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居然怕蜜蜂?”唐月輕笑的前俯後仰,指著李漣說道:“那你豈不是不吃蜂蜜?哈哈哈哈,膽小鬼!”
等笑的差不多了,唐月輕看著李漣正微笑著望著自己。又計算了一下從這裏到門口的距離,默默的從椅子上挪開,蹲下抱住頭。
“輕點。”
“奴家知道了。”李漣溫柔的說了一聲,飛起一腳。
“啊!”
院子裏的老杜打了個冷顫,縮了縮脖子,趕忙提起酒壇子和雞肉跑迴了房間。庫房裏的老翟手一抖,算盤打錯了幾個,搖著頭提起來清零,重新算了起來。
宿州,淮北大營,威嚴又不失儒雅的陳存身著盔甲,坐在帥帳裏,看著手裏的紙眉頭緊皺,高處恭和一眾將領分列在下首。
陳存看完,冷哼道:“這個林仁肇,分兵兩路,一路由他親自率領,如今正圍著壽春城,還有一路由唐將吳青鬆率領,正往宿州而來,想要阻止我們,拖延支援壽春的速度。諸位將軍,誰敢為先鋒,斬殺此賊?”
高處恭想都沒想,出列抱拳道:“將軍,末將願往!”
陳存摸著胡須點頭稱讚道:“好!不愧是高將軍的兒子!本帥給你調五千人馬,速速迎敵開路!本帥自率大軍再後,隨你而來。”
“得令!”
高處恭出了大帳,提著銀槍,點齊兵馬,往壽春方向南行,剛出了宿州地界,便看到前方的“唐”字大旗,一支唐軍與高處恭狹路相逢。
為首的唐將吳青鬆,是個三十多歲的大漢,提一把長刀走在最前。見宋軍出現,擺好陣勢,驅馬上前。
“宋軍都聽著,本將軍乃是徽州馬軍都指揮使吳青鬆!不想死的快快離去!”
高處恭懶得搭話,一騎當先衝向吳青鬆,吳青鬆見這宋將年輕,心裏不屑,於是大喝一聲,舉起大刀奔向高處恭。兩馬相交,兵器碰撞的聲音響徹戰場——“鏘!”
馬匹錯過,高處恭勒馬迴頭,又飛奔過來,吳青鬆心中驚懼,剛才一交手,他就感覺到對方力氣特別大,他的手都被的發麻,一抬頭,見這宋將又衝了過來,吳青鬆隻好硬著頭皮再次相對,高處恭一槍刺了過來,吳青鬆閃身躲過,橫劈向高處恭,高處恭往後一仰,躺在馬背躲過大刀,長槍橫掃向吳青鬆的後背,槍頭劃破鎧甲,冒著火星,登時在他背上掃出一道血痕,高處恭怕他跑了,勒的馬兒前蹄懸空,立了起來,立刻迴頭追上吳青鬆,吳青鬆大驚失色。慌忙要取弓,誰知高處恭反手拿起銀槍,投標槍一樣投了出去,一槍從吳青鬆的身體穿透,刺下馬來。高處恭策馬踩過吳青鬆,將銀槍從屍體上拔出,奔向唐軍。
宋軍見主帥如此威武,軍心振奮,整齊的衝向唐軍,一時間殺聲震天,弓矢如雨。唐軍慌不擇路,四散而逃,潰退而去。
高處恭一路率兵追殺,追了九十裏,一直殺到壽春城北五十裏,才停下步伐,安營紮寨。宋軍主力緩緩跟到,高處恭跪迎陳存,陳存拉著高處恭的手哈哈大笑:“真是少年英雄啊!高將軍這首戰便斬殺李唐大將!軍中振奮!來來來,進帳說話。”
宋軍高級軍官都進到大帳,高處恭便稟報情況:“將軍,林仁肇大營在城東三十裏的淮河南岸,末將探查清楚了,此時圍城的主帥是唐將魏詠時,如今林仁肇應該還在南岸,不如我們一鼓作氣,掩殺過去,城中軍馬自會接應,圍城可解。”
陳存一臉喜色,說道:“高將軍確實勇猛過人,但太過心急了。林仁肇派魏詠時圍城,就足以看出此人不凡,況且我軍這些日子接連跋涉,已經是疲憊不堪了。今日先休整一翻,待明日天亮,咱們再解壽春之圍。高將軍辛苦了,好好休息。”
高處恭想要說什麽,見陳存擺手,心意已決,隻好拱手道:“末將遵命。”
第二天,朝陽從壽春城樓上照射下來,整個城牆映在一片金色中,溫度漸漸暖和,鳥鳴聲響徹樹林。
壽春的東北城外,兩方軍馬對陣而立,李唐中軍裏,胡子花白的林仁肇,身著鎧甲,披著黑色披風,正凝重的看著前方的宋軍。他的身邊是一個少年將軍,跨著紅馬,手提星斑馬朔,一身白色盔甲,麵容俊朗,棱角分明。兩邊還有書記,各鎮指揮使,校尉等人。
高處恭在後,跟著陳存策馬上前,陳存高聲喊道:“淮北節度使陳存,請林老將軍出來一議!”
