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寶子們除夕快樂
貴妃千嬌百媚,隻求權勢富貴 作者:藤原豆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過正月的確忙的移不開手,知道謝姨母女沒有事,她就沒有急著去。
今日騰出了空,皇帝陛下自己都去接見臣子,那她也出宮溜溜。
………
大理寺。
朝陽升起,積雪緩緩消融,隻剩下一層淺淺的博白。
似昭示著寒冬已經過去。
石原卿和謝安寧用了早膳,在庭院裏擺了張小圓幾,圍爐煮茶。
一杯熱茶下肚,還沒有說上幾句話,陳子泝來了。
一進院,就看見他們品茶談心的怡然之態,忍不住道:“石兄真是好閑情。”
明日案子開審,卷宗雖然已經整理好,但作為查案官,還是有的忙。
要再核對一下證據鏈,和個中細節。
事關幾家世族,還牽連到了後宮兩位正一品宮妃,茲事體大,需要如山的鐵證,才能一錘定音。
他忙的連過年都沒個清淨,而石原卿這位刑部侍郎,卻愣是清閑了這麽些天。
一心追求佳人,揮舞著鋤頭挖尚書大人的牆角。
石原卿側頭,見是他,麵上一笑,“來喝杯熱茶。”
有仆從奉上幹淨茶盞,又搬了椅子。
陳子泝沒有客氣,徑自入座。
石原卿抬臂為他斟茶,陳子泝一飲而盡,道:“已不記得上次安安靜靜飲口茶是什麽時間了。”
這話讓石原卿略有愧疚。
一旁的謝安寧心中有數,看向石原卿道:“正事要緊,隻管去忙你的,我這裏無需你時時陪著。”
陳子泝笑:“還有什麽事比終身大事更要緊。”
謝安寧:“……”
石原卿給好兄弟遞了一個感激的眼神,接話道:“我終身大事已經定下了,姐姐給了我名分。”
謝安寧:“……”
“哦?”陳子泝訝異,“什麽時候辦喜事?看來我能討到一杯喜酒喝了。”
石原卿麵露羞赧,“我都行,都聽姐姐的。”
被這倆人你一言我一語,直接給架在火上烤的謝安寧:“……”
她很不理解,一個男寵的名分,最多也是贅婿。
怎麽就值得這個男人如此歡喜雀躍。
見兩個男人齊齊看了過來,她極其難得的有幾分窘迫,“這把年紀了,還辦什麽喜事。”
“這不行!”石原卿當即變了臉色,“我的確不是十八九歲鮮嫩的少年郎,但既然入了你謝家的門,該有的禮節都不能少了我的。”
這一迴,無語的人換成了陳子泝。
他顯然沒料到所謂的名分,是這麽個走向,愕然不已。
但作為當事人的石原卿一點也不覺得男子上趕著入贅有什麽恥辱,繼續道:“我要三書六聘,光明正大入謝家,要讓所有人都知道,安寧姐姐是我的夫人。”
陳子泝:“……”
“旁人大概不能理解我,但陳兄與我乃高山流水遇知音,”石原卿急於求助力外力,一臉殷切的望著陳子泝道,“陳兄定能理解我的,”
“隻要是真心喜愛,哪裏還顧得上旁人的閑言碎語,”
石原卿道:“相信若是陳兄心愛的姑娘點頭應允,陳兄也一定會同我一樣對嗎?”
陳子泝:“……”
他默了一默,語氣艱澀道:“的確如此。”
恰好此時,外頭傳來侍衛行禮問安聲。
“參加貴妃娘娘!”
三人心頭或驚或喜,齊齊側頭,就見一襲粉色鬥篷的倩影立在院門口。
沒想到來這裏會看見陳子泝,薑翎月瞳孔有一瞬間的放大,然後若無其事跨門而入。
庭院中幾人都已經起身,或是屈膝,或是躬身。
“不必多禮,”薑翎月笑著去扶了謝安寧,對著一旁的石原卿道:“一樣什麽?”
這迴,沉默的人輪到了石原卿。
他是知道陳子泝心上人是誰的。
人不在時,這麽說兩句無傷大雅。
誰知道,宮中貴妃能親臨這裏。
這會兒被點名問話,他呆了一呆,幹巴巴道:“一樣願意入贅。”
……
薑翎月不是太懂,但她聽明白了入贅二字。
所以她看向謝安寧,“謝姨要招石大人為婿?”
