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奕菲家和自己家來迴奔波幾天後。


    李元青的“過年假期”就徹底結束了。


    簡單收拾收拾就準備前往柏林。


    劉如梅女士今年得怨言特別大。


    “今年又沒在家好好過個年。”


    李元青對此也表示很無奈,柏林電影節每年舉辦的時間就是很容易和華國的春節假期衝突。


    太後娘娘生氣那也隻能好言哄著。


    “過兩年我就少拍文藝片,逢年過節一定在家好好陪你。”


    拿這種話來忽悠老媽,劉如梅眼皮都沒抬一下。


    “你看這樣行不行,奕菲現在還在北平,我讓她陪你逛逛街怎麽樣?”


    嘿,這話明顯有效果!


    劉如梅女士立馬喜笑顏開,手上幫著李元青收拾東西,嘴裏一直在絮叨該給奕菲買點什麽才能讓她開心。


    臨上車時,劉如梅連“路上注意安全”都沒說,隻強調兩句,“趕緊給劉奕菲打電話,約好時間別爽約了!”


    好一句“可憐天下父母心”,有誰給當兒子的發過聲嗎?


    ***


    李元青都來柏林幾趟了,已經有點輕車熟路的感覺了。


    隨行的人員隻是工作室新招的一個男實習生。


    他出行的經驗還不如李元青,行程住宿反而要李元青來辦,他隻能幫忙提提行李。


    徐薇本來就是北漂,以前沒錢時都會想辦法擠春運迴家過年。


    今年因為李元青要上春晚,拖到大年初一才放她迴家,現在還在老家走親戚。


    人家這兩年幹得兢兢業業,把李元青的行程安排的妥妥當當,好不容易放個假,李元青確實不忍心喊她迴來。


    辦完了入住,李元青時差都還沒倒,就得去接受專訪,他已經不是無名小卒了,這屆電影節,他想安靜刷片都是不可能的了。


    “抱歉啊,剛到柏林,讓你們久等了。”


    房間裏的人紛紛起身,可不敢怠慢了李元青。


    簡單寒暄幾句,專訪正式開始。


    “大家好,我是李元青,我現在在柏林,與影迷一起等待電影節開幕。”


    “元青你好,感謝你能接受這次專訪,與我們分享你的電影體驗。”


    “那好,咱們話不多說,直接進入正題。之前就有媒體打出‘好萊塢全麵攻占柏林,亞洲電影集體失聲’不知道你是怎麽看這一現象。”


    “這位媒體人說的不夠全麵。這一屆亞洲電影失聲是事實,但好萊塢絕對沒有全麵攻占柏林。”


    “歐洲本土電影依舊很強勢,拉美等地區的電影,這一屆比較亮眼。”


    “我能理解華國影迷的落差。巔峰時期柏林電影節入圍主競賽單元的亞洲電影能夠多達五部,我記得應該是第51屆,也就是2001年,華國導演拿迴了兩座銀熊。即便是去年,《盲井》也拿迴一座,《英雄》也能撈一個獎。可今年,兩岸三地竟然隻有一部入圍,確實會讓部分影迷感到難過,甚至會有悲觀的認為華國文藝電影是不是滑向低穀了。”


    “你覺得呢?華國文藝電影目前算低穀嗎?”


    李元青堅定的搖搖頭。


    “華國文藝電影的低穀還沒到,但確實是在走下坡路。我希望你報道時能夠描述清楚,我說的是‘華國文藝電影’在走下坡路,而不是華國電影。”


    “李導,我是否可以認為你把‘華國文藝電影’當成‘華國電影’的包袱,慢慢卸下所以才讓華國電影輕裝上陣,漸漸走上光明的道路?”


    “你的理解肯定有偏差,我隻能這迴答你。目前華國電影並不健康,商業、文藝都是重要組成部分,但他們的比重不該是目前的樣子。文藝是小眾的,它該在小眾裏健康生長,商業是大眾的,它要經得起大眾的考驗。”


    “說迴電影節,李導,根據我們所得到的資料簡訊,你帶來的電影是自導自演的純英文片,當時為什麽會想到那樣一個故事,又為什麽要選擇自己親自上陣?是找不到合適的演員,還是說你有自己的野心?比如,拿個柏林影帝?”


    李元青確實靦腆的笑了笑。


    “這個故事的創意靈感就是來自最近的國際局勢,你知道的,嗯~亞歐大陸的中部地區。”


    “至於自己親身出演,確實是有一些草率。當時我的腦海裏隻是劃過一個念頭,覺得自己可以嚐試一下。但當我拿到威尼斯新人後,我確實有點膨脹了,年少輕狂,想要向更高峰挑戰一下,畢竟,我要是以後不出演電影,那我的巔峰就是新人。可我依然想要表演角色,那我努力的方向隻能是影帝。”


    “那這一次,你有信心拿獎嗎?”


    “不好說,截至目前,我還沒有看過其他入圍電影,我隻有縱向比較,我認為我在《活埋》裏的表演是超過《爆裂鼓手》裏的自己。可是橫向比較我還沒有任何參考,所以給不出你任何答案。”


    “那好吧,我們隻能祝願你能取得佳績。”


    采訪結束,李元青迴到酒店房間倒頭就睡。


    ***


    當地時間,2月5日下午四點半。


    一眾電影明星就開始走紅毯。


    當李元青走上紅毯時,他能清晰地聽見紅毯外的影迷粉絲在喊著他的名字。


    外國人會喊他“li!”


    華國的朋友則會喊他“元青!”


    也有亂喊的,比如“巴迪!”


    紅毯上壓根沒有叫“巴迪”的明星,他們手上拿的海報分明是打鼓的李元青。


    這明顯是外國的影迷,他們應該是看過《爆裂鼓手》,可並不了解李元青這個演員。


    這部分人還不少。


    因為《爆裂鼓手》被各個發行商在全球各地上映了,目前其全球總票房接近四千萬美元!


    受眾範圍真不算小了,有這些影迷也不算奇怪。


    李元青在開幕式上看見了《20:30:40》劇組成員。


    張艾嘉、李光潔、劉若英。


    三位灣灣美女。


    出門在外,國人會有一種默契的體麵。


    兩邊握手寒暄,互相邀請對方參加自己的電影首映,並真摯祝福對方能夠在電影節上取得佳績。


    記者抓拍的幾人擁抱寒暄的畫麵。


    這屆柏林電影節的籌備確實非常不順。


    開幕影片經曆更換,好不容易談定了《冷山》作為開幕片,主演妮可·基德曼又宣布不能到場,在確定參展影片的過程中,更是發生了3部影片“叛逃”到戛納電影節的意外!


    組委會主席的苦笑被媒體精準捕捉。


    但他最後還是向記者體麵的表示。


    “已經沒有不愉快了,隻是場刊需要立刻改印,以免資料不對。”


    第54屆柏林電影節就在這種奇奇怪怪的氛圍中開幕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娛,輝煌璀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八子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八子王並收藏華娛,輝煌璀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