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組同時送走了宮崎葵和潘粵明。
潘粵明那真是歸心似箭,一刻都沒耽誤,晚上寧願多花一筆錢錢租車都要及時趕往車站,趕上迴家的車次。
臨走前還叮囑李元青和劉奕菲一定要參加他和董捷的婚禮。
“有空一定去,你路上慢點。”
“好嘞,祝你們拍攝順利。”
第二天,劇組拍攝又進入正軌。
和李元青不同,劉奕菲表演靈魂互換時,隻需要陽光開朗、大大咧咧,表現狀態正常時把情緒收斂起來就好。
李元青還是給她設置了一個稍微明顯一點的區別。
原身正常時,臉部有淡妝
非正常狀態則完全素顏。
“你不信任我的演技?”
“怎麽會呢?這都是細節,留待電影上映後,讓觀眾去探索解密。”
李元青親自上手給她畫著眉毛。
“昨天韓董給你打電話,不是說讓你去錦官城參加《赤壁》首映嗎?”
“不去,我早就說過了,香江灣灣的導演拍不好曆史題材,我才不願花時間遭罪。”
“你看都沒看,是不是太武斷了?”
“不看就已經知道結果了,吳白鴿自己在戛納說的,他拍《赤壁》是為了表達和平與團結。團結我不挑理,因為他當時那段話明顯是為了給地震中的災民打氣,至少出發點可以接受。但是赤壁大戰裏哪兒來的和平?我點的是麵條,他跟我們討論大米的香甜,你覺得這種廚子做出來的菜還能嚐嗎?”
李元青說的如此頭頭是道,劉奕菲肯定選擇相信他。
李元青突然想起一個事。
“這兩天我讓你洗腳,應該都洗幹淨了吧。”
“我每天都有洗,特別幹淨!”
劉奕菲作為演員肯定要聽導演的安排,但她依然對這個情節不是很理解。
“這種釀酒方式是不是有點變態啊?”
“人家就是這麽踩出的酒曲,我可是實地考察過的。”
華國也有口嚼酒,最早見於《三國誌》。
“嚼米醞酒,飲能至醉”。
但這段文字描述的是當年東三省地區原始部落釀酒的方式,拿到今天出現在電影情節裏就顯得突兀。
李元青考察了雲南和貴州的名酒企業釀酒流程,發現這裏有組織少女在端午前後踩酒曲的習俗。
眾所周知,拜昆汀等導演所賜。
一雙玉足出現在大屏幕裏對觀眾的衝擊是巨大的。
李元青也打算這麽拍。
當然,光踩酒曲沒有用,那杯酒還有兩人“喜結良緣”的隱喻在其中,也就是類似古裝劇中“你掀了我的蓋頭我就得嫁給你”的因果邏輯。
所以,李元青還在電影中融合了“女兒紅”的特征,將那杯酒描述成,隻有女方的新婚丈夫才能喝。
男主陰差陽錯喝下了,這就意味著男主和女主已經完成傳統習俗裏的“婚禮”,他們的命運已經捆在一起,不可分割。
劉奕菲化好妝後,與章子楓一起走進釀酒坊。
李元青要求她們倆站在架好的欄杆前。
劉奕菲是兩隻手交疊撐在欄杆上,頭要在以欄杆為分界線的上方。
章子楓要雙手舉抓在欄杆上,頭要在欄杆下方。
呂中老師經驗足,她一眼就看出來這樣的安排是表明女主已經是個成熟姑娘,她的自我思想已經冒頭,而妹妹還是個天真爛漫的孩子,自我意識尚在萌芽中,還未跨過某個界限。
所以妹妹看起來心無雜念更加清醒,姐姐卻時常幻想,腦海中有無數想法。
少女踩著酒曲,奶奶則是與女主詳細說著屬於她的女兒紅。
“在你們倆出生時,你們的媽媽都用糯穀為你們各自釀了一壇酒,用紅泥封好,就埋在山神廟的後院裏,希望山神保佑你們健健康康。”
“等你們出嫁時,就把那壇酒挖出來,用來招待夫家,第一杯一定是要給新郎喝的。”
“奶奶,那都是以前的老黃曆了,再說了,屬於我的那壇酒埋了二十年,還能喝嗎?”
“當然能喝,酒總是越釀越純。下次我帶你到山神廟裏認領那壇酒,你媽媽沒能看到你出嫁,我也不知道能不能等到那時候,可能那壇酒就得你自己啟封了。”
劉奕菲從酒曲上走下來,半蹲在奶奶麵前。
“奶奶別說這種話,你肯定能長命百歲,也一定能看見我嫁人。”
奶奶的神情立刻變得歡喜。
“聽你這意思?有目標了?啥時候把人家帶迴家裏?”
