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主,您請坐。”
盧成達殷勤地搬來椅子,待範永鬥坐下後,又親手奉上蓋碗,裏頭泡的極好的信陽毛尖,一陣香氣撲鼻。
農曆五月天氣已經頗具一些初夏的感覺,範永鬥一路奔波而來,帽子和衣服上俱是塵土,衣領還沾著麥穗。
對於身上髒嗬嗬的模樣他毫不介意,端過茶來啜飲一口,笑著道:“這陣子怎麽樣?收糧還順暢嗎?”
盧成達是大同這邊的糧鋪掌櫃,躬身說道:“早前還算順當,後來廣記也在各地收糧,糧價比咱們高出二錢銀子,那些小糧商和泥腿子全都急眼了,咱們這邊最少少收了三萬石,再往下還要少收不少。”
範永鬥皺起了眉頭,說道:“這還隻是你一處,周邊的幾個堡,一路到陽和衛,天成衛,鎮虜衛,還有幾個縣,一處不穩處處不穩。”
緩了口氣,他繼續說道:“我這一路來,各地收糧均不到往年的七成,廣記至少設了二十來個點收糧,我還真是小看了廣記那個小東主了。”
盧成達沒敢出聲,去年的時候廣記還隻盤縮在廣靈一縣,內有廣靈寺和廣靈商行與之爭鬥,雖說截斷了範家從靈丘運鐵走廣靈縣的那條路,可也不是什麽大的問題,繞些路,便能繞過廣靈縣,走其他各處。
他還記得當時眼前的範東主誇讚過劉天宇,也斷定廣記要垮,結果廣記不僅未垮,這半年多發展之快,簡直令人為之咋舌。
幾乎是不經意間,廣記規模已經擴大了上百倍。
以前在廣靈縣隻能算中等商號,現在已經儼然成為第一等大商家,規模隻稍遜於範家等寥寥數家。
“這事你不用擔心,已經有人給廣記找麻煩了。”
範永鬥遇事永遠是不慌不亂的樣子,向來表現出智珠在握。
這麽多年,範家在薊鎮,宣府,大同,山西,榆林,哪裏沒有他的布局,上到總督,總兵,副將,各地的地頭蛇,範家哪一處都打點到了。
如今他的目光已經瞄向了關外,遼事一起,往塞外的商道必定大受影響,到那時就是賺錢的良機了。
“東主說的是指揮同知廖參將廖大人?”
範永鬥微微一笑,點了下頭,接著又說道:“黑虎寨的頭領黑虎是廖參將當年的袍澤弟兄,廖參將怎麽會幹看著自家弟兄被廣記吞掉。”
“可我聽說那個廖參將收下了廣記送去的禮,並且總兵府的楊書亭還帶著劉天宇上門見了一次廖參將。”盧成達說出了自己得來的消息。
相比從張家口趕來的範永鬥,他守在大同這邊,對於這邊的消息更容易打探到。
聽到這話,範永鬥麵露陰沉,低聲道:“這些武將為了銀子真是什麽都敢幹,居然連曾經的袍澤之誼說放棄就放棄。”
停頓了一下,他繼續說道:“咱們要搞帳局,劉天宇若在,隻怕還爭不過他。上迴你說的那件和姓黃的約好的事,有機會,可以做。”
盧成達重重一點頭,說道:“東主放心,人都暗中聯係著,隻要那劉天宇一離開廣靈縣,那邊就會動手。”
範永鬥不露聲色的問道:“不會出什麽紕漏吧?”
