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遜見陸展獨自一人闖了進來,喝問:“你想幹什麽?來人啊!”頓時來了十數名士兵,將陸展包圍了起來。陸展不慌不忙,對盧遜說:“盧太守,別緊張嘛,我隻是想來幫忙的。”盧遜疑惑地說:“幫忙?”陸展點了點頭說:“沒錯,盧太守之前不是有事想要我幫忙嗎?我想了想,盧太守乃是一方父母,理應幫忙。”盧遜聽了,思考片刻,“哼”了一聲說:“隻怕你是有事要求我,所以才會來幫我的吧。”陸展聽了,哈哈一笑說:“盧太守是個聰明人。不錯!我的確是想要向盧太守打聽個人。怎樣,盧太守你答不答應?”盧遜問:“你要打聽什麽人?”陸展迴答說:“就之前調解時,你稱唿為將軍的那個人。”盧遜聽了,又問:“你打聽他做什麽?”陸展沒有迴答反而說:“盧太守你打聽這麽多幹什麽?一句話,你答不答應?”盧遜想了想說:“好!我答應你,隻要你幫忙解決了我的事情,我就將我所知道的一切告訴你。”陸展也說:“行,盧太守,那就說說你要委托的事情吧。”於是,盧遜便將所要委托的事情告訴了陸展,大意是要陸展幫忙捉采花賊。陸展聽完了原委後問:“那盧太守你知道那采花賊的下落嗎?”盧遜說:“我要是知道也不會想要拜托你幫忙了。”陸展點了點頭說:“也是,看來隻能等那采花賊做案了。”接著又問:“那盧太守知道他什麽時候作案嗎?”盧遜搖搖頭說:“我也不知道,他有時會在晚上的時候作案,有時也會在白天作案。”陸展心想:“這不等於沒說嗎?還不如我自己尋找呢。”於是轉身便想離開。盧遜連忙問陸展去哪。陸展迴答說:“還能幹什麽,找采花賊。”說完,一躍而起,踩著士兵的頭借力,跳到了旁邊的圍牆上,翻牆而出,離開了太守府。
陸展邊走邊想:“該去哪找這個采花賊呢?”想著想著,突然間想起了昨天晚上就與那采花賊交手過,並且用暗器射傷了他,心想:“對哦,怎麽把這件事忘了,那采花賊昨晚與我交過了手,並中了我塗在暗器上的奇癢散,肯定會來找我要解藥的。”想到了這一層,陸展便決定來個守株待兔,以逸待勞。於是陸展哪也不去,迴到了客棧中等待采花賊自己送上門。
此時的寧隨正躺在床上,因肋骨斷裂產生的疼痛而不斷呻吟著。陸展迴來後,聽著寧隨不斷地呻吟,不禁搖頭心想:“這點疼痛就忍不住,果然還是太嫩了啊。”接著迴到了房間閉目養神,等待采花賊。
另一邊,方便與展遊在去黃天幫的路上閑來無事,方便於是向展遊介紹起了黃天幫。展遊見左右無事,便聽方便介紹了起來。
方便介紹說:“說起我們黃天幫的由來,那就不得不提起六十年前發生的一件大事了。當時,朝廷昏庸無能,不是外戚專政就是宦官專權,老百姓沒有一天安生日子可過。就在當時,出現了一位自稱為‘大賢良師’的人,那人名叫張角。他經常手持九節杖,到處為人治病,在當時救助了許多人民,同時他又大力宣傳‘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就這樣得到了眾多人民擁護。接著,他就創建了太平道教,宣傳太平道,就這樣吸引來了數十萬弟子。然後,他見朝廷腐敗無能,於是自稱為天公將軍,率領著太平道教起義,反抗朝廷。其勢力範圍主要包括了青、徐、幽、冀、荊、揚、兗、豫等八州,聲勢十分浩大。然而好景不長,當時的皇帝見太平道教起義,於是就在3月戊申日任命何進為大將軍,率左右羽林五營士屯於都亭,整點武器,鎮守京師;又在函穀關、大穀、廣城、伊闕、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等各京都關口,設置都尉駐防,並且下詔各地嚴防,還命各州郡準備作戰、訓練士兵、整點武器、召集義軍。