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夫人對此並沒有過多猶豫,她上前一步屈膝跪下,朝著左儀先是磕了一個頭,才說道:“梁先生所言非虛,老身便是要告他二人謀財害命。”
左儀方才在外麵發覺妙齡少女神情有異,這才起了心思想過問此案,沒想到這會兒讓聽下來,事情似乎十分有趣。
他坐直了身子,正了正神色問道:“老夫人把話說的清楚些,二人是如何要謀財害命?”
李老夫人卻一個勁兒的哭,甚至越哭越來勁兒,根本迴答不了左儀的問題。
不過幸好其餘幾人似乎都知道這件事,尤其是梁東。
於是梁東上前一步,朝著左儀施了一禮,待得了左儀的首肯,才緩緩開口說起了這件比較複雜,又不是很複雜的事。
事情要從十年前說起,那時李老夫人尚且年輕,兒子還未成親,隻早早說了一門還算門當戶對的親事。
彼時李老爺出門在外做生意,某一日突然被人抬迴了家,而這些人中有一個小姑娘,便是此時在場的李珠。
而所有事情的開始便是在這一年。
起初李家公子對這個突然多出來的女孩十分喜歡,畢竟這女孩說自己救了李老爺,算是李家的大恩人。
因為那時的李家要沒了李老爺,這娘兒倆十有八九撐不住偌大家業。
後來李老爺恢複如初,李老夫人便和李老爺商量著將孤苦無依的李珠認為義女。
也就是這個時候,李家公子突然之間便對這位識大體又有恩於李家的妹妹翻了臉,不僅再無一絲親切之意,甚至還揚言要把李珠趕出李家大門。
李家的恩怨真正鬧起來,便是在這個時候。
李老夫人和李老爺苦思冥想,怎麽都想不通明明十分要好的兩人,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怎麽就說翻臉就翻臉了。
這事兒還不止李家公子一個人翻,李珠也是一夜之間便對李家公子不假辭色。
左儀聽著梁東說故事,倒是不著急催著他說正題,隻認真聽起因。
可這起因說的也是含糊不清。
為何翻臉一句沒提。
梁東著實把娓娓道來四個字發揮的淋漓盡致,一段故事說完,便緩緩說起另一段故事。
“李老爺和李老夫人最終還是將李珠認為義女,從此李家便一家分兩處過,李家公子幾乎沒有再同李珠吃過一頓飯。”
此後許多年,李家倒也相安無事。
直到李家公子迎娶新婦,婚宴上來了一個道士,說李家公子的新婦於李家不詳,對她自己也不詳。
李家公子和新婦二人都不信這些,執意把婚事給辦了。
半年之內新婦便有了身孕,李家上下都十分歡喜,也就漸漸忘了道士所言,以為那不過是想討錢胡說罷了。
哪知道新婦懷有身子三月之時,毫無預兆的雙雙沒了,弄的李家公子悲痛欲絕,一門心思想到山上出家。
幸好李老夫人以命相逼,這才作罷。
再後來便來了現在這位李夫人,也不知道她用了什麽手段,讓李家公子言聽計從,入門不過兩月便掌了中饋。
矛盾便在這時更加激化。
李家公子不喜歡李珠這個妹妹,李夫人自然順著自己丈夫,對李珠百般不喜。
李老夫人和李老爺勸阻過許多次,奈何兒媳婦掌了家,兒子也接了李家生意,二老的話總是表麵上點頭,私下該如何還是如何。
後來李老爺實在看不下去,放了狠話,說李家公子要是不能善待他爹的救命恩人,那就不認這個兒子。
梁東說到這裏歎了口氣,“李家公子顧忌父子之情,忍了幾年,待到李老爺駕鶴歸西,便張羅著想把李小姐給趕出李家。”
這件事李家公子沒有隱瞞,隻是做的沒那麽決絕。
但李夫人就不同,她已經完全掌握了李家,若不是顧忌李老夫人乃是李家公子生母,怕是當場便駁了李老夫人麵子,立刻將李珠趕出去。
