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蜜蜂?他倒清閑,這供奉的官職也不是無事可做,喊他進宮來。”
“是。”張德應了,轉身便要離去。
“等一下,他養蜜蜂做什麽?”趙匡胤疑惑的問道。
張德臉色一抽:“自……自然是釀蜜,唐大人最近釀蜜賺了不少錢。汴梁各富商,官員,還有宮中都訂了不少。”
趙匡胤好奇的問道:“釀蜜也能賺錢?朕雖然不做這行,卻也多少懂一些,這蜂窩難尋,蜂蜜更是難取,他就是把全汴梁的蜜蜂都抓去,攏共也得不到多少,怎麽還能拿來賺錢了?”
張德為難的說道:“這……唐大人的法子,奴婢實在不得知……”
趙匡胤揮揮手說道:“罷了,你方才說宮中也訂了,可有成品?去取些來朕嚐嚐。讓衛鷹去喊他。”
張德躬身應了,便匆匆離去。
衛鷹自打做了禁軍統領,侍衛都指揮使以來,除了朝中幾位大佬和那幾個閑散在家的宿將外,人人見了他都要點頭哈腰,喊一聲衛統領。即便是正直的官員,也是客客氣氣的。他也很享受這種認同感。
直到唐月輕出現後,一切發生了變化。這小子從不把自己放在眼裏,沒少給自己臉色看,如今張德這廝,好事他去做,卻讓自己去喊唐月輕,這一登唐家門,肯定又少不了白眼……
無精打采的衛統領來到唐府,唐府的門房見了,連忙去稟報,李漣等人出來迎接,說唐月輕去了登臨意,這就派人去喊,讓衛鷹進屋坐。因為唐月輕不在,就隻能李漣來迎接衛鷹,她把衛鷹請到中堂,端了一盤蜜過來,又端了熱茶。
衛鷹嚐了嚐晶瑩通透的蜂蜜,味道果然奇特,而且不然一絲雜質,應該是上乘的蜂蜜。看來唐府並非人人都像唐月輕那般無禮。
“衛鷹呢?”
外麵傳來唐月輕的聲音,衛鷹心裏苦笑,麵上卻毫無表情的看著跨進門的唐月輕說道:“唐大人,陛下相召。”
“先別急,老衛啊,兄弟我有個事情要和你商量。”唐月輕摟著衛鷹的肩膀,熱情的拉著衛鷹坐下。
衛鷹一本正經的說道:“唐大人,陛下召你……”
“就一會,就一會,老衛啊,我一直有個問題想問問你,宮中供奉這個職位現在是不是隻有張公公和我兩個人?”
衛鷹疑惑的點頭:“是啊,這個官職比較特殊。”
唐月輕趕忙問道:“我聽別人說,前朝和之前很多皇帝的宮中供奉都是大官擔任,為何獨獨我和張公公沒有其他官職?”
衛鷹實誠,天真的解釋道:“因為以前經常發生內官和外臣勾結,造反叛亂的事,所以陛下將供奉官職單獨任命,而且供奉這個官職比較特殊,屬於機要官職,為了防止專權,故而隻是從八品。唐大人突然問這個做什麽?”
沒人迴答。
衛鷹看了看唐月輕,唐月輕臉上浮現激動之色,來迴踱步,還拿起茶杯猛灌了一口。這……至於激動成這樣?
宋皇後吩咐侍女給黑著臉的唐月輕盛了一碗羹,外頭的衛鷹到現在腦袋還是懵的,為何自己給唐月輕解釋了供奉的官職之後,他便態度大變?供奉是從八品沒錯啊!而且以唐月輕的功績和實力,做個四五品官員還是可以的,當初他既然拒絕,那說明對官位也沒有要求。自己……又哪裏得罪他了?
唐月輕氣唿唿的喝了兩口,說道:“微臣謝皇後娘娘。”
說完,便梗著脖子不吭聲了,趙匡胤心下疑惑,不動聲色的問道:“朕聽說你最近在養蜜蜂?”
