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裏出了些事,沒心情寫了,明天改迴來兩章)
對於名聲方麵,首先要堵住大眾之口。換做其他事情或許很難,但這件事不一樣。
劉備就是一個天然的黑鍋。也好在哥布林對於人族所做的一切都是真的,這才能引起大漢百姓同仇敵愾。
百姓不管你到底是不是戰後屠戮,他們隻知道哥布林是個比遊牧異族還殘暴的種族,對於莽荒人族,天生就有一種同情感。
繼而就是將禍水引到劉備身上,實際上他也並非假仁假義。劉備一向為人還是很不錯的,不然就不會在損失關二爺後提前得到了死忠張飛,也獲得了脫金龍等猛將。
可是結合上呂布義勇、哥布林殘暴的行為後,劉備就被塑造成一個貪婪受賄、隻顧及異族的人奸形象。
再說他的獨斷專行,其實並不是什麽事情。這一戰本身就是各個勢力對自己後繼者的選拔,權利自然是下放很多。
而且這是在平亂世界,皇帝根本管不到,都是各位皇室老祖自己的決定。
劉備就是代表一位瀕臨半聖的老祖,這一行為其實也就是皇室內部的問題,跟皇帝沒有半點聯係。
不過大漢百姓可不是這麽想的,一直以來老祖們隱居幕後,所有行為都是依靠皇帝聖旨來實現。
這給百姓一種感覺,皇權(皇帝)無上。
劉備事情被爆料出去,不知內情的人就被蒙蔽在穀裏。
至於知道內情的人?他們一個字不會說的,而且會約束自己家人的。
約束他們就需要靠那封書信!
這一次劉裕尋找董卓,給他帶來了一個驚喜。
平亂世界需要重演,天道也將由劉氏和董卓分別派人合道。
劉裕應該是沒有權利來摻和的,而且按理說這個世界董卓隻有一半。那封書信根本無法約束到部分人,甚至是皇室。
很多事情總是不按常理的,這一次也是一樣。
都說劉備是劉裕之下的第二潛力股,那第一是誰?
自然就是劉況。
皇室候選人很多,劉無神、劉備、劉表、劉虞……
可是真正能力傑出,有雄主之像的人很少。除卻劉裕外,也就隻有劉備和劉況。
哦,原本還有一個劉邦,可惜死的太快,劉秀、劉徹還沒有蹤影。劉知遠更是躲在劉備的背後。
劉備和劉況兩人誰更有才?這問題不是明擺著的嗎?
劉況少年就有勇力可戰皇者,麾下大將統帥不知多少,單算根基都不差劉裕。
這小家夥也不像劉裕一樣偏激,很討皇室老祖喜歡。
比起草根一般的劉備,支持劉況的人更多。不過其中最為主要的原因也是因為劉況是劉裕的兒子。
皇室潛力股很對,也代表皇室的割裂。一旦皇室分裂,很難再保持第一世家的名頭,利益方麵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所以很多老祖選擇劉況也是因為他的身份。
這一次皇室合道的名額其實並沒有被劉家人自己用,考慮再三後給予了劉況。
也是,有了劉裕的資源,這些皇室老祖中很少有東西能夠吸引劉況,為了保證自己的未來利益,區區一個合道名額算得了什麽。
得知這一消息後,劉況立刻秉明劉裕,劉裕也是哈哈大笑,這一次他也是靠了董卓。
這是兩人合道,不是皇家一人,隨便一個劉家人來此說不定十來年就被董卓拔掉。
換做是劉況的人,相信董卓應該也會顧念舊情吧!
總之平白得到了一個頂級半聖,劉裕心情很舒暢,這才趕到這裏和董卓敘舊。
合道的人選劉裕第一時間就選定。隨後將所有事情告訴董卓,董卓也確定了他一方的合道之人。
能夠讓兩方毫無顧忌的合作,人選其實也隻有兩對。
要不就是劉裕和董卓,要不就是寒央和柯黛。
前者自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人選也就定下來。
不然來到這裏幹嘛還要特意帶著這兩位,真當他們完全是來享樂的?