隻是李老夫人再怎麽迴護也是有限,畢竟李家現在也不是她說了算。
這一拖便拖到了去歲,李夫人實在忍無可忍,態度十分強硬的要把李珠趕走,李家公子同自家夫人一個態度。
如此便讓李老夫人十分頭疼,兒子、兒媳這次很堅決,根本不是她能說得動的。
一氣之下,李老夫人便說要是將李珠趕走,就把她這個老太婆一道趕走。
本是氣話,目的不過是威脅兒子、兒媳,哪成想那二人竟真的連同李老夫人一道給趕了出來。
梁東說到此處搖頭歎息,“再怎麽說李珠姑娘也是李老爺的救命恩人,李家公子這做法未免令人寒心。”
“是啊,更何況李老夫人這般勸阻,竟被一道趕了出來,實在不孝至極。”
一旁另外兩人跟著附和,對李家發生的事,二人雖然了解沒有很多,但都是街坊鄰裏的,總比旁人知道的多。
這位李珠姑娘為人和善,又是柔弱女子,也不知道為什麽李家公子和李夫人容不下她。
左儀點頭,抬眼看向李珠,這姑娘看著柔弱如同一朵嬌花,但方才眼中的不耐煩卻也不是錯覺。
能做到梨花帶雨的扶著李老夫人,又能很好的掩飾自己真實的情緒,這姑娘總歸不如眾人說的那般軟弱可欺。
李珠見左儀看她,便落落大方的行了一禮,“小女隻是想留在母親身邊盡孝,其餘的都不奢求,不知為何哥哥和嫂嫂就是容不下我。”
說著說著,那雙柔情似水的眼睛便又起了一層霧,朦朧之中格外令人心疼。
梁東歎了口氣,其餘兩人則出聲安慰她,說什麽到了縣衙一定能給她討迴公道。
左儀就這麽看著,心想誰知道公道在何方。
“李老夫人,你確認你要狀告你的兒子謀財害命嗎?”
左儀再一次問李老夫人,這老人家看上去並不是多精明之人,此事絕對不可聽信一麵之詞。
李老夫人抽噎著說道:“老身便是要告他,親生母親都不要,老身如何還要給他留情麵。”
這兒子她自小疼愛,沒承想如今會變成這般模樣。
左儀方才在外麵發覺妙齡少女神情有異,這才起了心思想過問此案,沒想到這會兒讓聽下來,事情似乎十分有趣。
他坐直了身子,正了正神色問道:“老夫人把話說的清楚些,二人是如何要謀財害命?”
李老夫人卻一個勁兒的哭,甚至越哭越來勁兒,根本迴答不了左儀的問題。
不過幸好其餘幾人似乎都知道這件事,尤其是梁東。
於是梁東上前一步,朝著左儀施了一禮,待得了左儀的首肯,才緩緩開口說起了這件比較複雜,又不是很複雜的事。
事情要從十年前說起,那時李老夫人尚且年輕,兒子還未成親,隻早早說了一門還算門當戶對的親事。
彼時李老爺出門在外做生意,某一日突然被人抬迴了家,而這些人中有一個小姑娘,便是此時在場的李珠。
而所有事情的開始便是在這一年。
起初李家公子對這個突然多出來的女孩十分喜歡,畢竟這女孩說自己救了李老爺,算是李家的大恩人。
因為那時的李家要沒了李老爺,這娘兒倆十有八九撐不住偌大家業。
後來李老爺恢複如初,李老夫人便和李老爺商量著將孤苦無依的李珠認為義女。
也就是這個時候,李家公子突然之間便對這位識大體又有恩於李家的妹妹翻了臉,不僅再無一絲親切之意,甚至還揚言要把李珠趕出李家大門。
李家的恩怨真正鬧起來,便是在這個時候。
李老夫人和李老爺苦思冥想,怎麽都想不通明明十分要好的兩人,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怎麽就說翻臉就翻臉了。
這事兒還不止李家公子一個人翻,李珠也是一夜之間便對李家公子不假辭色。
左儀聽著梁東說故事,倒是不著急催著他說正題,隻認真聽起因。
可這起因說的也是含糊不清。
