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停後的上午,酒坊的魯久來到了廣記,邀請劉天宇去酒坊。
雨後的清晨空氣分外清新,剛一入酒坊,鼻孔裏便能嗅到淡淡的酒香。
散發出這些酒香的並不是酒坊出了酒,而是已經老熟的酒糧。
魯久笑容滿麵的跟在和劉天宇身後,介紹酒坊的情況,後來王二也趕過來加入了進去。
“酒窖好,高粱好,曲子也好,所以這出來的酒糧更好,現在這個樣子壓出來酒可以直接賣了。”魯久笑著說道。
邊上的王二插話說道:“直接出的酒不容易醉人,蒸出來的燒酒才更有勁。”
魯久迴過頭瞪了拆自己台的王二一眼。
劉天宇裝作沒聽出兩個人暗中較勁,酒坊的人不是一條心,對於他管理酒坊更有利。
酒坊的學徒工們,拿著木鍁把酒糧鏟進木桶,然後向後麵的屋子運過去。
魯久解釋道:“前麵那間屋子就是蒸酒的作坊了,裏麵悶熱,進去用不了多久渾身就會被水浸濕了,東家要不要在外麵等?”
劉天宇擺了擺手,說道:“熱了就光著身子,我就是要進去看看你們是怎麽出酒的。”
才一走到門口,眾人額頭就見了汗,裏麵的蒸汽撲麵而來。
魯久用手一指裏麵拉風箱的學徒工,介紹道:“蒸酒要慢火細蒸,才能把酒氣全蒸出來,火太大太急,反而沒有酒出來。”
繼續往裏走,一口大鍋放在灶上,外麵看到的隻是鍋沿,上麵套著一個大木桶,完全將鍋套在裏麵。
木桶和下麵的大鍋相連的地方嚴絲合縫,拚接的地方用材料抹平,外麵又圍了幾層厚布。
在這大木桶上半部分開著幾個小孔,幾根銅管從裏麵伸了出來。
大木桶正上方放著一個平底大鍋,邊上還豎著一個木架梯子。
“下麵這個大鍋是地鍋,中間的木桶叫做蒸桶,上麵那個就是天鍋了。”魯久解釋道,“地鍋上麵鋪滿酒糧酒母,然後慢火細蒸,酒氣上升,天鍋裏麵放著冷水,酒氣在天鍋上凝成酒水,掉在天鍋下麵的露台上,然後順著銅管流出來的就是酒了。”
劉天宇聽得十分專注,邊上的小五和王大富都是一副大開眼界的表情。
那邊的王二用手在蒸桶上一摸,又看了看灶火,這才看向劉天宇,說道:“東家,可以蒸酒了。”
隨著劉天宇的點頭,魯久連忙吆喝的說道:“起酒桶,下酒糧,派人盯著外麵的香頭,等香燃盡,去院子裏的井中打水去。”
蒸桶上麵有木杠,幾個學徒工齊力把木桶抬起,地鍋邊上準備好了的學徒把一桶桶酒糧酒母倒進地鍋抹平。
在幹燥避風處有個香爐,旁邊有人盯著,等香燃盡,學徒們急忙提著扁擔去挑水。
有人一直看著蒸桶,當蒸桶上半部分開始冒蒸汽,王二大喊,“加水。”
立刻有學徒工登上木架梯子,一桶一桶水傳遞了過去,倒進了天鍋裏。
“水滿了。”木架上麵的學徒工吆喝了一聲,下麵不在傳遞水桶,有人拿了一個木棍子遞給了木架子上麵的那個人。
上麵的人用木棍在裏麵攪和。
下麵的魯久解釋道:“下麵熱氣哄著,涼水很快就熱了,不斷地攪和才能用的更長一點。”
蒸桶上半部分從裏麵伸出幾根銅管,銅管的下麵已經放了酒壇子。
時間不長,就聽有人喊道:“出酒了!”
辛苦了這麽多天,終於看到了出酒,酒坊上上下下都露出興奮的神情。
酒液從銅管裏麵流出來,流進下麵的酒壇子裏。
劉天宇幾個人都跟著振奮了下,盯著幾個銅管看。
一股濃烈的酒味彌漫開來,味道很刺鼻子,絲毫談不上香味兒,小五和王大富看到這一幕皺起了眉頭。
魯久看到眾人的神情後,連忙解釋道:“酒頭都是這個樣子,等這一鍋酒都蒸完,需要把酒混起來,存放幾天才能發賣。”
小五麵色一苦,他可是喝過高粱釀的酒,如今出的酒和他喝過的沒有太大區別,刺鼻辛辣,酒樓飯莊根本就不收這種酒,這酒坊恐怕要賠錢了。
“東主,這個酒恐怕隻能賣到草原上去。”王大富沒好意思說酒坊會賠錢,隻是提議把酒賣給韃子。
可在場的誰也不傻,哪裏能聽不明白他的意思,隻是沒有人說破而已。
劉天宇神色依舊淡然鎮定,仿佛沒有聽到一般,臉上沒有絲毫失望的樣子。
有心細的人甚至看出來,他眉宇間似乎有喜悅的神色。
到底什麽事情這麽高興,旁邊的人都糊塗了。
王二沒有注意這邊,一直盯著蒸鍋那裏,隻聽他吆喝到:“上麵大力攪和。”
站在木架上麵的學徒,雙手攥住木棍,大力的攪動天鍋裏麵的水,銅管裏麵的酒稀稀拉拉不斷落入酒壇裏。
酒坊裏越來越熱,銅管裏麵滴出來的酒越來越少。
站在木架子上麵的學徒吆喝道:“天鍋冒熱氣了!”
