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吧,到底《春秋》一書中,到底有沒有製定平天下之道的方法,並沒有確鑿的證據。
畢竟現在的《春秋》就是一本斷爛朝報,想看個全文都不可能,根本就體會不出聖人提筆之前的念頭。
因此,《春秋》一書,是否藏了製定平天下之道的方法,這種好像是胡說八道一樣的觀點,其實……,隻是一種猜測而已。
不是胡說八道瞎說,而是呢……,僅靠一點點理由,天馬行空的瞎猜。
所以,千萬不要當真,也有可能就是猜錯啦。
不過,雖然觀點無法證實,但是,瞎猜的理由,還是有必要說一下的,對不對,就權當看個樂兒好啦。
理由一共有三點,第一是太史公說的,第二是亞聖說的,第三就是根據,儒家後來的一係列變化說的。
《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
這是太史公對於《春秋》的評價,前麵隻是翻譯了一下而已,並沒有解釋,到底為什麽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或者說到底怎麽以史為鑒……,而知興替。
太史公說《春秋》可以看明白三王的政治之道,也能分辨了人心變化的道理,可以排除疑『惑』,可以明辨是非,可以讓猶豫變的堅定,一共五大功用!
到底是不是這樣的,反正現在原文也找不到了,既然他說是有,那就權當沒錯好了。
三王的政治之道是什麽,就是三王的平天下之道,後世之人看這個沒有用,因為自身的社會情況不一樣,僅能借鑒一下而已,絕對不能生搬硬套。
分辨人心變化的道理是什麽,就是人在遇到了不同的情況之下,心理到底是如何變化,最終做出什麽反應的過程,這個還是很有用的,因為人的境遇有時候很相似,了解一下別人在和自己,遇到了同一種情況之時,到底是怎麽應對的,而最終又有一個什麽樣的結果,當然是對自己解決問題,有一定幫助的。
排除疑『惑』也是一樣,自己此時產生的疑『惑』,未必就是千古以來,第一個產生這種疑『惑』的人,因此,看看別人對於同一個疑『惑』的答案,可以讓自己有所啟發。
明辨是非就不太好說了,因為前人以為的是,自己可能反而認為是非,不過,境遇總是相似的,所以,看看前人在按照自己認為的是,作出了一係列反應之後,最終得到了一個什麽結果,自己再遇到同一種境遇的時候,便會有一個很好的心理準備。
讓猶豫變的堅定呢,也是同樣如此,看看別人在那個境遇之中,產生了和自己同樣的猶豫,最終所做的一係列事情,以及產生了什麽結果,當然是可以幫助自己加速思考,早早下定決心的。
因此,三王道、辨人心、排疑『惑』、辨是非、定猶豫,這五點作用歸納起來,其實就是一句話而已……,借鑒他人的經驗智慧,幫助自己解決問題!
太史公說,這就是《春秋》的作用,也就是學習曆史的作用。
這種借鑒經驗智慧,助自己解決問題的作用,不僅僅隻是《春秋》獨有的,天下所有的史書,所有記錄前人經曆的傳說故事,統統都有這種作用。
哪怕不讀史書、不看故事,自己吃了一個虧之後,也是一定會長一智的,區別隻是在於,學習曆史、觀看傳說故事,自己並不會真的吃虧罷了。
接著,他又說了另外兩點,就是《春秋》一書,所獨有的特點啦。
弘揚了善、壓抑了惡,把那些不像話的任何事,全部都給罵了一個遍,這是說《春秋》一書,具有鮮明的善惡觀念,不像話的事情,作者統統都給臭罵了一頓。
記錄了敗亡之國的曆史,也講述了破滅家族的變遷,詳細補充了興起、衰敗、破滅的過程,這是說《春秋》一書,對於國家變化的過程,是具有凸出描寫的,能讓人們一眼就看明白,整個國家興起、衰敗、破滅的三個過程。
所以說,《春秋》一書……,並不是史書!
記錄曆史的基本原則是什麽,一就是盡量客觀詳細,二就是盡量確鑿有據,不能瞎寫、瞎記、瞎評論。
而聖人寫的《春秋》呢,裏麵不僅夾雜了一堆自己的評論,而且,還是大略的記錄了一下,在興起、衰敗、破滅的三個過程之中,所發生的事情。
對於其他的事情,根本就寫都不寫,好像啥事兒都沒發生一樣。
但是,也正是有了這種弘善抑惡的鮮明評論,有了這種刻意略記三種過程的春秋筆法,所以,《春秋》才是《春秋》,才能稱之為是——微言大義!