既然平亂世界變成了董卓和劉裕私人所有,那即便是呂布屠戮哥布林也不是什麽大事。
有小世界的勢力,哪一家沒有經過徹底的清洗?包括以人為本的佛家都多次度化小世界內種族。
論述起來,沒有一個勢力是無辜的。
隨意帖子擺過去,每個勢力都知道閉嘴了。
要是再有風言風語傳出去,那估計就要享受到天下第一、第二軍閥的降維打擊。
都說現在不能內戰,但誰又能管得著這些規則製定者?
最終哥布林一族族滅,整個平亂世界剩下的零星哥布林不到兩萬人。
劉備被皇帝(皇室)遷怒,功績全部取消,所得一切收獲上交。
…………
迴歸青尊宮殿,這一切都是後話。
董卓劉裕兩人現在悠閑的談著話。
對於名聲方麵,首先要堵住大眾之口。換做其他事情或許很難,但這件事不一樣。
劉備就是一個天然的黑鍋。也好在哥布林對於人族所做的一切都是真的,這才能引起大漢百姓同仇敵愾。
百姓不管你到底是不是戰後屠戮,他們隻知道哥布林是個比遊牧異族還殘暴的種族,對於莽荒人族,天生就有一種同情感。
繼而就是將禍水引到劉備身上,實際上他也並非假仁假義。劉備一向為人還是很不錯的,不然就不會在損失關二爺後提前得到了死忠張飛,也獲得了脫金龍等猛將。
可是結合上呂布義勇、哥布林殘暴的行為後,劉備就被塑造成一個貪婪受賄、隻顧及異族的人奸形象。
再說他的獨斷專行,其實並不是什麽事情。這一戰本身就是各個勢力對自己後繼者的選拔,權利自然是下放很多。
而且這是在平亂世界,皇帝根本管不到,都是各位皇室老祖自己的決定。
劉備就是代表一位瀕臨半聖的老祖,這一行為其實也就是皇室內部的問題,跟皇帝沒有半點聯係。
不過大漢百姓可不是這麽想的,一直以來老祖們隱居幕後,所有行為都是依靠皇帝聖旨來實現。
這給百姓一種感覺,皇權(皇帝)無上。
劉備事情被爆料出去,不知內情的人就被蒙蔽在穀裏。
至於知道內情的人?他們一個字不會說的,而且會約束自己家人的。
約束他們就需要靠那封書信!
這一次劉裕尋找董卓,給他帶來了一個驚喜。
平亂世界需要重演,天道也將由劉氏和董卓分別派人合道。
劉裕應該是沒有權利來摻和的,而且按理說這個世界董卓隻有一半。那封書信根本無法約束到部分人,甚至是皇室。
很多事情總是不按常理的,這一次也是一樣。
都說劉備是劉裕之下的第二潛力股,那第一是誰?
自然就是劉況。
皇室候選人很多,劉無神、劉備、劉表、劉虞……
可是真正能力傑出,有雄主之像的人很少。除卻劉裕外,也就隻有劉備和劉況。
哦,原本還有一個劉邦,可惜死的太快,劉秀、劉徹還沒有蹤影。劉知遠更是躲在劉備的背後。
劉備和劉況兩人誰更有才?這問題不是明擺著的嗎?
劉況少年就有勇力可戰皇者,麾下大將統帥不知多少,單算根基都不差劉裕。
這小家夥也不像劉裕一樣偏激,很討皇室老祖喜歡。
比起草根一般的劉備,支持劉況的人更多。不過其中最為主要的原因也是因為劉況是劉裕的兒子。
皇室潛力股很對,也代表皇室的割裂。一旦皇室分裂,很難再保持第一世家的名頭,利益方麵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所以很多老祖選擇劉況也是因為他的身份。
這一次皇室合道的名額其實並沒有被劉家人自己用,考慮再三後給予了劉況。
也是,有了劉裕的資源,這些皇室老祖中很少有東西能夠吸引劉況,為了保證自己的未來利益,區區一個合道名額算得了什麽。
得知這一消息後,劉況立刻秉明劉裕,劉裕也是哈哈大笑,這一次他也是靠了董卓。
這是兩人合道,不是皇家一人,隨便一個劉家人來此說不定十來年就被董卓拔掉。
換做是劉況的人,相信董卓應該也會顧念舊情吧!
