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完皇城的事宜,賈珝將小夥伴們留給隆安帝使喚,自己則是迴到了王府,今夜忙歸忙,大婚的事可不能忘。
王府內此時人心惶惶卻不混亂,當初賈珍帶著殺來的時候大家才知道政變這碼子事,有的大臣想著投降,有的大臣想著以身殉國,更多的還是抱著隨大流的態度,畢竟老板再怎麽換,手底下還是需要打工人不是嘛。
結果賈珍這邊還沒打進來,王府內就突然竄出大批士兵,那標誌性的璀璨銀光鎧,大雪寒晶槍,不是賈珝的士兵又能是誰的。
領頭的那個大黑塔天天跟著賈珝在京城晃蕩,大家也十分熟悉。
具體的戰鬥過程無人看見,但對於賈珝部下的戰鬥力,大家還是非常信任的,半個時辰不到,典惡來便迴來宣布叛軍已經平定,請各位來賓在此稍後,等賈珝平定完京都叛亂再行返還。
因此,當賈珝迴到王府的時候,眾人一擁而上,拉扯著賈珝詢問事情的結果。
賈珝忙活一晚,連小夥伴都賣給隆安帝了,火急火燎的趕迴來可不是為了和這群大男人促膝長談的。
隨便的敷衍了幾句,讓他們明日早朝聽候通報,便命人護送來賓迴去了。
說是護送,其實就是當個人形通行證,禁軍,五城兵馬司,城衛軍,全都參與了政變,如今的京都完全被白玉京的軍隊接管,全城戒嚴,沒有白玉京的士兵陪同,這群人將受到無窮無盡的盤查。
送走賓客,賈珝趕忙洗個澡,一頭紮進後院之中,直到天蒙蒙亮才一臉疲憊的走出王府,前往皇宮參見早朝。
薛寶釵初經人事,不堪一擊。
王熙鳳如狼似虎可堪一戰。
偏偏這趙青鸞,跟自己的時間太久了,學了一堆神通,隱隱有些大boos的意思,有些費棍勢。
來到皇宮,宮門前百官俱是神色萎靡的等候著,氣色比賈珝還差,也難為他們了,麵對這麽一個大瓜,輾轉反側一宿,能睡著才怪。
賈珝剛到,立刻便被把守宮門的白玉京士兵放了進去,帶到偏殿處,一群白玉京的小夥伴圍了上來,向他匯報工作。
昨晚隆安帝可威風了,手中兵強馬壯,立刻開始清洗城中叛黨。
在軍情司的輔助下,禁衛軍團對皇城皇宮進行了大清洗,叛黨及白蓮教暗探被抓三百餘人。
牛達率領第一軍團對京都內的叛黨及白蓮教成員進行了抓捕,目前已經抓捕一千餘人。
至於石旭,他帶領第二軍團將勤王軍隊統統趕了迴去,解救了一批未參與政變的京營士兵,這群士兵忠誠度得到了考驗,未來估計會成為京營的骨幹。
包勇則遞給賈珝一摞文件,大致是軍情司調查清楚的政變過程以及人員,其中重點需要注意的是間接參與政變的人員名單。
這群人不僅身份非富即貴,參與的罪名也是可大可小,就比如忠靖侯史鼎,城衛軍的一名偏將原是他的副將,史鼎利用這份關係為副將與忠福親王的人搭橋。
往小了說這是拉幫結派,往大了說這是扶持反動勢力。
重判吧,人家也沒幹啥大事,輕判吧,說史鼎不知道忠福親王要謀反,賈珝打死也不信。
