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帆坐在“飛羽號”登陸器的駕駛艙內,按下了“太陽神”重核聚變星際巡航導彈彈芯的引爆按鈕。
周圍的空氣仿佛晃動了一下,並沒有蘑菇雲升起,地上也沒有出現大坑。
但是張帆知道核爆已經發生了。
地下核爆是什麽樣的?
與一般人的理解中,核爆會立刻在地上升起蘑菇雲,炸出一個“大彈坑”不一樣。
地下核爆炸會在十分之一秒內,產生超過200萬個大氣壓的瞬間壓強。這相當於在一平方厘米的地麵,放上一列貨運火車。
在壓強如此巨大的衝擊波作用下,會在地下瞬間產生一個直徑從幾十米至幾百米的大空腔。
離爆心最近的岩石會被瞬間加熱氣化。衝擊波下降到不足以氣化岩石時,岩石則在其作用下被融化和推擠,表現為流體性質。
這個液化層在空腔膨脹過程中,部分熔岩會被擠入空腔壁麵的縫隙中,部分由於重力作用流向空腔底部;空腔中的岩石蒸汽冷凝霧滴大量落入空腔底部的液化層中,或附於空腔岩壁的液化層上,液化層最後冷凝成了玻璃體。
可能用文字很難讓人理解這一過程,那隻需要觀看一段藍星上的地下核試驗絕密影像就好了:
轟隆一聲巨響之後,隨著光亮逐漸減弱,一個直徑200米的球形人造山洞,瞬間出現在眼前。
山洞內紅彤彤一片,圓形的洞壁上麵掛著通紅的岩漿,緩緩的順著洞壁流向底部,頂部的岩漿則滴落下來,山洞中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岩漿雨,在山洞的底部匯集成火紅的岩漿池。
這段影像中的核彈當量為20萬噸。而重核聚變星際巡航導彈的彈芯為:
400萬噸級。
張帆不覺得有任何蟲子能在那樣的條件下存活。
“飛羽號”在爆炸點上空盤旋。
隨著時間流逝,溫度的下降,地下岩漿雨停了,洞壁的岩漿也停止了流動。
由於爆炸後岩體產生了很多裂縫,完整性不如原生岩體,加上空腔頂部地表岩層鬆散以後的重力壓迫,空腔頂部開始塌落。
幾秒鍾內,拱頂塌陷就發展到地麵,形成一個直徑比爆炸空腔還大的大坑。
“鳥巢”至此,在火星上已沒有了痕跡。
張帆歎了一口氣,調整“飛羽號”的方向,準備前往“聯盟號”空間站。
嗡嗡嗡——
嗯?
張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飛羽號”駕駛艙正前方的舷窗外,飛舞著一隻彩色的蟲子。
在火星的天空中看到一隻飛舞的彩色蟲子,這畫麵太魔幻了。
張帆覺得自己一定是在做夢。
蟲子三角形的小腦袋上兩隻大大的複眼向外鼓著,細長的脖子下麵連著長長的大肚子,背上張著很誇張的七色翅膀,胸前舉著一對如水晶般透明的鐮刀。
最引人注目的,還是蟲子額頭上的七色晶石——
它是蟑後。
透明鐮刀輕揮了一下。
張帆覺得眼前的世界似乎是被一條細細的線分開了,產生一種空間錯開了的感覺。
“飛羽號”分成了兩半,切口如鏡麵般光滑。
張帆從天空中墜落,他看到滿山遍野的蟲子從坑洞中飛起來,看到那隻彩色的蟑後揮舞著透明的鐮刀,從天空中疾馳而下……
張帆眼中看到的是一個顛倒的世界。
算了。
張帆閉上眼睛……
……
蟲子……蟑螂……巨甲蟲……飛羽號……鳥巢……聯盟號……
張帆覺得頭疼,拍拍腦袋,睜開眼睛。
這裏是哪裏?
我不是應該死了嗎?
張帆的記憶中最後的畫麵,是他從天空中墜落的情景,即便不被蟲子殺死,幾千米的高空也足以將他摔成肉醬。
蟲子呢?
張帆舉目四望,他身處一個很奇怪的地方。
這裏是一個猶如足球體育館般的巨大空間,頭上的半圓形穹頂,是由一塊塊不透明的白色六邊形組成,一眼望上去就像是蜜蜂的蜂巢。
穹頂自身在發著光。
地麵上都是鬆軟的泥土。
張帆抓起身邊的一把泥土,雙眼愣愣地出神。
如果偏要說的話,他覺得這裏很想“鳥巢”的中心花園。
但這裏明顯不是,張帆走前幾步,撿起地上的一塊白色碎片。
這是蟲子的蛋殼。
這裏是卵房。
但是蟑後呢?蟲子呢?都到哪裏去了?
