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們的騎兵!”


    朱工榮站在小丘上,腳下是一個小馬紮,雙手擋在腦門上,正往遠處而來的騎兵方向看。


    程友亮臉上有些驚異,沒想到先趕到的是自己一方的騎兵。


    來草原之前他就聽說自家騎兵新戰術合練到了最後關頭,現在看來訓練的差不多了。


    隨著騎兵的靠近,廣記這邊的人已經能夠肯定來的騎兵是從王家莊過來。


    隻有王家莊那邊能打造出那麽多完全一致的胸甲,並且全部經過拋光處理,然後整齊劃一的穿在騎兵們的身上。


    二百來騎,奔跑起來氣勢如虹,身上的胸甲在光線下耀眼發光,硬是叫蒙古人和女真人都嚇了個半死。


    人們看著騎兵越來越近,騎兵那邊也遠遠看到了車陣外麵的步陣。


    騎兵沒有直接過來,而是迂迴了一大圈,直接到了巴彥和元可達等人的側翼。


    隻要程友亮這邊打一個暗號,那邊的騎兵就可以直接發起衝鋒。


    “是我們的胸甲騎兵!”程友亮用最大的熱情,大聲吼了出來。


    率領騎兵的是張虎,他這一次帶來了兩個連的胸甲騎兵,人人手持火器,完全按照歐式騎兵的訓練方法訓練出來。


    這支廣記的騎兵在本時代算是大大超前,一百年後,法國和西班牙才開始配備胸甲騎兵手持火器衝鋒。


    如今的廣記,已經提前訓練出來這樣一支胸甲騎兵。


    整個廣記體係內的軍人,都對胸甲騎兵寄予厚望。


    在浩瀚如海的大草原上,純粹的步兵太吃虧,雖說打一次贏一次,但沒有一次主動出擊,都是等著不知何時出現的敵人來襲,然後把敵人打跑,幾乎沒有辦法追擊,造成更大的戰果。


    沒有騎兵,單憑廣記在草原上的兵力配給,很難在草原上有太大的作為,除非是多路大軍出擊,掃其草場駐地,迫其交戰,或是多路推進交叉掃『蕩』,可廣記暫時又沒有這麽多士兵能來到草原上進行這些事情。


    “我們來了。”張虎朝程友亮點點頭,笑道,“這兩個連全裝備鐵甲和燧發騎槍。”


    “咱們的自生火銃定型了?”程友亮眼前一亮,麵『露』喜『色』。


    自生火銃在王家莊已經研發出有段時間,一直在改進,如何適合騎兵使用,至於步兵要換裝自生火銃還要排在騎兵後麵,隻有少部分步兵實驗『性』質的配備了一批自生火銃。


    張虎笑道:“嗯,騎槍先定,步槍也快出來了,很快火銃營也快能換裝了。”


    程友亮忍不住說道:“快給我一支先看看。”


    張虎哈哈一笑,將自己手中的騎槍遞給了程友亮。


    程友亮先掂了一下重量,然後橫在肩上,撫『摸』著槍柄,槍托,看著扳機和火門等物。


    “打放一槍感受一下。”張虎看程友亮著實喜歡,將自己身上的『藥』引瓶和『射』『藥』子彈都低了過去。


    隻聽張虎繼續說道:“步槍要重一些,差不多有七斤,槍管比騎槍長,配件稍大,『射』程也遠不少。”


    “已經很輕了。”火銃營的一個連正說道,“最早的火銃可是加長加厚,重八斤,打放時很吃力。”


    正在裝填的程友亮聞言說道:“聽大人說泰西有重十幾斤的火繩槍,打放起來需要加叉棍。”


    那名連正說道:“咱們大明也有,太笨重了,不如用小炮。”


    這個時代,火繩槍在歐洲仍然是主流,使用燧發槍的隻是少數。


    此時威力最大的火銃是西班牙人弄出來的火繩槍,重十幾斤,有效『射』程二百米以上,可以『射』穿騎兵身上的重甲,每次打放都要在下麵放置叉棍支撐,否則人無法承受開火時強大的後坐力。


    王家莊的火器場沒有走這一條路,劉天宇堅定的走自生火銃這一條路,沒有在火繩槍上浪費太多的精力和金錢。


    現在燧發槍終於定型成功,叫程友亮等人大大鬆了一口氣,並且十分欣喜。


    巴彥等人發現來的是廣記騎兵,鬆了一口氣,慢慢返迴到程友亮這邊。


    他們看到程友亮在裝填火銃,並且沒有點燃火繩,知道火繩的槍的各人眼中都有詫異之『色』。


    程友亮手中的是標準的燧發滑膛火槍,裝填完畢後,他將火銃瞄向後方。


    所有人都在看程友亮的動作,特別是火銃中隊的火銃手,他們的目光最為關切。


    啪!


    火銃打響了,火門池後和槍口都冒出輕煙,人們看到彈丸子槍口飛出,最終落在不遠處。


    “去量量多少步!”李守義趕緊叫一個火銃手步量。


    眾人看著這個火銃手一步一步走向彈丸落點,最後那人遠遠喊道:“七十八步!”


    李守義吐出一口氣,臉上緊繃,感覺『射』程有些過近,打放七十八步落地,五十步才能有效殺傷,隻怕要再三十步左右才能破甲。


    巴彥和乃瑛互相對視一眼。


    原本他們對這種不需要火繩的火器有些忌憚,不過看到『射』程很近,兩個人暗中鬆了一口氣。


    乃瑛說道:“明國人都是一個鳥樣,重火器,這東西哪有弓箭好用。”


    他是白甲出身,百步之內可以連續發箭,用重箭『射』人幾乎百發百中,這火銃遠不是他對手。


    程友亮清了清火銃膛,然後將火銃還給了張虎,嘴裏說道:“放引『藥』時要注意用量,不然容易打放失敗,這種打擊火『藥』引『藥』的辦法,很可能失敗,不如火繩槍成功率高,威力也有些小了。”


    聽完,張虎一笑,擠了擠眼,笑著說道:“這裏頭有原因,咱們迴頭再說。”


    “哦,明白了。”


    程友亮鬆了一口氣,知道是張虎瞞了一些東西,不然的話就把底牌都暴『露』了。


    眼前的女真人和蒙古人雖然是盟友,但也僅限於商道上,該提防的時候卻也要加倍小心。


    巴彥和乃瑛還有元可達等人從對燧發槍的關注中轉移出來。


    和邊軍有過不少次交手的他們,對於明國人的火器不感興趣,威力訓練差,九邊的火器兵也就隻有一個炮兵還好,剩下的火器兵不比長矛手高多少。


    以弓箭聞名的女真人和蒙古人,對火銃有一種想當然的鄙夷。


    7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匪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冷俊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冷俊馳並收藏大明匪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