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婢漏夜前來,參見皇上。”


    雖然竹息口中說著請安的話,但她的身形卻紋絲不動,既未行禮,也未彎腰,隻是直直地站在那兒。


    見到來人,雍正一怔:“孫姑姑,你怎麽來了?”


    竹息直視雍正,目光沒有絲毫閃躲。她將手中的雕花錦盒向前一遞,聲音沉穩:“奴婢知道今日宮中有大變故,為免皇上煩心,特意帶來太後遺詔。”


    聽到“太後遺詔”四字,雍正的眼中驟然閃過一絲驚喜,沒想到皇額娘還有話留給自己。


    他的聲音低沉卻難掩激動:“皇額娘有遺詔?”


    竹息點頭,語氣依舊平靜:“奴婢不敢欺瞞皇上,等奴婢宣讀完太後遺詔,皇上可以看看遺詔,的確是太後親筆。”


    “遺詔一會再讀,朕先廢了這個毒婦。”


    待事情落定,再好好看看皇額娘留給自己的話。


    竹息堅定道:“太後遺詔事關今日之事,請皇上跪接太後遺詔。”


    直到這時,雍正才猛然發覺,這份遺詔的出現有些不合時宜,卻又似乎恰到好處。


    他轉頭看了皇後一眼,隻見她神色冰冷,屈膝跪在地上,脊背卻依舊挺直。


    雍正沉默片刻,終於向前幾步,緩緩跪在了她的身邊。


    竹息展開遺詔,聲音平穩清晰,一字一句地讀著太後的遺命。


    雍正聽著,臉色逐漸變得鐵青,雙手緊握成拳,心中湧起一陣難以言喻的憤怒和失望。


    皇額娘在臨死前,心心念念的竟然還是烏拉那拉氏的榮耀,甚至留下這樣一封遺詔來製約自己,連一點母子情分都不顧。


    待竹息讀完,他伸手接過遺詔,低頭看了一眼,那熟悉的字跡映入眼簾,果真是皇額娘親筆所書。


    竹息淡淡地說道:“皇上以仁孝治天下,不能不顧太後遺命。奴婢之所以未跟隨太後到九泉之下,也是因為這封遺詔。”


    雍正將遺詔重重合上,帶著幾分壓抑的怒氣:“可是烏拉那拉氏之罪不可饒恕,朕不能為了皇額娘而不顧天下百姓,不顧江山社稷,還望在九泉之下的皇額娘能夠息怒。”


    太後活著的時候,雍正尚且違逆她的心意,更遑論人已經過世。


    竹息語氣依舊波瀾不驚,卻又帶著一絲逼迫:“太後遺詔,關乎皇家顏麵與後宮根基,不得不慎重。太後一生殫精竭慮,為皇室綿延、後宮安穩操碎了心,臨終所托,實是放心不下皇後與後宮諸事,還望皇上遵循太後遺詔。”


    雍正神色陰沉,壓抑許久的怒火似要破膛而出,冷笑道:“朕何嚐不知皇額娘的苦心!可烏拉那拉氏近年來的所作所為,實在令人發指。她殘害皇嗣,打壓妃嬪,將後宮攪得烏煙瘴氣,這等惡行,若不懲處,如何向天下交代?朕身為天子,若因顧念皇額娘的遺命而姑息養奸,又有何顏麵麵對天下百姓,如何治理這江山社稷?你不必多說,朕心意已定。”


    說完,將遺詔扔迴到竹息手上。


    竹息靜靜地聽著,待他說完,才開口:“太後臨終前說過,若皇上執意廢後,讓奴婢問一問皇上,純元皇後在臨死前,伏在皇上膝上說的話,皇上還記得嗎?”


