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化走到新平堡時,便遇到了廣記的人。
廣記的這隊人是從王家莊派來的,為首的是侍從司的侍從官洪喜平。
徐大化一行人在道路南側,廣記的人在北側,西北方向是矗立在邊牆之內的蒼莽軍堡,軍堡之外,則是綿延向前完全看不到盡頭的夯土所建的邊牆。
一個個衝口,墩堡,軍台,隨著蜿蜒曲折的邊牆出現在人們眼前。
最叫人矚目的是邊牆北邊三裏多外的一個墩堡,建立在山丘之上,雖然遠在邊牆之外,但彼此視線可及,那個墩堡似乎是邊牆的一顆釘子,牢牢的紮刺在草原之上。
徐大化感慨道:“果然人家說廣記的劉天宇不凡,他有大手筆,邊牆外的這個邊墩,就是他自己派人修築的吧?”
一個幕僚答道:“正是,此事學生打聽過,邊牆外已經修了不少邊墩和軍台,聽說現在是直線向北,來年就是橫向再修築,彼此相連,若這般,最少百裏之內,北虜不便進出了。”
“還真是大手筆啊!”徐大化眼睛眯縫著看向北方,帶著一些讚歎的道。
徐大化和他的幕僚當然不知道,所謂幾十裏內要緊地方加築邊墩和軍台的消息隻是廣記的煙霧彈,事實的情形是軍台軍堡已經修到了青城南邊一百多裏的小黑河畔。
如果徐大化知道這個消息,恐怕感官會為之一變,這種輕鬆的感慨估計沒可能發出了,而是快馬加鞭,趕緊離開這個是非之地了。
廣記的人就在道左,一個士兵站在車廂頂上揮舞著兩麵紅旗。
徐大化看過去,見那邊墩堡上也有人在舞動紅旗。
過了好一會兒,兩邊的旗語打完,洪喜平帶著眾人過來,遠遠朝徐大化揖手道:“在下洪喜平,在劉大人身邊打雜,剛剛以旗語通傳消息,正在要緊關頭,怠慢了徐大人,還請莫怪。”
徐大化等了好一會兒,對廣記的話事人之前忙其他的事情心生不滿,不過教訓劉天宇的幕僚似乎顯得過於沒有風度,便冷哼一聲,道:“這玩意倒是新鮮,似乎和我大明軍中的旗語不大相同。”
洪喜平躬身一笑,說道:“這旗語是幾個泰西人和我們共同研究出來,比起大明軍中旗語要稍微複雜一些。”
徐大化冷哼一聲,他對這些興趣不大,看著洪喜平,問道:“劉守備就打算派個幕僚來見本官?他自己人呢?”
“實在抱歉。”洪喜平絲毫不見慌『亂』的道,“我家大人,此時應該已經在京城了。”
“啊!”徐大化一驚,嘴巴張的老大、
“我家大人說過要進京辯冤,說話豈有不算之理!”洪喜平道,“軍務也緊急,為防北虜有所異動,大人輕騎快馬,早就趕到京城了。為此,不能麵見徐大人當麵討教,他也十分遺憾。”
說完之後,洪喜平托起一個小包裹,著人送到徐大化馬前的長隨跟前,微笑道:“些許薄禮,請大人賞收。”
徐府長隨將包裹接住,打開一角,看到裏麵金光燦燦。
徐大化輕輕點頭,看重量要有十幾個金錠,莫約值千兩白銀,算是厚禮了。
“本官也要趕路。”徐大化正『色』道,“押著犯官侯亥急速趕迴京城,替劉守備作證辯冤。”
洪喜平深深一躬身,拜道:“有勞徐大人,在下等感激不盡。”
……
徐大化剛到大同的時候,劉天宇已經從西便門進京。
薛成祥和楊衛賓早早等在城門口,他們帶來了不少人,兩輛大車隻是表象,劉天宇拿眼一掃,以他的眼光也隻發現幾個等著扛活的漢子略有可疑,其餘的人就完全看不出來了。
“見過大人!”
“見過劉大人。”
楊衛賓和薛成祥一起躬身行禮,二人臉上都有掩飾不住的激動之『色』。
“楊先生,薛成祥,兩位在京城做的十分好。”劉天宇笑語溫和,拉著二人的手,笑道,“長久以來,兩位都是我在京城的得力臂膀,今日一會,也是十分難得。”
聽得誇讚,薛成祥竟有一些緊張,呐呐不能語。
楊衛賓反而放鬆的多,笑著說道:“大人過獎了,自打聽說大人要來,心裏十分高興,平時太忙,想迴王家莊見大人也不可得,這一次,若不是出了這麽大的事情,恐怕想見大人一迴也不知要等多久。”
劉天宇微笑著道:“這樣的事還是少出些為好,免得下一次圓不過來,那就完了。”
薛成祥這時才道:“隻要有大人在,什麽事我們都不怕!”
