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隨幾人來到了城門口,正遇一支兵馬擋路,幾人奮鬥半天,才得以殺出重圍。寧隨望向幾人,卻不見了蔣斌,連忙問:“蔣斌人呢?”王含含淚迴答說:“我遠遠地看見他被一名魏將刺於馬下,踐踏身亡。”寧隨歎了口氣,又接著說:“現在還沒有脫離危險,趕緊離開吧。”趙統點了點頭說:“此去西南有朝真觀,是諸葛道長修行的地方,先去那裏再做打算吧。”寧隨猶豫說:“這樣會不會連累諸葛道長?”趙統迴答說:“放心好了,朝真觀也算是五鬥米教的勢力範圍之內,而五鬥米教在整個川蜀地區的影響力都是十分之大,去那裏絕對安全。”寧隨聽後說:“事不宜遲,馬上出發吧。”幾人掉轉馬頭,往朝真觀方向而去。路上,寧隨又將薑維的事情告訴了幾人,並且推測說:“各位最好有心理準備,大將軍很有可能已經……”說到這裏,便不再說下去。趙統幾人自然明白,也都默然不語。


    行不多遠,前麵突然出現數十人擋住了去路。寧隨看著他們的服裝打扮,卻不是魏兵。正疑慮間,一名道姑從人群中走了出來,正是諸葛果。寧隨幾人見狀,便放下了心,下馬與諸葛果相見。諸葛果說:“事情我都已經知道了,幾位就先跟我迴朝真觀避一避吧。”趙統道謝說:“多謝諸葛道長了。”於是寧隨幾人跟著諸葛果一同來到了朝真觀。


    剛到朝真觀,就有道童出來對諸葛果報告說:“師父,範真人來了。”諸葛果點了點頭,對寧隨幾人說:“幾位走吧,範道兄想見一見你們。”寧隨問:“這範真人是誰啊?”諸葛果迴答說:“你們見過就知道了。”


    就這樣,在諸葛果的帶領下,寧隨幾人見過了範真人,並從諸葛果口中得知範真人全名範長生,是涪陵郡人,在建安二十三年出生。因為幼時曾飽受戰亂與歧視之苦,所以長大後就選擇加入了五鬥米教,並且長期住在成都西邊的青城山,因為其為人十分注重信義,又博學多才,所以深得五鬥米教徒的敬服,也因此被擁戴為五鬥米教的首領。


    寧隨聽完了範長生的事情後,便問:“不知道範真人為何想要見我們?”範長生想了想,便迴答說:“其實,是因為諸葛果的緣故,導致天象發生了變動,不久後將會有一場浩劫降臨世間。為了阻止這場浩劫,我需要你們的幫助。”寧隨又問:“什麽浩劫?”範長生笑了笑說:“不好意思,天機不可泄露,到時候你就知道了。而且,我還可以告訴你的是,到了那時,大漢必然會再現天下。”寧隨聽得有些心動,又問:“那這場浩劫什麽時候會降臨?”語氣顯然是不相信的樣子。範長生說:“這個嘛……大約三十年後吧。”寧隨有些生氣地說:“三十年後,你怕不是說笑吧,誰會相信你的鬼話。”範長生笑了笑,又說:“信不信由你,不過你似乎是看不到了。”寧隨“啊”了一聲說:“你說什麽,什麽我看不到?”範長生說:“寧施主,貧道觀你印堂發黑,在十八年後恐怕會有血光之災。不過,若是聽貧道一句話,可保你無事。”寧隨冷笑地問:“不知範真人有什麽話要說?”範長生說:“很簡單,寧施主隻要一直待在弊教,貧道就可保你無事。”寧隨聽後,哈哈大笑說:“對不住了,範真人,這件事情恕難從命。再者說,我也不信你這等鬼神之言。”範長生無奈地搖了搖頭,歎息一聲,心想:“天意如此,強求不來,罷了。”接著又問:“那你今後打算在怎麽辦?”寧隨說:“若是真人不介意的話,就讓我在這裏住上幾天,好打探成都那邊的消息,之後我再做打算,若是介意的話,我立刻就離開,絕不逗留。”範長生哈哈一笑說:“你住不住在這裏,得問諸葛果,我無權幹涉。”諸葛果聽後,對寧隨說:“如今是非常時期,你真的不願意留下來幫忙嗎?”寧隨說:“並非不願留下來,隻是三十年時間實在是太久了,誰也不敢保證會發生什麽變故,不是嗎?”諸葛果也歎息地說:“也罷,就這樣吧。”接著又問趙統和王含說:“你二人意下如何?”趙統迴答說:“我倒是相信範真人所說,畢竟若是無名之輩,諸葛道長也不會讓我們和他相見,所以我打算相信一下他。但是我不打算就這樣慢慢等待下去,我想先到南中去,那裏對於魏軍來說,山多崎嶇,氣候炎熱,完全沒有進攻的欲望。因此在那裏最起碼可以維持一個實質的大漢政權,也可以收容逃難的軍民。到時候我就蟄伏等待,隻要你們振臂一唿,我必然北上接應!”寧隨聽後問:“這件事情很難,別的先不說,光是實現南中的獨立,就需要焦、雍、婁、爨、量、毛、李等南中大族的協力,這幾乎很難做到,你可有把握?”趙統說:“隻要有機會,我都願意一試。”諸葛果點了點頭,又問王含說:“你打算怎麽辦?”王含說:“我智謀短淺,暫時想不出什麽好主意,不過,隻要大漢有一絲一毫興複的機會,我都願意去相信,所以我願意留在這裏等待。”寧隨聽後問:“你真的願意等三十年嗎?”王含堅定地說:“我願意!”寧隨聽後心想:“或許三十年後,大漢真的能再次複興,但那真的太久了,更何況三十年,實在是太虛無縹緲了,我等不了。”


