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飛升台現蹤
從雙靈根到全屬性劍道天驕 作者:陪太子練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靈脈節點爆發。
靈氣濃如霧靄,視線不清。
不過好在此地並無陣法禁製,神識亦是暢通無阻。
方霄數個閃身間便落在渡遠身側。
“渡遠道友,可是確定那飛升台就在此處。
我天瀾宗對太白劍宗的探索時長絕對是諸多聖地中最久遠的,卻也未曾得到過飛升台的線索。
反倒是佛門遠在西漠,怎會知曉的如此清楚。”
太白劍宗那四十九條靈脈倒還好說,乃是眾所周知之事。
但飛升台這中宗門至寶,知曉其位置之人可謂是少之又少,怎會無端被西漠佛門知曉。
眼見方霄如狗皮膏藥一般,甩都甩不掉,渡遠亦是麵露無奈之色。
“阿彌陀佛,其實此事也是機緣巧合之下,方才被我等知曉。”
原來當初太白內戰之後,也不是所有的太白弟子都隕落了。
當時便有一位太白弟子,在宗門相召之時被困在外,未能及時返迴,因此得以保全性命。
而其身份也不一般,乃是通天道一係的化神親傳,卻是無意中知曉飛升台的隱秘。
隻不過宗門覆滅,師尊、道侶、同門師兄弟盡皆隕落。
心灰意冷之下,其便隱姓埋名拜入了天佛寺,希望能從佛門經典中尋到解脫。
而直到其坐化也沒人發現其身份。
也是這位有記事的習慣,前些年天佛寺整理典籍之時,被門下弟子無意中發現。
這才有了佛門遠來東域,參與到了此番太白劍宗的爭奪之中。
方霄亦是感歎,‘這太上忘情篇當真是害人不淺,希望此法已經隨著太白劍宗一同被毀去了,否則恐怕是貽害無窮。’
而就在他感歎之際,腳下的天柱峰卻是驀然一震。
接著就見到有無數的裂縫在他們腳下蔓延。
二人也是反應神速,當即便朝著後方退去。
下一刻地麵破碎,磅礴的靈氣如柱一般噴湧而出,其狂暴之勢,便是元嬰修士亦是不敢輕易涉足。
否則輕易便會被其撕成碎片。
隻是不斷被掀起碾碎的山石中,驟然有一隻不起眼的磨盤被靈氣柱衝上了高天。
方霄看的分明,磨盤之上嵌著一物,其與他在萬藏殿得到定界盤除了形製不同,其他方麵可謂是極為相似。
而渡遠身為靈界轉劫大能,又豈會不認識。
二人幾乎在同一時間便認出此物。
“飛升台。”
方霄雖不知這飛升台為何會如此的簡陋,但定界盤卻不是假的,一切等飛升台到手之後再說。
他當即便飛身而起,直入靈氣柱之中,玄元道台和五行元磁法相早已護持在身周。
然而還未等方霄追及上去,一隻龐大的手印驟然凝聚,朝著他蓋了下來。
而渡遠則是趁機一躍而過,瞬間便超越了他。
見此情景,方霄亦是全速運轉叱念劍訣,霎時間,念劍便已入渡遠心神。
就看到渡遠極速飛遁的身影猛然一頓,其整個人宛若雕塑一般。
僅在三息之後,其便再次閃身,朝著飛升台而去。
不過渡遠也隻是剛起身,卻是再次僵住。
隻因方霄又攻出了第二道念劍。
‘果然如此,這禿頭和尚沒說實話,不動明王經的確有身心不動的弊端,但卻是隨用隨停。
除非攻擊頻率足夠快,否則對其造成的影響可謂是微乎其微。
隻要反應夠快,便當真是先天立於不敗之地。’
雖說方霄可以通過念劍不斷的幹擾渡遠,但他卻是被這手印所阻。
不僅空間被鎖,而且渡遠早有準備,他是破開一隻有一隻,始終慢其一步。
若是不能破局,最終飛升台還是會落在渡遠手中。
“方道友不若放棄吧,反正到時貴宗也可無條件借用,何必爭其歸屬。”
渡遠此刻還能對方霄出言相勸,顯然仍是遊刃有餘。
然而方霄卻是根本不買渡遠的賬,念劍更是落個不停。
“既然歸誰都一樣,那不如渡遠道友放手,成全我天瀾宗如何。”
說話間,方霄已經喚出了太陰法相,繼續對其進行幹擾。