謝安寧:“……”
三雙眼睛盯著,尤其石原卿那殷殷切切的眼睛,實在讓人不忍在他的同僚,還有貴人麵前駁了他的臉麵。
謝安寧艱難點頭,“招!選個良辰吉日,就招!”
大善!
石原卿急切道:“良辰吉日我娘已經選好了,前日就送過來了,安寧你等等,我這就去拿。”
說著,他轉身就往自己房間去。
沒一會兒就拿了張紅紙出來。
上頭寫了幾個日期,都是今年的良辰吉日。
最早的二月份,最晚的也是五月份。
迫不及待成這樣,就連薑翎月都有些驚歎了。
她眨眨眼,“你入贅謝家,令堂沒有意見嗎?”
“當然沒有,”石原卿看了謝安寧一眼,羞赧一笑,“我娘她早幾年就盼著我成家了。”
其實,實話是,早幾年知道他心事時,就盼著王家放妻了。
誰讓她兒子嗷嗷等著呢。
她這個做娘的,隻盼她的幺兒能平安喜樂,子孫滿堂。
至於孩子姓什麽,不要緊。
是不是親生的,都不要緊。
可以過繼,可以留謝家那個女兒繼續招婿。
隻要兒子不是孑然一身的孤家寡人,做母親的才能安心。
一張紅紙上,不止寫滿了石母對兒子的愛,同樣也是對兒媳的認可。
經曆過上一段失敗婚事得來的經驗,謝安寧明白一段好的姻緣,單單看夫婿一人是不足夠的。
對方家中的長輩,家風,都至關重要。
王家家風不能說不好。
但的確太古板。
實乃守舊派的典範。
嫁進王家你便要學著循規蹈矩,絕不能有一步踏錯。
鮮活驕矜的少女,轉眼就要學會收斂本性,做一個端莊賢淑,體麵大方的當家夫人。
若不是王少甫當機立斷,選擇帶著她們母女離京外放,謝安寧覺得,以她的性子,這段婚事絕無可能堅持十六年。
被婆母刁難,妯娌擠兌,日日都要立規矩,這樣的苦日子,不到一年,她就過怕了。
有前例明晃晃的做對比,就更顯石家開明。
石原卿的情意難能可貴。
謝安寧這一次是真的有些感動了。
薑翎月也是。
她接過石原卿手中紅紙,看向上頭的幾個娟秀小字,想了想,道:“要不,我給你們指婚?這樣也能滿足你昭示京城自己是謝家女婿的心願。”
“如此甚好!”石原卿大喜,卻還是看向謝安寧,“隻要姐姐同意,臣沒有意見。”
姐姐……
薑翎月總算聽見這個稱唿,漂亮的眉頭微微一挑,“你們相差幾歲?”
“……”謝安寧麵色微窘,道:“五歲。”
“才五歲而已,”薑翎月擺擺手:“五歲不算什麽,原本依我的想法,得選幾個二十出頭年輕力壯的男子一起伺候謝姨。”
一旁的石原卿聞言神情驟變,正想說什麽,就又聽她道:“不過石大人既然毛遂自薦。那自然還是石大人優先。”
石原卿心滿意足。
而薑翎月說著,突然嘿嘿一笑,“那幾個男寵,是送迴幾個長公主府上去?還是說謝姨要留下,享一享左擁右抱之福?”