不僅如此,皇帝還解除了黨禁,在壬子日大赦黨人,發還各徙徒,要求各公卿捐出馬、弩等武器,推舉眾將領的子孫及民間有深明戰略的人到公車署接受麵試。接著又發精兵鎮壓各地的起義。最後在當年的十一月平息了這場起義。不過起義雖然總體被鎮壓了,但是仍然有著許多分散勢力在各地與朝廷對抗。緊接著過了五年,有一位名叫馬相的太平道教弟子到錦竹關來傳播太平道,而當時由於益州與中原的道路阻塞不通,因此益州官府人民對太平道教所知甚少,再加上當時的益州刺史郤儉在益州大肆聚斂,貪婪成風,不少人民都對他不滿,紛紛加入了太平道教。接著在一年後,馬相便率領著數千名弟子在錦竹起義。一開始還挺順利,連破益州、犍為、巴郡等地,控製了益州大部。可惜後來被一位益州從事賈龍給打敗了。從那之後,益州官府就開始打擊太平道教。接著,益州新任刺史劉焉到任後,又大力推行五鬥米教,對太平道教進行殘酷鎮壓。一些太平道教弟子為了活命,竟然轉而投靠到了五鬥米教的門下。而剩下的一些太平道教的弟子不願意加入五鬥米教,可為了逃避官府的追殺,於是就將太平道教改名為了黃天幫。後來又幾經輾轉,終於在江油城附近一座山上建立起了寨子。不過由於官府不斷打壓太平道教,因此便不敢再向世人宣傳太平道了。不過好在後來劉焉去世了,他的兒子劉璋繼承了他的位置。劉璋為人懦弱多疑。當時遠在漢中的張魯十分驕縱,不聽劉璋號令,於是劉璋殺張魯母弟,雙方成為仇敵。而張魯又是五鬥米教的第三代天師,因此,劉璋與五鬥米教的關係也十分惡劣。接著,劉璋派遣龐羲攻擊張魯,結果戰敗。緊接著又發生了益州內亂,平定後,又有北方曹操將前來襲擊的消息。可以說是內憂外患,因此也無暇顧及我們黃天幫,於是我們黃天幫也趁機發展勢力,宣傳太平道,然而官府雖然無暇顧及我們黃天幫,但五鬥米教卻是處處與我們作對,他們勢力強大,我們黃天幫難以與之抗衡,久而久之,我們黃天幫就淪落為了九流的江湖勢力,而太平道也沒什麽人信奉了。”
展遊聽著方便喋喋不休地講了一大堆,早就有些不耐煩了,於是插嘴問:“還有多久可以到黃天幫?”方便迴答說:“不出意外,今晚就能到了。”
正說著,來到了一家店門口。方便對展遊說:“展兄,等我一下。”說完,走進店裏。店主人一看見是方便,立刻出來恭恭敬敬地叫了聲“幫主”。方便說:“準備兩匹快馬,我要趕迴幫裏。”店主人於是立刻去準備,不一會兒,就拉來了兩匹快馬。接著,方便和展遊一人一匹前往黃天幫。
陸展邊走邊想:“該去哪找這個采花賊呢?”想著想著,突然間想起了昨天晚上就與那采花賊交手過,並且用暗器射傷了他,心想:“對哦,怎麽把這件事忘了,那采花賊昨晚與我交過了手,並中了我塗在暗器上的奇癢散,肯定會來找我要解藥的。”想到了這一層,陸展便決定來個守株待兔,以逸待勞。於是陸展哪也不去,迴到了客棧中等待采花賊自己送上門。
此時的寧隨正躺在床上,因肋骨斷裂產生的疼痛而不斷呻吟著。陸展迴來後,聽著寧隨不斷地呻吟,不禁搖頭心想:“這點疼痛就忍不住,果然還是太嫩了啊。”接著迴到了房間閉目養神,等待采花賊。
另一邊,方便與展遊在去黃天幫的路上閑來無事,方便於是向展遊介紹起了黃天幫。展遊見左右無事,便聽方便介紹了起來。