“微臣沒事幹,隻能養蜜蜂。”
趙匡胤摸著額頭問道:“朕召你來,是有事問你。”
“微臣也有一事要問陛下。”
趙匡胤一愣,稀奇的看著唐月輕:“你說來聽聽。”
“《西遊記》陛下可曾看了?”唐月輕拐彎抹角的問道。
“福清大師給宮中也撰寫了一本,朕看了。怎麽突然問這個?”
“陛下,微臣覺得自己現在挺像弼馬溫。”唐月輕委屈的說道。
宋皇後年輕,忍不住“噗嗤”一笑,趙匡胤瞪了宋皇後一眼,看著唐月輕說道:“我說今怎麽這麽不高興,原來是這事,當初是你不要官職的,朕以為你淡泊名利,所以封了供奉,你也不必在意,供奉官階隨小,卻是禦前。”
唐月輕沒有說話,趙匡胤看著他盯著地麵,滿臉的不屑,便想起這小子對禦前行走的恩寵根本不在意,頓時拉下臉來:“少給朕挑肥揀瘦,是你自己當初不要官職,如今怎麽反倒怪起朕來了?”
唐月輕無奈的開口說道:“陛下,微臣自然是不在意官職高低的,可我朝供奉隻有張公公和我,這……傳出去,好說不好聽啊,您封個起居郎也好,實在不行,禁軍軍士也行。”
“閉嘴,朕現在煩的很,沒功夫圓你的心意。”趙匡胤心頭微怒,不是怒唐月輕膽大,而是怒他對自己的恩寵絲毫不在意。
宋皇後見二人僵住,便開口說道:“唐大人,供奉一職與前朝不同,你是有才學的,陛下想多見見你,才封你供奉,尋常人可沒有這個恩寵。”說完又美目流轉,對趙匡胤說道:“陛下,唐大人年輕氣盛,愛麵子,你就再給他支個差事,免得外人口生是非。些許小事,何必平白傷了你們君臣情分?”
這話說的兩個人都有台階下,唐月輕暗暗點頭,這女人能坐上皇後,手裏是有兩把刷子的。
趙匡胤麵色好看了些,說道:“給事中,幹不幹?”
唐月輕喜上眉梢:“幹!”
宋皇後和一旁垂立的張德都笑了起來,趙匡胤嗔怪的看了看幾個人,沒好氣的說道:“屁大的事也跟朕置氣,朕解決了你的心事,如今也該你來解決朕的心事了。”
“陛下但請吩咐,微臣一定鞠躬盡瘁,知無不言,鞍前馬後……”
“行了行了!”趙匡胤有失儀態的撓了撓胳膊:“朕一身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唐月輕訕訕一笑,便再不說話了。靜靜的聽著。
“江淮你熟,如今曹彬戰事不順,依你之見,該如何是好?”趙匡胤隨意的問道。
“陛下,微臣一開始就是反對此次出征的,就是因為沒有好的辦法對付他們,才……”唐月輕為難的說道。
趙匡胤眼睛徒然瞪大,威脅似的看著唐月輕:“嗯?”
“也不是沒有辦法,隻需派精兵強將與李雄正麵交戰,派荊州水軍東下切斷李唐的糧道。再故技重施,離間唐軍外將和朝堂的關係,這個叫什麽……李……李雄的,他在朝廷必定有政敵,我們隻需告訴他的敵人,李雄得勝後迴去他們的日子還能有多好過,不消我們吩咐,他們自己就知道怎麽做。陛下可傳旨給吳越錢俶,不需要他出兵,隻需要他調集兵馬在唐,越邊境,鬧出動靜即可。微臣的意思是,待李唐生出退心後,陛下最好盡快結束戰事,休養生息。否則……”
趙匡胤揉著眉心,說道:“皇後,張德,你們下去吧。”
宋皇後起身,行了一禮,退了出去,張德也跟著出去,關上了門。
趙匡胤臉色頹然,說道:“朕並非急功近利之人,平定西川之時,朕也想等西川穩固,再定江南,可曹彬,潘美的背後,是新崛起的諸多將門,他們要新的利益和權利,朕若不依照他們的意思,怕是會重複唐末以來無數次的軍中嘩變。這次調集了十二萬人馬,整個大宋都幾乎被他們搬空了,這十二萬可是實打實,不是虛數啊!趙普和楚昭鋪,中書門下兩位宰執,加上朕,都不能壓製他們,朕也犯難呐!”