陳子泝:“……”
石原卿:“……”
謝安寧:“……”
她無語凝噎,“算了,這樣的福氣,臣怕是不好消受。”
她這個迴答,石原卿顯然不太滿意,抿了抿唇:“姐姐似乎很遺憾。”
“哪裏,”謝安寧扶額,“我有你一個就夠了。”
嘖嘖嘖。
薑翎月心中感歎,果然烈女怕纏郎。
幾日朝夕相處的功夫,心意和盤托出的情況下,他們兩個感情當真是突飛猛進。
皇帝陛下的招數,給石原卿使的同樣有用。
甚至看起來,石原卿更拉的下臉。
皇帝陛下好歹還要點麵子,衝著她又哭又求時,還要放兩句狠話給自己拉拉臉麵。
實際上……
薑翎月麵色微臊,莫名有些懷念皇帝陛下咬牙切齒瞪著自己,又拿自己毫無辦法的模樣。
心中暗自決定,還是要時不時在他底線邊緣跳個舞,這樣才有意思。
甜蜜恩愛固然好,但捋一捋虎須也很有趣嘛。
她清了清嗓子,收起思緒,挑了張椅子入座,又指了指旁邊幾張椅凳道:“大家都坐,無需拘束,我今日來是為了看看謝姨,再問問案情。”
三人道是,齊齊入座。
有婢女奉上茶盞。
錢嬤嬤這一次格外小心,在主子方才閑聊之際就已經仔細檢查了茶水。
石原卿抬臂恭敬斟滿茶水,“娘娘請用。”
薑翎月很給麵子的品了口熱茶,撂下了茶盞才道:“正好,你們兩個都在,不如跟我來說說明日的案子吧。”
這話她是對著陳子泝說的。
因著前事,他們之間總有幾分尷尬。
但薑翎月想過了。
陳子泝年紀輕輕已經位列三品,皇帝陛下任人唯賢,他們那一段又徹底揭過,不會成為他前途的絆腳石。
這樣的情況下,陳子泝隻要不英年早逝,那就是板上釘釘的肱股之臣。
而她自己,是要掌權的。
內廷會是獨立出來的小朝廷,也會是為大朝廷輸送人才的渠道。
隨著內廷官員在前朝立穩腳跟,她的權柄也會隨之擴散。
還有兵權。
聖武皇後時期,皇後是有自己親衛隊的。
不超千人,但都是精兵強將。
後來皇後權柄被一削再削,直到本朝。
年前,她遇刺後,皇帝陛下就開始著手挑選她的親衛隊。
那是確確實實的兵權。
近千精兵,足夠做很多事了,發動一場迅雷不及掩耳的兵變都來得及。
這跟臥榻之側容許人手持利刃酣睡一樣。
若不是極度的信任,沒有帝王會做到這樣的程度。
細數大瀚王朝將近二十任帝王,稱得上真愛的後妃也有好幾個,但除了聖武皇後外,無一人有過政權和 兵權。
皇帝陛下的心思,薑翎月摸的不算太透。
但她隱約明白,隻要她男色上沒有二心,不心心念念著別的男人,至於其他的,他什麽丟容得下。
大概她要坐他的龍椅,他都會捧著她上去坐坐,然後哄她一句,你管不好,我替你管著。
他前世登臨帝位,權勢已極,卻當了一輩子的孤家寡人。
高處不勝寒,冷怕了的人,隻想拚命奔赴熱源。
而她,就是他的熱源。
至少現在,他給她傳遞出來的信息是這樣。
隻要她願意,皇後親衛隊的每一個人,都可以是各地參加武選且榜上有名的武秀才。
絕對的精銳,每一個都能以一敵十。
她要提升女子地位,那自己必定也不能龜縮於後宮。
母儀天下之尊,要做天下女子表率,率先走到台前。
既如此,就免不了跟陳子泝這個能臣碰麵。
總這麽不尷不尬的也不是辦法。
所以,這一次,她收起那些子莫名其妙的別扭,以談論正事的麵貌,問話。
而陳子泝聞言,隻是微微一怔,就開始將案情細細講述出來。
論起來,是不該在謝安寧這個嫌犯麵前談論那些認證物證的。
但人家的罪責,皇帝陛下都金口赦免了,倒也沒有那麽多避諱。
跟大年三十廣安殿那次的稟告差不多。
就是細節描述更清晰了些。
比如,是賢妃拉攏惠妃合謀無果後,退而求其次找的淑妃。
再比如,薑家跟李家這多年不來往的老親家,這次因為薑翎月這個共同的敵人走到一起,開始謀算。
跟後宮勾心鬥角兵不血刃不同,政客們的謀算善於走一步望十步,隨時隨地根據形勢而變化。
此案由永樂侯府李家作為主謀,中書令府劉家和薑府作為從犯,三家一同算計而成。
