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十二月十五,京師,奉天殿早朝。
還有半個月就是新年了,而崇禎和大臣卻一點兒也高興不起來,眾人大眼瞪小眼,半晌都沒有一個人發聲。
清兵在大明覆地到處攻城略地,如入無人之境,魯王被逼自盡,樂陵郡王、陽信郡王、東原郡王、安丘郡王、滋陽郡王等眾王及管理府事宗室約千人都被俘斬首,崇禎看到這份報告又跑到宗廟裏大哭了一場,請祖宗降罪。
然而,祖宗已經不可能再給他降罪了,他已經夠淒慘的了,前幾天他朝見庶祖母劉太妃,坐下不久就打起了瞌睡,一覺醒來感到有失體統,忙向太妃道歉說:“神祖時海內少事,至兒子苦枝梧多難。兩夜省文書未嚐交睫,心煩懣,輒廢餐。自以年才逾壯,為國事磨耗,蚤困劣。在太妃前惽然不自持一至此。”
連太妃都為之泣下,崇禎自己也淚滿衣襟,周圍宮女更是哭得死去活來。
王德化見崇禎皇帝又要打瞌睡,忙給他找個台階下,“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眾臣工不說話,周延儒作為內閣首輔,當然不能不發聲,“陛下,左都禦史劉宗周請求致世,條陳內閣已經批了。”
崇禎想起半月前的事情肚子裏就冒火,咕咚了一聲道,“嗯,批了就好。”
周延儒接著道,“另外,左副都禦史金光辰觸怒天顏,內閣擬定降三級,罰俸一年。”
“嗯”,崇禎嗯了一聲,“夷陵同知出缺,金卿盡快去上任吧。”
吏部尚書鄭三俊大驚,忙上前奏道,“陛下不可,光宸上書言事乃是職責所在,陛下何故因此而貶謫言官。”
明朝的政治運行規律不同於唐宋,得罪了皇帝要麽自己辭職,要麽被打一頓一擼到底,或者去住一個很小很小的官,但像金光辰這樣以七品科道禦史的京官外放為一個從五品的同知實在很少見,按世人的想法,金光辰是升了官,但在明眼人眼裏,其實就是被貶官了。
刑部尚書徐石麒也出班奏道,“陛下,不如調光宸為湖廣巡按禦史。”
哪知崇禎今天油鹽不進,仍然黑著臉道,“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此事不用再議。”
老大發了話,眾人也沒辦法,隻好捏著鼻子認了。
兵部尚書張國維出班奏道,“陛下,昨夜襄陽傳來捷報,臣還未及上報內閣。”
崇禎聽說有捷報,臉色頓時陰轉晴,“速速奏來!”
張國維臨時充當起了播音員,“臣鄖陽巡撫王永祚伏首奏報,十二月戊辰,闖賊犯襄陽,前軍袁宗第攜副將謝君友、田虎將兵十萬陰渡白馬渡,平賊將軍前往禦敵,半日而敗。當是時也,石砫總兵旗下參將馬萬年率軍從林中殺出,截斷袁賊後路……”
一片幾百字的軍報,張國維念得抑揚頓挫,引人入勝,當崇禎聽到左良玉帶兵禦敵心裏還是高興了一下的,沒想到他堅持了半天不到就大敗而逃,心中難免有些失望。
當他聽到劉慧明率軍截斷袁宗第的退路並炸死了袁宗第,不由得大手一拍龍椅大吼一聲,“好!”
張國維繼續念道,“謝賊聞袁賊被伏,急率軍迴援,正遇驃騎將軍由城內殺出,謝賊不敢戰,隻引軍迴援,驃騎追之,恰遇小將謝鳳武,由是前後夾擊,斬謝酋。”
眾臣工聽說了斬了一員賊酋,頓時高潮了,紛紛讚揚劉慧明有勇有謀,“一戰殺二賊酋,良將也!”
“是時也,平賊將軍聞袁賊敗,急率軍反攻,不料賊將田虎早有埋伏,平賊中伏,幸得謝鳳武趕到,殺散田虎,救出平賊,平賊慚,無顏立於襄陽,引兵入武昌。”
張國維繼續念道,“是役,石砫兵以兩萬勁卒全殲八萬餘賊,俘六萬,斬殺兩賊酋,隻餘田虎一賊率千餘騎走。此剿賊三年未有之大功也,臣伏首頓告,驃騎將軍馬祥麟、參將馬萬年、讚畫劉慧明、千戶謝鳳武者,皆國之良將也,伏為陛下薦之。”
崇禎聽得龍顏大悅,不住地點頭稱讚,“真良將也!”