這就是真心話了,趙老大這次是真犯愁了。唐月輕抬頭看著趙匡胤,隱晦的說道:“陛下,既然如此……微臣有一計。”
趙匡胤眼睛一亮,問道:“計將安出?”
“他們喜歡打,那就讓他們打,咱們專心對付北邊,微臣剛才什麽都沒有說,陛下什麽都沒有聽到,自然有曹彬著急,必要時……”
“這可不行!”
趙匡胤威嚴的拒絕了唐月輕下黑手的企圖:“朝堂之爭不能牽扯到軍隊去,曹家背後是經營鐵甲,兵器,糧食的諸多權貴。潘家背後是鹽,衣物,馬車生意的各大富商,凡如此類,還有諸多。豈能因為這些白白葬送十多萬人的性命?萬萬不可!”
……
富貴人的遊戲,卻教窮苦人拚命。
罷了罷了!唐月輕搖頭說道:“陛下,他們賺的流油,我大宋卻要舉國為他們買單,唉!那就按先前的辦法做吧,隻是……這隻是權宜之計,李唐的那些謀臣悍將微臣是領教過的,極難對付。陛下還是做好準備吧。而且微臣還有句話,要告知陛下,西川新定,若是大宋威嚴在握,他們自然不敢造次,若是大宋新敗,局勢便不得而知了。另外,今年的雨季比往日來的早了許多,微臣還有一個擔憂,據臣的商號傳來消息,近日黃河水漲,恐有決堤泛濫之險,陛下,我們耗不起。說句犯上的話,他們換個主子依舊能榮華富貴,可您,卻不能。”
唐月輕一番話說下來,趙匡胤麵沉如水,一言不發。
“你先迴去吧,你說的話,朕會好好考慮的。”趙匡胤說完這些,便又翻開奏章,緊皺眉頭。
唐月輕悄無聲息的退了出去,外麵陰雲密布,空氣中有一股壓抑的氣息。
山雨欲來風滿樓。
四月剛過,汴梁便下起了連綿的陰雨,江淮依舊在鏖戰,不分勝負。說起來也很丟人,十二萬人打八萬人,居然還是平手。
屋漏偏逢連夜雨,李繼隆雖然戰勝了北漢劉繼元,可河北方麵,二把手姚內斌急於求勝,輕敵冒進,在幽州北境遭遇遼國的埋伏,宋軍河北主力盡喪,一把手的任德義連發十四道求救信,趙匡胤急忙從江淮調趙廷美率天雄軍北上增援,整個神州大地亂成了一鍋粥。
四月底的時候,貴如油的春雨變成了大宋帝國的噩夢,果然如唐月輕所言,黃河決堤,滑州,魏州,營州成了一片澤國,無數人流離失所,無家可歸。成千上萬的難民湧進汴梁城。
李漣帶著歌笑,小香在唐府門口施粥,唐府外牆下,躺滿了無處可去的難民,他們衣衫襤褸,眼神黯淡無光,錯過了春耕的寶貴時節,等於一年的收成全廢了,對於有些人來說,活路已經沒有了。隻剩下死和等死的區別。
唐府的粥份量足,還有許多餅,擠在這裏的人綿延不絕,張揚和王煙這兩個孩子也變得懂事起來,都幫著散發吃食。唐月輕和老杜繞著唐府察看,還有些力氣的,都費力的開口唿喊。
“給口吃的吧,求求你了。”
“貴人,家中可有剩菜剩飯?分一口吧……”
“貴人,我弟弟三天沒吃東西了,就要死了,求求你,給口吃的救救他,你讓我做牛做馬,做什麽都行!”