“哎呀,哪有那麽快啊,八字還沒一撇呢。”
“好好好,我不催了,你自己上點心,也都是個大姑娘了。”
“哢!”
大喇叭的聲音響起,李元青叫停了這段表演。
“這一段不錯,釀酒坊裏溫度比較高,呂老師可以去外麵歇會兒,待會再保一條。來,奕菲和子楓,你們倆要休息嗎?”
兩個年輕人都表示沒關係,可以繼續拍。
“那好,你們倆站上酒曲,我們再拍幾段特寫。”
隨著鏡頭前移。
兩個女孩的玉足在鏡頭裏歡快蹦踏。
李元青在監視器前微笑著點頭。
拍老婆的玉足也是一件美事啊。
***
《赤壁》真是個命運多舛的電影項目。
有人粗略地算了一下,從去年4月《赤壁》開拍到年底關機,加上今年6月補拍鏡頭,近一年的拍攝時間,《赤壁》幾乎每個月都會出事。
換主演、遭撤資、遇大火、發大水....
已經不是一波三折了而是一波幾十折!
突發大火時還造成一死六傷的慘劇。
韓三屏經常打電話給李元青抱怨道。
“真踏馬邪門兒了!怎麽當初你拍大片就沒遇到這麽多事兒?要不是已經拍到一半,不拍下去就全虧,我是真不想給他繼續打錢了。”
李元青也隻能安慰他道。
“這電影日本人肯定會喜歡,你到時候把版權多賣點,應該不會虧的。”
在《赤壁》全麵公映第二天。
就有媒體指出。
“林誌玲是《赤壁》最大敗筆!”
不是說戰爭戲裏不該有女人,但這是慘烈的三國大戰,她演的小喬到底有什麽意義?
那句“萌萌站起來”更是莫名其妙!
許多影評人評價這部電影是“明星大亂燉”,“大而不當,有形無神”。
但這些批評沒有阻攔電影票房大賣。
首日砍下2700萬華幣!
吳白鴿高興了。
“我們的目標是超越《超體》!將華語片票房推向高峰!”
潘粵明那真是歸心似箭,一刻都沒耽誤,晚上寧願多花一筆錢錢租車都要及時趕往車站,趕上迴家的車次。
臨走前還叮囑李元青和劉奕菲一定要參加他和董捷的婚禮。
“有空一定去,你路上慢點。”
“好嘞,祝你們拍攝順利。”
第二天,劇組拍攝又進入正軌。
和李元青不同,劉奕菲表演靈魂互換時,隻需要陽光開朗、大大咧咧,表現狀態正常時把情緒收斂起來就好。
李元青還是給她設置了一個稍微明顯一點的區別。
原身正常時,臉部有淡妝
非正常狀態則完全素顏。
“你不信任我的演技?”
“怎麽會呢?這都是細節,留待電影上映後,讓觀眾去探索解密。”
李元青親自上手給她畫著眉毛。
“昨天韓董給你打電話,不是說讓你去錦官城參加《赤壁》首映嗎?”
“不去,我早就說過了,香江灣灣的導演拍不好曆史題材,我才不願花時間遭罪。”
“你看都沒看,是不是太武斷了?”
“不看就已經知道結果了,吳白鴿自己在戛納說的,他拍《赤壁》是為了表達和平與團結。團結我不挑理,因為他當時那段話明顯是為了給地震中的災民打氣,至少出發點可以接受。但是赤壁大戰裏哪兒來的和平?我點的是麵條,他跟我們討論大米的香甜,你覺得這種廚子做出來的菜還能嚐嗎?”
李元青說的如此頭頭是道,劉奕菲肯定選擇相信他。
李元青突然想起一個事。
“這兩天我讓你洗腳,應該都洗幹淨了吧。”
“我每天都有洗,特別幹淨!”
劉奕菲作為演員肯定要聽導演的安排,但她依然對這個情節不是很理解。
“這種釀酒方式是不是有點變態啊?”