“肯定不會。”盧成達得意一笑,“那邊在山裏多年,這一點事,不會做不好。”
“那就好。”範永鬥往椅子上一靠,很舒服的閉上了眼睛。
廣靈縣境內,薛自貴帶著自家的商隊從草原上迴來,來到王家莊這頭。
“這才離開幾個月,如今這裏的模樣險些讓人認不出來!”薛自貴在騎馬背上感歎了一句。
王家莊不再是早前那般模樣,莊子裏的泥坯房子早就被推平,莊子裏的莊戶全都搬到了更外麵的地方。
廣記出銀子,王家莊家家戶戶換成了青磚綠瓦的磚瓦房。
要不是王家大院依然沒有變,薛自貴差點以為自己來錯了地方。
王家莊擴大了,巡邏的鏢師也更多,一進莊子口,薛自貴連同商隊就被攔了下來,帶到不遠處專門的客棧和大車行。
薛自貴是劉天宇要見的人,他剛一來到王家莊,就有人稟告上去,自然有鏢師帶他去了王家大院。
“薛掌櫃,一路辛苦了。”劉天宇站在門前,親自迎接薛自貴。
以他如今的地位,根本不用這般做,可薛自貴做的事情太過重要,當得他親自相迎。
“劉東主,在下幸不辱命。”薛自貴馬上沒有進屋,而是站在門前對劉天宇說道。
聽到他的話,劉天宇一喜,忙道:“進屋說,進屋說。”
謙讓了幾句,看薛自貴不肯先他一步進屋,便笑了笑,邁步走了進去,而薛自貴這才跟在後麵進屋。
下人奉上茶,劉天宇朝薛自貴詢問起來。
如今東虜建國就是這一兩年,對大明的七大恨也要出來,馬市很快會收緊,晉商……尤其是範家,在這個時候開始大量往蒙古走私鹽鐵糧食等重要物資。
劉天宇自知自家底子不幹淨,大明有一天要對付他,他隨時會翻船,可要發展太大的武力,邊上就有邊軍,絕不會允許他掌握一股不受控製的武力威脅到邊關。
所以,他的目標放在蒙古,那裏有天然的騎兵,隻要掌握住走私渠道,他的人在草原上站穩腳跟,那便是海闊憑魚躍,天空任鳥飛。
當年範家和晉商能夠做到的事情,他相信他一樣可以做到,甚至還會做的更好。
“北虜那邊搭上哪條線了?”劉天宇關心的問道。
趕了一路,連口水都沒喝就被帶來見劉天宇,薛自貴端起茶碗喝了一大口,才說道:“來大同這邊的守口夷和監市官大不勒台吉。”
聽到台吉兩個字,劉天宇心中翻騰,能被稱為台吉,這樣人物就算是個小台吉起碼也是一個部落的頭領。
守口夷是個苦差事,可監市官絕對油水豐厚,能得到這樣的位置,不是土默特大汗看重的台吉,就是土默特重要人物。
“大不勒台吉讓我給劉東主你捎句話,一個月後的馬市他希望劉東主你最少準備三萬石糧食,否則沒有以後了。”說完,薛自貴小心的看向劉天宇。
“糧食沒問題,一個月後帶我去見一見這位台吉。”劉天宇語氣輕鬆地說道。
如今天時越來越糟,東虜那邊隨時會敲響大明的喪鍾,糧食將會越來越重要,早在走通木巡撫和杜總兵的關係,廣記便開始大肆在各地各堡收糧。
盧成達殷勤地搬來椅子,待範永鬥坐下後,又親手奉上蓋碗,裏頭泡的極好的信陽毛尖,一陣香氣撲鼻。
農曆五月天氣已經頗具一些初夏的感覺,範永鬥一路奔波而來,帽子和衣服上俱是塵土,衣領還沾著麥穗。
對於身上髒嗬嗬的模樣他毫不介意,端過茶來啜飲一口,笑著道:“這陣子怎麽樣?收糧還順暢嗎?”
盧成達是大同這邊的糧鋪掌櫃,躬身說道:“早前還算順當,後來廣記也在各地收糧,糧價比咱們高出二錢銀子,那些小糧商和泥腿子全都急眼了,咱們這邊最少少收了三萬石,再往下還要少收不少。”
範永鬥皺起了眉頭,說道:“這還隻是你一處,周邊的幾個堡,一路到陽和衛,天成衛,鎮虜衛,還有幾個縣,一處不穩處處不穩。”
緩了口氣,他繼續說道:“我這一路來,各地收糧均不到往年的七成,廣記至少設了二十來個點收糧,我還真是小看了廣記那個小東主了。”
盧成達沒敢出聲,去年的時候廣記還隻盤縮在廣靈一縣,內有廣靈寺和廣靈商行與之爭鬥,雖說截斷了範家從靈丘運鐵走廣靈縣的那條路,可也不是什麽大的問題,繞些路,便能繞過廣靈縣,走其他各處。
他還記得當時眼前的範東主誇讚過劉天宇,也斷定廣記要垮,結果廣記不僅未垮,這半年多發展之快,簡直令人為之咋舌。
幾乎是不經意間,廣記規模已經擴大了上百倍。
以前在廣靈縣隻能算中等商號,現在已經儼然成為第一等大商家,規模隻稍遜於範家等寥寥數家。
“這事你不用擔心,已經有人給廣記找麻煩了。”
範永鬥遇事永遠是不慌不亂的樣子,向來表現出智珠在握。
這麽多年,範家在薊鎮,宣府,大同,山西,榆林,哪裏沒有他的布局,上到總督,總兵,副將,各地的地頭蛇,範家哪一處都打點到了。
如今他的目光已經瞄向了關外,遼事一起,往塞外的商道必定大受影響,到那時就是賺錢的良機了。
“東主說的是指揮同知廖參將廖大人?”