唐月輕看著跪在地上的十三四歲的小女孩,心疼的厲害,趕忙吩咐道:“老杜,你把他們姐弟倆領迴府中,讓廚子給他們做些飯,喊來郎中給這孩子瞧瞧。”
老杜看了看周圍,說道:“公子,那你的安全?”
“我沒事,快去辦吧。”
老杜應了一聲,抱起那虛弱的男孩,小女孩千恩萬謝的跟著老杜跑遠了,許多難民見狀,紛紛圍了過來:“貴人,貴人發發善心,也救救我們吧!”
老翟聽從唐月輕的命令,登臨意拿出五萬貫購買了糧食和衣服,拿出二鍋頭消毒,救治難民,可依舊杯水車薪。
五月初一,垂拱殿的朝會上,平日裏吵得不可開交的朝臣們都沉默不語,隻有趙普臉色疲憊,費力的說道:“陛下,度支司已經撥了二十萬貫下去,救治難民,可這次糟難的人數龐大,依舊難以為繼,況且大災過後必有大疫,陛下,戰事必須停了!”
朝堂上心存私心的官員們聽了,紛紛不幹了,中書舍人薛律率先反對:“陛下,趙相此言差矣!水災事小,戰局事大,若是我大軍敗退,那才是真正的危險了!鐵蹄踐踏,那時就是真正的人間煉獄了!那要比水災慘的多啊陛下!”
“是啊陛下!萬萬不能停戰啊!”
“若是戰敗,大宋威嚴何在,國將不國啊!”
“那你倒是提著刀去江淮和李雄幹一仗啊!光動嘴皮子誰不會?”一個不和諧的聲音傳來。眾人迴頭一看,正是破格提拔的新任給事中唐月輕。
“是。”張德應了,轉身便要離去。
“等一下,他養蜜蜂做什麽?”趙匡胤疑惑的問道。
張德臉色一抽:“自……自然是釀蜜,唐大人最近釀蜜賺了不少錢。汴梁各富商,官員,還有宮中都訂了不少。”
趙匡胤好奇的問道:“釀蜜也能賺錢?朕雖然不做這行,卻也多少懂一些,這蜂窩難尋,蜂蜜更是難取,他就是把全汴梁的蜜蜂都抓去,攏共也得不到多少,怎麽還能拿來賺錢了?”
張德為難的說道:“這……唐大人的法子,奴婢實在不得知……”
趙匡胤揮揮手說道:“罷了,你方才說宮中也訂了,可有成品?去取些來朕嚐嚐。讓衛鷹去喊他。”
張德躬身應了,便匆匆離去。
衛鷹自打做了禁軍統領,侍衛都指揮使以來,除了朝中幾位大佬和那幾個閑散在家的宿將外,人人見了他都要點頭哈腰,喊一聲衛統領。即便是正直的官員,也是客客氣氣的。他也很享受這種認同感。
直到唐月輕出現後,一切發生了變化。這小子從不把自己放在眼裏,沒少給自己臉色看,如今張德這廝,好事他去做,卻讓自己去喊唐月輕,這一登唐家門,肯定又少不了白眼……
無精打采的衛統領來到唐府,唐府的門房見了,連忙去稟報,李漣等人出來迎接,說唐月輕去了登臨意,這就派人去喊,讓衛鷹進屋坐。因為唐月輕不在,就隻能李漣來迎接衛鷹,她把衛鷹請到中堂,端了一盤蜜過來,又端了熱茶。
衛鷹嚐了嚐晶瑩通透的蜂蜜,味道果然奇特,而且不然一絲雜質,應該是上乘的蜂蜜。看來唐府並非人人都像唐月輕那般無禮。
“衛鷹呢?”