周延儒首先拍馬屁,“啟奏陛下,馬萬年自十月出兵以來,剿匪平寇,屢有斬獲,當重獎。”
張國維也附和道,“自二月鬆山一敗,大明良將喪失殆盡,今又有良將湧現,真大明之福,陛下之福也。”
崇禎點點頭,“諸位愛卿說得有理,是應重賞,你們內閣自去商議吧。”
周延儒和張國維聞言而退。
崇禎又問,“如今襄陽戰況如何?”
張國維奏道,“闖賊已於次日進駐樊城,與官軍隔江對峙,其他尚且不知。”
周延儒又道,“陛下,襄陽乃是荊楚門戶,戰略位置極其重要,當設一總兵鎮守。”
張國維和鄭三俊一起附和,“臣附議。”
崇禎想了想,覺得這幾個大臣總算說對了一次,“如此,誰可擔此重任?”
周延儒首先發言,“陛下,驃騎將軍馬祥麟可擔此重任。”
張國維卻道,“陛下,臣舉薦平賊將軍左良玉。”
周延儒反駁道,“陛下前已有旨,平賊將軍不得署任何總兵,豈能為襄陽總兵?”
鄭三俊出班道,“陛下,臣舉薦洛陽總兵陳永福。”
幾個大臣又舉薦了一些,朝廷又陷入一片爭吵之中,崇禎看著這幫人為了一個小小的總兵都想安排自己的人,不由得生出厭惡之感,事情明白著嘛,石砫兵打敗了流賊,又駐守襄陽,還能讓其他人去做襄陽總兵嗎?
“好了,都不要爭了,驃騎將軍馬祥麟有勇有謀,一心為國,就任命馬祥麟為襄陽總兵,加太子少保銜。”
崇禎不耐煩地擺擺手,“眾卿再議其他將士的獎勵。”
崇禎又處理了幾件不痛不癢的小事,天還沒亮就退潮迴到了後宮,他好久沒有這麽開心了,真想找個人分享一下他現在的喜悅心情。
“要是田妃還在就好了,為朕彈上一曲,當勝卻人間無數也。”
崇禎心裏想著去世的田貴妃,不知自己該往哪兒走,王德化見他如此高興又躊躇,知道崇禎的心思,“陛下可是想聽一曲助興?”
崇禎笑著罵了一句,“你這老狗,該知道的時候什麽都不知道,不知道的時候卻什麽都知道。”
王德化擠出幾滴眼淚,哭喪道,“陛下,可惜田妃去世了,宮裏再無人能為陛下撫琴矣,老奴每思及此都為陛下痛心不已,陛下……”
崇禎神色一暗,“你這老狗!田妃去世半年了,你還提她幹什麽,惹我傷心!”
王德化連忙跪下磕頭,“老奴失禮,老奴有罪,老奴惹陛下傷心了,嗚嗚嗚……”
“起來吧,哭得還像模像樣的!”崇禎看著王德化那一張哭喪臉,忍不住撲哧一聲笑了出來,“哭得這麽難看。”
王德化連忙爬起來,尷尬地笑了笑,沒曾想鼻子卻冒了個大炮泡,顯得更滑稽了。
崇禎哈哈大笑,“你這奴才!”
王德化慌忙掏出手絹擦掉鼻涕泡,又要下跪請罪,崇禎連忙喝止,“行了,行了,別老是跪啊跪的,迴宮吧。”
王德化跟和崇禎保持半步的距離,小聲道,“陛下,老奴上月為陛下物色了一個美人,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而且溫柔如水,可為陛下排憂解難。”
崇禎又想起了上月那驚鴻一瞥,那姑娘確實美貌,隻是自己當時心情不好沒有興趣,現在心情大好,不由得心裏突突直跳,“你是說上次那個陳姑娘?”