張帆繼續往前走,檢查了一路上所看見的蟲卵,但是每一個蟲卵都是空的,裏麵的蟲子早已不翼而飛。
張帆一路前行,很快就走到了穹頂與地麵連接處,穹頂似乎要延伸至地下很深的地方。
咚咚咚。
張帆用手指敲了幾下穹頂六邊形的板塊,發現這與蟲卵的殼是差不多的質地。
這個穹頂是蟲子造的?
張帆繞著穹頂邊緣走了一圈,並沒有發現一隻蟲子。
而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他雖然穿著宇航服,但是沒有戴頭盔。
穹頂內有可供人類唿吸的氧氣。
張帆坐在地上發呆。
在他麵前有樹木,樹木間有吊床……
那是鮑勃的吊床。
這裏的很多東西都是從“鳥巢”移植過來的。
但是鮑勃呢?
整個穹頂以內,隻有他一個活的能動的生物。
咕咕咕——
肚子餓了。
張帆雖然不知道自己睡過了多久,但是肚子告訴他時間一定不短。
有什麽能吃的沒?
張帆又繞著蟲子花園走了一圈。
棕櫚芯、黃花菜、葛根……
好家夥,擱這荒野求生來了?
棕櫚芯還是不錯的,清脆爽口。
填了一下肚子之後,張帆走到一塊六邊形的穹頂板塊前站定,從剛才開始他就注意到了,穹頂連接地麵的地方,有一些六邊形是空的,就像是一個個門一樣。
透過空的六邊形,可以看到穹頂外部的樣子——脊狀熔岩管。
張帆伸出手觸摸著岩壁,岩石溫暖而濕潤,說明這裏不僅有熱源,而且應該還有水源。
張帆打開宇航服上的手臂顯示器,顯示器的電量不多了,他趕緊對周圍的情況進行了檢測。
岩石和土壤的成分說明這裏的確是火星,重力也符合藍星的三分之一,但是空氣檢測結果顯示這裏具有和藍星一樣的空氣密度,氧氣含量可供人類唿吸。
蟲子竟然在地下建造了一個類似於藍星的封閉生態係統?
但是洞穴總有出口的啊,怎樣做到和外麵火星地表物理隔絕的?
張帆一路往前走,終於發現了其中的奧秘。
他前麵有一個像穹頂那樣的六邊形組成的“牆”,但是“牆”是透明的,就像是一麵垂直地麵的透明的玻璃幕牆。
張帆伸出手,驚奇地發現手指像觸摸水麵一樣伸了進去。
張帆深吸一口氣,戴上宇航服頭盔,穿過透明的牆走到後麵,手臂顯示器上的讀數立刻急劇變化,變成了和火星野外一樣的參數。
一牆之隔兩重天。
這裏有太多迷題需要探索了。
張帆
周圍的空氣仿佛晃動了一下,並沒有蘑菇雲升起,地上也沒有出現大坑。
但是張帆知道核爆已經發生了。
地下核爆是什麽樣的?
與一般人的理解中,核爆會立刻在地上升起蘑菇雲,炸出一個“大彈坑”不一樣。
地下核爆炸會在十分之一秒內,產生超過200萬個大氣壓的瞬間壓強。這相當於在一平方厘米的地麵,放上一列貨運火車。
在壓強如此巨大的衝擊波作用下,會在地下瞬間產生一個直徑從幾十米至幾百米的大空腔。
離爆心最近的岩石會被瞬間加熱氣化。衝擊波下降到不足以氣化岩石時,岩石則在其作用下被融化和推擠,表現為流體性質。
這個液化層在空腔膨脹過程中,部分熔岩會被擠入空腔壁麵的縫隙中,部分由於重力作用流向空腔底部;空腔中的岩石蒸汽冷凝霧滴大量落入空腔底部的液化層中,或附於空腔岩壁的液化層上,液化層最後冷凝成了玻璃體。
可能用文字很難讓人理解這一過程,那隻需要觀看一段藍星上的地下核試驗絕密影像就好了:
轟隆一聲巨響之後,隨著光亮逐漸減弱,一個直徑200米的球形人造山洞,瞬間出現在眼前。
山洞內紅彤彤一片,圓形的洞壁上麵掛著通紅的岩漿,緩緩的順著洞壁流向底部,頂部的岩漿則滴落下來,山洞中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岩漿雨,在山洞的底部匯集成火紅的岩漿池。
這段影像中的核彈當量為20萬噸。而重核聚變星際巡航導彈的彈芯為:
400萬噸級。
張帆不覺得有任何蟲子能在那樣的條件下存活。
“飛羽號”在爆炸點上空盤旋。
隨著時間流逝,溫度的下降,地下岩漿雨停了,洞壁的岩漿也停止了流動。
由於爆炸後岩體產生了很多裂縫,完整性不如原生岩體,加上空腔頂部地表岩層鬆散以後的重力壓迫,空腔頂部開始塌落。
幾秒鍾內,拱頂塌陷就發展到地麵,形成一個直徑比爆炸空腔還大的大坑。
“鳥巢”至此,在火星上已沒有了痕跡。
張帆歎了一口氣,調整“飛羽號”的方向,準備前往“聯盟號”空間站。
嗡嗡嗡——
嗯?