外麵傳來唐月輕的聲音,衛鷹心裏苦笑,麵上卻毫無表情的看著跨進門的唐月輕說道:“唐大人,陛下相召。”
“先別急,老衛啊,兄弟我有個事情要和你商量。”唐月輕摟著衛鷹的肩膀,熱情的拉著衛鷹坐下。
衛鷹一本正經的說道:“唐大人,陛下召你……”
“就一會,就一會,老衛啊,我一直有個問題想問問你,宮中供奉這個職位現在是不是隻有張公公和我兩個人?”
衛鷹疑惑的點頭:“是啊,這個官職比較特殊。”
唐月輕趕忙問道:“我聽別人說,前朝和之前很多皇帝的宮中供奉都是大官擔任,為何獨獨我和張公公沒有其他官職?”
衛鷹實誠,天真的解釋道:“因為以前經常發生內官和外臣勾結,造反叛亂的事,所以陛下將供奉官職單獨任命,而且供奉這個官職比較特殊,屬於機要官職,為了防止專權,故而隻是從八品。唐大人突然問這個做什麽?”
沒人迴答。
衛鷹看了看唐月輕,唐月輕臉上浮現激動之色,來迴踱步,還拿起茶杯猛灌了一口。這……至於激動成這樣?
宋皇後吩咐侍女給黑著臉的唐月輕盛了一碗羹,外頭的衛鷹到現在腦袋還是懵的,為何自己給唐月輕解釋了供奉的官職之後,他便態度大變?供奉是從八品沒錯啊!而且以唐月輕的功績和實力,做個四五品官員還是可以的,當初他既然拒絕,那說明對官位也沒有要求。自己……又哪裏得罪他了?
唐月輕氣唿唿的喝了兩口,說道:“微臣謝皇後娘娘。”
說完,便梗著脖子不吭聲了,趙匡胤心下疑惑,不動聲色的問道:“朕聽說你最近在養蜜蜂?”
“微臣沒事幹,隻能養蜜蜂。”
趙匡胤摸著額頭問道:“朕召你來,是有事問你。”
“微臣也有一事要問陛下。”
趙匡胤一愣,稀奇的看著唐月輕:“你說來聽聽。”
“《西遊記》陛下可曾看了?”唐月輕拐彎抹角的問道。
“福清大師給宮中也撰寫了一本,朕看了。怎麽突然問這個?”
“陛下,微臣覺得自己現在挺像弼馬溫。”唐月輕委屈的說道。
宋皇後年輕,忍不住“噗嗤”一笑,趙匡胤瞪了宋皇後一眼,看著唐月輕說道:“我說今怎麽這麽不高興,原來是這事,當初是你不要官職的,朕以為你淡泊名利,所以封了供奉,你也不必在意,供奉官階隨小,卻是禦前。”
唐月輕沒有說話,趙匡胤看著他盯著地麵,滿臉的不屑,便想起這小子對禦前行走的恩寵根本不在意,頓時拉下臉來:“少給朕挑肥揀瘦,是你自己當初不要官職,如今怎麽反倒怪起朕來了?”
唐月輕無奈的開口說道:“陛下,微臣自然是不在意官職高低的,可我朝供奉隻有張公公和我,這……傳出去,好說不好聽啊,您封個起居郎也好,實在不行,禁軍軍士也行。”
“閉嘴,朕現在煩的很,沒功夫圓你的心意。”趙匡胤心頭微怒,不是怒唐月輕膽大,而是怒他對自己的恩寵絲毫不在意。
宋皇後見二人僵住,便開口說道:“唐大人,供奉一職與前朝不同,你是有才學的,陛下想多見見你,才封你供奉,尋常人可沒有這個恩寵。”說完又美目流轉,對趙匡胤說道:“陛下,唐大人年輕氣盛,愛麵子,你就再給他支個差事,免得外人口生是非。些許小事,何必平白傷了你們君臣情分?”