“人家就是這麽踩出的酒曲,我可是實地考察過的。”
華國也有口嚼酒,最早見於《三國誌》。
“嚼米醞酒,飲能至醉”。
但這段文字描述的是當年東三省地區原始部落釀酒的方式,拿到今天出現在電影情節裏就顯得突兀。
李元青考察了雲南和貴州的名酒企業釀酒流程,發現這裏有組織少女在端午前後踩酒曲的習俗。
眾所周知,拜昆汀等導演所賜。
一雙玉足出現在大屏幕裏對觀眾的衝擊是巨大的。
李元青也打算這麽拍。
當然,光踩酒曲沒有用,那杯酒還有兩人“喜結良緣”的隱喻在其中,也就是類似古裝劇中“你掀了我的蓋頭我就得嫁給你”的因果邏輯。
所以,李元青還在電影中融合了“女兒紅”的特征,將那杯酒描述成,隻有女方的新婚丈夫才能喝。
男主陰差陽錯喝下了,這就意味著男主和女主已經完成傳統習俗裏的“婚禮”,他們的命運已經捆在一起,不可分割。
劉奕菲化好妝後,與章子楓一起走進釀酒坊。
李元青要求她們倆站在架好的欄杆前。
劉奕菲是兩隻手交疊撐在欄杆上,頭要在以欄杆為分界線的上方。
章子楓要雙手舉抓在欄杆上,頭要在欄杆下方。
呂中老師經驗足,她一眼就看出來這樣的安排是表明女主已經是個成熟姑娘,她的自我思想已經冒頭,而妹妹還是個天真爛漫的孩子,自我意識尚在萌芽中,還未跨過某個界限。
所以妹妹看起來心無雜念更加清醒,姐姐卻時常幻想,腦海中有無數想法。
少女踩著酒曲,奶奶則是與女主詳細說著屬於她的女兒紅。
“在你們倆出生時,你們的媽媽都用糯穀為你們各自釀了一壇酒,用紅泥封好,就埋在山神廟的後院裏,希望山神保佑你們健健康康。”
“等你們出嫁時,就把那壇酒挖出來,用來招待夫家,第一杯一定是要給新郎喝的。”
“奶奶,那都是以前的老黃曆了,再說了,屬於我的那壇酒埋了二十年,還能喝嗎?”
“當然能喝,酒總是越釀越純。下次我帶你到山神廟裏認領那壇酒,你媽媽沒能看到你出嫁,我也不知道能不能等到那時候,可能那壇酒就得你自己啟封了。”
劉奕菲從酒曲上走下來,半蹲在奶奶麵前。
“奶奶別說這種話,你肯定能長命百歲,也一定能看見我嫁人。”
奶奶的神情立刻變得歡喜。
“聽你這意思?有目標了?啥時候把人家帶迴家裏?”
“哎呀,哪有那麽快啊,八字還沒一撇呢。”
“好好好,我不催了,你自己上點心,也都是個大姑娘了。”
“哢!”
大喇叭的聲音響起,李元青叫停了這段表演。
“這一段不錯,釀酒坊裏溫度比較高,呂老師可以去外麵歇會兒,待會再保一條。來,奕菲和子楓,你們倆要休息嗎?”
兩個年輕人都表示沒關係,可以繼續拍。
“那好,你們倆站上酒曲,我們再拍幾段特寫。”
隨著鏡頭前移。
兩個女孩的玉足在鏡頭裏歡快蹦踏。
李元青在監視器前微笑著點頭。
拍老婆的玉足也是一件美事啊。
***
《赤壁》真是個命運多舛的電影項目。
有人粗略地算了一下,從去年4月《赤壁》開拍到年底關機,加上今年6月補拍鏡頭,近一年的拍攝時間,《赤壁》幾乎每個月都會出事。
換主演、遭撤資、遇大火、發大水....
已經不是一波三折了而是一波幾十折!
突發大火時還造成一死六傷的慘劇。
韓三屏經常打電話給李元青抱怨道。
“真踏馬邪門兒了!怎麽當初你拍大片就沒遇到這麽多事兒?要不是已經拍到一半,不拍下去就全虧,我是真不想給他繼續打錢了。”
李元青也隻能安慰他道。
“這電影日本人肯定會喜歡,你到時候把版權多賣點,應該不會虧的。”
在《赤壁》全麵公映第二天。
就有媒體指出。
“林誌玲是《赤壁》最大敗筆!”
不是說戰爭戲裏不該有女人,但這是慘烈的三國大戰,她演的小喬到底有什麽意義?
那句“萌萌站起來”更是莫名其妙!
許多影評人評價這部電影是“明星大亂燉”,“大而不當,有形無神”。
但這些批評沒有阻攔電影票房大賣。
首日砍下2700萬華幣!
吳白鴿高興了。
“我們的目標是超越《超體》!將華語片票房推向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