總之平白得到了一個頂級半聖,劉裕心情很舒暢,這才趕到這裏和董卓敘舊。
合道的人選劉裕第一時間就選定。隨後將所有事情告訴董卓,董卓也確定了他一方的合道之人。
能夠讓兩方毫無顧忌的合作,人選其實也隻有兩對。
要不就是劉裕和董卓,要不就是寒央和柯黛。
前者自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人選也就定下來。
不然來到這裏幹嘛還要特意帶著這兩位,真當他們完全是來享樂的?
既然平亂世界變成了董卓和劉裕私人所有,那即便是呂布屠戮哥布林也不是什麽大事。
有小世界的勢力,哪一家沒有經過徹底的清洗?包括以人為本的佛家都多次度化小世界內種族。
論述起來,沒有一個勢力是無辜的。
隨意帖子擺過去,每個勢力都知道閉嘴了。
要是再有風言風語傳出去,那估計就要享受到天下第一、第二軍閥的降維打擊。
都說現在不能內戰,但誰又能管得著這些規則製定者?
最終哥布林一族族滅,整個平亂世界剩下的零星哥布林不到兩萬人。
劉備被皇帝(皇室)遷怒,功績全部取消,所得一切收獲上交。
…………
迴歸青尊宮殿,這一切都是後話。
董卓劉裕兩人現在悠閑的談著話。對於名聲方麵,首先要堵住大眾之口。換做其他事情或許很難,但這件事不一樣。
劉備就是一個天然的黑鍋。也好在哥布林對於人族所做的一切都是真的,這才能引起大漢百姓同仇敵愾。
百姓不管你到底是不是戰後屠戮,他們隻知道哥布林是個比遊牧異族還殘暴的種族,對於莽荒人族,天生就有一種同情感。
繼而就是將禍水引到劉備身上,實際上他也並非假仁假義。劉備一向為人還是很不錯的,不然就不會在損失關二爺後提前得到了死忠張飛,也獲得了脫金龍等猛將。
可是結合上呂布義勇、哥布林殘暴的行為後,劉備就被塑造成一個貪婪受賄、隻顧及異族的人奸形象。
再說他的獨斷專行,其實並不是什麽事情。這一戰本身就是各個勢力對自己後繼者的選拔,權利自然是下放很多。
而且這是在平亂世界,皇帝根本管不到,都是各位皇室老祖自己的決定。
劉備就是代表一位瀕臨半聖的老祖,這一行為其實也就是皇室內部的問題,跟皇帝沒有半點聯係。
不過大漢百姓可不是這麽想的,一直以來老祖們隱居幕後,所有行為都是依靠皇帝聖旨來實現。
這給百姓一種感覺,皇權(皇帝)無上。
劉備事情被爆料出去,不知內情的人就被蒙蔽在穀裏。
至於知道內情的人?他們一個字不會說的,而且會約束自己家人的。
約束他們就需要靠那封書信!
這一次劉裕尋找董卓,給他帶來了一個驚喜。
平亂世界需要重演,天道也將由劉氏和董卓分別派人合道。
劉裕應該是沒有權利來摻和的,而且按理說這個世界董卓隻有一半。那封書信根本無法約束到部分人,甚至是皇室。
很多事情總是不按常理的,這一次也是一樣。
都說劉備是劉裕之下的第二潛力股,那第一是誰?
自然就是劉況。
皇室候選人很多,劉無神、劉備、劉表、劉虞……
可是真正能力傑出,有雄主之像的人很少。除卻劉裕外,也就隻有劉備和劉況。
哦,原本還有一個劉邦,可惜死的太快,劉秀、劉徹還沒有蹤影。劉知遠更是躲在劉備的背後。
劉備和劉況兩人誰更有才?這問題不是明擺著的嗎?