    這時候,一名道童進來報告說:“不、不好了,觀外聚集著一大堆官兵。”寧隨幾人聽後,瞬間慌張了起來。範長生不慌不忙地說:“幾位就在這裏安心等著吧。”說完,慢悠悠地走了出去。寧隨有些擔心地問:“他一個人沒問題嗎?”諸葛果絲毫不擔心地說:“你們就放心吧。”


    卻說範長生走出了道觀,就見滿滿地一排官兵站在外邊。為首的武官見範長生,連忙怒氣衝衝地上前大喝說:“快點把人交出來!別以為我沒看見你放那些蜀將進觀裏。如今賊首薑維都已經死在了我們手上,我們要斬草除根,永絕後患!”範長生問:“官爺,你可知道這是哪裏?”武官說:“我不管這裏是哪裏,趕緊把人交出來!”範長生不慌不忙地說:“我們五鬥米道在這裏立足了也有數十年,還從來沒有人敢踏進我們的地盤裏一步,難道你們有這個勇氣踏進來?”武官生氣地說:“哼,妖道,”隨後招手,“弟兄們,咱們衝進去。”然而卻沒有一人敢動。武官見狀,慌張地問:“怎麽了?你們趕緊給我衝啊。”其中一名小兵迴答說:“不,我是五鬥米道的鬼卒,我不會對範真人動粗的。”另一名小兵也迴答說:“我爹娘過去也是漢中五鬥米道的鬼卒……”範長生見狀說:“我們蜀地五鬥米教,信眾就超過十萬,隻是我們不喜歡幹涉世事。如果你們不踏進來,我也不會去幹涉你們外麵的事情,好好想清楚吧。大人。”武官心想:“該死,五鬥米教好像真的不好惹。算了,反正對付五鬥米教也不是我這種下級士官能做的事。”於是隻得下令撤退。


    就這樣,寧隨幾人就在觀中休養了一段時間,這期間,又接連發生了許多事情,先是衛瓘害怕會被鄧艾報複,於是趁著這場混亂殺死了鄧艾父子。另一邊,柳隱等人在得知薑維死後,也隻好無奈地放棄抵抗。南中地區則因為路途遙遠,暫無消息傳來。動亂平息後,劉禪就被送往洛陽,隻有尚書令樊建、侍中張紹、光祿大夫譙周、秘書郎郤正等數人跟隨。廖化、董厥則托病不起。與此同時,東吳在得知大漢滅亡後,也調轉了矛頭,開始進攻巴東地區……