    聽聞此言,雍正身形一震,緩緩閉上雙眼,聲音不自覺放低,帶著幾分追憶:“當時純元已經氣息奄奄,她伏在朕的膝頭,跟朕說,我命薄,不能陪四郎白頭偕老,連咱們的孩子也未能保住,我唯有宜修一個妹妹,望日後四郎能夠無論如何善待於她,不要廢棄她。”


    “是皇上親口答應純元皇後,絕不廢棄她的親妹妹,皇上今日寬恕皇後,是為了純元皇後不要魂魄不安,皇上厭棄皇後,連名字都不願稱唿,口口聲聲稱烏拉那拉氏,可是純元皇後何嚐不是烏拉那拉氏,太後何嚐不是烏拉那拉氏,連皇上身上都留著烏拉那拉氏的血。太後遺命,烏拉那拉氏不可廢後。”


    竹息說完,定定的看著雍正。


    雍正迴過神:“這麽多年,皇後做的事,皇額娘都清清楚楚是嗎?”


    竹息靜靜地站在原地,低垂著眼簾,雙手交疊放在身前,沒有作答。


    一時間,偌大的宮殿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中,唯有燭台上的火苗,在幽暗中輕輕搖曳,時不時發出“劈啪”的聲響,在這壓抑的沉默中突兀地響起,仿佛是命運無情的嘲諷,又似是為這場無聲的對峙添上了一抹緊張到令人窒息的注腳。


    答案,已然在這死寂中昭然若揭。


    “她什麽都知道,純元的死,皇後做過的事,她都知道……”


    雍正的聲音在殿內迴蕩,他的目光掃過竹息,又掃過跪在地上的皇後,眼中既有憤怒,又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悲涼。


    皇後依舊跪在地上,神情冰冷,目光如霜。


    雍正站起身,聲音裏沒有任何情緒:“朕特念舊恩,烏拉那拉氏安置於景仁宮,非死不得出,蘇培盛。”


    “奴才在!”


    “去景仁宮取迴朕立後的聖旨,寶印寶冊,曉諭六宮,朕與她,死生不複相見。”雍正一字一頓,每個字都是從牙縫中擠出來的,透著決絕與狠厲。


    “遵旨!”


    皇後聞言,微微一笑,眼中卻沒有絲毫懼意。她緩緩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襟,昂首挺胸地走出了大殿。


    她的步伐穩健,背影筆直,仿佛依舊是那個高高在上的皇後,即便身處絕境,也絕不低頭。


    “皇上,臣妾告退。”她的聲音清脆響亮,字字擲地有聲,在空曠的大殿內悠悠迴蕩,那聲音裏,既有對過往恩愛的不甘,也有對雍正薄情的怨恨,更有一份寧折不彎的氣節,向這個無情的帝王,以及這吃人的後宮,發出最後的嗤笑,“我這一生,終究是錯付了,下輩子,再也不來了!”


    說完,她轉身離去,步伐堅定而從容,沒有絲毫猶豫。她的背影在殿門口的光影中漸漸模糊,與無盡的黑暗融為一體。


    這一刻,她不再是那個被權力與規則束縛的女子,而是一個敢於直麵命運、敢於反抗的勇者。她的離去,不僅是對這無情帝王的告別,更是對這吃人製度的無聲控訴。


    殿門在她身後緩緩關閉,發出沉悶的聲響,那聲音仿佛是命運的喪鍾,為她的皇後生涯畫上了一個悲壯的句號。


    皇後的身影漸漸消失在那扇厚重的門後,隻留下一片死寂的宮殿,以及滿心憤怒、悲涼與疲憊的雍正,獨自麵對著這一場皇室的驚濤駭浪,徒留這空蕩蕩的大殿,見證著這一段愛恨情仇的落幕 。


    (艾瑪,今天兩章發出來我心驚膽戰的,就怕書友說我三觀不正,把皇後這個角色美化太多,但是我真的想寫出皇後的另一麵。這幾章寫的我很糾結,起了一嘴的燎泡,偏偏今天還一連收到了兩個低分差評,我真的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甄嬛傳之歲歲年年,共占春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芋十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芋十一並收藏甄嬛傳之歲歲年年,共占春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