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長安大比名單
大唐:開局就要娶高陽公主 作者:同心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十九章長安大比名單
長安城。
與秦懷道寧靜的小院不同,今日的一則消息徹底點燃了這這座承平已久的大唐都城。
“聽說了嗎?陛下要組建新軍了!”
“什麽!組建新軍!消息可做得了真嗎?”
“王家二郎,你莫要口舌花花誆騙我等!”
“我騙你們幹什麽,消息千真萬確!這可是我家在宮中當差的舅舅親口傳出的口訊,如何能做得了假!”
……
長安城中逐漸充斥著類似的言論,一時間便被廣大的百姓所熟知,長安城關於組建新軍的氣氛便急速飆升。
大唐武風盛行。
與士族愛惜羽毛不同,對於平民子弟來說,從軍是一件十分值得驕傲的事情。
隻因為他們始終堅信功名隻向馬上取這一信念。
所以,無數大唐子民前仆後繼不停地參加到軍隊中,締造出了大唐強盛的軍事力量。
唐初便是憑借著這股強大的武力,東征高句麗,西討吐蕃吐穀渾,南征百越北戰突厥,開創出了威加宇內的大唐盛世。
如今大唐皇帝再建新軍,意味著將會有一大批新的軍職誕生,而這些空缺的職位,將不用再像其他軍係那般苦苦熬資曆,等待上升。
這次隻要你有實力、有能力,就可以獲得與之匹配的職位。
原因在於這次新軍將進行選拔,實力越強大,你的起點便會越高。
這對大唐人來說是一次絕對不允許錯過的寶貴機會!
人心蓬勃,都在等一個真實可靠的消息。
未時,宮中終於傳出了一道昭告,確確實實坐實了之前的那些消息。
“滋有南蠻羌戎,不知天恩,屢屢侵犯大唐國土,妄造殺戮。朕欲建新軍討伐,於本月廿六,將在長安威武校場舉行新軍武備篩選比試,凡大唐子民,有能者皆可參與……”
長安街道各處的告示亭,逐漸被貼滿了這樣的昭告。
當然,這些告示隻是對普通百姓說的,對於士族,大唐皇帝李世民又有他的另外一個手段。
太極宮中。
滿朝文武,聽到當今聖上要他們至少派出一個子嗣參與新軍時,大多數人心裏都有些抵觸。
如今大唐境內承平已久,從政人員,大多是出身士族,他們更希望自家的子嗣跟隨自己的腳步從政,而不是到邊境去打打殺殺。
那樣對他們來說,實在有辱家風!
而那些武將出身的人,這些年來,為了穩固他們的地位,與士族也多有利益牽扯,此時,見到士族官員不願接受要求,他們自然也不會走出來趟雷。
看到這滿朝大臣如此模樣,李世民心中憤怒不已。
這才建國多久,諸多大臣便已經忘了要居安思危。
“哼!既然你們選不出去參加的人,那就由朕來替你們選吧!”
李世民極力控製住自己的怒火,繼續說道:“王德,取花名冊來!”
看著雷厲風行的李世民,諸位大臣這才想起來,這位當今聖上可是從屍山血海中走出來的皇帝。
不似那些承平之君,那般易於妥協的。
“第一位,秦懷道!可有異議?”李世民手中拿著花名冊無情問道。
“老臣,無異議。”站在諸位大臣中,秦瓊一臉平靜。
眾人看著秦瓊絲毫不反駁的樣子,皆感到一陣驚訝。
按照之前秦懷道在花滿樓裏展現出來的才華,如果稍加引導,應該會是一個從政的好苗子。
這位翼國公竟然舍得讓他的獨子上戰場,難道是久居在家,腦子遲鈍了?
李世民看到秦瓊的樣子,暗自點頭。
“第二位,程處默,可有異議?”李世民繼續點名。
“俺老程沒有意見!”程咬金站在群眾中大大喇喇的說道。
“嗯,第三位,尉遲寶林,可以異議?”李世民手中花名冊,勾到了第三位。
“那程胖子沒有意見,俺自然不會有意見,俺尉遲恭的兒子肯定不會比他兒子差,隻會更強!”尉遲恭挑釁著看向程咬金,傲然說道。
“放你娘的臭屁!尉遲黑子,你是不是想找打!”見到尉遲恭挑釁的眼神,程咬金火爆的性子便爆炸開來。
“難道老子還怕你不成!”尉遲恭也不甘示弱。
兩人以往的脾氣便一直有些不對付,此時雙方不斷惡心相向,有大打出手的勢頭。
“胡鬧!”雙方頭頂上傳來一聲喝斥。
“如此吵鬧,成何體統,還不退下!”金龍椅上,李世民滿臉怒色。
“是!”見到皇帝的臉色不好看,程咬金和尉遲恭急忙迴到大臣隊伍中。
點名繼續……
“第七位,崔浩,可有異議?”