下麵的魯久聽到後,急忙喊道:“風箱停下,快些換水。”
學徒們訓練的很熟練,有人又推來一個木架子靠前,將天鍋裏的熱水舀出,下麵又有人挑著井水來換水。
天鍋裏的水再一次加滿,魯久又吆喝著喊道:“添柴拉風箱。”
風箱鼓動,火勢慢慢變大,酒桶縫隙彌漫出來的酒氣重新變濃烈,銅管裏滴下來的酒開始變多。
“東家,現在出酒就變多了。”王二跑過來賣好道。
“接酒的壇子不換嗎?”劉天宇突然問道。
王二有些糊塗的說道:“不換的,第一次出酒少,連半壇子都裝不滿。”
劉天宇突然笑了,笑得極為歡暢,好像遇到了什麽特別高興的事情。
笑聲止住,他突然說道:“換酒壇,用新酒壇接酒。”
魯久和王二同時一愣,還是魯久開口解釋道:“東家,酒壇還沒裝滿,不便……”
後麵的話還沒說完,劉天宇眉頭一皺,嗬斥道:“快換!”
一聲嗬斥,嚇得魯久和邊上的王二身體同時一哆嗦,魯久不敢多話,連忙吆喝著學徒工換酒壇子接酒。
“第一鍋的酒味道衝鼻,把酒壇拿出去。”劉天宇吩咐道。
從一進來,他氣勢十足,又是酒坊的東家,學徒工們自然知道該聽誰的,連忙過來幾個人,聯手將第一鍋出酒的酒壇抬了出去。
雨後的清晨空氣分外清新,剛一入酒坊,鼻孔裏便能嗅到淡淡的酒香。
散發出這些酒香的並不是酒坊出了酒,而是已經老熟的酒糧。
魯久笑容滿麵的跟在和劉天宇身後,介紹酒坊的情況,後來王二也趕過來加入了進去。
“酒窖好,高粱好,曲子也好,所以這出來的酒糧更好,現在這個樣子壓出來酒可以直接賣了。”魯久笑著說道。
邊上的王二插話說道:“直接出的酒不容易醉人,蒸出來的燒酒才更有勁。”
魯久迴過頭瞪了拆自己台的王二一眼。
劉天宇裝作沒聽出兩個人暗中較勁,酒坊的人不是一條心,對於他管理酒坊更有利。
酒坊的學徒工們,拿著木鍁把酒糧鏟進木桶,然後向後麵的屋子運過去。
魯久解釋道:“前麵那間屋子就是蒸酒的作坊了,裏麵悶熱,進去用不了多久渾身就會被水浸濕了,東家要不要在外麵等?”