“嘿嘿!”王德化尷尬地笑了笑,“陛下,此人乃是秦淮名妓,還是個清倌人,老奴養在府上已經三月有餘,隨時等候陛下的召見。”
崇禎點點頭,“迴宮吧。”
王德化大喜,感覺自己的步履都輕鬆了不少。
還有半個月就是新年了,而崇禎和大臣卻一點兒也高興不起來,眾人大眼瞪小眼,半晌都沒有一個人發聲。
清兵在大明覆地到處攻城略地,如入無人之境,魯王被逼自盡,樂陵郡王、陽信郡王、東原郡王、安丘郡王、滋陽郡王等眾王及管理府事宗室約千人都被俘斬首,崇禎看到這份報告又跑到宗廟裏大哭了一場,請祖宗降罪。
然而,祖宗已經不可能再給他降罪了,他已經夠淒慘的了,前幾天他朝見庶祖母劉太妃,坐下不久就打起了瞌睡,一覺醒來感到有失體統,忙向太妃道歉說:“神祖時海內少事,至兒子苦枝梧多難。兩夜省文書未嚐交睫,心煩懣,輒廢餐。自以年才逾壯,為國事磨耗,蚤困劣。在太妃前惽然不自持一至此。”
連太妃都為之泣下,崇禎自己也淚滿衣襟,周圍宮女更是哭得死去活來。
王德化見崇禎皇帝又要打瞌睡,忙給他找個台階下,“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眾臣工不說話,周延儒作為內閣首輔,當然不能不發聲,“陛下,左都禦史劉宗周請求致世,條陳內閣已經批了。”
崇禎想起半月前的事情肚子裏就冒火,咕咚了一聲道,“嗯,批了就好。”
周延儒接著道,“另外,左副都禦史金光辰觸怒天顏,內閣擬定降三級,罰俸一年。”
“嗯”,崇禎嗯了一聲,“夷陵同知出缺,金卿盡快去上任吧。”
吏部尚書鄭三俊大驚,忙上前奏道,“陛下不可,光宸上書言事乃是職責所在,陛下何故因此而貶謫言官。”
明朝的政治運行規律不同於唐宋,得罪了皇帝要麽自己辭職,要麽被打一頓一擼到底,或者去住一個很小很小的官,但像金光辰這樣以七品科道禦史的京官外放為一個從五品的同知實在很少見,按世人的想法,金光辰是升了官,但在明眼人眼裏,其實就是被貶官了。
刑部尚書徐石麒也出班奏道,“陛下,不如調光宸為湖廣巡按禦史。”
哪知崇禎今天油鹽不進,仍然黑著臉道,“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此事不用再議。”
老大發了話,眾人也沒辦法,隻好捏著鼻子認了。
兵部尚書張國維出班奏道,“陛下,昨夜襄陽傳來捷報,臣還未及上報內閣。”
崇禎聽說有捷報,臉色頓時陰轉晴,“速速奏來!”
張國維臨時充當起了播音員,“臣鄖陽巡撫王永祚伏首奏報,十二月戊辰,闖賊犯襄陽,前軍袁宗第攜副將謝君友、田虎將兵十萬陰渡白馬渡,平賊將軍前往禦敵,半日而敗。當是時也,石砫總兵旗下參將馬萬年率軍從林中殺出,截斷袁賊後路……”
一片幾百字的軍報,張國維念得抑揚頓挫,引人入勝,當崇禎聽到左良玉帶兵禦敵心裏還是高興了一下的,沒想到他堅持了半天不到就大敗而逃,心中難免有些失望。
當他聽到劉慧明率軍截斷袁宗第的退路並炸死了袁宗第,不由得大手一拍龍椅大吼一聲,“好!”
張國維繼續念道,“謝賊聞袁賊被伏,急率軍迴援,正遇驃騎將軍由城內殺出,謝賊不敢戰,隻引軍迴援,驃騎追之,恰遇小將謝鳳武,由是前後夾擊,斬謝酋。”
眾臣工聽說了斬了一員賊酋,頓時高潮了,紛紛讚揚劉慧明有勇有謀,“一戰殺二賊酋,良將也!”
“是時也,平賊將軍聞袁賊敗,急率軍反攻,不料賊將田虎早有埋伏,平賊中伏,幸得謝鳳武趕到,殺散田虎,救出平賊,平賊慚,無顏立於襄陽,引兵入武昌。”
張國維繼續念道,“是役,石砫兵以兩萬勁卒全殲八萬餘賊,俘六萬,斬殺兩賊酋,隻餘田虎一賊率千餘騎走。此剿賊三年未有之大功也,臣伏首頓告,驃騎將軍馬祥麟、參將馬萬年、讚畫劉慧明、千戶謝鳳武者,皆國之良將也,伏為陛下薦之。”
崇禎聽得龍顏大悅,不住地點頭稱讚,“真良將也!”