這話說的兩個人都有台階下,唐月輕暗暗點頭,這女人能坐上皇後,手裏是有兩把刷子的。
趙匡胤麵色好看了些,說道:“給事中,幹不幹?”
唐月輕喜上眉梢:“幹!”
宋皇後和一旁垂立的張德都笑了起來,趙匡胤嗔怪的看了看幾個人,沒好氣的說道:“屁大的事也跟朕置氣,朕解決了你的心事,如今也該你來解決朕的心事了。”
“陛下但請吩咐,微臣一定鞠躬盡瘁,知無不言,鞍前馬後……”
“行了行了!”趙匡胤有失儀態的撓了撓胳膊:“朕一身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唐月輕訕訕一笑,便再不說話了。靜靜的聽著。
“江淮你熟,如今曹彬戰事不順,依你之見,該如何是好?”趙匡胤隨意的問道。
“陛下,微臣一開始就是反對此次出征的,就是因為沒有好的辦法對付他們,才……”唐月輕為難的說道。
趙匡胤眼睛徒然瞪大,威脅似的看著唐月輕:“嗯?”
“也不是沒有辦法,隻需派精兵強將與李雄正麵交戰,派荊州水軍東下切斷李唐的糧道。再故技重施,離間唐軍外將和朝堂的關係,這個叫什麽……李……李雄的,他在朝廷必定有政敵,我們隻需告訴他的敵人,李雄得勝後迴去他們的日子還能有多好過,不消我們吩咐,他們自己就知道怎麽做。陛下可傳旨給吳越錢俶,不需要他出兵,隻需要他調集兵馬在唐,越邊境,鬧出動靜即可。微臣的意思是,待李唐生出退心後,陛下最好盡快結束戰事,休養生息。否則……”
趙匡胤揉著眉心,說道:“皇後,張德,你們下去吧。”
宋皇後起身,行了一禮,退了出去,張德也跟著出去,關上了門。
趙匡胤臉色頹然,說道:“朕並非急功近利之人,平定西川之時,朕也想等西川穩固,再定江南,可曹彬,潘美的背後,是新崛起的諸多將門,他們要新的利益和權利,朕若不依照他們的意思,怕是會重複唐末以來無數次的軍中嘩變。這次調集了十二萬人馬,整個大宋都幾乎被他們搬空了,這十二萬可是實打實,不是虛數啊!趙普和楚昭鋪,中書門下兩位宰執,加上朕,都不能壓製他們,朕也犯難呐!”
這就是真心話了,趙老大這次是真犯愁了。唐月輕抬頭看著趙匡胤,隱晦的說道:“陛下,既然如此……微臣有一計。”
趙匡胤眼睛一亮,問道:“計將安出?”
“他們喜歡打,那就讓他們打,咱們專心對付北邊,微臣剛才什麽都沒有說,陛下什麽都沒有聽到,自然有曹彬著急,必要時……”
“這可不行!”
趙匡胤威嚴的拒絕了唐月輕下黑手的企圖:“朝堂之爭不能牽扯到軍隊去,曹家背後是經營鐵甲,兵器,糧食的諸多權貴。潘家背後是鹽,衣物,馬車生意的各大富商,凡如此類,還有諸多。豈能因為這些白白葬送十多萬人的性命?萬萬不可!”