林仁肇緩緩的閉上了眼睛,頓了一下,睜開雙眼,驅馬上前。那少年將軍緊緊跟隨。四人走到兩軍正中央,停下馬來。
陳存抱拳行禮,林仁肇見狀,也禮貌的還禮。
“老將軍無故率軍侵入我境,致使江淮戰火紛飛,百姓流離失所,實為不義之舉,如今陛下令我大起禁軍十萬,南下抵禦。老將軍可速速退迴江南,不使將士拚命,黎明受苦,方為大善。”
林仁肇看著陳存說道:“大唐天下,雖然幾番被逆賊竊據,如今更是偽定一時,可我主仁義,未免塗炭生靈,故而屈居江南。然趙匡胤此人,本是臣子,竟趁主上年幼,取了大位,更是對李筱,韓通等節度使趕盡殺絕,先前又無故殺了臣服大唐的張文表,這一樁樁一件件,實在是人神共憤!我主祭天禱告,欲匡正禮教,再造盛唐!你既是讀了聖賢書的,就應當知曉正統,棄暗投明方為正道。”
陳存皺眉說道:“老將軍,此言差矣,想想從孫吳,到東晉,乃至宋齊梁陳,可有一家自江南一統天下?將軍一世英雄,何苦逆天而為?”
林仁肇年邁的臉上浮現一股霸氣:“縱使天命難違,老夫也要逆天而行,更何況趙匡胤不得人心,中原大地常思舊時。再者說,小子,你不是老夫的對手,你我互相推演一把,你迴去複命便可,淮北可以徐徐圖之,壽春城,乃是老夫掌中之物,你若不信,一戰便知。”
陳存臉色很不好:“林老將軍,這是非戰不可了?”
林仁肇勒馬迴頭,說到:“把你的能耐都使出來,戰場上,老夫可不會留情。”
陳存冷哼一聲,也轉頭往迴走:“老將軍莫要做了階下囚才後悔!”
高處恭跟著陳存往迴走了十幾步,“籲~”的一聲勒停了馬兒。
那提著馬朔的將軍,也停下馬來。
下一刻,二人皆調轉馬頭,衝向對方。林仁肇和陳存充耳不聞,各自迴到陣中。
高處恭挺槍躍馬,刺向對方。那人橫朔隔開,削了過來,高處恭連忙躲過,二人的長武器都迴轉不來,高處恭抽出馬背上的流星錘便砸了過去,那少年將軍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二人在馬上奮力爭奪,一起滾下馬來。
身後兩軍擂鼓助威,高處恭落了地,挽著槍花逼進,少年將軍手握在朔頭,輕鬆隔開,從地上劃著朔杆往高處恭腹部劈來,高處恭跳起身子側著躲開,雙手緊握長槍半空砸了下來,少年將軍右手一把抓住,左手揮朔橫掃向高處恭的頭,高處恭也一把抓住朔頭,二人不約而同的飛起一腳,兩個人雙雙摔倒在地,爬了起來。
高處恭冷笑著看著對方問道:“好小子,有兩下子!”
那人也桀驁的說道:“你也不賴,能和我打成這樣的,天下沒有幾個!”
高處恭甩了甩胳膊,問道:“我叫高處恭,小子,你叫什麽?”
那少年將軍眼睛一亮:“你就是高處恭啊……我在淮南,常常聽說別人吹噓你如何如何,今日倒要好好見識一番!聽好了,本將軍乃是徽州團練使韓重登!”