張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飛羽號”駕駛艙正前方的舷窗外,飛舞著一隻彩色的蟲子。
在火星的天空中看到一隻飛舞的彩色蟲子,這畫麵太魔幻了。
張帆覺得自己一定是在做夢。
蟲子三角形的小腦袋上兩隻大大的複眼向外鼓著,細長的脖子下麵連著長長的大肚子,背上張著很誇張的七色翅膀,胸前舉著一對如水晶般透明的鐮刀。
最引人注目的,還是蟲子額頭上的七色晶石——
它是蟑後。
透明鐮刀輕揮了一下。
張帆覺得眼前的世界似乎是被一條細細的線分開了,產生一種空間錯開了的感覺。
“飛羽號”分成了兩半,切口如鏡麵般光滑。
張帆從天空中墜落,他看到滿山遍野的蟲子從坑洞中飛起來,看到那隻彩色的蟑後揮舞著透明的鐮刀,從天空中疾馳而下……
張帆眼中看到的是一個顛倒的世界。
算了。
張帆閉上眼睛……
……
蟲子……蟑螂……巨甲蟲……飛羽號……鳥巢……聯盟號……
張帆覺得頭疼,拍拍腦袋,睜開眼睛。
這裏是哪裏?
我不是應該死了嗎?
張帆的記憶中最後的畫麵,是他從天空中墜落的情景,即便不被蟲子殺死,幾千米的高空也足以將他摔成肉醬。
蟲子呢?
張帆舉目四望,他身處一個很奇怪的地方。
這裏是一個猶如足球體育館般的巨大空間,頭上的半圓形穹頂,是由一塊塊不透明的白色六邊形組成,一眼望上去就像是蜜蜂的蜂巢。
穹頂自身在發著光。
地麵上都是鬆軟的泥土。
張帆抓起身邊的一把泥土,雙眼愣愣地出神。
如果偏要說的話,他覺得這裏很想“鳥巢”的中心花園。
但這裏明顯不是,張帆走前幾步,撿起地上的一塊白色碎片。
這是蟲子的蛋殼。
這裏是卵房。
但是蟑後呢?蟲子呢?都到哪裏去了?
張帆繼續往前走,檢查了一路上所看見的蟲卵,但是每一個蟲卵都是空的,裏麵的蟲子早已不翼而飛。
張帆一路前行,很快就走到了穹頂與地麵連接處,穹頂似乎要延伸至地下很深的地方。
咚咚咚。
張帆用手指敲了幾下穹頂六邊形的板塊,發現這與蟲卵的殼是差不多的質地。
這個穹頂是蟲子造的?
張帆繞著穹頂邊緣走了一圈,並沒有發現一隻蟲子。
而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他雖然穿著宇航服,但是沒有戴頭盔。
穹頂內有可供人類唿吸的氧氣。
張帆坐在地上發呆。
在他麵前有樹木,樹木間有吊床……
那是鮑勃的吊床。
這裏的很多東西都是從“鳥巢”移植過來的。
但是鮑勃呢?
整個穹頂以內,隻有他一個活的能動的生物。
咕咕咕——
肚子餓了。
張帆雖然不知道自己睡過了多久,但是肚子告訴他時間一定不短。
有什麽能吃的沒?
張帆又繞著蟲子花園走了一圈。
棕櫚芯、黃花菜、葛根……
好家夥,擱這荒野求生來了?
棕櫚芯還是不錯的,清脆爽口。
填了一下肚子之後,張帆走到一塊六邊形的穹頂板塊前站定,從剛才開始他就注意到了,穹頂連接地麵的地方,有一些六邊形是空的,就像是一個個門一樣。
透過空的六邊形,可以看到穹頂外部的樣子——脊狀熔岩管。
張帆伸出手觸摸著岩壁,岩石溫暖而濕潤,說明這裏不僅有熱源,而且應該還有水源。
張帆打開宇航服上的手臂顯示器,顯示器的電量不多了,他趕緊對周圍的情況進行了檢測。
岩石和土壤的成分說明這裏的確是火星,重力也符合藍星的三分之一,但是空氣檢測結果顯示這裏具有和藍星一樣的空氣密度,氧氣含量可供人類唿吸。
蟲子竟然在地下建造了一個類似於藍星的封閉生態係統?
但是洞穴總有出口的啊,怎樣做到和外麵火星地表物理隔絕的?
張帆一路往前走,終於發現了其中的奧秘。
他前麵有一個像穹頂那樣的六邊形組成的“牆”,但是“牆”是透明的,就像是一麵垂直地麵的透明的玻璃幕牆。
張帆伸出手,驚奇地發現手指像觸摸水麵一樣伸了進去。
張帆深吸一口氣,戴上宇航服頭盔,穿過透明的牆走到後麵,手臂顯示器上的讀數立刻急劇變化,變成了和火星野外一樣的參數。
一牆之隔兩重天。
這裏有太多迷題需要探索了。
張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