都是千年的狐狸,誰不知道這群勳貴的心思,就騎牆下注唄,輸了牽連不到自己,贏了也是一份功勞,不說加官進爵,表明態度保住富貴還是夠了的。
長長一份名單,大多都是這樣的勳貴,像賈珍這樣直接下場的少之又少。隻不過他們命不好,遇到軍情司,這種隱蔽的事情都被查了出來。
說他們十惡不赦,倒也不至於,可也正因為這些人的推波助瀾,兩個親王這才有了改朝換代的實力。
清官難斷家務事,這些人賈珝也好不去管,便讓包勇原封不動的送給隆安帝,還是讓老丈人去頭疼吧。
最後是易小川遞來的資料,隱衛這些日子將白蓮教摸了個底掉,收網之後不僅抓獲了大量白蓮教的高層,更將白蓮教的大批機密文獻收繳一空,很多事情也因此變得清晰明了。
其中便有當年廢太子一事,白蓮教在其中扮演的不光彩一麵。
翻看完資料,賈珝大致搞清楚了一切,和自己預估的沒多大區別。
此時,夏守忠進來請賈珝移步奉天殿,朝會開始了。
金鑾殿上,百官精神奕奕,等候著大瓜降臨,賈珝帶著小夥伴們自然而然的走到最前排站定。
沒人和這群小年輕講什麽禮法規矩,畢竟把守殿門的都是賈珝的士兵,實在沒必要拿自己的全家老小找存在感。
這次的朝會規格非常高,不僅京中大小官員全部到齊,平時不怎麽上朝的勳貴也全員到齊,就連皇帝都有兩個,太上皇高坐龍椅,隆安帝搬個凳子在旁邊乖乖坐著。
朝會一開始,太上皇就派人宣讀了昨夜的經過,兩位王爺謀反,大公主跳出來摘桃,順便將一樁皇家倫理醜聞公之於眾,最後廢太子的兒子自爆身份占盡上風,然後被賈珝一波給平了。
這其中的明爭暗鬥,陰謀詭計,再夾雜著情感糾葛,簡直讓諸位臣子們大唿過癮,唱戲的還要講究邏輯,現實怎麽離譜怎麽來。
不過也有很多聰明了看向賈珝的表情有些歎服,一堆陰謀家廝殺,這老六一出手就是碾壓,該說不說還是這位心比較髒,一切都布置好了偏偏等到最後才跳出來,明顯是躲在一邊看戲呢。
等宣讀完畢,太上皇當即宣布對兩位親王及大公主的判罰。
兩位親王雖死,罪卻不能消,即日削去爵位貶為庶人,剔出皇族族譜,以平民之禮下葬。
抄其家,家眷遷往皇陵周邊定居,無故不得離開。
這判罰對於謀反大罪來說明顯是輕了,但誰讓這是皇族的家事呢,況且兩位親王已死,還能逼著太上皇殺孫子不成?臣子們自然隻能捏著鼻子稱聖明。
大公主的判罰是隆安帝宣布的,判罰大公主削去公主身份,於皇宮中幽禁至死。
這判罰可以說是完全就是包庇了,人家兩個親王好歹人亡了家也破了,反觀更炸裂的大公主就隻是幽禁,還是在皇宮中,再苦也是吃喝不愁的那種。
可隆安帝也沒辦法啊,殺了吧,舍不得。可不管是流放還是削為平民,那都得放出宮去,就趙青霞這尊肉菩薩,隆安帝害怕不出幾年,是個男子都得叫他父皇,還是囚禁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吧,好歹安心些。
更關鍵的是,隆安帝現在前所未有的膨脹,托女婿的福,滿京城都是他的兵,裝了這麽多年孫子,他如今也是爺了,包庇個把人咋了?
