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明道,“你們認為,假如明廷真的亡了,誰會問鼎中原?”
何歡想了想,“大明如今的局勢與唐末極為相似,暫時還看不出誰有能力一統中原。”
文初吉道,“依為兄看,目前闖賊希望最大,獻賊、左良玉、吳三桂都不可能。”
何歡連忙擺手,“吳三桂的希望比闖賊要大一些,吳三桂坐擁關寧鐵騎,戰力無敵,流賊非是對手也。”
文初吉又舉了很多例子說明李自成比吳三桂有把握,說到最後二人看著劉慧明道,“假若大人參與的話,事情又兩說了。”
劉慧明擺擺手,“你們這是在給我麵子吧,我們白杆兵現在真的沒有這個實力。”
何歡道,“大人何須自謙,大人來到夷陵才兩個月時間就已經取得如此基業,這是其他幾人都無法比擬的。”
劉慧明笑了笑,嚴肅地道,“我看你們說了這麽多,你們怎麽把關外的韃子忘了?”
“韃子?”二人異口同聲地道,“不可能!”
劉慧明道,“為何不可能?”
文初吉道,“韃子,蠻夷也,人數又少,如何能統治中原億萬百姓?”
何歡也道,“韃子雖然軍力強盛,但是比較人數太少,這十多年來入關都以搶掠為主,沒有入住中原的野心。”
二人又說了幾條理由,總之就是否定了韃子入關的可能性,而曆史最重的結果偏偏就是滿清以二十萬人統治了三億漢人近三百年。
劉慧明緩緩地問道,“假如中原有人願意被統治呢?”
二人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不可能,絕無可能!韃子如此殘暴,關外漢人被屠戮殆盡,中原百姓如何能願意被蠻夷統治?”
劉慧明又道,“屠戮漢人,那是老虜幹的,皇太極已經很少幹了。”
“那也不可能!”何歡斬釘截鐵地道。
劉慧明道,“加入韃子皇帝承諾保護大族的財產,就比如你們何家和文家,韃子入關了承諾保護你們的財產,還讓你們去做官,你們願意嗎?”
文初吉和何歡同時愣了一下,文初吉堅決地道,“那也不行,我絕不會做韃子的官。”
何歡也道,“在下不食周粟!”
劉慧明嘿嘿一笑,“我看到你們都猶豫了一下。”
何歡道,“這能說明什麽?”
劉慧明道,“這就說嘛事情是可以商量的,你不願意其他人會願意。”
文初吉道,“中原大族千千萬,也不能保證每人都會如我等一樣。”
劉慧明道,“你們可知道皇太極手下有個禦用文人叫範文程,此人極富才幹,能力不在朝廷閣老之下,皇太極對他可謂言聽計從。”
“此人倒是聽說過,據說是範文正公的後人”,文初吉感歎了一聲,“卿本佳人,奈何從賊!”
何歡也無奈地道,“有人甘願自降身份,要做從龍之臣我等有何辦法。”
劉慧明又道,“還有一人也投了滿賊,你們一定知道!”
二人同時問道,“誰?”
劉慧明道,“洪承疇!”
“啊,不可能!”二人大驚,連唿不可能,“洪督師不是已經陣亡了嗎,朝廷都已經祭過了?”
劉慧明不置可否,“但洪承疇確實降清了,陛下沒多久就知道了。”
二人頓覺三觀盡毀,“洪承疇屢受朝恩,世人都以為其已死節,為何從賊了?”
劉慧明道,“據線人迴報,洪承疇被俘以後幾天不吃不喝,確實做好了以死明誌的準備,皇太極為了招降洪承疇先是自己親自上門勸降,還把自己的披風解下來給洪承疇披上,又派出大批大明的降將去勸說,但洪承疇不為所動,皇太極仍不死心,最後派範文程去勸說,但洪承疇仍然誓死不降。範文程見事不可為隻得迴去了,但卻向皇太極說了一個極細微的事情,範文程對皇太極說自己在和洪承疇交談的時候,房梁上落了一絲塵土在洪承疇的官袍上,洪承疇不由自主地伸手撣去,範文程對皇太極道,‘他如此愛惜自己的官袍怎會尋死呢?’,皇太極聞言又派出了自己最寵愛的妃子大玉兒,洪承疇在美人麵前就沉淪了。”
二人像聽評書一樣聽得如癡如醉,同時讚道,“真是英雄難過美人關啊!”
