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院,大堂。


    大乾科舉考試作為一種選拔人才的製度始於坤朝,以後各朝,在此基礎上或繼承,或變化,但大體都有一套較為完整的考試審核的批改製度。


    大乾批改采取的是“鎖院”製度,主考官員皆由臨時任命,而且一經任命,直到考試完全結束前,就一直住在貢院,與外界杜絕往來,禁止閑雜人員出入。


    如此一來,也就減少了考前漏題與考後說情的可能性。此外,還規定考官的子弟及親朋故舊必須迴避,他們要參加考試,就另設考場,另派考官,被稱為“別頭試”。


    當然,最為主要就是批改審閱的考官,為了公平公正公開,當朝施行一項舉措,地方官員不得批改地方試卷,而此番江南城的鄉試本該是由江南考官批改,但不知為何朝廷臨時有變,將江南的考官都抽調過來。


    大堂裏邊批改的考官們有些意興闌珊,在以往他們批改的皆是江南其他的地方,這些都是“盛產”狀元郎之地。文字雋秀,文章優美,語句得體,答題規範……然而,姑蘇考生的素質的確有些不太好,這使得正在批改的考官們一個個臉色難看的非常厲害。


    “詞不達意,字跡潦草,可笑的是還天花亂墜!”


    “字數不足,錯字連篇,果然是江南的考生啊!”


    “雖說今年題目增加,但也不該這般做題,實在是氣煞我也!整張考卷批改下來,竟是隻做了不到四題!”


    “朝廷安排我等來此,以為有著意外驚喜,可笑的是這些姑蘇考生,跟金陵學子比起來,差的不是一星半點,此乃猶如天塹之分!”


    無論考官們心情如何不爽,都必須在七天時間裏,將鄉試第一場的卷麵批改完成。


    大乾批改卷麵,依舊使用毛筆,所以書寫速度慢,所需人手非常的多,此番江南鄉試批改直接是動用了五百名審核批改的官員。


    而且這五百名官員皆是從江南臨時抽調,因此卷多人少,時間有限,他們批改試卷往往是“定棄取於俄頃之間,判升沉於恍惚之際”


    不得不提的是,如今的大乾隨著閱卷規定越來越繁瑣,閱卷的工作量越來越大,科考的批卷製度早已是出現了一種可怕的發展傾向:是閱卷而不是答卷成為科舉考試的中心環節,一切規章的製定似乎都是為便於閱卷,而不是為了便於選拔人才,閱卷的重要性甚至壓倒了科舉考試本身。


    有時為了加快讀卷速度,考官往往隻注重文章的程式、書法的好壞等一些表麵的東西。


    甚至到了省試,殿試,若是有人真中了進士,但因為楷法不中程式,依舊是不能列入優等。


    例如八股文,在數百年來不知束縛了多少人的思想,扼殺了多少人的創造力,對它的批判多有其人,但為什麽它能在科舉考試中一直盛行不衰呢?


    有人認為這是統治者在有意控製人們的思想。


    但更重要的原因恐怕還是八股文考試是一種所謂的標準化考試。


    以《四書》為考試大綱,有固定的題型和程文格式,便於考官閱卷。


    就像唐逸前世每年的高考,難道客觀題比主觀題更能體現考生的能力和水平嗎?又如高考閱卷中的采點得分製,有些學生錯別字連篇、文句不通、思維混亂,但因為采到了幾個點就獲得高分;


    而有些學生洋洋灑灑,寫得很有新意,但僅僅因為沒有采到點就得分很低。其中的弊病誰都明白,但因為客觀題與采點得分製便於閱卷,至今也未能廢除。


    八股文流行的理由與此也有相同吧。


    批改卷麵從清晨開始,中間午休一個時辰,倒得傍晚時分才歇息。


    今天已是批改試卷的第六天,坐在案上的翰林春坊的考官陳群,接連幾次在批改卷麵,早已是眼睛酸澀疲乏至極。


    幾名考官也是有些難受,以往他們都是批改金陵姑蘇學子的卷麵,且不說文章內容如何如何,單論字跡金陵姑蘇的學子就已贏得了無數的卷麵分。


    而江南學生的卷麵,卻是繚亂不堪,字跡模糊,有甚者更是亂塗亂畫,尤其是最後幾道題目,恐怕學生是來不及寫作,所以便肆意妄為的寫了出來。


    這些詞不達意,字跡潦草,亂寫一通的考卷陳群自然是不可能讓他們通過,單論字跡評析一份試卷的好壞有些偏頗。


    但換個念頭想想,若是一個學生連考試寫字都沒有認真對待,若是到了上任為官處理繁雜之事,難道也像這般胡亂處理,亂理一通?


    此時天色已近黃昏,陳群歎息一聲,此番江南考試他們臨時抽調,已是鬧得考官們心情非常不鬱,但有一則消息確實令他們個個精神機靈,據說上麵主考有人私下發話,若是在考生當中發現名叫“唐逸”的考生,必須立馬向上麵匯報,負責官位不穩。


    這則消息非常隱秘,甚至隻有考官之間彼此心裏知曉,卻是無人敢大意聲張,他們皆是朝廷中人,對於裏邊的條條框框再清楚不過,隻是能夠調動朝廷,甚至能夠調動所有考官隻為他這一人……這位名為唐逸的考生又是何方神聖?