劉天宇點點頭,笑問道:“你們安排了不少人在周圍?”
“是。”薛成祥道,“四周派了一個情報組,一個行動組,還有一個保衛組負責大人在京城分店的安全。咱們的分號在前門大街,人多眼雜,來往的人龍蛇混雜,所以大人還是要小心為上。”
“這事你們看著安排,隻是要外鬆內緊,不要弄的太張揚就好。”劉天宇道,“具體行程安排的怎麽樣了?”
薛成祥道:“魏大官那邊我們已經找了一個叫李崇的太監疏通,早晨才把消息送進宮,大人的折子是中午送到會極門,目前還不知道宮中如何安排。”
楊衛賓接著道:“大人,您到京城的消息我們已經廣為宣揚,以防有人暗中加害。”
劉天宇到目前為止還是戴罪之身,就算有魏忠賢在後麵,東林黨的勢力仍在魏黨之上,若是把消息宣揚開,有心人自然也會掂量一下算計劉天宇的後果。
車馬開始行動,劉天宇坐在車上。
馬車拐彎後不久就到了地方,薛成祥說道:“大人,京城裏的分號生意一直很好,店門口的人比其他地方都多。”
劉天宇笑著點頭,說道:“我已經看到了。”
廣記分號門口的人最多,人煙相比別的商行要稠密很多,好在店麵夠大,倒也並不擁擠。
分號裏什麽貨都經營,反正本錢大,可以把進貨價格壓低,出貨量又大,利潤自然就來了。
店裏核心產品是鐵器,除了各『色』雜貨之外,擺放的物事還是鐵器最多,光是各種大小鐵鍋就有數十種,加上叉耙鏟鋸等工具,鏟子勺子等小型鐵器,林林總總,最少有過百種之多。
劉天宇下車時,大掌櫃陳斌帶著幾個夥計迎了過來,眾人一起叉手行禮。
劉天宇笑著還禮,說道:“各位一向辛苦,不必多禮了。”
他又向陳斌道:“難得我來一趟,今晚加菜。”
眾多小夥計聽到後,全都是一臉興奮,甚至有幾個小夥計歡唿起來,被大夥計一瞪,又趕緊閉上嘴。
廣記的這隊人是從王家莊派來的,為首的是侍從司的侍從官洪喜平。
徐大化一行人在道路南側,廣記的人在北側,西北方向是矗立在邊牆之內的蒼莽軍堡,軍堡之外,則是綿延向前完全看不到盡頭的夯土所建的邊牆。
一個個衝口,墩堡,軍台,隨著蜿蜒曲折的邊牆出現在人們眼前。
最叫人矚目的是邊牆北邊三裏多外的一個墩堡,建立在山丘之上,雖然遠在邊牆之外,但彼此視線可及,那個墩堡似乎是邊牆的一顆釘子,牢牢的紮刺在草原之上。
徐大化感慨道:“果然人家說廣記的劉天宇不凡,他有大手筆,邊牆外的這個邊墩,就是他自己派人修築的吧?”
一個幕僚答道:“正是,此事學生打聽過,邊牆外已經修了不少邊墩和軍台,聽說現在是直線向北,來年就是橫向再修築,彼此相連,若這般,最少百裏之內,北虜不便進出了。”
“還真是大手筆啊!”徐大化眼睛眯縫著看向北方,帶著一些讚歎的道。
徐大化和他的幕僚當然不知道,所謂幾十裏內要緊地方加築邊墩和軍台的消息隻是廣記的煙霧彈,事實的情形是軍台軍堡已經修到了青城南邊一百多裏的小黑河畔。
如果徐大化知道這個消息,恐怕感官會為之一變,這種輕鬆的感慨估計沒可能發出了,而是快馬加鞭,趕緊離開這個是非之地了。
廣記的人就在道左,一個士兵站在車廂頂上揮舞著兩麵紅旗。
徐大化看過去,見那邊墩堡上也有人在舞動紅旗。
過了好一會兒,兩邊的旗語打完,洪喜平帶著眾人過來,遠遠朝徐大化揖手道:“在下洪喜平,在劉大人身邊打雜,剛剛以旗語通傳消息,正在要緊關頭,怠慢了徐大人,還請莫怪。”
徐大化等了好一會兒,對廣記的話事人之前忙其他的事情心生不滿,不過教訓劉天宇的幕僚似乎顯得過於沒有風度,便冷哼一聲,道:“這玩意倒是新鮮,似乎和我大明軍中的旗語不大相同。”
洪喜平躬身一笑,說道:“這旗語是幾個泰西人和我們共同研究出來,比起大明軍中旗語要稍微複雜一些。”
徐大化冷哼一聲,他對這些興趣不大,看著洪喜平,問道:“劉守備就打算派個幕僚來見本官?他自己人呢?”