接下來則是對於一些直接參與叛亂之人的懲罰,隆安帝的仁義還是沒話說的,校尉之上的將領全部誅殺抄家,但不累及家人。
校尉以下的軍官,全部撤去職務,罰苦役三年,三年後充軍戍邊,三輪戍方可退役歸家。
至於那些大頭兵以及參與的平民,士兵充軍戍邊三輪,平民三年苦役後發迴原籍。
一場近二十萬人參與的叛亂,最後被誅殺者不到一千人,但是人人都有懲戒,不損朝廷威望,隆安帝這一手讓眾臣子心服口服,聖明之聲不斷。
最後,則是對趙承乾的判罰了,說實話,這實在不易,趙承乾,聽名字就知道,不出意外的話,他本應該是大乾的下一代繼承人,陰差陽錯之下,他不僅成了白蓮教的教主,還發動了叛亂。
不管是太上皇還是隆安帝,對於審判他都有著先天的底氣不足。
因此二位隻能讓眾臣集思廣益,以公審的名義去對審判他。
不多時,趙承乾被帶上奉天殿,很多老人看都他的第一眼,思緒就迴到了過去,想起了那位各方麵都十分優秀,就是有些迂腐的廢太子。
當年那一劍,但凡他是往太上皇脖子上招唿,而不是往自己脖子上,今天的這位,就絕對不是階下之囚,而是一人之下的國之儲君了。
趙承乾站在大殿之上,神情倨傲,仿佛自己不是階下之囚,而是勝利者一般。
“大膽逆賊,既見帝王,為何不拜?”
鐵憨憨祖長青第一個跳出來,對著趙承乾一頓輸出。
可他沒注意到,不管是太上皇的狗腿子嚴首輔,夏守忠戴權兩位忠奴,都是默默低下頭一言不發。
賈珝也不得不為他點了個讚,這位兵部尚書是真虎啊,又事他真上。
果然,趙承乾聞言冷笑道:“拜?拜誰?上麵二人,一個是殺了我全家的親爺爺,一個是撿了我父皇位的親叔叔,拜他倆,我怕父母泉下有知會難以安寧!”
此話一出,全場安靜的可怕,祖長青是情商低,又不是傻,瞬間想通了其中道理,悄悄挪動雙腳,退迴了隊伍中。
太上皇和隆安帝有口莫辯,一個是真對不起人家,一個是真撿了人家的便宜。
見此,賈珝無奈站出。
唉,自己家的長輩,自己不寵誰寵呢。
王府內此時人心惶惶卻不混亂,當初賈珍帶著殺來的時候大家才知道政變這碼子事,有的大臣想著投降,有的大臣想著以身殉國,更多的還是抱著隨大流的態度,畢竟老板再怎麽換,手底下還是需要打工人不是嘛。
結果賈珍這邊還沒打進來,王府內就突然竄出大批士兵,那標誌性的璀璨銀光鎧,大雪寒晶槍,不是賈珝的士兵又能是誰的。
領頭的那個大黑塔天天跟著賈珝在京城晃蕩,大家也十分熟悉。
具體的戰鬥過程無人看見,但對於賈珝部下的戰鬥力,大家還是非常信任的,半個時辰不到,典惡來便迴來宣布叛軍已經平定,請各位來賓在此稍後,等賈珝平定完京都叛亂再行返還。
因此,當賈珝迴到王府的時候,眾人一擁而上,拉扯著賈珝詢問事情的結果。
賈珝忙活一晚,連小夥伴都賣給隆安帝了,火急火燎的趕迴來可不是為了和這群大男人促膝長談的。
隨便的敷衍了幾句,讓他們明日早朝聽候通報,便命人護送來賓迴去了。
說是護送,其實就是當個人形通行證,禁軍,五城兵馬司,城衛軍,全都參與了政變,如今的京都完全被白玉京的軍隊接管,全城戒嚴,沒有白玉京的士兵陪同,這群人將受到無窮無盡的盤查。
送走賓客,賈珝趕忙洗個澡,一頭紮進後院之中,直到天蒙蒙亮才一臉疲憊的走出王府,前往皇宮參見早朝。