方便介紹說:“說起我們黃天幫的由來,那就不得不提起六十年前發生的一件大事了。當時,朝廷昏庸無能,不是外戚專政就是宦官專權,老百姓沒有一天安生日子可過。就在當時,出現了一位自稱為‘大賢良師’的人,那人名叫張角。他經常手持九節杖,到處為人治病,在當時救助了許多人民,同時他又大力宣傳‘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就這樣得到了眾多人民擁護。接著,他就創建了太平道教,宣傳太平道,就這樣吸引來了數十萬弟子。然後,他見朝廷腐敗無能,於是自稱為天公將軍,率領著太平道教起義,反抗朝廷。其勢力範圍主要包括了青、徐、幽、冀、荊、揚、兗、豫等八州,聲勢十分浩大。然而好景不長,當時的皇帝見太平道教起義,於是就在3月戊申日任命何進為大將軍,率左右羽林五營士屯於都亭,整點武器,鎮守京師;又在函穀關、大穀、廣城、伊闕、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等各京都關口,設置都尉駐防,並且下詔各地嚴防,還命各州郡準備作戰、訓練士兵、整點武器、召集義軍。不僅如此,皇帝還解除了黨禁,在壬子日大赦黨人,發還各徙徒,要求各公卿捐出馬、弩等武器,推舉眾將領的子孫及民間有深明戰略的人到公車署接受麵試。接著又發精兵鎮壓各地的起義。最後在當年的十一月平息了這場起義。不過起義雖然總體被鎮壓了,但是仍然有著許多分散勢力在各地與朝廷對抗。緊接著過了五年,有一位名叫馬相的太平道教弟子到錦竹關來傳播太平道,而當時由於益州與中原的道路阻塞不通,因此益州官府人民對太平道教所知甚少,再加上當時的益州刺史郤儉在益州大肆聚斂,貪婪成風,不少人民都對他不滿,紛紛加入了太平道教。接著在一年後,馬相便率領著數千名弟子在錦竹起義。一開始還挺順利,連破益州、犍為、巴郡等地,控製了益州大部。可惜後來被一位益州從事賈龍給打敗了。從那之後,益州官府就開始打擊太平道教。接著,益州新任刺史劉焉到任後,又大力推行五鬥米教,對太平道教進行殘酷鎮壓。一些太平道教弟子為了活命,竟然轉而投靠到了五鬥米教的門下。而剩下的一些太平道教的弟子不願意加入五鬥米教,可為了逃避官府的追殺,於是就將太平道教改名為了黃天幫。後來又幾經輾轉,終於在江油城附近一座山上建立起了寨子。不過由於官府不斷打壓太平道教,因此便不敢再向世人宣傳太平道了。不過好在後來劉焉去世了,他的兒子劉璋繼承了他的位置。劉璋為人懦弱多疑。當時遠在漢中的張魯十分驕縱,不聽劉璋號令,於是劉璋殺張魯母弟,雙方成為仇敵。而張魯又是五鬥米教的第三代天師,因此,劉璋與五鬥米教的關係也十分惡劣。接著,劉璋派遣龐羲攻擊張魯,結果戰敗。緊接著又發生了益州內亂,平定後,又有北方曹操將前來襲擊的消息。可以說是內憂外患,因此也無暇顧及我們黃天幫,於是我們黃天幫也趁機發展勢力,宣傳太平道,然而官府雖然無暇顧及我們黃天幫,但五鬥米教卻是處處與我們作對,他們勢力強大,我們黃天幫難以與之抗衡,久而久之,我們黃天幫就淪落為了九流的江湖勢力,而太平道也沒什麽人信奉了。”
展遊聽著方便喋喋不休地講了一大堆,早就有些不耐煩了,於是插嘴問:“還有多久可以到黃天幫?”方便迴答說:“不出意外,今晚就能到了。”
正說著,來到了一家店門口。方便對展遊說:“展兄,等我一下。”說完,走進店裏。店主人一看見是方便,立刻出來恭恭敬敬地叫了聲“幫主”。方便說:“準備兩匹快馬,我要趕迴幫裏。”店主人於是立刻去準備,不一會兒,就拉來了兩匹快馬。接著,方便和展遊一人一匹前往黃天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