和謝家一樣被牽連進來的家族也有好幾個。
比如販賣歡情散的商販,還有陪嫁跑馬場的劉夫人母族,林林總總加起來,牽連不知多少人。
太平盛世之下,人命其實挺貴重的,尤其一連幾任帝王都是寬厚仁慈的君主。
隻有真正罪惡滔天,或者因瀆職而造成大錯的官員才會被株連全族。
去年沈家滿門抄斬的處置,就讓人覺得皇帝陛下殺心過重。
而混淆皇室血脈的趙家,反倒還留有餘地。
六歲以下男丁流放嶺南,雖也要吃一番苦頭,但好歹留了些苗苗,薪火相傳,不至於斷了傳承。
今日騰出了空,皇帝陛下自己都去接見臣子,那她也出宮溜溜。
………
大理寺。
朝陽升起,積雪緩緩消融,隻剩下一層淺淺的博白。
似昭示著寒冬已經過去。
石原卿和謝安寧用了早膳,在庭院裏擺了張小圓幾,圍爐煮茶。
一杯熱茶下肚,還沒有說上幾句話,陳子泝來了。
一進院,就看見他們品茶談心的怡然之態,忍不住道:“石兄真是好閑情。”
明日案子開審,卷宗雖然已經整理好,但作為查案官,還是有的忙。
要再核對一下證據鏈,和個中細節。
事關幾家世族,還牽連到了後宮兩位正一品宮妃,茲事體大,需要如山的鐵證,才能一錘定音。
他忙的連過年都沒個清淨,而石原卿這位刑部侍郎,卻愣是清閑了這麽些天。
一心追求佳人,揮舞著鋤頭挖尚書大人的牆角。
石原卿側頭,見是他,麵上一笑,“來喝杯熱茶。”
有仆從奉上幹淨茶盞,又搬了椅子。
陳子泝沒有客氣,徑自入座。
石原卿抬臂為他斟茶,陳子泝一飲而盡,道:“已不記得上次安安靜靜飲口茶是什麽時間了。”
這話讓石原卿略有愧疚。
一旁的謝安寧心中有數,看向石原卿道:“正事要緊,隻管去忙你的,我這裏無需你時時陪著。”
陳子泝笑:“還有什麽事比終身大事更要緊。”
謝安寧:“……”
石原卿給好兄弟遞了一個感激的眼神,接話道:“我終身大事已經定下了,姐姐給了我名分。”
謝安寧:“……”
“哦?”陳子泝訝異,“什麽時候辦喜事?看來我能討到一杯喜酒喝了。”
石原卿麵露羞赧,“我都行,都聽姐姐的。”
被這倆人你一言我一語,直接給架在火上烤的謝安寧:“……”
她很不理解,一個男寵的名分,最多也是贅婿。
怎麽就值得這個男人如此歡喜雀躍。
見兩個男人齊齊看了過來,她極其難得的有幾分窘迫,“這把年紀了,還辦什麽喜事。”
“這不行!”石原卿當即變了臉色,“我的確不是十八九歲鮮嫩的少年郎,但既然入了你謝家的門,該有的禮節都不能少了我的。”
這一迴,無語的人換成了陳子泝。
他顯然沒料到所謂的名分,是這麽個走向,愕然不已。
但作為當事人的石原卿一點也不覺得男子上趕著入贅有什麽恥辱,繼續道:“我要三書六聘,光明正大入謝家,要讓所有人都知道,安寧姐姐是我的夫人。”
陳子泝:“……”
“旁人大概不能理解我,但陳兄與我乃高山流水遇知音,”石原卿急於求助力外力,一臉殷切的望著陳子泝道,“陳兄定能理解我的,”
“隻要是真心喜愛,哪裏還顧得上旁人的閑言碎語,”
石原卿道:“相信若是陳兄心愛的姑娘點頭應允,陳兄也一定會同我一樣對嗎?”
陳子泝:“……”
他默了一默,語氣艱澀道:“的確如此。”
恰好此時,外頭傳來侍衛行禮問安聲。
“參加貴妃娘娘!”
三人心頭或驚或喜,齊齊側頭,就見一襲粉色鬥篷的倩影立在院門口。
沒想到來這裏會看見陳子泝,薑翎月瞳孔有一瞬間的放大,然後若無其事跨門而入。
庭院中幾人都已經起身,或是屈膝,或是躬身。
“不必多禮,”薑翎月笑著去扶了謝安寧,對著一旁的石原卿道:“一樣什麽?”
這迴,沉默的人輪到了石原卿。
他是知道陳子泝心上人是誰的。
人不在時,這麽說兩句無傷大雅。
誰知道,宮中貴妃能親臨這裏。
這會兒被點名問話,他呆了一呆,幹巴巴道:“一樣願意入贅。”
……
薑翎月不是太懂,但她聽明白了入贅二字。
所以她看向謝安寧,“謝姨要招石大人為婿?”