薛寶釵初經人事,不堪一擊。
王熙鳳如狼似虎可堪一戰。
偏偏這趙青鸞,跟自己的時間太久了,學了一堆神通,隱隱有些大boos的意思,有些費棍勢。
來到皇宮,宮門前百官俱是神色萎靡的等候著,氣色比賈珝還差,也難為他們了,麵對這麽一個大瓜,輾轉反側一宿,能睡著才怪。
賈珝剛到,立刻便被把守宮門的白玉京士兵放了進去,帶到偏殿處,一群白玉京的小夥伴圍了上來,向他匯報工作。
昨晚隆安帝可威風了,手中兵強馬壯,立刻開始清洗城中叛黨。
在軍情司的輔助下,禁衛軍團對皇城皇宮進行了大清洗,叛黨及白蓮教暗探被抓三百餘人。
牛達率領第一軍團對京都內的叛黨及白蓮教成員進行了抓捕,目前已經抓捕一千餘人。
至於石旭,他帶領第二軍團將勤王軍隊統統趕了迴去,解救了一批未參與政變的京營士兵,這群士兵忠誠度得到了考驗,未來估計會成為京營的骨幹。
包勇則遞給賈珝一摞文件,大致是軍情司調查清楚的政變過程以及人員,其中重點需要注意的是間接參與政變的人員名單。
這群人不僅身份非富即貴,參與的罪名也是可大可小,就比如忠靖侯史鼎,城衛軍的一名偏將原是他的副將,史鼎利用這份關係為副將與忠福親王的人搭橋。
往小了說這是拉幫結派,往大了說這是扶持反動勢力。
重判吧,人家也沒幹啥大事,輕判吧,說史鼎不知道忠福親王要謀反,賈珝打死也不信。
都是千年的狐狸,誰不知道這群勳貴的心思,就騎牆下注唄,輸了牽連不到自己,贏了也是一份功勞,不說加官進爵,表明態度保住富貴還是夠了的。
長長一份名單,大多都是這樣的勳貴,像賈珍這樣直接下場的少之又少。隻不過他們命不好,遇到軍情司,這種隱蔽的事情都被查了出來。
說他們十惡不赦,倒也不至於,可也正因為這些人的推波助瀾,兩個親王這才有了改朝換代的實力。
清官難斷家務事,這些人賈珝也好不去管,便讓包勇原封不動的送給隆安帝,還是讓老丈人去頭疼吧。
最後是易小川遞來的資料,隱衛這些日子將白蓮教摸了個底掉,收網之後不僅抓獲了大量白蓮教的高層,更將白蓮教的大批機密文獻收繳一空,很多事情也因此變得清晰明了。
其中便有當年廢太子一事,白蓮教在其中扮演的不光彩一麵。
翻看完資料,賈珝大致搞清楚了一切,和自己預估的沒多大區別。
此時,夏守忠進來請賈珝移步奉天殿,朝會開始了。
金鑾殿上,百官精神奕奕,等候著大瓜降臨,賈珝帶著小夥伴們自然而然的走到最前排站定。
沒人和這群小年輕講什麽禮法規矩,畢竟把守殿門的都是賈珝的士兵,實在沒必要拿自己的全家老小找存在感。
這次的朝會規格非常高,不僅京中大小官員全部到齊,平時不怎麽上朝的勳貴也全員到齊,就連皇帝都有兩個,太上皇高坐龍椅,隆安帝搬個凳子在旁邊乖乖坐著。
朝會一開始,太上皇就派人宣讀了昨夜的經過,兩位王爺謀反,大公主跳出來摘桃,順便將一樁皇家倫理醜聞公之於眾,最後廢太子的兒子自爆身份占盡上風,然後被賈珝一波給平了。
這其中的明爭暗鬥,陰謀詭計,再夾雜著情感糾葛,簡直讓諸位臣子們大唿過癮,唱戲的還要講究邏輯,現實怎麽離譜怎麽來。
不過也有很多聰明了看向賈珝的表情有些歎服,一堆陰謀家廝殺,這老六一出手就是碾壓,該說不說還是這位心比較髒,一切都布置好了偏偏等到最後才跳出來,明顯是躲在一邊看戲呢。
