銀千兩,良田百畝。”
這一下則是讓這滿朝的文武羨慕到不行。
一個太監罷了,竟然能夠得到這麽多的賞賜,真是讓人羨慕嫉妒恨。
魏征忽然站出來說道:“陛下還請三思,這宦官自古以來一但得到勢力就會為所欲為,突然賞賜這麽多,有失禮法。”
還未等魏征說完,李世民就直接說道:“朕心意已決,不必在意,難道朕隻是出去幾天,朕的話就不管用了嗎?”
君無戲言,其他文武百官見狀也不再說話。
“有本啟奏,無事退朝。”
片刻之後,滿朝文武百官散去,各自迴到自己府中。
馮小寶自然是跟在李世民左右,寸步不離。
“這山東之事,確實是讓朕非常頭痛,你之前說有緩和之法,現在說與朕聽聽。”
“依臣之間,想要緩和這山東一事,隻有與山東大儒勢力聯姻,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李世民沒有言語,心中想到,這泱泱大唐,難道要靠這聯姻之法。
“山東大儒一族,從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興盛,至今已有百餘年的曆史,在山東一帶的實力絕對不容撼動。”
“更和況這山東大儒一族所宣揚的是孔聖人之道,對外一直宣稱要以仁愛治國,早就深得民心,若是陛下您貿然剿匪。牽動著大儒勢力的話,怕是會引起不滿。”
“到時候陛下您的魏王都會受到損害。”
“那依你之間,陛下的這幾個皇子之中誰去和親比較好。”
“這自然是要交給陛下您親自定奪,臣對您的愛子們也並不是非常了解。”
李世民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