高處恭冷哼一聲,掄著長槍逼近韓重登,身邊如同有兩個輪子在轉一般,韓重登一邊後退,一邊甩著馬朔挺刺,隻聽到“叮叮當當”的金屬撞擊聲,高處恭瞅準機會,全身旋轉掃向韓重登的小腿,韓重登跳起身子,朔頭劈向高處恭,二人打的難分難解,數十個迴合下來,誰都討不到便宜,氣喘籲籲的停了下來。
兩邊的宋軍和唐軍看的眼花繚亂,心中更是震驚。
高處恭乃是大宋新崛起的年輕將領中武藝最強,威名最盛的,在對方手裏卻討不到一絲便宜。
韓重登雖是周室遺臣,可在林仁肇的軍營中,無人能勝。要知道,林仁肇的軍隊可是匯集了整個李唐的精銳。能在這群能征善戰之輩中脫穎而出,那需是絕頂的人才才能做到。可既使是這樣的人,依舊奈何不了那宋將!
林仁肇古井無波的眼神中,終於略微有了一些詫異,盯著高處恭看了半天,才笑著自嘲道:“我還以為中原無人,如今看來,是我坐井觀天了。”
一旁的隨軍書記是個瘦弱的中年人,聽了這話,斜著頭看向林仁肇說道:“大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光芒,您已經貫絕同輩,總不能讓小輩都不出頭吧?”
林仁肇聽了,摸著花白的胡子,哈哈大笑:“你呀你呀!嘴上還是這麽不饒人,哎,你看著這兩個小子,誰更厲害些?”
那書記望著戰場中央廝殺的二人,搖著頭說道:“不好說……棋逢對手,難分伯仲。”
林仁肇笑著搖搖頭,說道:“想來朱寺這會已經動手了,把重登喊迴來,令樊金率步兵在前,向溫率騎兵從兩側圍殺過去。”
書記答道:“是。”
唐軍突然鳴金,韓重登忿忿的跨上馬說道:“高處恭,今日先放你一馬,來日再戰!你可別膽小跑了!”
高處恭聽到宋營也響起鳴金聲,跨上馬意味深長的看了韓重登一眼,一言不發的迴到了陳存身邊。
“報~將軍,不好了,唐將朱寺趁著我軍和唐軍主力對陣,率兵奪了我軍大營!”
陳存驚怒異常:“你說什麽?!”
等笑的差不多了,唐月輕看著李漣正微笑著望著自己。又計算了一下從這裏到門口的距離,默默的從椅子上挪開,蹲下抱住頭。
“輕點。”
“奴家知道了。”李漣溫柔的說了一聲,飛起一腳。
“啊!”
院子裏的老杜打了個冷顫,縮了縮脖子,趕忙提起酒壇子和雞肉跑迴了房間。庫房裏的老翟手一抖,算盤打錯了幾個,搖著頭提起來清零,重新算了起來。
宿州,淮北大營,威嚴又不失儒雅的陳存身著盔甲,坐在帥帳裏,看著手裏的紙眉頭緊皺,高處恭和一眾將領分列在下首。
陳存看完,冷哼道:“這個林仁肇,分兵兩路,一路由他親自率領,如今正圍著壽春城,還有一路由唐將吳青鬆率領,正往宿州而來,想要阻止我們,拖延支援壽春的速度。諸位將軍,誰敢為先鋒,斬殺此賊?”
高處恭想都沒想,出列抱拳道:“將軍,末將願往!”
陳存摸著胡須點頭稱讚道:“好!不愧是高將軍的兒子!本帥給你調五千人馬,速速迎敵開路!本帥自率大軍再後,隨你而來。”
“得令!”
高處恭出了大帳,提著銀槍,點齊兵馬,往壽春方向南行,剛出了宿州地界,便看到前方的“唐”字大旗,一支唐軍與高處恭狹路相逢。
為首的唐將吳青鬆,是個三十多歲的大漢,提一把長刀走在最前。見宋軍出現,擺好陣勢,驅馬上前。
“宋軍都聽著,本將軍乃是徽州馬軍都指揮使吳青鬆!不想死的快快離去!”
高處恭懶得搭話,一騎當先衝向吳青鬆,吳青鬆見這宋將年輕,心裏不屑,於是大喝一聲,舉起大刀奔向高處恭。兩馬相交,兵器碰撞的聲音響徹戰場——“鏘!”