而他同時又以混元法力催動玄元道台,不斷統合陰陽五行元磁之力。
霎時間,大量混沌色靈光散射開來。
那令人不勝其煩的手印在觸及到的瞬間,亦是開始潰散。
此靈光之威能,比之玄元道台的化盡諸法諸物之能,可謂是提升了數個台階。
而這也是混元道胎附帶的能力之一,亦是從五行真光、五行元磁神光、陰陽五行元磁之力,一步步完善、融合而來的能力。
遂之,方霄便將其命名為混元仙光。
隻不過許是混元道胎仍在成長,這混元仙光還需要和玄元道台配合,方能施展出來。
當然若不是有行法聚器作為根底,以玄元道台施展此法,怕是會和太白劍丸一般受到損傷。
渡遠見此亦是瞳孔一縮,方霄居然還藏著這般手段。
以其見識瞬間便能看出這一道靈光的不凡。
若是繼續成長下去,未來同階之下,不動明王經真就未必能扛得住。
此刻即便渡遠還有其他手段,怕是也擋不住方霄前進的步伐
就算還有靈寶戒刀在手,方霄同樣手握鎮空劍,同樣不能創造出優勢。
‘原以為可以輕鬆取得飛升台,沒想到在太常界這等下界,居然會生出如此妖孽。
本不想在飛升前,借用前身之力,如今卻是不得不為之了。’
隨著渡遠手中捏出一個莫名之印,而後其氣息竟在一息之內拔高,不過同時又跌落了迴來。
方霄亦是瞬間有所感應,方才那分明就是化神的氣息,不過似乎隻維持了一息時間。
而就是這一息時間,渡遠已經在手中凝聚出一隻寶瓶。
隨即亦是毫不猶豫的將其拋了出來,徑直朝著方霄罩去。
“方道友還是就此止步吧。
為了攔住道友,小僧迫不得已,借取了一絲前身之力。
如今此瓶中已注入一絲天地元氣,其威能絕不是如今的你能夠對抗。
道友若是不再上前,這寶瓶自然不會主動傷人。
但若是道友執意要爭這飛升台,那無論是生是死,皆是怨不得小僧了。”
渡遠的言外之意已經很明顯了。
借前身之力,可能是有代價的。
否則之前,也不會看在鎮獄浮屠的麵子上,答應方霄先前的條件。
如今也是顧念承諾在先,隻是要阻一阻方霄,並不打算要他的性命。
但若是方霄仍不知死活,非要一試,渡遠也不會繼續相讓。
寶瓶落下,無論死活皆是咎由自取。
靈氣濃如霧靄,視線不清。
不過好在此地並無陣法禁製,神識亦是暢通無阻。
方霄數個閃身間便落在渡遠身側。
“渡遠道友,可是確定那飛升台就在此處。
我天瀾宗對太白劍宗的探索時長絕對是諸多聖地中最久遠的,卻也未曾得到過飛升台的線索。
反倒是佛門遠在西漠,怎會知曉的如此清楚。”
太白劍宗那四十九條靈脈倒還好說,乃是眾所周知之事。
但飛升台這中宗門至寶,知曉其位置之人可謂是少之又少,怎會無端被西漠佛門知曉。
眼見方霄如狗皮膏藥一般,甩都甩不掉,渡遠亦是麵露無奈之色。
“阿彌陀佛,其實此事也是機緣巧合之下,方才被我等知曉。”
原來當初太白內戰之後,也不是所有的太白弟子都隕落了。
當時便有一位太白弟子,在宗門相召之時被困在外,未能及時返迴,因此得以保全性命。
而其身份也不一般,乃是通天道一係的化神親傳,卻是無意中知曉飛升台的隱秘。
隻不過宗門覆滅,師尊、道侶、同門師兄弟盡皆隕落。
心灰意冷之下,其便隱姓埋名拜入了天佛寺,希望能從佛門經典中尋到解脫。
而直到其坐化也沒人發現其身份。
也是這位有記事的習慣,前些年天佛寺整理典籍之時,被門下弟子無意中發現。
這才有了佛門遠來東域,參與到了此番太白劍宗的爭奪之中。
方霄亦是感歎,‘這太上忘情篇當真是害人不淺,希望此法已經隨著太白劍宗一同被毀去了,否則恐怕是貽害無窮。’
而就在他感歎之際,腳下的天柱峰卻是驀然一震。
接著就見到有無數的裂縫在他們腳下蔓延。
二人也是反應神速,當即便朝著後方退去。
下一刻地麵破碎,磅礴的靈氣如柱一般噴湧而出,其狂暴之勢,便是元嬰修士亦是不敢輕易涉足。
否則輕易便會被其撕成碎片。