劉天宇擺了擺手,說道:“熱了就光著身子,我就是要進去看看你們是怎麽出酒的。”
才一走到門口,眾人額頭就見了汗,裏麵的蒸汽撲麵而來。
魯久用手一指裏麵拉風箱的學徒工,介紹道:“蒸酒要慢火細蒸,才能把酒氣全蒸出來,火太大太急,反而沒有酒出來。”
繼續往裏走,一口大鍋放在灶上,外麵看到的隻是鍋沿,上麵套著一個大木桶,完全將鍋套在裏麵。
木桶和下麵的大鍋相連的地方嚴絲合縫,拚接的地方用材料抹平,外麵又圍了幾層厚布。
在這大木桶上半部分開著幾個小孔,幾根銅管從裏麵伸了出來。
大木桶正上方放著一個平底大鍋,邊上還豎著一個木架梯子。
“下麵這個大鍋是地鍋,中間的木桶叫做蒸桶,上麵那個就是天鍋了。”魯久解釋道,“地鍋上麵鋪滿酒糧酒母,然後慢火細蒸,酒氣上升,天鍋裏麵放著冷水,酒氣在天鍋上凝成酒水,掉在天鍋下麵的露台上,然後順著銅管流出來的就是酒了。”
劉天宇聽得十分專注,邊上的小五和王大富都是一副大開眼界的表情。
那邊的王二用手在蒸桶上一摸,又看了看灶火,這才看向劉天宇,說道:“東家,可以蒸酒了。”
隨著劉天宇的點頭,魯久連忙吆喝的說道:“起酒桶,下酒糧,派人盯著外麵的香頭,等香燃盡,去院子裏的井中打水去。”
蒸桶上麵有木杠,幾個學徒工齊力把木桶抬起,地鍋邊上準備好了的學徒把一桶桶酒糧酒母倒進地鍋抹平。
在幹燥避風處有個香爐,旁邊有人盯著,等香燃盡,學徒們急忙提著扁擔去挑水。
有人一直看著蒸桶,當蒸桶上半部分開始冒蒸汽,王二大喊,“加水。”
立刻有學徒工登上木架梯子,一桶一桶水傳遞了過去,倒進了天鍋裏。
“水滿了。”木架上麵的學徒工吆喝了一聲,下麵不在傳遞水桶,有人拿了一個木棍子遞給了木架子上麵的那個人。
上麵的人用木棍在裏麵攪和。
下麵的魯久解釋道:“下麵熱氣哄著,涼水很快就熱了,不斷地攪和才能用的更長一點。”
蒸桶上半部分從裏麵伸出幾根銅管,銅管的下麵已經放了酒壇子。
時間不長,就聽有人喊道:“出酒了!”
辛苦了這麽多天,終於看到了出酒,酒坊上上下下都露出興奮的神情。
酒液從銅管裏麵流出來,流進下麵的酒壇子裏。
劉天宇幾個人都跟著振奮了下,盯著幾個銅管看。
一股濃烈的酒味彌漫開來,味道很刺鼻子,絲毫談不上香味兒,小五和王大富看到這一幕皺起了眉頭。
魯久看到眾人的神情後,連忙解釋道:“酒頭都是這個樣子,等這一鍋酒都蒸完,需要把酒混起來,存放幾天才能發賣。”
小五麵色一苦,他可是喝過高粱釀的酒,如今出的酒和他喝過的沒有太大區別,刺鼻辛辣,酒樓飯莊根本就不收這種酒,這酒坊恐怕要賠錢了。
“東主,這個酒恐怕隻能賣到草原上去。”王大富沒好意思說酒坊會賠錢,隻是提議把酒賣給韃子。
可在場的誰也不傻,哪裏能聽不明白他的意思,隻是沒有人說破而已。
劉天宇神色依舊淡然鎮定,仿佛沒有聽到一般,臉上沒有絲毫失望的樣子。
有心細的人甚至看出來,他眉宇間似乎有喜悅的神色。
到底什麽事情這麽高興,旁邊的人都糊塗了。
王二沒有注意這邊,一直盯著蒸鍋那裏,隻聽他吆喝到:“上麵大力攪和。”
站在木架上麵的學徒,雙手攥住木棍,大力的攪動天鍋裏麵的水,銅管裏麵的酒稀稀拉拉不斷落入酒壇裏。
酒坊裏越來越熱,銅管裏麵滴出來的酒越來越少。
站在木架子上麵的學徒吆喝道:“天鍋冒熱氣了!”
下麵的魯久聽到後,急忙喊道:“風箱停下,快些換水。”
學徒們訓練的很熟練,有人又推來一個木架子靠前,將天鍋裏的熱水舀出,下麵又有人挑著井水來換水。
天鍋裏的水再一次加滿,魯久又吆喝著喊道:“添柴拉風箱。”
風箱鼓動,火勢慢慢變大,酒桶縫隙彌漫出來的酒氣重新變濃烈,銅管裏滴下來的酒開始變多。
“東家,現在出酒就變多了。”王二跑過來賣好道。
“接酒的壇子不換嗎?”劉天宇突然問道。
王二有些糊塗的說道:“不換的,第一次出酒少,連半壇子都裝不滿。”
劉天宇突然笑了,笑得極為歡暢,好像遇到了什麽特別高興的事情。
笑聲止住,他突然說道:“換酒壇,用新酒壇接酒。”
魯久和王二同時一愣,還是魯久開口解釋道:“東家,酒壇還沒裝滿,不便……”
後麵的話還沒說完,劉天宇眉頭一皺,嗬斥道:“快換!”
一聲嗬斥,嚇得魯久和邊上的王二身體同時一哆嗦,魯久不敢多話,連忙吆喝著學徒工換酒壇子接酒。
“第一鍋的酒味道衝鼻,把酒壇拿出去。”劉天宇吩咐道。
從一進來,他氣勢十足,又是酒坊的東家,學徒工們自然知道該聽誰的,連忙過來幾個人,聯手將第一鍋出酒的酒壇抬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