“陛下,犬子年幼,恐怕不能入軍伍之中,臣請陛下寬宥。”
崔浩的父親崔然之,聽到自己小兒子出現在名單中,急忙站出來說道。
清河崔氏一直從政,從未上過戰場。他豈能讓自己的兒子破壞了這一家風?
若是自己提出異議,想來當今聖上對於清河崔氏的麵子還是要給的。
然而今日不同與往昔,李世民一心想要扼殺長安的奢靡之風,就算是清河崔氏,他也不可能做出讓步。
“崔浩如今已達誌學之年,正是為國家效力的時候,崔侍郎不可耽誤他拳拳報國之心。”
“可是,陛下……”崔然之還想要再次爭取。
“好了,別人的兒子去得,怎麽你兒子就去不得,此事休要再提。”李世民揮手屏退崔然之,繼續勾選名冊上的名單。
就這樣,但凡遇到不願意的,李世民就用嚴厲的手段迫使其加入。
點到最後,李世民在花名冊上再次增加了一個名字:太子,李承乾。
“陛下,不可!”長孫無忌看到皇帝把太子的名字加了上去,急忙阻止。
“有何不可?”李世民淡淡的看著長孫無忌,對方的心思他一清二楚。
“太子貴為一國儲君,怎可以輕易上戰場?如此隨意,有傷國體,請陛下三思!”
“請陛下三思!”
長孫無忌的話剛說完,隨後便響起了許多附和聲。
“作為一國之儲君,不知兵事,如何能治理國家,抵禦外敵!此事無需再提,朕心已決!”李世民根本不給長孫無忌機會,揮手示意對方退下。
“今日之事就此定下,本月廿六,名單上的人必須到齊,若有缺席,軍法處置!”
大唐皇帝再次展現了他的鐵血手段!
長安城。
與秦懷道寧靜的小院不同,今日的一則消息徹底點燃了這這座承平已久的大唐都城。
“聽說了嗎?陛下要組建新軍了!”
“什麽!組建新軍!消息可做得了真嗎?”
“王家二郎,你莫要口舌花花誆騙我等!”
“我騙你們幹什麽,消息千真萬確!這可是我家在宮中當差的舅舅親口傳出的口訊,如何能做得了假!”
……
長安城中逐漸充斥著類似的言論,一時間便被廣大的百姓所熟知,長安城關於組建新軍的氣氛便急速飆升。
大唐武風盛行。
與士族愛惜羽毛不同,對於平民子弟來說,從軍是一件十分值得驕傲的事情。
隻因為他們始終堅信功名隻向馬上取這一信念。
所以,無數大唐子民前仆後繼不停地參加到軍隊中,締造出了大唐強盛的軍事力量。
唐初便是憑借著這股強大的武力,東征高句麗,西討吐蕃吐穀渾,南征百越北戰突厥,開創出了威加宇內的大唐盛世。
如今大唐皇帝再建新軍,意味著將會有一大批新的軍職誕生,而這些空缺的職位,將不用再像其他軍係那般苦苦熬資曆,等待上升。
這次隻要你有實力、有能力,就可以獲得與之匹配的職位。
原因在於這次新軍將進行選拔,實力越強大,你的起點便會越高。
這對大唐人來說是一次絕對不允許錯過的寶貴機會!
人心蓬勃,都在等一個真實可靠的消息。
未時,宮中終於傳出了一道昭告,確確實實坐實了之前的那些消息。
“滋有南蠻羌戎,不知天恩,屢屢侵犯大唐國土,妄造殺戮。朕欲建新軍討伐,於本月廿六,將在長安威武校場舉行新軍武備篩選比試,凡大唐子民,有能者皆可參與……”
長安街道各處的告示亭,逐漸被貼滿了這樣的昭告。
當然,這些告示隻是對普通百姓說的,對於士族,大唐皇帝李世民又有他的另外一個手段。
太極宮中。
滿朝文武,聽到當今聖上要他們至少派出一個子嗣參與新軍時,大多數人心裏都有些抵觸。
如今大唐境內承平已久,從政人員,大多是出身士族,他們更希望自家的子嗣跟隨自己的腳步從政,而不是到邊境去打打殺殺。
那樣對他們來說,實在有辱家風!