劉況少年就有勇力可戰皇者,麾下大將統帥不知多少,單算根基都不差劉裕。
這小家夥也不像劉裕一樣偏激,很討皇室老祖喜歡。
比起草根一般的劉備,支持劉況的人更多。不過其中最為主要的
對於名聲方麵,首先要堵住大眾之口。換做其他事情或許很難,但這件事不一樣。
劉備就是一個天然的黑鍋。也好在哥布林對於人族所做的一切都是真的,這才能引起大漢百姓同仇敵愾。
百姓不管你到底是不是戰後屠戮,他們隻知道哥布林是個比遊牧異族還殘暴的種族,對於莽荒人族,天生就有一種同情感。
繼而就是將禍水引到劉備身上,實際上他也並非假仁假義。劉備一向為人還是很不錯的,不然就不會在損失關二爺後提前得到了死忠張飛,也獲得了脫金龍等猛將。
可是結合上呂布義勇、哥布林殘暴的行為後,劉備就被塑造成一個貪婪受賄、隻顧及異族的人奸形象。
再說他的獨斷專行,其實並不是什麽事情。這一戰本身就是各個勢力對自己後繼者的選拔,權利自然是下放很多。
而且這是在平亂世界,皇帝根本管不到,都是各位皇室老祖自己的決定。
劉備就是代表一位瀕臨半聖的老祖,這一行為其實也就是皇室內部的問題,跟皇帝沒有半點聯係。
不過大漢百姓可不是這麽想的,一直以來老祖們隱居幕後,所有行為都是依靠皇帝聖旨來實現。
這給百姓一種感覺,皇權(皇帝)無上。
劉備事情被爆料出去,不知內情的人就被蒙蔽在穀裏。
至於知道內情的人?他們一個字不會說的,而且會約束自己家人的。
約束他們就需要靠那封書信!
這一次劉裕尋找董卓,給他帶來了一個驚喜。
平亂世界需要重演,天道也將由劉氏和董卓分別派人合道。
劉裕應該是沒有權利來摻和的,而且按理說這個世界董卓隻有一半。那封書信根本無法約束到部分人,甚至是皇室。
很多事情總是不按常理的,這一次也是一樣。
都說劉備是劉裕之下的第二潛力股,那第一是誰?
自然就是劉況。
皇室候選人很多,劉無神、劉備、劉表、劉虞……
可是真正能力傑出,有雄主之像的人很少。除卻劉裕外,也就隻有劉備和劉況。
哦,原本還有一個劉邦,可惜死的太快,劉秀、劉徹還沒有蹤影。劉知遠更是躲在劉備的背後。
劉備和劉況兩人誰更有才?這問題不是明擺著的嗎?
劉況少年就有勇力可戰皇者,麾下大將統帥不知多少,單算根基都不差劉裕。
這小家夥也不像劉裕一樣偏激,很討皇室老祖喜歡。
比起草根一般的劉備,支持劉況的人更多。不過其中最為主要的原因也是因為劉況是劉裕的兒子。
皇室潛力股很對,也代表皇室的割裂。一旦皇室分裂,很難再保持第一世家的名頭,利益方麵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所以很多老祖選擇劉況也是因為他的身份。
這一次皇室合道的名額其實並沒有被劉家人自己用,考慮再三後給予了劉況。
也是,有了劉裕的資源,這些皇室老祖中很少有東西能夠吸引劉況,為了保證自己的未來利益,區區一個合道名額算得了什麽。
得知這一消息後,劉況立刻秉明劉裕,劉裕也是哈哈大笑,這一次他也是靠了董卓。
這是兩人合道,不是皇家一人,隨便一個劉家人來此說不定十來年就被董卓拔掉。
換做是劉況的人,相信董卓應該也會顧念舊情吧!
總之平白得到了一個頂級半聖,劉裕心情很舒暢,這才趕到這裏和董卓敘舊。
合道的人選劉裕第一時間就選定。隨後將所有事情告訴董卓,董卓也確定了他一方的合道之人。
能夠讓兩方毫無顧忌的合作,人選其實也隻有兩對。
要不就是劉裕和董卓,要不就是寒央和柯黛。
前者自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人選也就定下來。
不然來到這裏幹嘛還要特意帶著這兩位,真當他們完全是來享樂的?