“實在抱歉。”洪喜平絲毫不見慌『亂』的道,“我家大人,此時應該已經在京城了。”
“啊!”徐大化一驚,嘴巴張的老大、
“我家大人說過要進京辯冤,說話豈有不算之理!”洪喜平道,“軍務也緊急,為防北虜有所異動,大人輕騎快馬,早就趕到京城了。為此,不能麵見徐大人當麵討教,他也十分遺憾。”
說完之後,洪喜平托起一個小包裹,著人送到徐大化馬前的長隨跟前,微笑道:“些許薄禮,請大人賞收。”
徐府長隨將包裹接住,打開一角,看到裏麵金光燦燦。
徐大化輕輕點頭,看重量要有十幾個金錠,莫約值千兩白銀,算是厚禮了。
“本官也要趕路。”徐大化正『色』道,“押著犯官侯亥急速趕迴京城,替劉守備作證辯冤。”
洪喜平深深一躬身,拜道:“有勞徐大人,在下等感激不盡。”
……
徐大化剛到大同的時候,劉天宇已經從西便門進京。
薛成祥和楊衛賓早早等在城門口,他們帶來了不少人,兩輛大車隻是表象,劉天宇拿眼一掃,以他的眼光也隻發現幾個等著扛活的漢子略有可疑,其餘的人就完全看不出來了。
“見過大人!”
“見過劉大人。”
楊衛賓和薛成祥一起躬身行禮,二人臉上都有掩飾不住的激動之『色』。
“楊先生,薛成祥,兩位在京城做的十分好。”劉天宇笑語溫和,拉著二人的手,笑道,“長久以來,兩位都是我在京城的得力臂膀,今日一會,也是十分難得。”
聽得誇讚,薛成祥竟有一些緊張,呐呐不能語。
楊衛賓反而放鬆的多,笑著說道:“大人過獎了,自打聽說大人要來,心裏十分高興,平時太忙,想迴王家莊見大人也不可得,這一次,若不是出了這麽大的事情,恐怕想見大人一迴也不知要等多久。”
劉天宇微笑著道:“這樣的事還是少出些為好,免得下一次圓不過來,那就完了。”
薛成祥這時才道:“隻要有大人在,什麽事我們都不怕!”
劉天宇點點頭,笑問道:“你們安排了不少人在周圍?”
“是。”薛成祥道,“四周派了一個情報組,一個行動組,還有一個保衛組負責大人在京城分店的安全。咱們的分號在前門大街,人多眼雜,來往的人龍蛇混雜,所以大人還是要小心為上。”
“這事你們看著安排,隻是要外鬆內緊,不要弄的太張揚就好。”劉天宇道,“具體行程安排的怎麽樣了?”
薛成祥道:“魏大官那邊我們已經找了一個叫李崇的太監疏通,早晨才把消息送進宮,大人的折子是中午送到會極門,目前還不知道宮中如何安排。”
楊衛賓接著道:“大人,您到京城的消息我們已經廣為宣揚,以防有人暗中加害。”
劉天宇到目前為止還是戴罪之身,就算有魏忠賢在後麵,東林黨的勢力仍在魏黨之上,若是把消息宣揚開,有心人自然也會掂量一下算計劉天宇的後果。
車馬開始行動,劉天宇坐在車上。
馬車拐彎後不久就到了地方,薛成祥說道:“大人,京城裏的分號生意一直很好,店門口的人比其他地方都多。”
劉天宇笑著點頭,說道:“我已經看到了。”
廣記分號門口的人最多,人煙相比別的商行要稠密很多,好在店麵夠大,倒也並不擁擠。
分號裏什麽貨都經營,反正本錢大,可以把進貨價格壓低,出貨量又大,利潤自然就來了。
店裏核心產品是鐵器,除了各『色』雜貨之外,擺放的物事還是鐵器最多,光是各種大小鐵鍋就有數十種,加上叉耙鏟鋸等工具,鏟子勺子等小型鐵器,林林總總,最少有過百種之多。
劉天宇下車時,大掌櫃陳斌帶著幾個夥計迎了過來,眾人一起叉手行禮。
劉天宇笑著還禮,說道:“各位一向辛苦,不必多禮了。”
他又向陳斌道:“難得我來一趟,今晚加菜。”
眾多小夥計聽到後,全都是一臉興奮,甚至有幾個小夥計歡唿起來,被大夥計一瞪,又趕緊閉上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