當領袖們身處黑暗時代的時候,最重要的並不是怎麽找到辦法,帶領人民走出黑暗的時代,而是……,自己不要忘記善惡。
如果當領袖都忘記了善惡,然後沉淪在了黑暗的深淵之中,那麽,還談個屁的平天下呀?
隻有領袖們弘善抑惡,堅定了自己的本心之後,才可以分析自己時代,為什麽興起、為什麽衰落、為什麽即將破滅的原因,隻有找到自己時代的問題之後,才可以借用前人的智慧和經驗,解決自己時代的問題!
絕對不能生搬硬套,不能說大禹的平天下之道,周文王父子的平天下之道,就一定適合自己的時代,必須要創出自己的平天下之道才行!
所以,太史公才說《春秋》一書,就是王者學習政治之道的……,大學問!
說白了,《春秋》定立了兩大法則,一就是領袖自己不能黑化,二就是領袖要根據實際的情況,借鑒前人的經驗與智慧,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政治路線。
到底是不是這樣的,隻是一種瞎猜的結果,根據太史公的評價瞎猜的。
第二點理由,是亞聖自己說的,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驅猛獸而百姓寧;聖人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距詖行,放『淫』辭,以承三聖者。
既然大禹找到了抑洪水之道,還了整個天下一個太平;周公找到了橫掃天下之法,換了天下百姓一個安寧,那麽,如果《春秋》之中啥都沒有,那麽『亂』臣賊子們……,又為什麽要怕呢?
換句話說,如果《春秋》不含平天下之道,不能幫助領袖們解決問題,弄不死那些『亂』臣賊子們,那麽……,他們又為什麽要怕呢?
有高人解釋說,《春秋》嘛,揭『露』了社會的弊端,暴『露』了那些罪惡統治階級的嘴臉,所以,他們懼怕民眾得到覺醒,因此就怕了。
唉……,洗洗睡覺去吧,亞聖早在兩千年前,就已經說的很清楚了,《春秋》……,天子之事也呀。
再說了,在背朝黃土麵朝天的動『亂』年代,有多少百姓會是識字之人,大佬,紙是什麽時候發明的,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吧?
所以,民眾人手一本《春秋》,況且都不一定能夠看懂,更何況……,並不是人手一本呢?
當然,亞聖說的對不對,也僅僅隻是一種瞎猜而已,第三種儒家變化的觀點,也就更加的不能當真啦。
畢竟現在的《春秋》就是一本斷爛朝報,想看個全文都不可能,根本就體會不出聖人提筆之前的念頭。
因此,《春秋》一書,是否藏了製定平天下之道的方法,這種好像是胡說八道一樣的觀點,其實……,隻是一種猜測而已。
不是胡說八道瞎說,而是呢……,僅靠一點點理由,天馬行空的瞎猜。
所以,千萬不要當真,也有可能就是猜錯啦。
不過,雖然觀點無法證實,但是,瞎猜的理由,還是有必要說一下的,對不對,就權當看個樂兒好啦。
理由一共有三點,第一是太史公說的,第二是亞聖說的,第三就是根據,儒家後來的一係列變化說的。
《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
這是太史公對於《春秋》的評價,前麵隻是翻譯了一下而已,並沒有解釋,到底為什麽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或者說到底怎麽以史為鑒……,而知興替。
太史公說《春秋》可以看明白三王的政治之道,也能分辨了人心變化的道理,可以排除疑『惑』,可以明辨是非,可以讓猶豫變的堅定,一共五大功用!
到底是不是這樣的,反正現在原文也找不到了,既然他說是有,那就權當沒錯好了。
三王的政治之道是什麽,就是三王的平天下之道,後世之人看這個沒有用,因為自身的社會情況不一樣,僅能借鑒一下而已,絕對不能生搬硬套。
分辨人心變化的道理是什麽,就是人在遇到了不同的情況之下,心理到底是如何變化,最終做出什麽反應的過程,這個還是很有用的,因為人的境遇有時候很相似,了解一下別人在和自己,遇到了同一種情況之時,到底是怎麽應對的,而最終又有一個什麽樣的結果,當然是對自己解決問題,有一定幫助的。
排除疑『惑』也是一樣,自己此時產生的疑『惑』,未必就是千古以來,第一個產生這種疑『惑』的人,因此,看看別人對於同一個疑『惑』的答案,可以讓自己有所啟發。
明辨是非就不太好說了,因為前人以為的是,自己可能反而認為是非,不過,境遇總是相似的,所以,看看前人在按照自己認為的是,作出了一係列反應之後,最終得到了一個什麽結果,自己再遇到同一種境遇的時候,便會有一個很好的心理準備。
讓猶豫變的堅定呢,也是同樣如此,看看別人在那個境遇之中,產生了和自己同樣的猶豫,最終所做的一係列事情,以及產生了什麽結果,當然是可以幫助自己加速思考,早早下定決心的。
因此,三王道、辨人心、排疑『惑』、辨是非、定猶豫,這五點作用歸納起來,其實就是一句話而已……,借鑒他人的經驗智慧,幫助自己解決問題!