劉慧明卻不以為然地道,“你們想想,皇太極為什麽要招降洪承疇?”
二人愣住了,文初吉首先道,“難道皇太極真有入住中原的想法?”
何歡也點點頭,“不錯,若非如此,皇太極怎能如此屈尊紆貴招降一個手下敗將?”
劉慧明道,“拋開民族情懷,你們覺得皇太極是個什麽樣的人?”
文初吉道,“此人算得上文治武功,雄才大略,比其父更具才略,是個不可多得的英主,隻不過此人年紀不小了,可能沒幾年好活了,他的皇子們都才能平庸,滿清的國運如何還未可知。”
何歡道,“皇太極確實英明,然而極有可能繼承皇位的長子豪格不過一粗鄙武夫,才具不及其父十一。”
劉慧明擺手道,“你們想錯了,滿清不是中原,不一定非得皇長子繼位!”
“德華的意思是其他皇子也有可能繼位,可是據說其他繼位皇子都還未成年”,文初吉疑惑地道,“或許皇太極還會活十年八年也說不準,那時候形勢又不一樣了。”
劉慧明繼續搖頭道,“據錦衣衛情報得知,皇太極身材極肥胖,經常頭暈目眩流鼻血,這是中風的前兆,皇太極可能活不了幾年了。”
何歡吃了一驚,想不到劉慧明連這麽絕密的情報都能搞到,文初吉知道劉慧明的身份,一點兒也不吃驚,“按德華的意思,誰最有可能繼承滿清的皇位?”
劉慧明道,“滿清不像大明,滿清是靠實力說話的,誰最有實力誰就會繼承皇位。現在滿清有三大勢力,為首的是皇太極,其次是代善,然後是多爾袞。豪格如果要繼承皇位必須得到代善和多爾袞的支持,至少要得到一方的支持才行。”
“據說豪格和多爾袞是仇敵”,文初吉道,“他怎麽可能支持豪格?”
“對!”劉慧明道,“多爾袞還有可能和豪格爭奪帝位!”
何歡道,“如此代善就極為關鍵了!”
劉慧明點點頭,“代善支持誰誰就會繼承帝位。”
“那德華覺得代善會支持誰?”文初吉問道。
劉慧明故意沉默了一會兒,“我也不知道,代善是個老狐狸,他心裏想什麽沒人能知道,但以我們的情報來看,代善可能會居中調節,誰也不支持!”
“難道他會自己當皇帝?”何歡大膽地設想了一下。
劉慧明搖了搖頭,“不可能,代善的年紀比皇太極還大,人老了就沒那爭權奪利的心思了,他想的可能還是怎樣保住自己的權力。”
文初吉道,“如此,滿清的朝政豈不就亂了?”
劉慧明搖頭,“應該不會,如果沒有代善倒是有可能,有代善這個長者壓著,豪格和多爾袞應該都鬧不起來。”
文初吉想了想,“這件事真不好猜測,但是和中原局勢有什麽關係呢?”
劉慧明道,“關係大著呢,如果滿清就此分裂,則大明就能緩一口氣,可以騰出手來叫滅流賊,如果滿清繼續保持勝勢,則大明又要長期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境,可能真的支撐不了多久了。”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何歡突然開口道,“有沒有可能第三人得利?”
劉慧明心想何歡果然不愧為才子之名,點了點頭,“我覺得有可能,可能倒是豪格和多爾袞都得不到,最後大家各退一步,在皇太極的其他兒子裏麵選一個出來繼位,如此大家都可以接受。”
何歡和文初吉都表示不可思議,“初想不可能,但細想一下還真有可能!”