馬匹錯過,高處恭勒馬迴頭,又飛奔過來,吳青鬆心中驚懼,剛才一交手,他就感覺到對方力氣特別大,他的手都被的發麻,一抬頭,見這宋將又衝了過來,吳青鬆隻好硬著頭皮再次相對,高處恭一槍刺了過來,吳青鬆閃身躲過,橫劈向高處恭,高處恭往後一仰,躺在馬背躲過大刀,長槍橫掃向吳青鬆的後背,槍頭劃破鎧甲,冒著火星,登時在他背上掃出一道血痕,高處恭怕他跑了,勒的馬兒前蹄懸空,立了起來,立刻迴頭追上吳青鬆,吳青鬆大驚失色。慌忙要取弓,誰知高處恭反手拿起銀槍,投標槍一樣投了出去,一槍從吳青鬆的身體穿透,刺下馬來。高處恭策馬踩過吳青鬆,將銀槍從屍體上拔出,奔向唐軍。
宋軍見主帥如此威武,軍心振奮,整齊的衝向唐軍,一時間殺聲震天,弓矢如雨。唐軍慌不擇路,四散而逃,潰退而去。
高處恭一路率兵追殺,追了九十裏,一直殺到壽春城北五十裏,才停下步伐,安營紮寨。宋軍主力緩緩跟到,高處恭跪迎陳存,陳存拉著高處恭的手哈哈大笑:“真是少年英雄啊!高將軍這首戰便斬殺李唐大將!軍中振奮!來來來,進帳說話。”
宋軍高級軍官都進到大帳,高處恭便稟報情況:“將軍,林仁肇大營在城東三十裏的淮河南岸,末將探查清楚了,此時圍城的主帥是唐將魏詠時,如今林仁肇應該還在南岸,不如我們一鼓作氣,掩殺過去,城中軍馬自會接應,圍城可解。”
陳存一臉喜色,說道:“高將軍確實勇猛過人,但太過心急了。林仁肇派魏詠時圍城,就足以看出此人不凡,況且我軍這些日子接連跋涉,已經是疲憊不堪了。今日先休整一翻,待明日天亮,咱們再解壽春之圍。高將軍辛苦了,好好休息。”
高處恭想要說什麽,見陳存擺手,心意已決,隻好拱手道:“末將遵命。”
第二天,朝陽從壽春城樓上照射下來,整個城牆映在一片金色中,溫度漸漸暖和,鳥鳴聲響徹樹林。
壽春的東北城外,兩方軍馬對陣而立,李唐中軍裏,胡子花白的林仁肇,身著鎧甲,披著黑色披風,正凝重的看著前方的宋軍。他的身邊是一個少年將軍,跨著紅馬,手提星斑馬朔,一身白色盔甲,麵容俊朗,棱角分明。兩邊還有書記,各鎮指揮使,校尉等人。
高處恭在後,跟著陳存策馬上前,陳存高聲喊道:“淮北節度使陳存,請林老將軍出來一議!”
林仁肇緩緩的閉上了眼睛,頓了一下,睜開雙眼,驅馬上前。那少年將軍緊緊跟隨。四人走到兩軍正中央,停下馬來。
陳存抱拳行禮,林仁肇見狀,也禮貌的還禮。
“老將軍無故率軍侵入我境,致使江淮戰火紛飛,百姓流離失所,實為不義之舉,如今陛下令我大起禁軍十萬,南下抵禦。老將軍可速速退迴江南,不使將士拚命,黎明受苦,方為大善。”
林仁肇看著陳存說道:“大唐天下,雖然幾番被逆賊竊據,如今更是偽定一時,可我主仁義,未免塗炭生靈,故而屈居江南。然趙匡胤此人,本是臣子,竟趁主上年幼,取了大位,更是對李筱,韓通等節度使趕盡殺絕,先前又無故殺了臣服大唐的張文表,這一樁樁一件件,實在是人神共憤!我主祭天禱告,欲匡正禮教,再造盛唐!你既是讀了聖賢書的,就應當知曉正統,棄暗投明方為正道。”
陳存皺眉說道:“老將軍,此言差矣,想想從孫吳,到東晉,乃至宋齊梁陳,可有一家自江南一統天下?將軍一世英雄,何苦逆天而為?”