太史公說,這就是《春秋》的作用,也就是學習曆史的作用。
這種借鑒經驗智慧,助自己解決問題的作用,不僅僅隻是《春秋》獨有的,天下所有的史書,所有記錄前人經曆的傳說故事,統統都有這種作用。
哪怕不讀史書、不看故事,自己吃了一個虧之後,也是一定會長一智的,區別隻是在於,學習曆史、觀看傳說故事,自己並不會真的吃虧罷了。
接著,他又說了另外兩點,就是《春秋》一書,所獨有的特點啦。
弘揚了善、壓抑了惡,把那些不像話的任何事,全部都給罵了一個遍,這是說《春秋》一書,具有鮮明的善惡觀念,不像話的事情,作者統統都給臭罵了一頓。
記錄了敗亡之國的曆史,也講述了破滅家族的變遷,詳細補充了興起、衰敗、破滅的過程,這是說《春秋》一書,對於國家變化的過程,是具有凸出描寫的,能讓人們一眼就看明白,整個國家興起、衰敗、破滅的三個過程。
所以說,《春秋》一書……,並不是史書!
記錄曆史的基本原則是什麽,一就是盡量客觀詳細,二就是盡量確鑿有據,不能瞎寫、瞎記、瞎評論。
而聖人寫的《春秋》呢,裏麵不僅夾雜了一堆自己的評論,而且,還是大略的記錄了一下,在興起、衰敗、破滅的三個過程之中,所發生的事情。
對於其他的事情,根本就寫都不寫,好像啥事兒都沒發生一樣。
但是,也正是有了這種弘善抑惡的鮮明評論,有了這種刻意略記三種過程的春秋筆法,所以,《春秋》才是《春秋》,才能稱之為是——微言大義!
當領袖們身處黑暗時代的時候,最重要的並不是怎麽找到辦法,帶領人民走出黑暗的時代,而是……,自己不要忘記善惡。
如果當領袖都忘記了善惡,然後沉淪在了黑暗的深淵之中,那麽,還談個屁的平天下呀?
隻有領袖們弘善抑惡,堅定了自己的本心之後,才可以分析自己時代,為什麽興起、為什麽衰落、為什麽即將破滅的原因,隻有找到自己時代的問題之後,才可以借用前人的智慧和經驗,解決自己時代的問題!
絕對不能生搬硬套,不能說大禹的平天下之道,周文王父子的平天下之道,就一定適合自己的時代,必須要創出自己的平天下之道才行!
所以,太史公才說《春秋》一書,就是王者學習政治之道的……,大學問!
說白了,《春秋》定立了兩大法則,一就是領袖自己不能黑化,二就是領袖要根據實際的情況,借鑒前人的經驗與智慧,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政治路線。
到底是不是這樣的,隻是一種瞎猜的結果,根據太史公的評價瞎猜的。
第二點理由,是亞聖自己說的,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驅猛獸而百姓寧;聖人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距詖行,放『淫』辭,以承三聖者。
既然大禹找到了抑洪水之道,還了整個天下一個太平;周公找到了橫掃天下之法,換了天下百姓一個安寧,那麽,如果《春秋》之中啥都沒有,那麽『亂』臣賊子們……,又為什麽要怕呢?
換句話說,如果《春秋》不含平天下之道,不能幫助領袖們解決問題,弄不死那些『亂』臣賊子們,那麽……,他們又為什麽要怕呢?
有高人解釋說,《春秋》嘛,揭『露』了社會的弊端,暴『露』了那些罪惡統治階級的嘴臉,所以,他們懼怕民眾得到覺醒,因此就怕了。
唉……,洗洗睡覺去吧,亞聖早在兩千年前,就已經說的很清楚了,《春秋》……,天子之事也呀。
再說了,在背朝黃土麵朝天的動『亂』年代,有多少百姓會是識字之人,大佬,紙是什麽時候發明的,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吧?
所以,民眾人手一本《春秋》,況且都不一定能夠看懂,更何況……,並不是人手一本呢?
當然,亞聖說的對不對,也僅僅隻是一種瞎猜而已,第三種儒家變化的觀點,也就更加的不能當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