謝安寧:“……”
三雙眼睛盯著,尤其石原卿那殷殷切切的眼睛,實在讓人不忍在他的同僚,還有貴人麵前駁了他的臉麵。
謝安寧艱難點頭,“招!選個良辰吉日,就招!”
大善!
石原卿急切道:“良辰吉日我娘已經選好了,前日就送過來了,安寧你等等,我這就去拿。”
說著,他轉身就往自己房間去。
沒一會兒就拿了張紅紙出來。
上頭寫了幾個日期,都是今年的良辰吉日。
最早的二月份,最晚的也是五月份。
迫不及待成這樣,就連薑翎月都有些驚歎了。
她眨眨眼,“你入贅謝家,令堂沒有意見嗎?”
“當然沒有,”石原卿看了謝安寧一眼,羞赧一笑,“我娘她早幾年就盼著我成家了。”
其實,實話是,早幾年知道他心事時,就盼著王家放妻了。
誰讓她兒子嗷嗷等著呢。
她這個做娘的,隻盼她的幺兒能平安喜樂,子孫滿堂。
至於孩子姓什麽,不要緊。
是不是親生的,都不要緊。
可以過繼,可以留謝家那個女兒繼續招婿。
隻要兒子不是孑然一身的孤家寡人,做母親的才能安心。
一張紅紙上,不止寫滿了石母對兒子的愛,同樣也是對兒媳的認可。
經曆過上一段失敗婚事得來的經驗,謝安寧明白一段好的姻緣,單單看夫婿一人是不足夠的。
對方家中的長輩,家風,都至關重要。
王家家風不能說不好。
但的確太古板。
實乃守舊派的典範。
嫁進王家你便要學著循規蹈矩,絕不能有一步踏錯。
鮮活驕矜的少女,轉眼就要學會收斂本性,做一個端莊賢淑,體麵大方的當家夫人。
若不是王少甫當機立斷,選擇帶著她們母女離京外放,謝安寧覺得,以她的性子,這段婚事絕無可能堅持十六年。
被婆母刁難,妯娌擠兌,日日都要立規矩,這樣的苦日子,不到一年,她就過怕了。
有前例明晃晃的做對比,就更顯石家開明。
石原卿的情意難能可貴。
謝安寧這一次是真的有些感動了。
薑翎月也是。
她接過石原卿手中紅紙,看向上頭的幾個娟秀小字,想了想,道:“要不,我給你們指婚?這樣也能滿足你昭示京城自己是謝家女婿的心願。”
“如此甚好!”石原卿大喜,卻還是看向謝安寧,“隻要姐姐同意,臣沒有意見。”
姐姐……
薑翎月總算聽見這個稱唿,漂亮的眉頭微微一挑,“你們相差幾歲?”
“……”謝安寧麵色微窘,道:“五歲。”
“才五歲而已,”薑翎月擺擺手:“五歲不算什麽,原本依我的想法,得選幾個二十出頭年輕力壯的男子一起伺候謝姨。”
一旁的石原卿聞言神情驟變,正想說什麽,就又聽她道:“不過石大人既然毛遂自薦。那自然還是石大人優先。”
石原卿心滿意足。
而薑翎月說著,突然嘿嘿一笑,“那幾個男寵,是送迴幾個長公主府上去?還是說謝姨要留下,享一享左擁右抱之福?”