林仁肇年邁的臉上浮現一股霸氣:“縱使天命難違,老夫也要逆天而行,更何況趙匡胤不得人心,中原大地常思舊時。再者說,小子,你不是老夫的對手,你我互相推演一把,你迴去複命便可,淮北可以徐徐圖之,壽春城,乃是老夫掌中之物,你若不信,一戰便知。”
陳存臉色很不好:“林老將軍,這是非戰不可了?”
林仁肇勒馬迴頭,說到:“把你的能耐都使出來,戰場上,老夫可不會留情。”
陳存冷哼一聲,也轉頭往迴走:“老將軍莫要做了階下囚才後悔!”
高處恭跟著陳存往迴走了十幾步,“籲~”的一聲勒停了馬兒。
那提著馬朔的將軍,也停下馬來。
下一刻,二人皆調轉馬頭,衝向對方。林仁肇和陳存充耳不聞,各自迴到陣中。
高處恭挺槍躍馬,刺向對方。那人橫朔隔開,削了過來,高處恭連忙躲過,二人的長武器都迴轉不來,高處恭抽出馬背上的流星錘便砸了過去,那少年將軍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二人在馬上奮力爭奪,一起滾下馬來。
身後兩軍擂鼓助威,高處恭落了地,挽著槍花逼進,少年將軍手握在朔頭,輕鬆隔開,從地上劃著朔杆往高處恭腹部劈來,高處恭跳起身子側著躲開,雙手緊握長槍半空砸了下來,少年將軍右手一把抓住,左手揮朔橫掃向高處恭的頭,高處恭也一把抓住朔頭,二人不約而同的飛起一腳,兩個人雙雙摔倒在地,爬了起來。
高處恭冷笑著看著對方問道:“好小子,有兩下子!”
那人也桀驁的說道:“你也不賴,能和我打成這樣的,天下沒有幾個!”
高處恭甩了甩胳膊,問道:“我叫高處恭,小子,你叫什麽?”
那少年將軍眼睛一亮:“你就是高處恭啊……我在淮南,常常聽說別人吹噓你如何如何,今日倒要好好見識一番!聽好了,本將軍乃是徽州團練使韓重登!”
高處恭冷哼一聲,掄著長槍逼近韓重登,身邊如同有兩個輪子在轉一般,韓重登一邊後退,一邊甩著馬朔挺刺,隻聽到“叮叮當當”的金屬撞擊聲,高處恭瞅準機會,全身旋轉掃向韓重登的小腿,韓重登跳起身子,朔頭劈向高處恭,二人打的難分難解,數十個迴合下來,誰都討不到便宜,氣喘籲籲的停了下來。
兩邊的宋軍和唐軍看的眼花繚亂,心中更是震驚。
高處恭乃是大宋新崛起的年輕將領中武藝最強,威名最盛的,在對方手裏卻討不到一絲便宜。
韓重登雖是周室遺臣,可在林仁肇的軍營中,無人能勝。要知道,林仁肇的軍隊可是匯集了整個李唐的精銳。能在這群能征善戰之輩中脫穎而出,那需是絕頂的人才才能做到。可既使是這樣的人,依舊奈何不了那宋將!
林仁肇古井無波的眼神中,終於略微有了一些詫異,盯著高處恭看了半天,才笑著自嘲道:“我還以為中原無人,如今看來,是我坐井觀天了。”
一旁的隨軍書記是個瘦弱的中年人,聽了這話,斜著頭看向林仁肇說道:“大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光芒,您已經貫絕同輩,總不能讓小輩都不出頭吧?”
林仁肇聽了,摸著花白的胡子,哈哈大笑:“你呀你呀!嘴上還是這麽不饒人,哎,你看著這兩個小子,誰更厲害些?”
那書記望著戰場中央廝殺的二人,搖著頭說道:“不好說……棋逢對手,難分伯仲。”
林仁肇笑著搖搖頭,說道:“想來朱寺這會已經動手了,把重登喊迴來,令樊金率步兵在前,向溫率騎兵從兩側圍殺過去。”
書記答道:“是。”
唐軍突然鳴金,韓重登忿忿的跨上馬說道:“高處恭,今日先放你一馬,來日再戰!你可別膽小跑了!”
高處恭聽到宋營也響起鳴金聲,跨上馬意味深長的看了韓重登一眼,一言不發的迴到了陳存身邊。
“報~將軍,不好了,唐將朱寺趁著我軍和唐軍主力對陣,率兵奪了我軍大營!”
陳存驚怒異常:“你說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