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歌和曲岱出去吃飯,找到了個叫隨意飯莊的地方。閃舞小說網那飯莊古香古『色』,裏麵裝飾的更是古典有意境。


    薇歌看見房間裏有古箏便彈了一曲《出水蓮》,沒想到老板是個喜歡古典文化的人,一高興,竟親自下廚為她們做菜。


    這個飯店都沒有菜單嗎?做什麽菜都隨老板和廚師高興?


    薇歌正在疑『惑』,房門打開,進來個穿著漢服的女孩子。


    “宋先生特意吩咐給二位泡得茶,請您耐心等待,一會兒才能上菜。”


    既來之則安之,薇歌讓她把茶水端到後麵去。坐在羅漢床上,一邊喝茶一邊欣賞窗外的芭蕉,別有一番情趣。


    “啪啪啪。”幾個粗大的雨點落在芭蕉上,發出響動。薇歌不由得驚喜,趴在窗戶邊上朝著外麵看。不遠處是一叢秘密的竹林,竹下一渠清水,繞林而出。雨點透過竹葉落到水中,『蕩』起一圈一圈的漣漪。


    “好雨!”她伸出手,笑嗬嗬的說著。


    “曲老師,你看這個想不想是紅樓夢書中的滄海文學網館?”薇歌歪頭瞧著曲岱,大聲問著。


    曲岱沒言語,她接著說:“這位宋先生倒是跟當下的人不一樣,風雅、儒雅、高雅,不知道他妻子該是何等得氣質?跟他在一起生活,肯定會把日子過成詩。”


    “他沒戴戒指。”曲岱把書放迴書架說著,“不是單身,就是夫妻感情不和。固執、個『性』張揚,不和『潮』流,自我保護意識強,恃才狂妄,他應該是第二種。”


    不和『潮』流倒是能看出來,整個屋子裏看不見一樣帶有現代氣息的物件。他的穿著打扮,言談舉止,都充滿了古代的味道。可曲岱說得其他幾點卻沒看出來,薇歌對此表示懷疑。


    “沒戴戒指為什麽不是單身?”她質疑地問著。


    “雖然他手上沒有戒指,但是左手中指明顯有戴過戒指的痕跡,而且很新。估計他的戒指剛摘下去不長時間,分居協議離婚的可能『性』很大。”


    話音剛落,漢服美女進來。她熄了香爐,把窗戶打開,待屋子裏的氣味散的差不多又關上。雨早已經停了,似乎隻是為了應“雨打芭蕉”的詩詞。空氣分外清新,夾雜著泥土特有的芬芳,芭蕉葉上有滾動的水滴,偶爾“啪嗒”一聲掉下一滴。


    薇歌一直趴在後窗戶上,覺得觸目之處全都是伊人的景『色』,隻要靜靜的坐著欣賞就好。


    屋子裏又恢複安靜,宋先生推開門進來,就見兩個人一立一坐,一個看書一個賞景,跟前來吃飯的男女情侶完全不同。


    “好香!”薇歌聞到飯菜的香氣,覺得肚子有些餓了。


    服務員手裏端著銀製的托盤,上麵是蓋了蓋子的瓷盤,白釉蘭花,清新淡雅。後麵又進來四個穿著漢服的美女,一個個高挑靚麗,都是美人模樣。


    瓷盤被端出來放在桌子上,宋先生親自揭去蓋子。四菜一湯,瞧著簡單、幹淨,卻又都叫不上名字。


    “雞絲蒿子稈。”宋先生笑嗬嗬的介紹著,“挑上好的雞胸脯肉,用開水焯一下,手撕成絲。用澱粉稍微抓一下,滑入熱油中翻炒,出香氣再放進調料和茼蒿段。清香還能安心氣,養脾胃。”


    “雞絲蒿子稈?聽著耳熟。哦,我想起來了,這是《紅樓夢》裏的吃食!當初看書,我就想著要嚐嚐裏麵的美食,沒想到今天如願了。剩下的讓我來猜猜!”薇歌瞧著其他三道菜。


    “這應該是油鹽炒枸杞芽。”薇歌看見綠油油的嫩芽上麵點綴著幾顆紅『色』的枸杞,想到了這道菜,“這個更好猜,是油炸鵪鶉。剩下最後一道…”


    她用筷子夾了些,放進嘴裏嚐起來。


    “鹹香軟韌,有茄子、鬆子、榛子、腰果、豆腐、幹香菇、平菇、雞肉、杏仁和果脯,應該是裏麵最有名的那道菜——茄鯗。”


    “鯗,指剖開晾幹的魚,泛指成片的醃臘食品。所以這茄鯗應該是風幹之後的茄幹,我這道菜是庚辰版的做法,更容易『操』作些。隻是我個人覺得,蒙府本的應該更符合作者原著。


    古代蔬菜時令『性』強,一年之中能吃到新鮮茄子的時候不多。古代人就想到了把蔬菜晾曬儲存,想吃的時候隨時拿出來處理。


    把四、五月裏的新茄包兒摘下來,把皮和稿子去盡,隻要淨肉,切成頭發細的絲兒,曬幹了,拿一隻肥母雞靠出老湯來,把這茄子絲上蒸籠蒸的雞湯入了味,再拿來曬幹。如此九蒸九曬,必定曬脆了,盛在磁罐子裏封嚴了,要吃時,拿出一碟子來,用炒的雞瓜子一拌就是了。


    今年入秋的時候我試著晾曬了一些,才入到第八味,曬幹了七次。再等上一兩個月拿出來,到時候請你過來吃。”他似乎跟薇歌很投機。


    薇歌用崇拜的目光瞧著他,水汪汪的大眼睛閃著光芒。她是個小吃貨,平常最喜歡研究吃。之前讀《紅樓夢》時,她曾經被上麵各種美食饞得直流口水。眼見如今有人把書裏的美食做了出來,味道還這樣好,不由得有些興奮。


    “早在公元前551~前479年間,《論語》中就有‘不時不食’的記載,此為‘不時’栽培的語源。


    西漢年間,據《漢書》循吏傳記載,‘太官園種冬生蔥韭菜菇,覆以屋龐,晝夜燃溫火,待溫氣乃生,信臣以為此皆不時之物’。說明我國在2000多年前已能利用保護設施栽培多種蔬菜。


    在公元618~907年的唐朝,詩人王建在宮前早春詩中寫道:‘酒幔高樓一百家,宮前楊柳寺前花,內苑分得溫湯水,二月中旬已進瓜’,說明1200多年前已利用天然溫泉的熱水進行瓜類栽培。


    又據元朝王禎《農書》記載:‘冬至移根藏以地屋蔭中,培以馬糞,暖而即長’,又說:‘就歸畦內,冬月以馬糞覆之,於向陽處,隨畦用蜀籬障之,遮北風,至春,疏芽早出’,‘十月將稻草灰蓋三寸,又以薄土覆之,灰不被風吹,立春後,芽生灰內,即可取食’。說明600多年前,已有陽畦、風障韭菜栽培。


    敢問先生,紅樓寫得是哪個朝代之事?成書何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吻安係列第二部:罪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順小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順小寶並收藏吻安係列第二部:罪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