周延儒首先拍馬屁,“啟奏陛下,馬萬年自十月出兵以來,剿匪平寇,屢有斬獲,當重獎。”
張國維也附和道,“自二月鬆山一敗,大明良將喪失殆盡,今又有良將湧現,真大明之福,陛下之福也。”
崇禎點點頭,“諸位愛卿說得有理,是應重賞,你們內閣自去商議吧。”
周延儒和張國維聞言而退。
崇禎又問,“如今襄陽戰況如何?”
張國維奏道,“闖賊已於次日進駐樊城,與官軍隔江對峙,其他尚且不知。”
周延儒又道,“陛下,襄陽乃是荊楚門戶,戰略位置極其重要,當設一總兵鎮守。”
張國維和鄭三俊一起附和,“臣附議。”
崇禎想了想,覺得這幾個大臣總算說對了一次,“如此,誰可擔此重任?”
周延儒首先發言,“陛下,驃騎將軍馬祥麟可擔此重任。”
張國維卻道,“陛下,臣舉薦平賊將軍左良玉。”
周延儒反駁道,“陛下前已有旨,平賊將軍不得署任何總兵,豈能為襄陽總兵?”
鄭三俊出班道,“陛下,臣舉薦洛陽總兵陳永福。”
幾個大臣又舉薦了一些,朝廷又陷入一片爭吵之中,崇禎看著這幫人為了一個小小的總兵都想安排自己的人,不由得生出厭惡之感,事情明白著嘛,石砫兵打敗了流賊,又駐守襄陽,還能讓其他人去做襄陽總兵嗎?
“好了,都不要爭了,驃騎將軍馬祥麟有勇有謀,一心為國,就任命馬祥麟為襄陽總兵,加太子少保銜。”
崇禎不耐煩地擺擺手,“眾卿再議其他將士的獎勵。”
崇禎又處理了幾件不痛不癢的小事,天還沒亮就退潮迴到了後宮,他好久沒有這麽開心了,真想找個人分享一下他現在的喜悅心情。
“要是田妃還在就好了,為朕彈上一曲,當勝卻人間無數也。”
崇禎心裏想著去世的田貴妃,不知自己該往哪兒走,王德化見他如此高興又躊躇,知道崇禎的心思,“陛下可是想聽一曲助興?”
崇禎笑著罵了一句,“你這老狗,該知道的時候什麽都不知道,不知道的時候卻什麽都知道。”
王德化擠出幾滴眼淚,哭喪道,“陛下,可惜田妃去世了,宮裏再無人能為陛下撫琴矣,老奴每思及此都為陛下痛心不已,陛下……”
崇禎神色一暗,“你這老狗!田妃去世半年了,你還提她幹什麽,惹我傷心!”
王德化連忙跪下磕頭,“老奴失禮,老奴有罪,老奴惹陛下傷心了,嗚嗚嗚……”
“起來吧,哭得還像模像樣的!”崇禎看著王德化那一張哭喪臉,忍不住撲哧一聲笑了出來,“哭得這麽難看。”
王德化連忙爬起來,尷尬地笑了笑,沒曾想鼻子卻冒了個大炮泡,顯得更滑稽了。
崇禎哈哈大笑,“你這奴才!”
王德化慌忙掏出手絹擦掉鼻涕泡,又要下跪請罪,崇禎連忙喝止,“行了,行了,別老是跪啊跪的,迴宮吧。”
王德化跟和崇禎保持半步的距離,小聲道,“陛下,老奴上月為陛下物色了一個美人,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而且溫柔如水,可為陛下排憂解難。”
崇禎又想起了上月那驚鴻一瞥,那姑娘確實美貌,隻是自己當時心情不好沒有興趣,現在心情大好,不由得心裏突突直跳,“你是說上次那個陳姑娘?”
“嘿嘿!”王德化尷尬地笑了笑,“陛下,此人乃是秦淮名妓,還是個清倌人,老奴養在府上已經三月有餘,隨時等候陛下的召見。”
崇禎點點頭,“迴宮吧。”
王德化大喜,感覺自己的步履都輕鬆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