範永鬥微微一笑,點了下頭,接著又說道:“黑虎寨的頭領黑虎是廖參將當年的袍澤弟兄,廖參將怎麽會幹看著自家弟兄被廣記吞掉。”
“可我聽說那個廖參將收下了廣記送去的禮,並且總兵府的楊書亭還帶著劉天宇上門見了一次廖參將。”盧成達說出了自己得來的消息。
相比從張家口趕來的範永鬥,他守在大同這邊,對於這邊的消息更容易打探到。
聽到這話,範永鬥麵露陰沉,低聲道:“這些武將為了銀子真是什麽都敢幹,居然連曾經的袍澤之誼說放棄就放棄。”
停頓了一下,他繼續說道:“咱們要搞帳局,劉天宇若在,隻怕還爭不過他。上迴你說的那件和姓黃的約好的事,有機會,可以做。”
盧成達重重一點頭,說道:“東主放心,人都暗中聯係著,隻要那劉天宇一離開廣靈縣,那邊就會動手。”
範永鬥不露聲色的問道:“不會出什麽紕漏吧?”
“肯定不會。”盧成達得意一笑,“那邊在山裏多年,這一點事,不會做不好。”
“那就好。”範永鬥往椅子上一靠,很舒服的閉上了眼睛。
廣靈縣境內,薛自貴帶著自家的商隊從草原上迴來,來到王家莊這頭。
“這才離開幾個月,如今這裏的模樣險些讓人認不出來!”薛自貴在騎馬背上感歎了一句。
王家莊不再是早前那般模樣,莊子裏的泥坯房子早就被推平,莊子裏的莊戶全都搬到了更外麵的地方。
廣記出銀子,王家莊家家戶戶換成了青磚綠瓦的磚瓦房。
要不是王家大院依然沒有變,薛自貴差點以為自己來錯了地方。
王家莊擴大了,巡邏的鏢師也更多,一進莊子口,薛自貴連同商隊就被攔了下來,帶到不遠處專門的客棧和大車行。
薛自貴是劉天宇要見的人,他剛一來到王家莊,就有人稟告上去,自然有鏢師帶他去了王家大院。
“薛掌櫃,一路辛苦了。”劉天宇站在門前,親自迎接薛自貴。
以他如今的地位,根本不用這般做,可薛自貴做的事情太過重要,當得他親自相迎。
“劉東主,在下幸不辱命。”薛自貴馬上沒有進屋,而是站在門前對劉天宇說道。
聽到他的話,劉天宇一喜,忙道:“進屋說,進屋說。”
謙讓了幾句,看薛自貴不肯先他一步進屋,便笑了笑,邁步走了進去,而薛自貴這才跟在後麵進屋。
下人奉上茶,劉天宇朝薛自貴詢問起來。
如今東虜建國就是這一兩年,對大明的七大恨也要出來,馬市很快會收緊,晉商……尤其是範家,在這個時候開始大量往蒙古走私鹽鐵糧食等重要物資。
劉天宇自知自家底子不幹淨,大明有一天要對付他,他隨時會翻船,可要發展太大的武力,邊上就有邊軍,絕不會允許他掌握一股不受控製的武力威脅到邊關。
所以,他的目標放在蒙古,那裏有天然的騎兵,隻要掌握住走私渠道,他的人在草原上站穩腳跟,那便是海闊憑魚躍,天空任鳥飛。
當年範家和晉商能夠做到的事情,他相信他一樣可以做到,甚至還會做的更好。
“北虜那邊搭上哪條線了?”劉天宇關心的問道。
趕了一路,連口水都沒喝就被帶來見劉天宇,薛自貴端起茶碗喝了一大口,才說道:“來大同這邊的守口夷和監市官大不勒台吉。”
聽到台吉兩個字,劉天宇心中翻騰,能被稱為台吉,這樣人物就算是個小台吉起碼也是一個部落的頭領。
守口夷是個苦差事,可監市官絕對油水豐厚,能得到這樣的位置,不是土默特大汗看重的台吉,就是土默特重要人物。
“大不勒台吉讓我給劉東主你捎句話,一個月後的馬市他希望劉東主你最少準備三萬石糧食,否則沒有以後了。”說完,薛自貴小心的看向劉天宇。
“糧食沒問題,一個月後帶我去見一見這位台吉。”劉天宇語氣輕鬆地說道。
如今天時越來越糟,東虜那邊隨時會敲響大明的喪鍾,糧食將會越來越重要,早在走通木巡撫和杜總兵的關係,廣記便開始大肆在各地各堡收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