    擁有如此權勢之人,自然是他們能夠招惹的,所以這六天時間考官們認真批閱試卷,卻始終沒有發現這位學生,所以這件事情也就無人膽敢再提。


    陳群從無數考卷裏抽出今日最後一份試卷,這份試卷倒是令神色疲乏的陳群頓時有種如沐出風輕鬆愉悅之感。


    語句稚嫩,字跡尚可。


    陳群點了點頭,又翻看後麵,粗略看了一下,卷麵清晰,工整有度。忽而,他發現右上角有一丁點的油汙?但他並沒有過多在意,在考場上考生往往汗流浹背,因此,經常出現胳膊上的汗水汙染卷麵,但這位學生不過是占了一丁點油漬,比起有的學生卷麵都是汙染不堪,自然是可以忽略不計。


    原以為可以迅速改完,心裏邊多少有些不悅,但他到底是比較負責任,難得有一位考生卷麵如此得體,他自然也是非常樂意的進行批改。


    前麵第一道題考的是律法,為了增加題目難度,此番考的律法有些生僻,但想不到這考生既然全部寫了出來。陳群點了點頭,可見這考生是下了功夫準備。


    接下去考的是經文釋義,也就是語句釋義跟名詞解釋,這一道題目乃是所有考生的必做題跟得分題,陳群改完之後沒有絲毫意外,這學生果然是全作出來了。


    審閱算術題的時候,他反倒是沒有任何期待,算術題似乎是所有學生的短板,因為他改了近幾百份的試卷,能夠做對第一道題不過渺渺數人,能夠將算術題都答對的更是屈指可數。


    他輕蘸朱筆,饒有興趣的審閱,不一會兒愉悅的表情突然愣住,而後臉上逐漸布滿驚訝的表情。


    難以置信,這學生竟然連算術題都做了出來。


    陳群批閱這些試卷已是六天之久,這兩道算術天可謂是無數考生的死穴,有甚者直接是將題目放棄掉了。


    收拾好驚訝的心態,他又繼續批改下去,最後幾道題目是綜合題,也就是今年的新奇題目——捷搭題!


    捷搭題難就難在破題上邊,凡作破題,最要扼題之旨、肖題之神,期於渾括清醒,精確不移,其法不可侵上、不可犯下,不可漏題,不可罵題。


    簡單地說,破題的兩句話要能夠概括題義、解釋題義,又不能直說題義。如果直接寫出就是“罵題”;如果解釋不周全,就是“漏題”;如果破題的話將題目中的字眼寫出來了,就是“侵上”或者“犯下”。遇聖賢諸人隻用代字,不可直指其名,如堯舜稱“帝”,孔子稱“聖人”。最好的破題是不出現題目字眼而將意思講得透徹圓融,就是“渾括清醒,精確不移”。


    而今年的捷搭題為二字,人生。


    今年這捷搭題可謂是難倒八成的學生,陳群對這位考生不報太大期待,但當他繼續批改下去時,卻是額頭冒出細密汗水,忍不住說道:“答得好啊!”


    隻見考卷寫到: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得歡當作樂,鬥酒聚比鄰。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陳群這突然的叫喊,令周圍考官有些詫異,坐在岸上的主考官,眉毛微抬,笑著問道:“陳大人,何事如此激動?”


    陳群自知有些失態,欠身說道:“迴大人,下官方才批閱試卷……發現了一位新奇至極的考生。”


    “嗯?”


    主考官輕撚胡須,知道陳群不是喜歡賣關子的人,笑著問道:“如何新奇?”


    “諸位大人請看……”陳群將考卷翻開,便見著上邊的題目皆是一一對答出來。


    有考官驚訝極了,說道:“怪哉!怪哉!這姑蘇鄉試竟然出了此等滿閱之人,這題目竟然全部作完了!”


    “這可是鄉試啊,若是省試倒是不足為奇!”


    主考官微微驚起,忍不住問道:“這是何人所作?”


    如今隻剩最後一天審閱批卷,之前卷麵早已送去中堂記錄,這最後一張考卷審改完之後,晚些時候也是要去中堂記錄。


    如今獲得主考官的同意,陳群便將卷麵一側打開,看清楚上麵寫的名字之後,立馬神色大變,而後支支吾吾。


    幾位考官也是露出好奇神色,主考官淡淡微笑,再次問道:“何人所作?”


    陳群臉色詭異,略微猶豫,說道:“這試卷上邊寫的名字為……唐逸。”


    此話一出,大堂稍顯熱絡的氣氛,立馬猶如墮入冰窖。


    唐逸?!


    這不就是上麵特意交代的人?


    冰冷至極,


    沉默至極。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歲官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律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律師並收藏太歲官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