而那些武將出身的人,這些年來,為了穩固他們的地位,與士族也多有利益牽扯,此時,見到士族官員不願接受要求,他們自然也不會走出來趟雷。
看到這滿朝大臣如此模樣,李世民心中憤怒不已。
這才建國多久,諸多大臣便已經忘了要居安思危。
“哼!既然你們選不出去參加的人,那就由朕來替你們選吧!”
李世民極力控製住自己的怒火,繼續說道:“王德,取花名冊來!”
看著雷厲風行的李世民,諸位大臣這才想起來,這位當今聖上可是從屍山血海中走出來的皇帝。
不似那些承平之君,那般易於妥協的。
“第一位,秦懷道!可有異議?”李世民手中拿著花名冊無情問道。
“老臣,無異議。”站在諸位大臣中,秦瓊一臉平靜。
眾人看著秦瓊絲毫不反駁的樣子,皆感到一陣驚訝。
按照之前秦懷道在花滿樓裏展現出來的才華,如果稍加引導,應該會是一個從政的好苗子。
這位翼國公竟然舍得讓他的獨子上戰場,難道是久居在家,腦子遲鈍了?
李世民看到秦瓊的樣子,暗自點頭。
“第二位,程處默,可有異議?”李世民繼續點名。
“俺老程沒有意見!”程咬金站在群眾中大大喇喇的說道。
“嗯,第三位,尉遲寶林,可以異議?”李世民手中花名冊,勾到了第三位。
“那程胖子沒有意見,俺自然不會有意見,俺尉遲恭的兒子肯定不會比他兒子差,隻會更強!”尉遲恭挑釁著看向程咬金,傲然說道。
“放你娘的臭屁!尉遲黑子,你是不是想找打!”見到尉遲恭挑釁的眼神,程咬金火爆的性子便爆炸開來。
“難道老子還怕你不成!”尉遲恭也不甘示弱。
兩人以往的脾氣便一直有些不對付,此時雙方不斷惡心相向,有大打出手的勢頭。
“胡鬧!”雙方頭頂上傳來一聲喝斥。
“如此吵鬧,成何體統,還不退下!”金龍椅上,李世民滿臉怒色。
“是!”見到皇帝的臉色不好看,程咬金和尉遲恭急忙迴到大臣隊伍中。
點名繼續……
“第七位,崔浩,可有異議?”
“陛下,犬子年幼,恐怕不能入軍伍之中,臣請陛下寬宥。”
崔浩的父親崔然之,聽到自己小兒子出現在名單中,急忙站出來說道。
清河崔氏一直從政,從未上過戰場。他豈能讓自己的兒子破壞了這一家風?
若是自己提出異議,想來當今聖上對於清河崔氏的麵子還是要給的。
然而今日不同與往昔,李世民一心想要扼殺長安的奢靡之風,就算是清河崔氏,他也不可能做出讓步。
“崔浩如今已達誌學之年,正是為國家效力的時候,崔侍郎不可耽誤他拳拳報國之心。”
“可是,陛下……”崔然之還想要再次爭取。
“好了,別人的兒子去得,怎麽你兒子就去不得,此事休要再提。”李世民揮手屏退崔然之,繼續勾選名冊上的名單。
就這樣,但凡遇到不願意的,李世民就用嚴厲的手段迫使其加入。
點到最後,李世民在花名冊上再次增加了一個名字:太子,李承乾。
“陛下,不可!”長孫無忌看到皇帝把太子的名字加了上去,急忙阻止。
“有何不可?”李世民淡淡的看著長孫無忌,對方的心思他一清二楚。
“太子貴為一國儲君,怎可以輕易上戰場?如此隨意,有傷國體,請陛下三思!”
“請陛下三思!”
長孫無忌的話剛說完,隨後便響起了許多附和聲。
“作為一國之儲君,不知兵事,如何能治理國家,抵禦外敵!此事無需再提,朕心已決!”李世民根本不給長孫無忌機會,揮手示意對方退下。
“今日之事就此定下,本月廿六,名單上的人必須到齊,若有缺席,軍法處置!”
大唐皇帝再次展現了他的鐵血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