陳子泝:“……”
石原卿:“……”
謝安寧:“……”
她無語凝噎,“算了,這樣的福氣,臣怕是不好消受。”
她這個迴答,石原卿顯然不太滿意,抿了抿唇:“姐姐似乎很遺憾。”
“哪裏,”謝安寧扶額,“我有你一個就夠了。”
嘖嘖嘖。
薑翎月心中感歎,果然烈女怕纏郎。
幾日朝夕相處的功夫,心意和盤托出的情況下,他們兩個感情當真是突飛猛進。
皇帝陛下的招數,給石原卿使的同樣有用。
甚至看起來,石原卿更拉的下臉。
皇帝陛下好歹還要點麵子,衝著她又哭又求時,還要放兩句狠話給自己拉拉臉麵。
實際上……
薑翎月麵色微臊,莫名有些懷念皇帝陛下咬牙切齒瞪著自己,又拿自己毫無辦法的模樣。
心中暗自決定,還是要時不時在他底線邊緣跳個舞,這樣才有意思。
甜蜜恩愛固然好,但捋一捋虎須也很有趣嘛。
她清了清嗓子,收起思緒,挑了張椅子入座,又指了指旁邊幾張椅凳道:“大家都坐,無需拘束,我今日來是為了看看謝姨,再問問案情。”
三人道是,齊齊入座。
有婢女奉上茶盞。
錢嬤嬤這一次格外小心,在主子方才閑聊之際就已經仔細檢查了茶水。
石原卿抬臂恭敬斟滿茶水,“娘娘請用。”
薑翎月很給麵子的品了口熱茶,撂下了茶盞才道:“正好,你們兩個都在,不如跟我來說說明日的案子吧。”
這話她是對著陳子泝說的。
因著前事,他們之間總有幾分尷尬。
但薑翎月想過了。
陳子泝年紀輕輕已經位列三品,皇帝陛下任人唯賢,他們那一段又徹底揭過,不會成為他前途的絆腳石。
這樣的情況下,陳子泝隻要不英年早逝,那就是板上釘釘的肱股之臣。
而她自己,是要掌權的。
內廷會是獨立出來的小朝廷,也會是為大朝廷輸送人才的渠道。
隨著內廷官員在前朝立穩腳跟,她的權柄也會隨之擴散。
還有兵權。
聖武皇後時期,皇後是有自己親衛隊的。
不超千人,但都是精兵強將。
後來皇後權柄被一削再削,直到本朝。
年前,她遇刺後,皇帝陛下就開始著手挑選她的親衛隊。
那是確確實實的兵權。
近千精兵,足夠做很多事了,發動一場迅雷不及掩耳的兵變都來得及。
這跟臥榻之側容許人手持利刃酣睡一樣。
若不是極度的信任,沒有帝王會做到這樣的程度。
細數大瀚王朝將近二十任帝王,稱得上真愛的後妃也有好幾個,但除了聖武皇後外,無一人有過政權和 兵權。
皇帝陛下的心思,薑翎月摸的不算太透。
但她隱約明白,隻要她男色上沒有二心,不心心念念著別的男人,至於其他的,他什麽丟容得下。
大概她要坐他的龍椅,他都會捧著她上去坐坐,然後哄她一句,你管不好,我替你管著。
他前世登臨帝位,權勢已極,卻當了一輩子的孤家寡人。
高處不勝寒,冷怕了的人,隻想拚命奔赴熱源。
而她,就是他的熱源。
至少現在,他給她傳遞出來的信息是這樣。
隻要她願意,皇後親衛隊的每一個人,都可以是各地參加武選且榜上有名的武秀才。
絕對的精銳,每一個都能以一敵十。
她要提升女子地位,那自己必定也不能龜縮於後宮。
母儀天下之尊,要做天下女子表率,率先走到台前。
既如此,就免不了跟陳子泝這個能臣碰麵。
總這麽不尷不尬的也不是辦法。
所以,這一次,她收起那些子莫名其妙的別扭,以談論正事的麵貌,問話。
而陳子泝聞言,隻是微微一怔,就開始將案情細細講述出來。
論起來,是不該在謝安寧這個嫌犯麵前談論那些認證物證的。
但人家的罪責,皇帝陛下都金口赦免了,倒也沒有那麽多避諱。
跟大年三十廣安殿那次的稟告差不多。
就是細節描述更清晰了些。
比如,是賢妃拉攏惠妃合謀無果後,退而求其次找的淑妃。
再比如,薑家跟李家這多年不來往的老親家,這次因為薑翎月這個共同的敵人走到一起,開始謀算。
跟後宮勾心鬥角兵不血刃不同,政客們的謀算善於走一步望十步,隨時隨地根據形勢而變化。
此案由永樂侯府李家作為主謀,中書令府劉家和薑府作為從犯,三家一同算計而成。
和謝家一樣被牽連進來的家族也有好幾個。
比如販賣歡情散的商販,還有陪嫁跑馬場的劉夫人母族,林林總總加起來,牽連不知多少人。
太平盛世之下,人命其實挺貴重的,尤其一連幾任帝王都是寬厚仁慈的君主。
隻有真正罪惡滔天,或者因瀆職而造成大錯的官員才會被株連全族。
去年沈家滿門抄斬的處置,就讓人覺得皇帝陛下殺心過重。
而混淆皇室血脈的趙家,反倒還留有餘地。
六歲以下男丁流放嶺南,雖也要吃一番苦頭,但好歹留了些苗苗,薪火相傳,不至於斷了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