……
富貴人的遊戲,卻教窮苦人拚命。
罷了罷了!唐月輕搖頭說道:“陛下,他們賺的流油,我大宋卻要舉國為他們買單,唉!那就按先前的辦法做吧,隻是……這隻是權宜之計,李唐的那些謀臣悍將微臣是領教過的,極難對付。陛下還是做好準備吧。而且微臣還有句話,要告知陛下,西川新定,若是大宋威嚴在握,他們自然不敢造次,若是大宋新敗,局勢便不得而知了。另外,今年的雨季比往日來的早了許多,微臣還有一個擔憂,據臣的商號傳來消息,近日黃河水漲,恐有決堤泛濫之險,陛下,我們耗不起。說句犯上的話,他們換個主子依舊能榮華富貴,可您,卻不能。”
唐月輕一番話說下來,趙匡胤麵沉如水,一言不發。
“你先迴去吧,你說的話,朕會好好考慮的。”趙匡胤說完這些,便又翻開奏章,緊皺眉頭。
唐月輕悄無聲息的退了出去,外麵陰雲密布,空氣中有一股壓抑的氣息。
山雨欲來風滿樓。
四月剛過,汴梁便下起了連綿的陰雨,江淮依舊在鏖戰,不分勝負。說起來也很丟人,十二萬人打八萬人,居然還是平手。
屋漏偏逢連夜雨,李繼隆雖然戰勝了北漢劉繼元,可河北方麵,二把手姚內斌急於求勝,輕敵冒進,在幽州北境遭遇遼國的埋伏,宋軍河北主力盡喪,一把手的任德義連發十四道求救信,趙匡胤急忙從江淮調趙廷美率天雄軍北上增援,整個神州大地亂成了一鍋粥。
四月底的時候,貴如油的春雨變成了大宋帝國的噩夢,果然如唐月輕所言,黃河決堤,滑州,魏州,營州成了一片澤國,無數人流離失所,無家可歸。成千上萬的難民湧進汴梁城。
李漣帶著歌笑,小香在唐府門口施粥,唐府外牆下,躺滿了無處可去的難民,他們衣衫襤褸,眼神黯淡無光,錯過了春耕的寶貴時節,等於一年的收成全廢了,對於有些人來說,活路已經沒有了。隻剩下死和等死的區別。
唐府的粥份量足,還有許多餅,擠在這裏的人綿延不絕,張揚和王煙這兩個孩子也變得懂事起來,都幫著散發吃食。唐月輕和老杜繞著唐府察看,還有些力氣的,都費力的開口唿喊。
“給口吃的吧,求求你了。”
“貴人,家中可有剩菜剩飯?分一口吧……”
“貴人,我弟弟三天沒吃東西了,就要死了,求求你,給口吃的救救他,你讓我做牛做馬,做什麽都行!”
唐月輕看著跪在地上的十三四歲的小女孩,心疼的厲害,趕忙吩咐道:“老杜,你把他們姐弟倆領迴府中,讓廚子給他們做些飯,喊來郎中給這孩子瞧瞧。”
老杜看了看周圍,說道:“公子,那你的安全?”
“我沒事,快去辦吧。”
老杜應了一聲,抱起那虛弱的男孩,小女孩千恩萬謝的跟著老杜跑遠了,許多難民見狀,紛紛圍了過來:“貴人,貴人發發善心,也救救我們吧!”
老翟聽從唐月輕的命令,登臨意拿出五萬貫購買了糧食和衣服,拿出二鍋頭消毒,救治難民,可依舊杯水車薪。
五月初一,垂拱殿的朝會上,平日裏吵得不可開交的朝臣們都沉默不語,隻有趙普臉色疲憊,費力的說道:“陛下,度支司已經撥了二十萬貫下去,救治難民,可這次糟難的人數龐大,依舊難以為繼,況且大災過後必有大疫,陛下,戰事必須停了!”
朝堂上心存私心的官員們聽了,紛紛不幹了,中書舍人薛律率先反對:“陛下,趙相此言差矣!水災事小,戰局事大,若是我大軍敗退,那才是真正的危險了!鐵蹄踐踏,那時就是真正的人間煉獄了!那要比水災慘的多啊陛下!”
“是啊陛下!萬萬不能停戰啊!”
“若是戰敗,大宋威嚴何在,國將不國啊!”
“那你倒是提著刀去江淮和李雄幹一仗啊!光動嘴皮子誰不會?”一個不和諧的聲音傳來。眾人迴頭一看,正是破格提拔的新任給事中唐月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