為何翻臉一句沒提。
梁東著實把娓娓道來四個字發揮的淋漓盡致,一段故事說完,便緩緩說起另一段故事。
“李老爺和李老夫人最終還是將李珠認為義女,從此李家便一家分兩處過,李家公子幾乎沒有再同李珠吃過一頓飯。”
此後許多年,李家倒也相安無事。
直到李家公子迎娶新婦,婚宴上來了一個道士,說李家公子的新婦於李家不詳,對她自己也不詳。
李家公子和新婦二人都不信這些,執意把婚事給辦了。
半年之內新婦便有了身孕,李家上下都十分歡喜,也就漸漸忘了道士所言,以為那不過是想討錢胡說罷了。
哪知道新婦懷有身子三月之時,毫無預兆的雙雙沒了,弄的李家公子悲痛欲絕,一門心思想到山上出家。
幸好李老夫人以命相逼,這才作罷。
再後來便來了現在這位李夫人,也不知道她用了什麽手段,讓李家公子言聽計從,入門不過兩月便掌了中饋。
矛盾便在這時更加激化。
李家公子不喜歡李珠這個妹妹,李夫人自然順著自己丈夫,對李珠百般不喜。
李老夫人和李老爺勸阻過許多次,奈何兒媳婦掌了家,兒子也接了李家生意,二老的話總是表麵上點頭,私下該如何還是如何。
後來李老爺實在看不下去,放了狠話,說李家公子要是不能善待他爹的救命恩人,那就不認這個兒子。
梁東說到這裏歎了口氣,“李家公子顧忌父子之情,忍了幾年,待到李老爺駕鶴歸西,便張羅著想把李小姐給趕出李家。”
這件事李家公子沒有隱瞞,隻是做的沒那麽決絕。
但李夫人就不同,她已經完全掌握了李家,若不是顧忌李老夫人乃是李家公子生母,怕是當場便駁了李老夫人麵子,立刻將李珠趕出去。
隻是李老夫人再怎麽迴護也是有限,畢竟李家現在也不是她說了算。
這一拖便拖到了去歲,李夫人實在忍無可忍,態度十分強硬的要把李珠趕走,李家公子同自家夫人一個態度。
如此便讓李老夫人十分頭疼,兒子、兒媳這次很堅決,根本不是她能說得動的。
一氣之下,李老夫人便說要是將李珠趕走,就把她這個老太婆一道趕走。
本是氣話,目的不過是威脅兒子、兒媳,哪成想那二人竟真的連同李老夫人一道給趕了出來。
梁東說到此處搖頭歎息,“再怎麽說李珠姑娘也是李老爺的救命恩人,李家公子這做法未免令人寒心。”
“是啊,更何況李老夫人這般勸阻,竟被一道趕了出來,實在不孝至極。”
一旁另外兩人跟著附和,對李家發生的事,二人雖然了解沒有很多,但都是街坊鄰裏的,總比旁人知道的多。
這位李珠姑娘為人和善,又是柔弱女子,也不知道為什麽李家公子和李夫人容不下她。
左儀點頭,抬眼看向李珠,這姑娘看著柔弱如同一朵嬌花,但方才眼中的不耐煩卻也不是錯覺。
能做到梨花帶雨的扶著李老夫人,又能很好的掩飾自己真實的情緒,這姑娘總歸不如眾人說的那般軟弱可欺。
李珠見左儀看她,便落落大方的行了一禮,“小女隻是想留在母親身邊盡孝,其餘的都不奢求,不知為何哥哥和嫂嫂就是容不下我。”
說著說著,那雙柔情似水的眼睛便又起了一層霧,朦朧之中格外令人心疼。
梁東歎了口氣,其餘兩人則出聲安慰她,說什麽到了縣衙一定能給她討迴公道。
左儀就這麽看著,心想誰知道公道在何方。
“李老夫人,你確認你要狀告你的兒子謀財害命嗎?”
左儀再一次問李老夫人,這老人家看上去並不是多精明之人,此事絕對不可聽信一麵之詞。
李老夫人抽噎著說道:“老身便是要告他,親生母親都不要,老身如何還要給他留情麵。”
這兒子她自小疼愛,沒承想如今會變成這般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