隻是不斷被掀起碾碎的山石中,驟然有一隻不起眼的磨盤被靈氣柱衝上了高天。
方霄看的分明,磨盤之上嵌著一物,其與他在萬藏殿得到定界盤除了形製不同,其他方麵可謂是極為相似。
而渡遠身為靈界轉劫大能,又豈會不認識。
二人幾乎在同一時間便認出此物。
“飛升台。”
方霄雖不知這飛升台為何會如此的簡陋,但定界盤卻不是假的,一切等飛升台到手之後再說。
他當即便飛身而起,直入靈氣柱之中,玄元道台和五行元磁法相早已護持在身周。
然而還未等方霄追及上去,一隻龐大的手印驟然凝聚,朝著他蓋了下來。
而渡遠則是趁機一躍而過,瞬間便超越了他。
見此情景,方霄亦是全速運轉叱念劍訣,霎時間,念劍便已入渡遠心神。
就看到渡遠極速飛遁的身影猛然一頓,其整個人宛若雕塑一般。
僅在三息之後,其便再次閃身,朝著飛升台而去。
不過渡遠也隻是剛起身,卻是再次僵住。
隻因方霄又攻出了第二道念劍。
‘果然如此,這禿頭和尚沒說實話,不動明王經的確有身心不動的弊端,但卻是隨用隨停。
除非攻擊頻率足夠快,否則對其造成的影響可謂是微乎其微。
隻要反應夠快,便當真是先天立於不敗之地。’
雖說方霄可以通過念劍不斷的幹擾渡遠,但他卻是被這手印所阻。
不僅空間被鎖,而且渡遠早有準備,他是破開一隻有一隻,始終慢其一步。
若是不能破局,最終飛升台還是會落在渡遠手中。
“方道友不若放棄吧,反正到時貴宗也可無條件借用,何必爭其歸屬。”
渡遠此刻還能對方霄出言相勸,顯然仍是遊刃有餘。
然而方霄卻是根本不買渡遠的賬,念劍更是落個不停。
“既然歸誰都一樣,那不如渡遠道友放手,成全我天瀾宗如何。”
說話間,方霄已經喚出了太陰法相,繼續對其進行幹擾。
而他同時又以混元法力催動玄元道台,不斷統合陰陽五行元磁之力。
霎時間,大量混沌色靈光散射開來。
那令人不勝其煩的手印在觸及到的瞬間,亦是開始潰散。
此靈光之威能,比之玄元道台的化盡諸法諸物之能,可謂是提升了數個台階。
而這也是混元道胎附帶的能力之一,亦是從五行真光、五行元磁神光、陰陽五行元磁之力,一步步完善、融合而來的能力。
遂之,方霄便將其命名為混元仙光。
隻不過許是混元道胎仍在成長,這混元仙光還需要和玄元道台配合,方能施展出來。
當然若不是有行法聚器作為根底,以玄元道台施展此法,怕是會和太白劍丸一般受到損傷。
渡遠見此亦是瞳孔一縮,方霄居然還藏著這般手段。
以其見識瞬間便能看出這一道靈光的不凡。
若是繼續成長下去,未來同階之下,不動明王經真就未必能扛得住。
此刻即便渡遠還有其他手段,怕是也擋不住方霄前進的步伐
就算還有靈寶戒刀在手,方霄同樣手握鎮空劍,同樣不能創造出優勢。
‘原以為可以輕鬆取得飛升台,沒想到在太常界這等下界,居然會生出如此妖孽。
本不想在飛升前,借用前身之力,如今卻是不得不為之了。’
隨著渡遠手中捏出一個莫名之印,而後其氣息竟在一息之內拔高,不過同時又跌落了迴來。
方霄亦是瞬間有所感應,方才那分明就是化神的氣息,不過似乎隻維持了一息時間。
而就是這一息時間,渡遠已經在手中凝聚出一隻寶瓶。
隨即亦是毫不猶豫的將其拋了出來,徑直朝著方霄罩去。
“方道友還是就此止步吧。
為了攔住道友,小僧迫不得已,借取了一絲前身之力。
如今此瓶中已注入一絲天地元氣,其威能絕不是如今的你能夠對抗。
道友若是不再上前,這寶瓶自然不會主動傷人。
但若是道友執意要爭這飛升台,那無論是生是死,皆是怨不得小僧了。”
渡遠的言外之意已經很明顯了。
借前身之力,可能是有代價的。
否則之前,也不會看在鎮獄浮屠的麵子上,答應方霄先前的條件。
如今也是顧念承諾在先,隻是要阻一阻方霄,並不打算要他的性命。
但若是方霄仍不知死活,非要一試,渡遠也不會繼續相讓。
寶瓶落下,無論死活皆是咎由自取。