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宇笑著說道:“臻哥隻要繼續做下去就行,別的事不要你操心,咱們也不缺銀子。”


    聽完這話,劉振很高興的道:“那就好,還有你說過的那個望遠鏡和懷表這些東西,我也會盡量早些弄出來。”


    劉臻喜歡雜學,科舉上隻考中一個秀才,後來無心進學,心思都放在了雜學上麵。


    而劉家謀求科舉,不允許家中子弟看雜學類書籍,更不要說給他銀子去搞了。


    自打他來到劉天宇這邊,不僅雜學的書隨便觀閱,劉天宇更是給他銀子去搞這些東西,自是極為歡喜。


    在王家莊的日子,不知比大名府劉家的時候好上多少倍。


    這時,從田埂那邊,有五六人騎馬過來。


    田埂擴寬過,方便推小車,騎馬從上麵走過去也沒有阻礙,很是順暢。


    劉天宇拿眼睛瞅了一眼,就向那邊迎過去。


    騎馬趕來的是楊書亭,一路上跑的滿頭是汗,見到劉天宇迎過來,他停下馬,拿出攜帶的手巾來擦臉。


    趕了一道的路,臉上沾上不少的浮灰,擦了幾下,汗是擦掉了,可也成了一張大花臉。


    劉天宇看到後大笑,急忙叫人提水給楊書亭洗臉。


    楊書亭洗過之後,笑著對劉天宇說道:“天宇兄,今晚你可要擺上最好的席麵請客。”


    “那是小事,迴頭我弄點野味,讓書亭兄你嚐嚐,不過書亭兄你要先透露一下,是不是有什麽好事?”劉天宇笑問道。


    “你猜呢?”楊書亭笑眯眯的看著劉天宇。


    “是不是官照下來了?”


    楊書亭笑著說道:“對,官袍腰牌印信,全都齊了。”


    “來的倒是快。”


    楊書亭翻了翻白眼,道:“你的人就在京城兵部和五軍都督府見天守著,不停的砸銀子,這樣能不快嗎?”


    京城那邊領頭的是一個內情的隊正,叫黃炳元,上一次送來京城那邊的情報,就是這個人搜集的。


    這一次事情辦得又是不錯,劉天宇對這人印象越來越好了。


    楊書亭手一招,一名隨員舉過來用綢子包起來的包裹。


    劉天宇接過來打開,一件嶄新的藍色官袍被他提在手中。


    這時,不少人圍攏過來,看著劉天宇手中的官袍,眼中的神情比較複雜。


    有了這層官身,劉天宇便不是純粹的商人。


    劉天宇一點點展開官袍,綢製的料子拿在手中很光滑,胸口是絲線刺繡上去的,圖案是一隻昂首向天的彪。


    官袍他隨手交到張明晨的手中,又拿起用黃布包的官印。


    印是黃銅製成,上頭刻著甸頂山巡檢之印等幾個字。


    劉天宇看向楊書亭說道:“有這東西,以後做事要方便很多。”


    楊書亭笑了笑,接著又把百戶官的銅牌遞給了劉天宇。


    軍戶身份兼任巡檢之位,這是他們早就商量好的,有了百戶的身份,以後升官也有了由頭。


    “叩見巡檢大人。”張明晨抱著官袍跪了下來。


    有人帶頭,不少人都跟著跪了下去。


    “起來,瞎胡鬧什麽!”劉天宇笑罵了一聲,踢了一腳張明晨,喝令其他人繼續忙手頭上的事情。


    自打張明晨從草原迴來,便從一名普通的鏢師隊正,成為了劉天宇身邊的護衛隊正,職位沒變,都是隊正,但地位提升了許多。


    ……


    “東主。”


    六月初,天氣還很炎熱,傍晚時四周傳來各種蟲子的鳴叫聲。


    張明晨帶著幾名高大的護衛,按著刀,護衛劉天宇在各個工場間行走。


    來到火器場門口,老陳頭遠遠迎過來,跪下在門口。


    “不必多禮。”劉天宇拉起老陳頭,說道,“日後見我不可再下跪。”


    “東主現在已經是大人了,禮不可廢。”老陳頭躬身說道。


    劉天宇笑著說道:“那就把你也照以前的規矩來,軍戶裏匠戶怎麽過你便怎麽過,禮不可廢嘛!”


    老陳頭嚇了一大跳,身體哆嗦著往後退了兩步,陪笑道:“俺聽東主的就是,不跪了。”


    “嗯!”劉天宇點了下頭,繼續前行。


    這裏是火器場,除了老陳頭外,劉天宇還叫人在京城招募熟手匠人,另外又派人去了澳門。


    隻是澳門相隔實在太遠,連去再迴還要找到合適人選,恐怕要一年左右的時間才行。


    現在火器場主要做火銃,火炮也有但不多,都是虎尊炮和佛郎機炮這樣的小炮,大一些的炮不適合攜帶和野戰,還處於研發改進中。


    如今火器場已經不再做火繩槍,全部改成製作自生火銃,而且這種自生火銃被劉天宇要求添加一把刺刀。


    刺刀是劉天宇親自設計,扁平的刀身,兩側開著血槽,底部套著筒,套在銃管上一轉,可以卡住固定。


    除了自生火銃和刺刀外,還有彈藥帶,火藥筒,引藥筒,子彈盒,水囊,背包,針線包,還有應急用的急救包。


    這些東西是幾個工場合力搞,互相貢獻得力人手出來一起做。


    這時,楊書亭在一邊默算了一會兒,然後說道:“火銃加上刺刀,還有各種雜七雜八的東西,加上好幾套衣服,靴子,一個兵起碼二十多兩銀子才置辦齊武器和袍服被褥,天宇,你這哪是兵啊!簡直就是會移動的銀子。”


    劉天宇道:“兵貴精不貴多,要是一人發把竹弓矛槍就算一兵,倒是便宜了,可也當不得多大用。”


    每兵二十多兩隻是武器和置裝費用,前期還有營房和各種配套設施的建設,已經花費不少了。


    各個工場花錢也都是無底洞,銀子如流水般用出去,用的竇可遠這個管著賬房的二掌櫃都心驚肉跳。


    還有每兵的月餉和吃食用度,想要保證高強度訓練就要有充分的營養攝入,這又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自生火銃打響的成功率已經提升到七八成,雖然還有改進的空間,但已經可以配備給下麵的隊伍了。


    劉天宇準備給自己巡檢這邊的兵先一步配備自生火銃,鏢師那邊繼續以火繩槍和長矛為主,等將來在慢慢普及。


    作為來自後世的人,他最是清楚,火器才是未來兵種發展方向,而冷兵器會一點點被淘汰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匪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冷俊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冷俊馳並收藏大明匪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