既然平亂世界變成了董卓和劉裕私人所有,那即便是呂布屠戮哥布林也不是什麽大事。
有小世界的勢力,哪一家沒有經過徹底的清洗?包括以人為本的佛家都多次度化小世界內種族。
論述起來,沒有一個勢力是無辜的。
隨意帖子擺過去,每個勢力都知道閉嘴了。
要是再有風言風語傳出去,那估計就要享受到天下第一、第二軍閥的降維打擊。
都說現在不能內戰,但誰又能管得著這些規則製定者?
最終哥布林一族族滅,整個平亂世界剩下的零星哥布林不到兩萬人。
劉備被皇帝(皇室)遷怒,功績全部取消,所得一切收獲上交。
…………
迴歸青尊宮殿,這一切都是後話。
董卓劉裕兩人現在悠閑的談著話。
對於名聲方麵,首先要堵住大眾之口。換做其他事情或許很難,但這件事不一樣。
劉備就是一個天然的黑鍋。也好在哥布林對於人族所做的一切都是真的,這才能引起大漢百姓同仇敵愾。
百姓不管你到底是不是戰後屠戮,他們隻知道哥布林是個比遊牧異族還殘暴的種族,對於莽荒人族,天生就有一種同情感。
繼而就是將禍水引到劉備身上,實際上他也並非假仁假義。劉備一向為人還是很不錯的,不然就不會在損失關二爺後提前得到了死忠張飛,也獲得了脫金龍等猛將。
可是結合上呂布義勇、哥布林殘暴的行為後,劉備就被塑造成一個貪婪受賄、隻顧及異族的人奸形象。
再說他的獨斷專行,其實並不是什麽事情。這一戰本身就是各個勢力對自己後繼者的選拔,權利自然是下放很多。
而且這是在平亂世界,皇帝根本管不到,都是各位皇室老祖自己的決定。
劉備就是代表一位瀕臨半聖的老祖,這一行為其實也就是皇室內部的問題,跟皇帝沒有半點聯係。
不過大漢百姓可不是這麽想的,一直以來老祖們隱居幕後,所有行為都是依靠皇帝聖旨來實現。
這給百姓一種感覺,皇權(皇帝)無上。
劉備事情被爆料出去,不知內情的人就被蒙蔽在穀裏。
至於知道內情的人?他們一個字不會說的,而且會約束自己家人的。
約束他們就需要靠那封書信!
這一次劉裕尋找董卓,給他帶來了一個驚喜。
平亂世界需要重演,天道也將由劉氏和董卓分別派人合道。
劉裕應該是沒有權利來摻和的,而且按理說這個世界董卓隻有一半。那封書信根本無法約束到部分人,甚至是皇室。
很多事情總是不按常理的,這一次也是一樣。
都說劉備是劉裕之下的第二潛力股,那第一是誰?
自然就是劉況。
皇室候選人很多,劉無神、劉備、劉表、劉虞……
可是真正能力傑出,有雄主之像的人很少。除卻劉裕外,也就隻有劉備和劉況。
哦,原本還有一個劉邦,可惜死的太快,劉秀、劉徹還沒有蹤影。劉知遠更是躲在劉備的背後。
劉備和劉況兩人誰更有才?這問題不是明擺著的嗎?
劉況少年就有勇力可戰皇者,麾下大將統帥不知多少,單算根基都不差劉裕。
這小家夥也不像劉裕一樣偏激,很討皇室老祖喜歡。
比起草根一般的劉備,支持劉況的人更多。不過其中最為主要的原因也是因為劉況是劉裕的兒子。
皇室潛力股很對,也代表皇室的割裂。一旦皇室分裂,很難再保持第一世家的名頭,利益方麵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所以很多老祖選擇劉況也是因為他的身份。
這一次皇室合道的名額其實並沒有被劉家人自己用,考慮再三後給予了劉況。
也是,有了劉裕的資源,這些皇室老祖中很少有東西能夠吸引劉況,為了保證自己的未來利益,區區一個合道名額算得了什麽。
得知這一消息後,劉況立刻秉明劉裕,劉裕也是哈哈大笑,這一次他也是靠了董卓。
這是兩人合道,不是皇家一人,隨便一個劉家人來此說不定十來年就被董卓拔掉。
換做是劉況的人,相信董卓應該也會顧念舊情吧!