何歡想了想,“大明如今的局勢與唐末極為相似,暫時還看不出誰有能力一統中原。”
文初吉道,“依為兄看,目前闖賊希望最大,獻賊、左良玉、吳三桂都不可能。”
何歡連忙擺手,“吳三桂的希望比闖賊要大一些,吳三桂坐擁關寧鐵騎,戰力無敵,流賊非是對手也。”
文初吉又舉了很多例子說明李自成比吳三桂有把握,說到最後二人看著劉慧明道,“假若大人參與的話,事情又兩說了。”
劉慧明擺擺手,“你們這是在給我麵子吧,我們白杆兵現在真的沒有這個實力。”
何歡道,“大人何須自謙,大人來到夷陵才兩個月時間就已經取得如此基業,這是其他幾人都無法比擬的。”
劉慧明笑了笑,嚴肅地道,“我看你們說了這麽多,你們怎麽把關外的韃子忘了?”
“韃子?”二人異口同聲地道,“不可能!”
劉慧明道,“為何不可能?”
文初吉道,“韃子,蠻夷也,人數又少,如何能統治中原億萬百姓?”
何歡也道,“韃子雖然軍力強盛,但是比較人數太少,這十多年來入關都以搶掠為主,沒有入住中原的野心。”
二人又說了幾條理由,總之就是否定了韃子入關的可能性,而曆史最重的結果偏偏就是滿清以二十萬人統治了三億漢人近三百年。
劉慧明緩緩地問道,“假如中原有人願意被統治呢?”
二人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不可能,絕無可能!韃子如此殘暴,關外漢人被屠戮殆盡,中原百姓如何能願意被蠻夷統治?”
劉慧明又道,“屠戮漢人,那是老虜幹的,皇太極已經很少幹了。”
“那也不可能!”何歡斬釘截鐵地道。
劉慧明道,“加入韃子皇帝承諾保護大族的財產,就比如你們何家和文家,韃子入關了承諾保護你們的財產,還讓你們去做官,你們願意嗎?”
文初吉和何歡同時愣了一下,文初吉堅決地道,“那也不行,我絕不會做韃子的官。”
何歡也道,“在下不食周粟!”
劉慧明嘿嘿一笑,“我看到你們都猶豫了一下。”
何歡道,“這能說明什麽?”
劉慧明道,“這就說嘛事情是可以商量的,你不願意其他人會願意。”
文初吉道,“中原大族千千萬,也不能保證每人都會如我等一樣。”
劉慧明道,“你們可知道皇太極手下有個禦用文人叫範文程,此人極富才幹,能力不在朝廷閣老之下,皇太極對他可謂言聽計從。”
“此人倒是聽說過,據說是範文正公的後人”,文初吉感歎了一聲,“卿本佳人,奈何從賊!”
何歡也無奈地道,“有人甘願自降身份,要做從龍之臣我等有何辦法。”
劉慧明又道,“還有一人也投了滿賊,你們一定知道!”
二人同時問道,“誰?”
劉慧明道,“洪承疇!”
“啊,不可能!”二人大驚,連唿不可能,“洪督師不是已經陣亡了嗎,朝廷都已經祭過了?”
劉慧明不置可否,“但洪承疇確實降清了,陛下沒多久就知道了。”
二人頓覺三觀盡毀,“洪承疇屢受朝恩,世人都以為其已死節,為何從賊了?”
劉慧明道,“據線人迴報,洪承疇被俘以後幾天不吃不喝,確實做好了以死明誌的準備,皇太極為了招降洪承疇先是自己親自上門勸降,還把自己的披風解下來給洪承疇披上,又派出大批大明的降將去勸說,但洪承疇不為所動,皇太極仍不死心,最後派範文程去勸說,但洪承疇仍然誓死不降。範文程見事不可為隻得迴去了,但卻向皇太極說了一個極細微的事情,範文程對皇太極說自己在和洪承疇交談的時候,房梁上落了一絲塵土在洪承疇的官袍上,洪承疇不由自主地伸手撣去,範文程對皇太極道,‘他如此愛惜自己的官袍怎會尋死呢?’,皇太極聞言又派出了自己最寵愛的妃子大玉兒,洪承疇在美人麵前就沉淪了。”
二人像聽評書一樣聽得如癡如醉,同時讚道,“真是英雄難過美人關啊!”