等宣讀完畢,太上皇當即宣布對兩位親王及大公主的判罰。
兩位親王雖死,罪卻不能消,即日削去爵位貶為庶人,剔出皇族族譜,以平民之禮下葬。
抄其家,家眷遷往皇陵周邊定居,無故不得離開。
這判罰對於謀反大罪來說明顯是輕了,但誰讓這是皇族的家事呢,況且兩位親王已死,還能逼著太上皇殺孫子不成?臣子們自然隻能捏著鼻子稱聖明。
大公主的判罰是隆安帝宣布的,判罰大公主削去公主身份,於皇宮中幽禁至死。
這判罰可以說是完全就是包庇了,人家兩個親王好歹人亡了家也破了,反觀更炸裂的大公主就隻是幽禁,還是在皇宮中,再苦也是吃喝不愁的那種。
可隆安帝也沒辦法啊,殺了吧,舍不得。可不管是流放還是削為平民,那都得放出宮去,就趙青霞這尊肉菩薩,隆安帝害怕不出幾年,是個男子都得叫他父皇,還是囚禁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吧,好歹安心些。
更關鍵的是,隆安帝現在前所未有的膨脹,托女婿的福,滿京城都是他的兵,裝了這麽多年孫子,他如今也是爺了,包庇個把人咋了?
接下來則是對於一些直接參與叛亂之人的懲罰,隆安帝的仁義還是沒話說的,校尉之上的將領全部誅殺抄家,但不累及家人。
校尉以下的軍官,全部撤去職務,罰苦役三年,三年後充軍戍邊,三輪戍方可退役歸家。
至於那些大頭兵以及參與的平民,士兵充軍戍邊三輪,平民三年苦役後發迴原籍。
一場近二十萬人參與的叛亂,最後被誅殺者不到一千人,但是人人都有懲戒,不損朝廷威望,隆安帝這一手讓眾臣子心服口服,聖明之聲不斷。
最後,則是對趙承乾的判罰了,說實話,這實在不易,趙承乾,聽名字就知道,不出意外的話,他本應該是大乾的下一代繼承人,陰差陽錯之下,他不僅成了白蓮教的教主,還發動了叛亂。
不管是太上皇還是隆安帝,對於審判他都有著先天的底氣不足。
因此二位隻能讓眾臣集思廣益,以公審的名義去對審判他。
不多時,趙承乾被帶上奉天殿,很多老人看都他的第一眼,思緒就迴到了過去,想起了那位各方麵都十分優秀,就是有些迂腐的廢太子。
當年那一劍,但凡他是往太上皇脖子上招唿,而不是往自己脖子上,今天的這位,就絕對不是階下之囚,而是一人之下的國之儲君了。
趙承乾站在大殿之上,神情倨傲,仿佛自己不是階下之囚,而是勝利者一般。
“大膽逆賊,既見帝王,為何不拜?”
鐵憨憨祖長青第一個跳出來,對著趙承乾一頓輸出。
可他沒注意到,不管是太上皇的狗腿子嚴首輔,夏守忠戴權兩位忠奴,都是默默低下頭一言不發。
賈珝也不得不為他點了個讚,這位兵部尚書是真虎啊,又事他真上。
果然,趙承乾聞言冷笑道:“拜?拜誰?上麵二人,一個是殺了我全家的親爺爺,一個是撿了我父皇位的親叔叔,拜他倆,我怕父母泉下有知會難以安寧!”
此話一出,全場安靜的可怕,祖長青是情商低,又不是傻,瞬間想通了其中道理,悄悄挪動雙腳,退迴了隊伍中。
太上皇和隆安帝有口莫辯,一個是真對不起人家,一個是真撿了人家的便宜。
見此,賈珝無奈站出。
唉,自己家的長輩,自己不寵誰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