總之平白得到了一個頂級半聖,劉裕心情很舒暢,這才趕到這裏和董卓敘舊。
合道的人選劉裕第一時間就選定。隨後將所有事情告訴董卓,董卓也確定了他一方的合道之人。
能夠讓兩方毫無顧忌的合作,人選其實也隻有兩對。
要不就是劉裕和董卓,要不就是寒央和柯黛。
前者自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人選也就定下來。
不然來到這裏幹嘛還要特意帶著這兩位,真當他們完全是來享樂的?
既然平亂世界變成了董卓和劉裕私人所有,那即便是呂布屠戮哥布林也不是什麽大事。
有小世界的勢力,哪一家沒有經過徹底的清洗?包括以人為本的佛家都多次度化小世界內種族。
論述起來,沒有一個勢力是無辜的。
隨意帖子擺過去,每個勢力都知道閉嘴了。
要是再有風言風語傳出去,那估計就要享受到天下第一、第二軍閥的降維打擊。
都說現在不能內戰,但誰又能管得著這些規則製定者?
最終哥布林一族族滅,整個平亂世界剩下的零星哥布林不到兩萬人。
劉備被皇帝(皇室)遷怒,功績全部取消,所得一切收獲上交。
…………
迴歸青尊宮殿,這一切都是後話。
董卓劉裕兩人現在悠閑的談著話。對於名聲方麵,首先要堵住大眾之口。換做其他事情或許很難,但這件事不一樣。
劉備就是一個天然的黑鍋。也好在哥布林對於人族所做的一切都是真的,這才能引起大漢百姓同仇敵愾。
百姓不管你到底是不是戰後屠戮,他們隻知道哥布林是個比遊牧異族還殘暴的種族,對於莽荒人族,天生就有一種同情感。
繼而就是將禍水引到劉備身上,實際上他也並非假仁假義。劉備一向為人還是很不錯的,不然就不會在損失關二爺後提前得到了死忠張飛,也獲得了脫金龍等猛將。
可是結合上呂布義勇、哥布林殘暴的行為後,劉備就被塑造成一個貪婪受賄、隻顧及異族的人奸形象。
再說他的獨斷專行,其實並不是什麽事情。這一戰本身就是各個勢力對自己後繼者的選拔,權利自然是下放很多。
而且這是在平亂世界,皇帝根本管不到,都是各位皇室老祖自己的決定。
劉備就是代表一位瀕臨半聖的老祖,這一行為其實也就是皇室內部的問題,跟皇帝沒有半點聯係。
不過大漢百姓可不是這麽想的,一直以來老祖們隱居幕後,所有行為都是依靠皇帝聖旨來實現。
這給百姓一種感覺,皇權(皇帝)無上。
劉備事情被爆料出去,不知內情的人就被蒙蔽在穀裏。
至於知道內情的人?他們一個字不會說的,而且會約束自己家人的。
約束他們就需要靠那封書信!
這一次劉裕尋找董卓,給他帶來了一個驚喜。
平亂世界需要重演,天道也將由劉氏和董卓分別派人合道。
劉裕應該是沒有權利來摻和的,而且按理說這個世界董卓隻有一半。那封書信根本無法約束到部分人,甚至是皇室。
很多事情總是不按常理的,這一次也是一樣。
都說劉備是劉裕之下的第二潛力股,那第一是誰?
自然就是劉況。
皇室候選人很多,劉無神、劉備、劉表、劉虞……
可是真正能力傑出,有雄主之像的人很少。除卻劉裕外,也就隻有劉備和劉況。
哦,原本還有一個劉邦,可惜死的太快,劉秀、劉徹還沒有蹤影。劉知遠更是躲在劉備的背後。
劉備和劉況兩人誰更有才?這問題不是明擺著的嗎?
劉況少年就有勇力可戰皇者,麾下大將統帥不知多少,單算根基都不差劉裕。
這小家夥也不像劉裕一樣偏激,很討皇室老祖喜歡。
比起草根一般的劉備,支持劉況的人更多。不過其中最為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