劉慧明卻不以為然地道,“你們想想,皇太極為什麽要招降洪承疇?”
二人愣住了,文初吉首先道,“難道皇太極真有入住中原的想法?”
何歡也點點頭,“不錯,若非如此,皇太極怎能如此屈尊紆貴招降一個手下敗將?”
劉慧明道,“拋開民族情懷,你們覺得皇太極是個什麽樣的人?”
文初吉道,“此人算得上文治武功,雄才大略,比其父更具才略,是個不可多得的英主,隻不過此人年紀不小了,可能沒幾年好活了,他的皇子們都才能平庸,滿清的國運如何還未可知。”
何歡道,“皇太極確實英明,然而極有可能繼承皇位的長子豪格不過一粗鄙武夫,才具不及其父十一。”
劉慧明擺手道,“你們想錯了,滿清不是中原,不一定非得皇長子繼位!”
“德華的意思是其他皇子也有可能繼位,可是據說其他繼位皇子都還未成年”,文初吉疑惑地道,“或許皇太極還會活十年八年也說不準,那時候形勢又不一樣了。”
劉慧明繼續搖頭道,“據錦衣衛情報得知,皇太極身材極肥胖,經常頭暈目眩流鼻血,這是中風的前兆,皇太極可能活不了幾年了。”
何歡吃了一驚,想不到劉慧明連這麽絕密的情報都能搞到,文初吉知道劉慧明的身份,一點兒也不吃驚,“按德華的意思,誰最有可能繼承滿清的皇位?”
劉慧明道,“滿清不像大明,滿清是靠實力說話的,誰最有實力誰就會繼承皇位。現在滿清有三大勢力,為首的是皇太極,其次是代善,然後是多爾袞。豪格如果要繼承皇位必須得到代善和多爾袞的支持,至少要得到一方的支持才行。”
“據說豪格和多爾袞是仇敵”,文初吉道,“他怎麽可能支持豪格?”
“對!”劉慧明道,“多爾袞還有可能和豪格爭奪帝位!”
何歡道,“如此代善就極為關鍵了!”
劉慧明點點頭,“代善支持誰誰就會繼承帝位。”
“那德華覺得代善會支持誰?”文初吉問道。
劉慧明故意沉默了一會兒,“我也不知道,代善是個老狐狸,他心裏想什麽沒人能知道,但以我們的情報來看,代善可能會居中調節,誰也不支持!”
“難道他會自己當皇帝?”何歡大膽地設想了一下。
劉慧明搖了搖頭,“不可能,代善的年紀比皇太極還大,人老了就沒那爭權奪利的心思了,他想的可能還是怎樣保住自己的權力。”
文初吉道,“如此,滿清的朝政豈不就亂了?”
劉慧明搖頭,“應該不會,如果沒有代善倒是有可能,有代善這個長者壓著,豪格和多爾袞應該都鬧不起來。”
文初吉想了想,“這件事真不好猜測,但是和中原局勢有什麽關係呢?”
劉慧明道,“關係大著呢,如果滿清就此分裂,則大明就能緩一口氣,可以騰出手來叫滅流賊,如果滿清繼續保持勝勢,則大明又要長期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境,可能真的支撐不了多久了。”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何歡突然開口道,“有沒有可能第三人得利?”
劉慧明心想何歡果然不愧為才子之名,點了點頭,“我覺得有可能,可能倒是豪格和多爾袞都得不到,最後大家各退一步,在皇太極的其他兒子裏麵選一個出來繼位,如此大家都可以接受。”
何歡和文初吉都表示不可思議,“初想不可能,但細想一下還真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