    這一天,諸葛果叫來了寧隨幾人說:“幾位,我已和柳隱、元儉等人取得了聯係,決定過幾天一起去祭拜一下伯約,好好準備一下吧。”趙統卻擺擺手說:“對不住了,諸葛道長,麻煩你幫我跟大夥說一下,我要立刻啟程到南中,聯合南中大姓,就不去祭拜了,相信大將軍會原諒我的。”諸葛果聽後說:“嗯,保重。”趙統點了點頭,於是告辭離開了。


    幾天後,寧隨、諸葛果、留拜、柳隱、廖化、董厥、夏侯霸、馬隆、王含等人一齊聚集在了薑維墳墓前祭拜。祭拜完之後,諸葛果便問眾人說:“各位今後有何打算?”廖化歎氣說:“我和龔襲都已經老了,打算歸養家中,不再出仕,以表我們對大漢的忠心。”柳隱說:“我可還沒有認輸,既然趙統打算聯結南中來維持大漢政權,那我就到塞外去,聯結羌、胡之兵,對抗司馬昭。”夏侯霸聽後說:“很好,我和你一起去。”馬隆想了想後說:“光靠夷人隻怕難成大事,還需要有內應才行,這個人在明麵上假裝鎮守邊疆,實則暗地裏傳遞消息,以助你們打敗司馬氏一家。”夏侯霸說:“有道理,可誰能成為這個內應呢?”馬隆說:“我可以,因為我並非魏國宗室,所以司馬昭對我的防備之心必然少,我去是最合適的。”夏侯霸和柳隱聽後說:“那就拜托你了。”留拜說:“我就留在五鬥米教好了,畢竟我本身也是五鬥米教的人。”王含也說:“我也要留在五鬥米教,等待時機。”一行人說完,隻剩下了寧隨。


    諸葛果走到寧隨麵前問:“你接下來有什麽打算?”寧隨迴答說:“這幾天來,我已經有了打算,那就是投靠東吳,借東吳之兵興複大漢。”廖化有些反對說:“那些吳狗隻會打打水仗、背刺自己的盟友,當初關將軍就是如此遇害的。如今要借助他們的力量,我寧願相信夷人。”寧隨搖搖頭說:“東吳再怎麽不堪,其水軍戰力也可以說是天下第一,再加上東吳軍隊都是經過正經訓練,有組織有紀率,或可與魏軍一戰。相反,那些夷人則軍隊軍心散漫,毫無組織紀律,勝時就會一擁而上爭搶戰功,敗時則會做鳥獸散,四下亂竄。要靠他們來打敗司馬昭,簡直是非常困難的。為此,我個人認為去東吳才是最合適的選擇。”接著,諸葛果對眾人說:“好了,各位既然都已經有了打算,那麽就請各位各自加油吧。為了大漢,也為了伯約,我們絕不能放棄。”眾人一起說:“絕不能放棄!”之後,眾人進行了分別,各自離開。


    寧隨獨自一人上路,先是迴到了江州。剛進到城門口時正好撞見一人。雖然已經時隔多年不見,但是寧隨還是一眼認出了他。他就是當年的展遊。寧隨不想和他相見,連忙繞道而行。不料展遊早已發現,連忙上前抓住寧隨。寧隨施展泥鰍功,想要掙脫開來,不料卻被展遊接二連三的給抓住。展遊對寧隨說:“呦,好久不見了。”寧隨隻好迴頭問:“你怎麽在這裏?”展遊迴答說:“到這來辦點私事,可惜沒有辦成。”寧隨又問:“什麽私事啊?”展遊說:“你管不著。”寧隨又說:“既然我管不著,那你抓我幹什麽?”展遊氣憤憤地迴答說:“哼,還不是當年你爹,還有你的那個管家打敗了我,現如今我武功大進,於是便過來再度向他們挑戰,可他們倒好,無論如何都不接受我的挑戰。不過現如今碰到了你,我就不怕他們不答應。”寧隨不禁心想:“天啊,我怎麽這麽倒黴啊。”


    就這樣,展遊一手拉著寧隨來到了寧府的大門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寧隨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山的黃布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山的黃布鈴並收藏寧隨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